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四十七节 延师(2)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七节 延师(2)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漠北武林,草原之上的蛮族,对于李旭而言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看不清楚模样。李旭所知道的种种,大多是放大过之后的离奇谣言。

前朝曾有一位去过漠北的使者回来说:“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被时人讥笑为六如孙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虽然回鹘与大虞交往颇多,隔着一片大漠和层层宫阙,李旭的确是难以看清其究竟面貌。

鱼辅国所说的这位那罗延,乃是漠北武林之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只是因为尊崇佛教,所以和那里的摩尼教不和,这次回鹘内部纷争将启的时候,那罗延便连斗数位摩尼教高手,希望可以助宰相压制住摩尼教的那些人。

后来战端一启,他更是急急忙忙的赶往河东,希望虞朝的登利可汗能够派兵,所谓登利可汗也就是天可汗,赶紧派大虞王师去拯救法难中的居士与善男子、善女人。

伴随着内战扩大,信佛的回鹘一部西遁去和吐蕃、西突厥那里搅扰,那罗延便决定留在中土弘法利生。然而那罗延所说的教义,虽然乍看之下以为是大乘佛教一脉,不过观点实在光怪陆离,什么万物皆在波动之中,过于骇人听闻,于是一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反而是被河东各寺庙的各路大德高僧把他骂到臭头。

鱼辅国和那罗延彼此早就相熟,便延请他担任皇帝的武学教习,那罗延对此事也是一拍即合,高高兴兴的奔白玉京而来,自释道安起,法依国主就成了大和尚们弘法的最大原则。如果有了登利可汗的认可,哪个光头还敢把那罗延大师骂到臭头?

就这样,那罗延十分高兴的被陈朝恩带到了李旭面前。

李旭本以为那罗延的打扮应该和前世的喇嘛们差不多,红色的袍子一卷,然后戴着顶或黄或红的角帽,拿着一个转经筒一步三晃得样子。

那罗延却是常见的僧侣打扮,是一位身穿海青长衣脚穿麻鞋的中年僧人,他头皮和胡须都剃得干干净净,皮肤有些发黑,看上去年纪大概在四十岁上下。

这位大和尚一身英武之气,手指捻着念珠,看上去颇有禅意,可以看出他身材颇为健硕,身手应该不凡。

“荒外野游之僧人那罗延拜见大护法登利可汗,愿日月所照之地皆为可汗之土,愿天下苍生皆得可汗福荫庇佑。”

生硬的汉话言闭,那罗延便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李旭叩首,李旭下意识的瞥了程奇力一眼,他果然从老太监的脸上也看到了惊讶。

武林高手叩拜人君没什么稀奇的,只是和尚拜皇帝有点奇怪。

没错,李旭穿越之后发现虞朝的大和尚们并不怎么爱国爱教,确切的说是足够爱教,不够爱国。虞朝的僧人们一直在努力维持他们超然于俗世的社会地位,不拜皇帝以及皇帝的官员,连父母也不拜,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已经脱离了滚滚红尘,就不应该在被俗世的各种关系所牵绊。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它不仅仅冒犯了皇帝的威严,更触犯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因此也一直为人诟病。

那罗延作为大乘佛教的弟子愿意屈膝跪地,这明显是表达了一种态度。

他是带着善意来合作的。

“来人,赐座。”李旭一声令下,自然有内侍过来给那罗延搬来织锦垫的木椅让他坐上。

“贫僧谢过可汗。”

自从虞朝太祖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之后,登利可汗就成了草原上对虞朝天子的称呼,所谓登利也就是腾格里,便是天的意思。之后虽然虞朝国势日衰,登利可汗这个称号一直都由虞朝天子享有。

当然草原上也有不少其他的登利可汗。

“那罗延大师久居漠北,和回鹘王室交往颇多,为何不随笃力王子前往西域?”李旭问道,这也是该有的盘查。

“贫僧所说之法并不为笃力王子所赞,而且回鹘宰相药失罗也与微臣不和。”那罗延解释了他为啥不跟笃力走的原因。

能同时和笃力与药失罗两人均不和,也算是难为这位大和尚了。

“大师若是和观军容使交手,胜负几何?”李旭问的这个问题很刁钻。

“哦,若是不用兵器,微臣三百招内可以不败,若是过了三百招,微臣便不能胜过鱼居士。”

能过三百招,李旭两个人对轰三百招没有什么概念,他见过程奇力和韩瑞擒拿贺拔崧的场面,基本上那是手到擒来。两个人能交手三百多招,看来这个野和尚的功夫不比鱼辅国差太多。

“这是为何?”程奇力问道,高手过招,有时胜负就在瞬息之间,或许双方差别不大,但是最终结果很有可能一招之间就能判出胜负。能与鱼辅国这样的高手交手三百多招,这样的功夫已经胜过程奇力了。

程公公和鱼公公交手,虽然老程留着一成的余力,不过百招之后就会败在鱼辅国手里。实在是因为鱼辅国的炎阳真气实在霸道狠辣,难以抵御。

那罗延能和鱼辅国彼此交手打上三百多招,别的不说,能经受住那股霸道的炎阳真气,这个和尚就不是凡人。

“这位定是程中尉了,好教程中尉知道,微臣所修炼的不单佛门武功,还有漠北的流派,已经到了意势想通之境,并非单纯的佛门武学。”

那罗延这么一说,程奇力便明白的点了点头,这贼和尚果然有些门道,能和鱼辅国交手三百多招也不是侥幸。

程奇力明白了,李旭却不明白。

“漠北功夫中的意势想通,难道还有什么别的讲究吗?”

“陛下,漠北功夫与咱们中原不同,”程奇力解释道:“那些蛮胡们不懂天数,不知道经脉,一身功夫全是模仿野兽的搏杀,讲究锻炼骨骼、身体,因为对身体负荷极大,所以要多使用药草油膏做助力,和中土的外功流派差不多。”

“程中尉所言极是,漠北所流传的诸多流派,除了佛门、摩尼妖道各有道统以外,还有漠北霸极道、苍狼绝道、白鹿瞬动、回风九转杀等等不同的流派,各部酋长多半都有自父祖流传下来的这些功夫,讲究锻炼肉身,锤炼意志。”

那罗延接着说道:“不过正如同中原高手练气到了境界,参悟了天人化生之理,成就先天之气一样,漠北之人将意念凝聚至极点,也能有种种不凡的感应,这便是所谓的意势想通。因为漠北高手所凝练的意多起自杀意,所以各部皆将意势想通之高手称之为杀,这样的高手为可汗效力,往往有统御监察许多小部落的权力,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了。”

李旭听完,渐渐有了一点明悟,他接着问道。

“如您一般的高手,漠北还有几人?”

“可以和贫僧比拟的不过四五人。”

“不知道哪些高手能和大师并论?”程奇力问道。

“摩尼教宗俾路托萨,宰相药失罗,摩尼教侍法尊净胜慧,摩尼教降魔尊奴难脱还有鲜于思明”

“漠北武林比中原武林又如何?”李旭接着问道。

“若论功夫高妙,自然各有擅场,但若论高手人数,战力,漠北大概只有中原武林的一成甚至不到一成的一半。”

这么说,中原武林中能和鱼辅国相提并论的就有四五十人?李旭觉得应该不会有这么多。想来鱼辅国大概是三圣七宗那个层级的高手,再算上其他名声不显的,顶多也就二十人,绝不会有五十人之多。

这其实是李旭的知见障了。

鱼辅国、那罗延、程奇力这些人放到江湖上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便是韩瑞也是武当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天天与这些人见面,下意识的放大了江湖中高手的数量。

更何况回鹘是草原上最强之国,西突厥与吐蕃都要避其锋芒。回鹘能虎口夺食控扼丝路便是明证,若是国力差劲,那便早给人吃干抹净了。哪里轮得到他们控制富裕的丝路,牟取暴利?

“这样啊……为何这漠北武林如此不堪呢?”李旭好奇问道。

“登利可汗不知草原之上的情况。”那罗延提起草原也是满满一把同情泪。“草原上的武功,都是各部酋豪单传,等闲不愿意授人,只有族中子弟中的可堪培养之才有资格学习,至于那些平民,他们不过是酋豪们的羊倌、牧奴,整日里放羊,求生尚且不易,更何况说练武了。”

“而且漠北武道修炼非常消耗体力,要大量补充肉食,到了关键的时候,还要服用药汤、涂抹膏油,其中许多药材都不是草原所产,需要同中原和西域的商人来买,平民难以出头,酋豪们也要砸下本钱来碰运气。”

穷文富武,李旭想来以草原上物产的匮乏,人口的稀少,要想产生可以与中原相媲美的高手数量,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酋豪们敝帚自珍,将家传绝学视为珍宝。他们的子弟成才的也少,自然也就是一日不如一日。所以回鹘大汗必须依赖佛门与摩尼妖道,只有我们才肯大开方便之门,将武功传授给有根骨之人。”

李旭心里摇头,家族传承的酋长们不愿意传授武功,宗教传授武功也不是天上掉馅饼,关键时刻是要你护卫正法的。所以回鹘王庭要被这两支教门所左右,一旦无法调和,就是一场内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