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二十七节 战后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二十七节 战后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玉京。随-梦- . lā

在大虞的京城,这座有着上百万人生活居住的城市,胜利现在演变成了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

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各坊之内张灯结彩,处处披红挂绿,虽然大家都说是临近正旦春节的缘故,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这喜庆都要感谢吐蕃赞普热情赞助了一枚首级。

藁街周边现在很是热闹,来看朗达玛首级的居民络绎不绝,虽然提点刑狱使司的官差们排出一道人墙不给大家凑近了看的机会,也让白玉京的居民们开发出一样新的游戏,用手里的铜钱去砸高悬着的朗达玛首级,说是若砸中了就能交好运。

一开始还有提点刑狱使司的官员说这样不太好,一来是有失天朝上国的体面,朗达玛再怎么说也是受过皇帝册封的吐蕃赞普,不是道馆里缺钱花的老道士,无论如何也不该给人这样去砸。

对于这样的言论,李绅直接去吏部要了一纸调令将这个看不出风色的官员送去了潮州的某个县上当县尉,去那块弥漫着瘴气和瘟疫的土地上好好寻思什么是朝廷的体面。

白玉京百姓丢的那些铜钱,李绅让下面负责看守首级的官校仔细收好,封入衙门的库里作为加班时的酒肉钱。

出来做官,最重要的就是明风色,看人情。当今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行事操切最不喜欢讲究体统的人。这个时候念叨什么天朝上国,平白惹了陛下厌烦。

李使君前前后后也算是经了不少风浪,才挣出了眼下的地位。

对皇帝的喜好可谓早已摸透。立刻在每日给皇帝的奏报之中添上几笔百姓们丢钱砸首级的事情,果不其然搔到了陛下的痒处。宫里面传出了消息,说皇帝夸李绅是个有作为的好官。

不多时宫里又颁下了赏赐和请帖,说是陛下准备宴请有功之臣,而李绅便是其中之一。

够资格赴宴的除了韩岗韩瑞父子、裴度这样的高官名爵,还有光王、蜀王这样的帝室之胄,再有就是李德裕、自己和元稹。

李绅看来这就是明白无误的信号,未来的朝政大局或许就要由自己把舵了。

没错,和身前的这个人一起执掌朝纲。

翰林学士元稹正坐在李绅对面捧着一杯香片小口抿着。

过去朝野上下的抨击并没有让元稹什么影响,皇帝大胜还朝之后立即任命元稹和李德裕出任翰林学士更是点出了风向。

元稹现在很有点春风得意的感觉,今日到了提点刑狱使司衙署之内,特意寻了李绅聊天。

“公垂,裴度又上辞表了。”元稹透露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裴度在吐蕃入侵时期执掌中枢政令,并且组织勤王兵马策应皇帝,被天下人视为力破吐蕃的头功,太公望、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

据说吐蕃大败、朗达玛身死的消息传入京中,韩岗还整了整衣冠对身边的党羽们说:“裴中立成此盖世之奇勋,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现在要“放出一头地”的韩相没有请辞,裴度却连着上了两次辞表,不过都被皇帝驳回。

“上什么辞表,多熬几天,册封郡王的恩旨就下来了,那时候再退也来得及啊。”李绅也是宗室苗裔,宰相之后,对郡王这个头衔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觊觎。

所以李绅完全不能理解裴度辞职的态度为何如此坚决。

“郡王以前挺好,现在不怎么样。这年头能封郡王的都是跋扈自雄的河北外藩。”

同为皇室之后,北魏拓跋氏的后人元稹对这个就看得很开:“裴相跟藩镇们斗了一辈子,不愿意跟那些混账一起当郡王吧?”

元稹和李绅都很清楚,皇帝正准备封裴度为郡王,这可是大虞臣子生前所能达到的最高荣誉,现在能够活着获得这份荣誉的都是那些跋扈不臣的河北藩镇。

“现在请辞,对陛下的风评可不好。”李绅点了一下,他知道元稹也必然了解此节。

眼下朝野都将裴度视为此次大战功劳最大的人,这个时候同意裴度辞官,少不得落一个“兔死狗烹”的名声。

“当今天子还是太注重面子和风评了。”元稹评价道。

李旭的这个特点,元稹看的很明白。作为一名皇帝,李旭实在是太注重别人的评价了。就好比说那位文太后,现在还养在明堂宫最顶上,听说天天一碗猪油拌饭的喂,都喂得脱形脱相了,生生从一个大活人喂成了一个流油的皮球。

听说皇帝还让人在那里布上铜镜,整日让文太后去看,弄得太后本来装疯也变得真疯了。

这招还传出宫去,给那些嫉妒的大妇学去了整治家里得宠的小妾,也算是丧尽了朝廷的体面。

其实按元稹的意思,真要是为了名声,多权之后再过几个月,直接一杯毒酒送过去了账便是,哪里要这么麻烦。

“文饶已经去和裴相谈了,陛下并不想让裴相致仕。”李绅捧起茶水喝了一口:“裴相想去洛阳,陛下已经准了,给他安排了一个职衔去洛阳,好像叫什么东都观政参议使,总之无论如何不许他致仕。”

皇帝对李绅提到过所谓“观政参议使”这东西,李绅对这个头衔的理解是除了嗓门大没别的职权。

“东都观政参议使?闻所未闻,不过或许真给陛下搞成了。”

大虞在刚刚结束的战事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入侵的吐蕃人大败亏输,不仅赞普身死,还有大量贵族和军队折损在了渭水之北,大虞不仅痛击了吐蕃人而且还将倒向吐蕃人很久的党项部落重新拉了回来。

李思忠和拓跋宏业都成了虞军的俘虏,现在正和回鹘使者一起住在告诫,被提点刑狱使司给软禁了起来。

现在已经有官员上书希望在党项人驻牧之地设立羁縻都督府了,虞人还是忘不了太祖太宗两朝所创造的盛世景象。

这场胜利的最大获利者就是关中的百姓,因为这次大胜,吐蕃人估计五六年内都不会有能力再次入寇滋扰关中地区。百姓可以过一段安逸的日子,这也是白玉京中百姓如此欢腾的原因。

第二个获利者就是皇帝,皇帝的所取得的巨大胜利让所有质疑者都闭上了嘴巴,朝廷明面上变得越来越像皇帝的一言堂。李旭的任何动议和任免都能得到朝廷上下官员的认可和支持。

元稹和李绅等人评估,觉得皇帝现在的地位大概相当于文太后与鱼辅国合二为一。

所以皇帝真要搞什么“东都观政参议”这种不知所谓的头衔,那么以皇帝现在的声势,还真能给他搞成。

这场胜利除了让各地的节度使纷纷上表称贺不提,即便是东方的高句丽、契丹、库莫奚,乃至倭国、南诏都派出了使者来白玉京朝贡,庆贺大虞所取得的胜利。

“田弘正又要入朝了。”元稹意味深长地冲李绅笑着:“公垂知道吧?”

李绅默默点了点头,他不仅知道田弘正要入朝,还知道田弘正前几日派人往元稹府上送了不少财货。

其实不止元稹,田弘正出手大方,向不少公卿大臣送了礼物,也没有短了提点刑狱使李大人这里。

李绅已经将所有受了田弘正贿赂大臣的名单交给了皇帝,其中当然没有少了元稹和李德裕这两位好友以及他自己。

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又一次正式提出了入朝的请求,这位魏博节度使的入朝之议已经持续了很久,本来已经谈妥,但是中途出了皇帝火并程奇力这样的事情,原本和鱼辅国勾连很深的田弘正本来已经敲定好行程,可因为程奇力的死便打了退堂鼓。

这一次借着皇帝击败吐蕃的名头,田弘正再一次申请入朝。

“田弘正倒是会看风色。程奇力一出事就上表说风疾发作不能行动,无法入朝。”元稹接着莫测高深的笑着:“眼看得朝廷大胜吐蕃,隐隐露出中兴气象,立刻就贴了过来,风疾都好了。嘿嘿,这见风使舵的功夫着实厉害。”

“厉害倒是厉害”李绅冷笑一声:“只是这舵转得太快,未免让别的强藩闪了腰。”

明明说好了一起叛逆到老,你却做了皇帝的小棉袄。田弘正此举肯定会引来其他跋扈藩镇的不满。

“好几家都出动了刺客,想弄死田弘正嫁祸朝廷,绝了别人归附的念头。”元稹叹了口气,他并不看好田弘正的举动。“我倒是挺好奇,陛下最近下了什么旨意,弄得你们侦骑四出,大家都提心吊胆的。”

“也没有什么,陛下要练兵。”李绅将有些发凉的茶水一口饮下:“寻历年死于王事的忠烈后人,入宫充实武备,陛下准备重新编练出一支人马来。”

“李从贤现在搞得那个东西军、背嵬都还不够啊?”元稹睁圆了眼睛:“这又是要搞什么?”

两边正说话间,就有校尉从外面跑进来向李绅见礼。

“宫里面来了公公,请使君和元大人入宫。”

李绅闻言问道:“是哪位公公。”

“陛下身边日常行走的常公公。”

“知道了。”李绅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官服对身边的元稹说道:“别愣着了,进宫吧。”

“果然瞒不住皇帝。”元稹一声长叹,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听见好友这略显狂悖的话语,李绅脸色一沉:“谨言慎行,元学士。”

“克勤克俭,李使君。”元稹也不理他只是笑嘻嘻地回道。

李绅闻言脸色一沉,他现在权势很重,皇帝对他的上次也很足,日常生活也奢靡了起来,前几日用了几只鸡作鸡舌羹,就给人抓住弹劾。买了几个波斯胡姬,更是被人抓住了弹劾。

“克勤克俭”这四个字,现在听起来着实有些刺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