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农家神箭手 > 第八十七章 出使回唐

农家神箭手 第八十七章 出使回唐

作者:如意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0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青是没有真的南下了,他知道县令会帮忙他上书要求借与官府粮草的事。他不想和官府打交道,交代好地界的事,就躲了起来。躲在了以前他跟朱彪学功夫的小木屋里,李青地界的人都以为他南下了,只有王文生和三小知道他进山了。

他不想让人参观李青地界,现在李青地界守卫森严,说的好听是他有先见之明,怕难民闹事。遇到找麻烦的,指不定怎么说他呢。

李青在进山前,对李青地界做了一定的措施。他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管理才能。所以效仿了朝廷的管理。

李青地界所有的钱粮都由王文生掌管,王文生只有管理权,没有支配权,出入全都需要记账。记账分为明账和暗账,暗账王文生会用密文记载,密文就是李青教的拼音。就如同朝廷的户部。

李青地界的所有建设由蒋匠人管理,如同朝廷的工部。

山上由李庚,吴石,郑林管理;山下由李仁,吴天,张成管理;李贵负责李青家所有下人的管理,协助王文生,李庚,吴石,郑林,李仁,吴天,张成,蒋匠人八人管理建设李青地界。

现在还是特殊时期,李青地界对外的事情的决定由村长(吴天,李仁和张成)决定;王文生,李庚,吴石,郑林可以反对驳回村长们的决定,让他们另想办法。

所有做的决定,由李三旺作为李家话事人对外宣布,或者由王文生作为李青地界大总管对外宣布。

如果是李青地界的大事或者意见不统一的,最后可以投票决定。投票人分别是,李仁,吴天,张成,王文生,李三旺,李庚,吴石,郑林,薛匠人,李贵。总共十票,按照票数多的决定。

李青又定下了一系列的规矩,例如不可以拉帮结伙做危害李青地界团结的事;不可以用李青地界的名声仗势欺人危害百姓等十大守则。

李青看他们全都进入状态,就偷偷的留了一封书信,信的内容是说他南下了,让大家不必担心。

李青则背着弓箭大刀,夜里进了林子。这几年他是有点累了,很想回山里过过小时候天天打猎的日子。王文生和三小提前就知道了,在林子里的小木屋中给李青制备了粮食和水。

第二天众人发现李青走了,以为李青真的南下了。吴天要带人去追,吴石看着着急的大哥,拉吴天到一旁说李青走之前有找过他,让他们不用担心,说老大离开时有事情要做。吴天怕坏了李青的事,就消停了。其他人认为李青走的时候,一定是交代知道他离开的人不要说出去,所以大家才不知道的,根本就没人探究李青是怎么离开李青地界的。

所以等监察御史到了临安县后,全临安县的人,包括县令都以为李青南下了。

满朝文武都一致通过了李青的要求。太子下令,从今日起,李青所出的赈灾的水按照粮食计算,所有的粮草全都记在朝廷的账上,等灾情过去,让户部去给李青结算。

人家赈灾三个月,都是捐献的,现在人家家里也是无水无粮,连家主都下江南运粮运水。朝廷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以后谁还会帮朝廷赈灾。

太子下了旨意,赐‘第一大善人’的牌匾给李青。传了旨意,让户部的人送借条文书给李青。

朝廷大臣都觉得这次旱灾应对得意,损失是历年来最少的了。能在历史上留这样的一笔大家都很高兴。高兴的劲头还未过,边关传来皇上驾崩的消息。传奏报的人带来了皇上的诏书和罪己诏。

太子看过后,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之前以为边关战事结束,户部的粮草都拿去赈灾了,军粮因这几年打仗也剩的不多了。他拿什么替父皇报仇。

薛玉率先叩拜了新皇,其他官员也都随着叩拜了新皇。薛玉让礼部安排新皇登基事宜和先皇的葬礼。

退朝后新皇召见薛玉,问薛玉接下来要怎么办。薛玉让新皇给太祖皇上写封书信,交代一下如今的状况。只希望太祖皇上能早日回朝。

薛玉启奏,让杨业带兵去玉林关,协助司马云飞。当年朱彪有说过,司马云飞是将才不适合统领一军。如今镇国大将军为救先皇而死,先皇临终前册封司马云飞为玉林关主帅,云飞将军的主帅之职无人能替。如果骠骑大将军在就好了,他是云飞将军的师傅,和司马庆又同是开元三雄,论资历也可做玉林关主帅,只可惜他跟太祖皇上一起离开,出使他国未归。

现如今只希望云飞将军看在昔日的情分上,能听的进杨业的劝解。薛玉并且提议让朱义将军训练的五十万新兵投入战场。还要让户部筹集军粮。现在赈灾的事情也要从新拟定。薛玉交代好后续工作,才离开皇宫。

新皇听薛玉提起朱彪,就想到先皇对朱彪的评价。先皇说此人英勇无比,多次救过太祖皇帝,对太祖皇上更是非常的忠心。此人不喜高官厚禄,只愿一心跟随太祖。太祖皇上周游各国,朱彪便罢官追随。父皇感叹他身边无此忠心之人。如今他当了皇帝也体会到了先皇的心情。要是朱大将军在就好了。

年前太祖皇上知道战事稳定,粮食丰收,便带着美人和下属坐船出海。他顶着大唐使臣的名字周游各国。在欧洲的时候,收到了三个月前大唐发出的书信。书信上写了淮南道和河南道出现干旱的征兆。

不是他不把大唐放在心上,而是朝廷有薛玉在,他很放心。而且他收到信的时候,离薛玉写信已经隔了三个多月了。他让人收拾行囊,带人坐船返回大唐。大船在海上飘了两个月才到达大唐。

他回到大唐境内的时候,小皇帝李倩已经登基两个月了,年号为建平,从第二年开始,这一年还称为胜光十六年。旱灾还在持续,好在有薛玉在,小皇帝做的也很好。杨业和朱义已经前往边关支援。

除了淮南道和河南道外,其他地区都在征粮饷。灾情前期工作做的很好,损失比他预想的好很多。

他们一行人在岭南道泉州登陆的,一进入大唐地界,朱彪就去了海事衙门,调集了一千兵马,打着巡查御史的名义返回京师。

他们一路行进,大唐虽然两道发生天灾,但是其他地区还是比较富庶安定的。一路快进到淮南道,才慢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