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三十一节 东山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三十一节 东山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禄钞这个东西,其实只是李旭心中念头的一部分,皇帝还有更多的打算,只是不能一一铺展开来,事情一点一点做,皇帝有的是时间。

聊了这么久,也就该进入今晚的正题,吃饭。

预备的晚宴对于四位心腹臣子来说并不能算是丰盛,六道菜加上些瓜果热汤。李德裕本身出身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宫里的菜未必就能入他的法眼。

李绅现在是穷人乍富,吃穿反而是最讲究的。至于说元稹和李从贤,他们要论讲究,其实比李旭要讲究的多。

所以这一顿饭并不是吃什么龙肝凤髓,豹胎猩唇,只是一种手段,象征了皇帝对这四人的眷顾。

李旭知道在座的这些人的爱好。

李德裕爱花草,特别是草木,家中有一座百草园,里面打理着从各地搜集来的奇花异草。她每每有心事就爱到这座花园中独坐,用这幽寂的私人空间来长思。

李绅爱美酒佳人,珍馐珠玉,自己简拔的这位提点刑狱使身上完全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当然就是有点费钱。

开销大没什么,能花也能挣也算是件好事。不过大虞的官员虽然待遇不错,但是以李绅的俸禄是不足以支持这种生活的。

所以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就有点值得商榷,也无非就是贪污受贿。

李旭没有道德洁癖,甚至对李绅贪污受贿持很开明的态度。

提点刑狱使这个职位真的是个辛苦活。白玉京的帮派还有江湖人都将这个衙门视为朝廷鹰犬,黑道势力悬赏了不少花红来买李绅的项上人头。

朝廷的大臣们都视李绅为佞幸和酷吏的合体,每天总有一两份奏表是冲着李绅来的,那些官员们也无时无刻不盼着将李绅除之而后快。

即使是自己所用的官员中,不少人处于嫉妒和愤恨,或者权限上的重叠,也对李绅没有好感。

换句话说,李绅为皇帝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这样的官员就该让他们过上可以声色犬马、锦衣玉食的好日子。李绅只要不是太过分,皇帝可以包容他骄奢淫逸一些。

元稹的爱好就太普通了,可以简单概括为钱和权。

而李从贤则更在乎他的地位和名望,他隐隐将自己视为宗室的代表,李旭听说他正在私底下串联,捧出一些宗室出任刺史这样的中高级官员,并且希望可以在提高朝廷中宗室官员的数量。

大虞以前的一个国策就是让远枝宗室出任高级官员,其中做官做到宰相的也不在少数。这样既能够提高宗室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皇帝也多了个敲打官员的帮手,毕竟都是自家人。

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诉求,李旭希望自己可以全部照顾到,毕竟皇帝的职责除了抡圆了拳头打人,也要弥合各方让朝廷上下的力量向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一边吃,很多消息还是在传递着。

“绢价一直走低,不过城里的几家胡商已经开始布局受够了。”元稹说道。

李旭知道,元稹最近和那些胡商们走得很近。

大虞朝廷并不鼓励民众经商,因为伴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统治难度会逐渐增大。真正完美的统治模式应该是老子式样的“小国寡民”。每个人安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男耕女织不给朝廷添麻烦。

但是商业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拒绝。

大虞的丝绸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硬的奢侈品,在地中海世界那边,来自赛里斯的丝绸是市场上极度渴求的奢侈品。

在过去,这项贸易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掌握在来自西域的胡商手中。

这些人在贸易上有着天然优势。首先他们出身的西域小国如石国、曹国都是以商贸立国的城邦国度,商业本来就是他们的主业。

而且他们的母国也都是丝路上的重要节点,且作为回鹘文化的重要来源地,即使吐蕃控制西域断绝了丝路,他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上相近的回鹘走草原道将丝帛贩卖过去。

“这样啊。”李旭看着元稹意味深长的眼神,呵呵笑了几声:“他们准备又通丝路了吗?”

伴随着回鹘内乱,从长安和洛阳出发到达草原的草原丝绸之路也因为各部落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所以大量本来流向国际市场的丝绸就留在了国内,丝帛的价格也就一直上不去,绢价日渐走低。

特别是之前皇帝在同吐蕃的作战中取胜,犒赏三军,又拨了不少丝帛赏赐给入卫的外藩兵马还有立功的神策军、凤翔军。

白玉京市场上流通的绢帛数量又增加了不少。不过虽然丝绢价格持续走低,以丝绸贸易立足的胡商们却迟迟没有动作。

按道理来讲现在正是收购绢帛的时机,不过胡商们还是克制住了收购丝帛的欲望。

其实自从李旭击败了吐蕃之后,朝廷之中就多了一种声音,有一部分官员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借着大胜吐蕃的契机,进军陇右、河西,将吐蕃人的势力从整个西域赶出去,最终重建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这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有的是因为朝廷大胜吐蕃的鼓励,有的背后则有那些胡商们在背后运作。

商贸便是这些胡商的根本,如果没有丝路带来的商贸,胡商们立足的根基就没有了。

李旭听说鱼辅国在河东一边清丈田亩,一边乱搞摊牌,弄得民不聊生不说,还在沿线设卡,所有从河东经过的商队,他都要抽上一成的货物作为过路费。

鱼辅国这样把石头煎油的干劲,让李旭怀疑他背后是不是要搞什么大动作。

“恐怕是药失罗那边有点动静,让这些人起了心思。”元稹的回答和李旭猜想的差不多。

“药失罗?”李从贤放下筷子看着元稹:“莫非这些回鹘人贼心不死么?”

元稹摇了摇头:“药失罗能下辣手分裂部族,怎么会是善茬?”

“我看那这事还是要怪我。”李旭笑道。“咱们在关中把吐蕃人折腾的太过。尚东赞去逻些折腾赞普王室当曹操,药失罗自然趁机咬上他们一口。回鹘与吐蕃本来就争夺西域多年,这一次吐蕃人全面收缩,药失罗他们这些没了根本的丧家之犬自然要想办法咬上一口。”

李德裕若有所思:“所以那些胡商是准备赌一把药失罗可以大发神威?要是那样,可要盯紧了他们,不要把粮食药材买了送到西域去。”

“丝路过西域的本来就有两条,一条北路,一条南路。”李旭略一思忖:“我估计药失罗拿下北路还是没问题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分裂的回鹘也足够抽死昭武九姓那些小国了。”

元稹阴测测地冷笑道:“这些人赌得就是药失罗能够获胜,趁着现在丝路还没通,赶紧大肆收购丝帛,等到丝路一通,他们可就赚大了。”

李绅若有所思的看着元稹,他已经猜出元稹想要干什么了。

“这个钱就让他们挣一挣吧。”李旭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克制一下自己的贪欲:“从贤,赶紧把神策军这边整编完,弄好之后我就任命你去当剑南西川节度使。”

李旭之前查过大虞的铸钱记录,除了太祖太宗朝曾经大量铸造铜币外,后面铸钱的规模都不大。

这是因为没有铜。

虽然经常有人吹牛说皇帝富有四海,但是大虞的国土上缺乏大型的铜矿和银矿,贵金属主要通过贸易流入国内。

而且除了铸钱外,很多铜都被用来铸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如香炉、佛像之类的。还有不少金银被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饰品,退出了流通领域。

这些西域胡商的存在客观上可以为大虞的市场上吸收来自波斯、大秦等地的金银贵金属。所以皇帝对他们的态度近乎于养猪。

等养肥了再拖出来杀掉,至于低买高卖这种事情,只要狠狠地敲他门一笔就好了,也算是老百姓变向交税了。

“微臣……”

听到皇帝准备派自己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李从贤激动地一时有些说不清话。出将入相可以说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之一,现在皇帝准备派他出任剑南西川这样一个重要的节度使,李从贤也有些恍惚。

近来的确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李从贤心里也清楚自己可能和韩瑞一样可以成为一方节度,只是没想到这日子来的这么快。而且领有益州的剑南西川可比用来防御吐蕃的凤翔军重要多了。

“关中的藩镇,我准备尽数才撤掉。那些藩镇的节度使、防御使,都要调入禁军任职。”李旭看着眼前的四个人:“你们过几日上朝的时候先把风声放出去。”

关中的军镇,大部分都是用来防御吐蕃所用,现在吐蕃已经遭受重创,李旭除了要整改禁军之外还准备将关中林立的各镇节度使通通裁撤掉。

这些本来就是之前政治格局的产物,现在李旭认为到了应当改变的时候了。

李绅正色道:“陛下还是不要太急,微臣刚刚听说一个消息,江湖上有人组了一个‘东山会’,为首者似乎是河北的那些不臣之辈,他们想要刺杀陛下。现在对关中藩镇节度使压得太凶,恐怕有不测之变。”

“东山会?都是些无胆鼠辈不必挂怀,现在不雷厉风行,以后再弄就晚了。”这个名词让李旭忽然又想起了一个挣钱的邪路。

“咱们一会吃完了,我带你们开开眼,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最近编练的黑云铁卫都。”李旭哈哈一笑:“还有点防身用的小玩意送给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