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农家神箭手 > 第八十六章 李英战死

农家神箭手 第八十六章 李英战死

作者:如意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0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监察御史上报各地受灾情况和救灾情况。河南道和淮南道两地受灾,旱灾情况比以往严重的多。要不是提早做了安排,受灾地区都会波及两道以外的其他道。

像这样三个月的旱灾,损失的已经很低了,死亡总人口在十万以内。

最为突出的是徐州府上奏的奏折,徐州府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徐州府管辖的临安县,三个月来无受灾死亡人口,既无人因旱灾渴死饿死的。

当时徐州府府尹看到临安的奏折时,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无死亡。第二反应就是这应该是真的。临安县县令是他下属,在临安县做了十年县令,在他手下干了六年。虽然临安县令不是什么聪明人,但是他绝对不是个蠢人。这个时候上报这样的人数,如果是假的,不是找死么。

临安县令奏折里还附加了一封奏信,信中写明,临安县总共一千两百户,灾荒逃走一百多户。李青是临安县的第一大户,持有临安县管辖三分之一的土地。百姓称这些土地范围为李青地界,李青地界上有三百多户,全部由李青供给粮食和水。从赈灾开始,李青地界的所有人没有领过一粒赈灾的粮食,县衙所有吃食均由李青地界负责。赈灾的粮食全部用于救济于剩下的七百户,全临安县的用水最近半个月都是李青免费供应的。顾无人因受灾而死。

信中还说了李青的请求,请求如下:李青唯一的要求,是求朝廷能给予帮助。同意李青后面赈灾的粮食和水是出借给朝廷的。李青地界现如今的存水不多了,李青希望再赈灾下去,所出的粮食和水算是借给朝廷的,希望灾情过后可以还给他。他李青家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帮助百姓,他现在已经是周身欠债了。他现在已经借了很多银钱,准备南下够粮和水。

徐州府府尹洛知府看到这封信,心中既感动又震撼,一个地主能做到这样,朝廷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他决定如实上交这份奏折。

他手下五个县都是受灾的重灾区,其他四个县出现的死亡在其他州都是排在最前面的,他已经准备好灾情过后被罢官免职了。可是当他看到临安县令写的奏折时,他知道他有救了。他没有时间去调查这些,他愿意赌一把,相信临安县令,相信有李青这个人。

薛玉看到临安县县令的奏折后,拿去了朝堂,给众官传阅。

朝堂众人传阅奏折,议论纷纷。朝堂上分两批人,一批人认为徐州府临安县能发生如此情况,是大唐福社稷之福,应该给予嘉奖,并且让其他州府效仿。另一批人则认为这是徐州府为了推脱救灾不力的罪责,哗众取宠。

最后薛玉派监察御史去临安县调查究竟,如果奏报是属实,必须嘉奖,而且李青提出的要求,朝廷也会同意,朝廷也没道理让人家倾家荡产的免费救灾。如果奏报是假的必然严惩不贷,诛满门都是轻的。

薛玉晚上时候问薛董伟,在临安县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李青的人。

薛董伟忙问,“他怎么了。现在旱灾出现了,他是有功之人”。薛董伟说的话虽然莫名其妙,薛玉还是反应过来,记起当初的那封信的署名就是李青。薛玉让薛董伟稍安勿躁,跟他说说李青此人。

薛董伟想了一会,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而今,天佑我大唐,在临安县地界出现了一顶天立地,左手持弓,右手持箭的李青。大唐能得此人,实乃之幸也,民之福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孙子对李青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他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在临安县这样的小地方竟然还能见到他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薛董伟把李青夸的天花乱醉的,文采武略无所不能。薛董伟说的眉飞色舞,言语也是乱七八糟。

薛玉看着自己前两天还觉得骄傲的孙子,怎么会突然就不靠谱呢,这都说的什么跟什么呀。薛玉没有理会薛董伟,摇摇头回书房了,他还是等监察御史的书信吧。

突厥得知大唐发生旱灾,集结兵马再次攻打大唐。

皇上李英收到薛玉写的奏折后准备回京,临行前听到了敌军进犯的鼓声。李英气急,点兵迎敌,司马庆让司马云飞守城,自己追了出去。

突厥兵大败退走,李英不听司马庆劝解,带兵追敌遇伏。司马庆保护李英逃走,被乱箭射死。李英中箭逃回城中,命司马云飞接任主帅之职。李英心中愧疚,箭伤病情加重。自知命不久矣,写下了传位太子的诏书,和自己不听司马庆劝解的罪己诏后驾崩。

皇上驾崩的消息和两份诏书快马加鞭的传往了京城。

薛玉收到前往临安县监察御史的奏折,大喜。

第二天的朝堂上,太子让人读给了百官听。众人哗然,重灾区还能真有无死亡的,这是大功。而且监察御史提到,临安县如今治理的很好。灾民们很有秩序的领取救济粥,不像他路过的地区全都乱做一团,到处都是难民和尸体。在临安县别说是难民尸体,就连难民白天都很少出现在街道上,白天他们都在难民营里睡觉,晚上才会出来领取救济粥。难民虽然皮瘦,但是都还算是精神。而且难民每天都会用艾草等药物熏民棚,医馆的大夫每天也都会去难民营看难民的身体状况。

监察御史没有见到李青本人,李青的大总管王文生见了他,说李青下江南筹备粮草去了。监察御史本来想去李青地界看一看的,回京后也好上报朝廷,让其他地区效仿,结果被王总管拒绝了。

王文生说,他们老爷不在,不方便接大人去李青家做客。临安县县令也解释说,李青家的长辈过世的过世,出征的出征,实在是没有什么人在了。李青是李山家三房的。李青这房已经没有人了,就剩下李青一人。如果他不在,李青地界外人是进不去的。如果大人想要见李家村人,可以叫他们到县衙里来问话。

监察御史不好勉强,只能先送奏折回京,自己在临安县看一看,停留几天,再打听一下。要是能见到李青最好,见不到他只能打道回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