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四十八节 延师(3)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八节 延师(3)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成材比率差不多的时候,基数就成了决定最终有多少高手的决定性因素。

中原的世家也有这个问题,虽然世代钟鸣鼎食,阁中所藏的武林秘籍也不乏神功,然而子孙不肖,几代没有成才的也不是没有。

譬如裴度出身的河东裴氏,一直以剑法闻名,虞朝初年之时,裴家子弟裴行俭任安西都护,剑术名震西域,统率部下连破突厥吐蕃,一直西征至波斯才返回。传到裴度这一代,却不能保证自己不为刺客所伤。

反而门派或者宗教,因为广开方便之门,弟子更多,产生的英杰也就更多。武当在南北朝时不过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因为在虞朝开国之时立有功劳,所以太祖亲自扶持,修建五龙祠,流传至今已经是武林之中赫赫有名的大派。

而江湖中的太平道、天师道、白莲教更是传承千年,屡禁不止。所凭借的也是教内的武功传承以及有从平民之中吸收培育的英才做补充。

即使是朝廷,枢密院和兵部每年也会向禁军与边军之中派出谙熟武艺的军官作为教习,传授军士们武功,武艺高强的军士更有机会获取官身。

“大师这样的高手,为何回鹘可汗不能用呢?”

那罗延这样的高手按理来说应该是锦衣玉食蓄养起来才是,就算信奉摩尼教的光明胜不肯用,信奉佛教的笃力与药失罗也应该延揽才是,怎么会搞到要让他跳槽到虞朝来呢?

“陛下请看贫僧这串手珠,都是天竺紫檀所制。”

李旭对佛珠或者紫檀这些东西并不熟悉,他只知道若是这棵檀树如果长在天竺,那么看下来做成手串,不远万里贩卖到回鹘去,这段遥远的路途就会赋予它独特的价值。

“贫僧十四岁时,家师带我去中天竺那烂陀寺庙学习辩难、数学、星象的学问,那时我在寺中看见了一小株紫檀,便砍下一枝慢慢切割研磨做成了这串佛珠,当时有一百零八粒。贫僧十分珍惜这串紫檀,因为这是当年在天竺求法的一段经历。”

李旭听了点点头,这样熔铸了一段往昔岁月的东西自然会令人分外珍惜。

不过那罗延所有的这串佛珠,上面的珠子看上去不过只有十几颗,与他所说的一百零八粒远远对不上。

“贫僧所居的漠北,颇多好斗好杀之辈,有的时候明明知道打不过贫僧,也要来挑战,这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贫僧是僧人,好生不杀,也不忍伤他们。只要他们觍颜在贫僧手下撑过几招,回转部落就能大吹在贫僧手下走过多少招而不败,邀名得利。”

之前李旭听李从贤说起江湖掌故,这样的人中原武林之中也有不少,明明手底下没有多少斤两,故意找些名声仁厚的武林耄老挑战。撑过几十招之后就自夸什么曾与谁谁谁交手十几招不败。

三人成虎,十几招很快就能成为几十招,几十招能变成上百招,最后能传成不落下风,堪堪平手。

你要是不小心伤了他,他便故作伤残讹你银钱,还有的编排谣言,说你令妻子上门陪他睡觉,骗去了他家单传许久的绝世剑招,所以才能赢他。或者直接去寻了师门长辈来报仇,说你是使了手段。

总而言之搞得你疲惫不堪,声名狼藉。

所以那些耄老碰见这样的都是手上留手,省了麻烦不说,还能得个提携武林后辈之类的好名声。

反正江湖上多得是恶贼凶徒,自然有人去收拾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之辈。

“贫僧后来参延佛法,智慧渐明,明白此风不可长,不然漠北武林风气要被贫僧所坏。”

看不出来这和尚还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和尚。李旭听到这里也为那罗延点头。

“虽然中原与漠北分属敌对,奇力也叹服大师的担当。”程奇力也赞叹了一句。

“陛下与程施主谬赞了。”那罗延何须笑着接着道:“因此以后凡是挑战贫僧的,贫僧便一定要以重手法击毙,让他们死得很快,而且死得极惨,之前挑战过贫僧的,贫僧也要一一上门再挑战他们,他们若是不从,贫僧便直接杀了,期间若有其他什么人阻拦,不管老幼妇孺,也都一并诛除。”

你这贼秃是气不过人家占你便宜吧,还什么矫正武林风气,矫正风气用杀人家全家吗?

李旭那里想着,程奇力又接着赞道。

“矫枉必须过正,大师杀得极妙,定要让这些人满门惨死才能纠正武林之中这种风气,不过中原不同漠北,武林风气甚正,碰上这样的恶弟子只要薄施惩戒即可,不要断手断脚,要人性命。”

得,看来老程你还真是仇视漠北武林啊。

“程中尉所说,贫僧省得,一定审慎。”那罗延手捧佛珠合十到:“不过杀孽一起,便有来报仇的刚强众生来寻贫僧报仇,一来二去,等到贫僧杀得他们不敢来报仇,这串紫檀佛珠也就只剩不过二十余粒。”

那罗延脸上一脸慈悲的抚摸着手上的佛珠,说出的话听得李旭后背发凉。先得罪了漠北武林然后又杀到他们不敢报仇,这要干掉漠北多少高手啊。一定要给这位大师发一张奖状,提上一行字叫做“大虞人民的老朋友”。

“这一串紫檀念珠,其本是天竺的一株檀木,贫僧一发心,便将其制成了念珠。这便是我佛所说的缘起,万事万物皆为因缘之故而起。采伐檀木制成,谓之成。贫僧日常佩戴,时时捻珠念佛,此珠为贫僧所用,谓之住。后来贫僧矫正漠北武林邪风,此珠多被损坏,这便是坏,千百年之后,贫僧已经是一抔黄土,此珠也会朽坏变为尘埃,这便是空。”

“世间万物,都难逃这成住坏空四个字。我佛所说的佛法,也是在讲缘起性空的道理。”

“一切感召皆为缘起,而自性终究落在一个空字。”

难怪笃力和药失罗不敢收你啊,你杀了漠北那么多好汉,他们今天收你入伙拜为国师,明天手下就要内讧找你报仇了。

至于那罗延所说的佛理,李旭没听进去多少,只是觉得这个贼秃在漠北造下了无边杀孽,正好是改头我大虞的投名状,这个和尚可用啊。

“贫僧以前以为我佛所说的法理精妙无比,只是后来,贫僧真气修至先天,领悟了天人化生的奥妙,又将兼修的漠北武道修炼至了意势相通的境界。”那罗延捧着手里的佛珠,脸上露出一种狂热的表情:“贫僧从这佛珠感受到一种一只蕴含在里面的本质。”

“波动,贫僧感受到,一种波动蕴含在这串佛珠之中。”那罗延一种虔诚的语气说道:“随着修行日深,我感觉到微小至一花一叶,一沙一尘,乃至呼吸的空气,日光、月光、星光、火光,大至山川大地,江湖大海,都在一种奇妙的波动之中!”

“贫僧曾经牛马宰杀,将金银首饰化为齑粉,明确感知到了便是成住坏空到了空的地步,依然有一股波存在。”

“这便是不空如来藏啊,陛下,正是以十二因缘层层抽丝剥茧所见的阿赖耶识,真实不空如来藏!”

李旭不知道什么叫不空如来藏,他连前面那段成住坏空都听得懵懵懂懂,不过那罗延所说的一切都是一种波,这个他听过。

李旭上大学念大学物理的时候学过物质波理论,他知道一切物质都具备波粒二象性。不过练武术练出感应到一切都是一种波也未免太鬼扯了。

“我佛灭度时曾说,佛法将大兴于东土震旦天朝,其国主姓李,少年继位,其寿四万八千岁,为大护法,振兴佛法,调服四大部洲一切刚强难化众生。贫僧以为此言应在大虞之上,应在陛下。”那罗延从座位上站起跪下道:“故贫僧横跨大漠前来帝京,便是要弘扬正法,辅助陛下统一寰宇,大开我佛智慧之门,慈悲怜悯一切刚强众生,请陛下加以教化。”

释迦摩尼真的说过这样的预言吗?李旭还是赶紧下去将那罗延扶起。

“朕意已决,在宫中为大师设置一处净室,请大师为朕讲解佛法,传授武学。”

程奇力也跟着点头道:“那罗延大师能来中土弘扬佛法,实在是我大虞之福。我也愿意布施一万贯助大师弘法利生。”

李旭又命人在清凉殿外寻一处僻静的宫室设置佛堂,请那罗延暂居。皇帝计议已定,他要延请那罗延作为他的武术教习。

现在自己虽然修炼《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也有一段时日,但是对自己的本事究竟如何并没有多少把握。

正好那罗延送上门来,这样一个高手一定要用好,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随着那罗延修习到所谓“天人化生”“意势相通”的精妙境界,那自然是好的。即使不成,也会有以为可与鱼辅国齐名的高手来为自己助拳。

形势也就又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