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二十八节 三事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二十八节 三事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凉殿本来就是大虞帝都中万千宫阙里不起眼的一个,直到当今天子抬爱,这里才渐渐成为整个大虞的权力中心所在。

李旭穿着一袭道袍,头发挽成发髻,中间插着一枚鹤首玉簪,静坐在蒲团之上,两手静静搭在膝盖之上,身前的香炉中燃着宁神定思的香料。

雾霭缭绕之下,皇帝长舒了一口气。

《黄天大法》之中的炼心之法果然与众不同,李旭稍加修炼,就感觉到自己丹田之中那近乎源源不断提供真气的七点星芒有了感应。

这七个似实非虚的小点一直以来为李旭提供了近乎无穷无尽的真气,颇为神妙,很像《黄天大法》中所描述的“道种气根”。通过一番周天搬运,李旭对这七点星芒也算是多少有了一些掌握和了解。

这七个点就好似是李旭体内多出来的器官一样,依附于丹田气海存在,性质近似为实体,可以为皇帝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真气。

同时它们本身也在按照一定的频率散发着奇妙的波动。李旭猜测这应当是万化枢机的一个应用之一,皇帝怀疑万化枢机很有可能是某一种用来量产高手或者提高武功的道具。

当然这些推论只是猜想,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去证明。

就在皇帝蒲团之外七八步的地方,陈朝恩恭敬地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等待皇帝行功完毕。

有程奇力和朗达玛的项上人头做宣传,现在当今天下已经无人不知皇帝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宫中的内侍们在皇帝练功时也就多了几分小心,生恐一不留神触怒了陛下。

陈朝恩现在已经成了宫中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虽然有人拿着他曾经和鱼辅国过从甚密说事,不过皇帝却依旧十分眷顾他。仅仅这样一份圣恩就足够让许多人歇下了伺机生事的念头,而且陈公公最近在文美人那边十分小心,让这位目前椒房独宠的娘娘对他十分满意。

有这么两位看顾,陈朝恩当然可以稳坐钓鱼台。

“怎么?”皇帝长舒一口气从蒲团上立起,拍了拍身上的道袍,一旁等候良久的内侍们赶忙走过来为皇帝换去道袍重新换上黄色的龙纹纱衣。

“小宴已经布置的差不多了,李使君和元学士都在外间候着了。”陈朝恩恭谨地回道,一年之前,他的恭谨本质上是安抚傀儡天子的一种表演,今日则完全出于敬畏。

皇帝的强势形象已经伴随着胜利深入人心,一切宵小都要好好揣度一番。据陈朝恩所知,战胜吐蕃之后这不到十日,从河东逃回来的鱼辅国控制下的神策军官兵就有近千人。陈公公觉得若是自己那位干爹不施展一番手腕,不用等皇帝或回鹘发力,河东那边自己就垮了。

李旭站起身向外走去,外殿中坐满了皇帝的心腹。

掌握神策军和金吾卫兵权的大将李从贤,新鲜出炉的翰林学士李德裕和元稹,负责京城治安和情报搜集的提点刑狱使李绅,这四个人就是李旭现在引为股肱腹心的爪牙。

“你都来啦。”李旭看了看四散坐着的臣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参见陛下。”皇帝虽然并不喜欢这样虚应故事的日常叩拜,不过这也是朝廷的一部分,李旭站在那里待他们叩拜完便令他们赶紧起身。

“今日请你们过来,除了陪朕吃些茶饭,主要为了三件事。”李旭转过身从后面的御案上拿起一封奏折向李德裕一伸胳膊,距离皇帝最近的翰林学士李德裕赶紧接过去。

“田弘正这次是正式上表了,申请朝参了,看意思他这次不仅铁了心,而且还真不准备回去了。”李旭摇了摇头:“老田头这事其实挺恶心的,朕倒是挺想他就这么叛下去的。公垂,把情况跟大伙说说。”

李德裕那边已经看完了田弘正的奏表送到身边的李从贤手里,转过头看着李绅抖擞一下袍服从座位上站起来。

“田弘正大概在五日前受到了朝廷大破吐蕃的消息。”李绅正在奉皇帝的命令将提点刑狱使司的眼睛和耳朵撒出去,不过目前还是局限在白玉京一地。好在白玉京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百多万人口需要大量的物资,跟着物资一起过来的还有各地的消息。

田弘正正在准备入朝的消息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我们判断这位魏博的田令公是打定主意要入朝了。估计他会申请留居白玉京,将魏博镇逐步过渡到他自己的子嗣手中。”

李绅停了一下,让眼前的诸位好好思忖一下田弘正入朝所代表的风向。

“田弘正此举无疑会激起成德军、平卢军、横海军等不臣藩镇的不满,据说平卢军节度使李思玄已经派出心腹刺客入京准备刺杀田弘正以及朝廷主张强硬压制藩镇的臣僚。”

李绅笑着冲周围的三位同僚点点头:“列位都在李思玄的这份暗杀名单上。”

“主理此事的人诸位应该也熟悉,正是逆贼程奇力的谋主宫含章,这人搭上了李思玄,勾结了一干江湖匪类,准备入京作案。”

提点刑狱使将情况大致介绍一变,殿中四人的脸色不由得带上一丝晦气。

这四人中李从贤的武功放在江湖上也堪称一流自不必说,剩下的三位这段时间也养了一些高手充当护卫。可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宫含章这毒士名声在外,又是京城的地头蛇,若是他带人回来,真的是给大家添不少恶心。

“朕准备依照旧例,给大臣们配属护卫。”李旭提了一个聊作心理安慰的政策,这也是当年神皇帝时裴度遇刺之后的老政策,为大臣们增加禁军作为护卫,可实际上谁都知道,以禁军的战力,那是谁也保护不了的。

“这件事先放一边,这些刺客朕会料理,你们不必记挂在心上。”李旭接着又向这些人提出了一个新难题:“尚东赞直奔逻些,要不了多久,吐蕃就会有新赞普继位。吐蕃经由此败,没有四五年恢复不了元气,朕准备借这个机会裁撤冗兵。”

看来这第二件事就是裁撤神策军中的冗兵。

皇帝的这个政策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喧哗,其实朝野上下对此事已经有所共识,那就是皇帝很快就会裁撤禁军兵力。

因为一来禁军中鱼辅国、程奇力的色彩太重,皇帝并不信重他们。二来皇帝多次提到希望削减朝廷的开支,考虑到禁军并不得皇帝的欢心,他们这次挨一刀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事情。

“现在神策军名录上在册的军士在十万人以上,”皇帝摇了摇头:“每年拨付给神策军的粮食、绢帛、布匹,即便朝廷涸泽而渔,也掏空了朝廷的府库,这样的局面绝不能继续下去。”

皇帝说的道理大家都懂,可问题是这百多年来,这十几万神策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利益集团,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动的。

“陛下言之有理,不过神策军全军上下十余万,如何沙汰裁撤,还是应当一步步来。臣倒不是担心他们会闹出什么兵变来,只是十几万军士一下子衣食无着,连带着家属还有五六十万人,只怕是会给市面增添许多麻烦。”

李德裕看了看垂头不语的李从贤、李绅、元稹三人,知道他们都没有胆子向皇帝劝谏,索性还是自己来。

李旭点了点头,李德裕说的道理,皇帝又何尝不明白,只是大虞百姓几千万,并没有为了这几十万人去将那几千万人敲骨吸髓的道理,

更何况神策军真的是不堪大用了。

“我准备将神策军的兵力降低到两万人左右,一共编练十六个都。”皇帝的这个想法已经和李从贤讨论过了,李从贤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可行的。

都是虞军在几百年军事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编制单位,一般冠以类似“黑云都”“金枪都”之类的名头,其人数大概在千人上下并不固定,多得可能有几千人,少的可能不足一千。

“这十六个都中,我准备将其中八个调往洛阳附近。”李旭说道。“白玉京的禁军大营之中只留四个都的兵力。”

下面四人对视一眼并没多话,虽然强干弱枝是驭兵的根本之术,将兵力调离国都肯定不利于朝廷控制神策军。但是将神策军弄过去有个现成的好处,那就是方便漕运。

洛阳附近土地富饶,同时也是漕运向关中输送物资的最大节点,将兵力安置在那里,至少可以保证军粮供应,不用担心那些丘八们吃不饱闹事。

“减少了神策军兵力之后,从明年开始,朝廷将大幅削减京兆府所辖二十一县的赋税。”皇帝停了一下之后接着说道:“同时,朕准备执行钞法。”

钞法?这个新名词让四位心腹听得一头雾水,根本闹不清楚皇帝的意思。

李旭微微一笑,开始向他们解释自己准备推行的钞法制度。

这个钞法其实就是李旭琢磨了一番之后准备搞得全国粮票,皇帝准备用这个东西给官老爷们发工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