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二十六节 谦之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二十六节 谦之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堂宫上,李旭身穿杏黄的圆领锦袍,他双拳握得比任何时候都紧,赤地真气灌透右手,左手的悲厉渗劲隐而未发。

韩岗坐在织锦垫好的椅子上,用冷僻的目光看着跪在正中央的年轻官员,此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韩岗记得此人与自己同宗,不过郡望在昌黎。

韩岗看了看身边的尚书左仆射裴度,昨日皇帝在灞桥为裴度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五品以上的京官悉数到场,给足了这位前任河东节度使的面子,这也是裴度第三度拜相了。

长期在外担任节度使的生活让这位名门贵子的鬓角沾染了一些风霜,不过也是韩岗自己都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便是当时年富力强的裴度现在也剩不下多少气力了吧?

裴度沉默不语,他看着下面那个跪在青石地面上的官员,手指不经意的抚摸过身下的锦凳。

他上次拜相时曾问过神皇帝,那位曾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主君,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和韩岗一样,坐在明堂宫中参加朝会。

“等到我儿子继位,那小子自然会给你安排椅子的。”

那位雄猜暴烈的君主如是说道。

果然,自己在明堂宫中有了座位,然而明堂宫最高处坐着的人,却并不是神皇帝意中选定的对象,不过幸好这位广陵郡王做得更好,比神皇帝选中的楚王要好得多。

胸膛里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这个瞬间李旭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因为心脏病一阵剧痛就这么倒在明堂宫里。

“韩谦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旭原本以为那个国子监博士只是随随便便骂一骂而已,没有想到今天的朝堂上,此人竟然直接向自己发难,近乎是指着鼻子痛骂自己。

佞佛、失德、贪吝、横暴、不孝,这五宗罪让李旭感觉一团烈火在灼伤自己着肝木的元气。

拜漠北胡僧为师,厚赏少林寺诸僧,此谓之佞佛。

查封京中良民资财,严刑峻法以吓百姓,称之为失德。

派遣佞幸之臣分赴河南等地搜刮财富,可称之贪吝。

派酷吏大兴牢狱,滥杀摩尼教徒,此谓之横暴。

至于不孝,这位韩谦之倒是明智的没有拿软禁文太后说事,而是表示皇帝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太后实在是太晚了。

应该早点,譬如自己刚刚即位,文太后还执政的时候。

“臣之所言,都是为了陛下。”

国子监的四门博士韩谦之跪在阶下,他这样品秩不过从七品上的官员,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的暴怒,绝不会获得这么多人的注视。

“为了朕?”李旭看着跪在下面的年轻官员。

我一个人被监管在乾清宫的时候,看不见你们为了我奔走。

文氏的党羽清除陆贽剑指我项上人头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摩尼教徒在白玉京中乱砍滥杀的时候,你们又在何处?

现在吃饱了喝足了,开始提点我佞佛、贪吝、不孝了。

“陛下如今亲政,天下人皆翘首以盼,望陛下行仁政……”

“韩博士,你以为的仁政是什么?”

胸口里的怒火渐渐消去,李旭知道自己平日里养气的功夫终于起了效果,自己竟然有心情听韩谦之将他的话慢慢讲完。

“轻徭薄赋以劝农桑,不求边功以减甲兵,裁撤冗官以节国用……”

韩谦之侃侃而谈,将他理想中的治理手段一一向皇帝说明。

而李旭根本无心听下去了。

轻徭薄赋,好,白玉京中人口接近百万,这些人的嘴巴大多依赖朝廷的漕运才能支持,如果轻徭薄赋那就只有停漕运,漕运一停,光靠商贾贩卖来的粮食,那个粮价这白玉京中便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要饿死。

至于不求边功,的确不该穷兵黩武,可你不求打人家不代表人家就不会过来串门,回鹘人和吐蕃人一北一西都堵到门口了还谈什么铸剑为犁。

至于裁撤冗官,裁谁?裁掉国子监四门博士,你滚回家吃老米吧。

韩谦之的声音抑扬顿挫,李旭看着下面的官员颇以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可见此人的确颇有文采。

可文采和为官是两回事,李旭昨夜就让李德裕找来了这个韩谦之的具体资料。

此人之前屡试不第,曾经在几个藩镇的幕府之中任职,颇有文名,最近才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出任四门博士。

任职没多久就给韩岗送去好几封信阐述他为政的得失提出建议,可以说是个相当单纯的儒生。

李旭以前经常想为何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和文学家没有当上高官,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这些人要是出任宰执多半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敢言直谏。”憋了好久,李旭吐出四个字来,虽然自己心中实在是想将这位韩先生开除回家让他去当他的文学家,不过面子上还要摆出一副“寡人受教了”的样子。

“很好。”李旭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亲自走到台阶上将这位韩先生从地上拉起来。

如果换做李旭的其他同行,这位韩先生会有不同的命运。

换成汉高祖,韩先生的帽子多半会有一股尿骚味。

换做汉武帝,韩先生多半要顶盔掼甲去戍守北方,然后被敌人砍了脑袋。

换成宋真宗,韩先生多半要荒废一生的时间去编书。

要是明太祖,韩先生可能会被朱元璋当成天下读书种子留给孙子用。

换成清朝随便哪一位……大概还没有当上官就牵连到文字狱里被砍了。

“很好,朕受教了。”李旭用力将这位韩先生扶起,他看到了这位官员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显然他自己至少是被自己的牺牲精神所感动。

“能有先生这样的博士,是国家之福。”

李旭还有其他可以学习的人,有一位伟人说过不能搞关门主义。道路并不是一直都是笔直的,班底也不必过度苛求纯粹。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将力量放在当前的主要矛盾上。

一个搞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文臣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

话你随便说,该赚的钱我一个铜板都不还。

“广开言路本来便是我朝为政之根本。韩相与裴相以为该如何奖掖韩博士?”李旭一只手搀着韩谦之,虽然心里十分不爽,不过他更清楚如何将这件事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进行引导。

“陛下可以下诏请文臣七品以上,武臣五品以上就大政得失上书,免他们越职言事之责。”韩岗出言暗刺了一下韩谦之。“至于韩博士,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不如请他赴一州县任实职。”

“城门郎或者白玉京市令?”裴度忽然出言打断:“老令公,四门博士清贵显要,不宜出外啊。”

真坏,李旭赞赏地看了一眼裴度,感觉自己出了一口气。

四门博士是七品官,城门郎和市令都是六品,城门郎共有四人负责白玉京四个方向各门的开启和封闭,而市令则是负责京中市场秩序的官员。

比起国子监的四门博士,这两个都是事情多,责任重的辛苦活,很难干好不说,还极容易出现纰漏。

让韩谦之担任这个官看着是升职,实际上是丢去基层吃苦了。

“裴相说的是,是老夫想错了。就让韩博士出任白玉京市令吧。”韩岗眉毛一挑。

昨夜皇帝因为韩谦之的上书雷霆大怒并不能算是什么新闻,既然裴度要为皇帝出气,韩相也乐得顺水推舟。

“韩先生勉为其难,好好做。”李旭满意地看着韩谦之脸上不自然的表情。

“微臣谢过陛下。”韩谦之又一次跪倒在地。

李旭满意的点点头,他想到了一项新政策,这个韩谦之正好可以去做推手。

骨鲠之臣也有他的用处。

朝会结束之后,李旭坐在政事堂之中,左手是韩岗、裴度,右手是程奇力,对坐在政事堂中饮茶。

这里才是真正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比如有一个真正的狠角色要商议如何对付。

“神策军甲士两千,天威军甲士一千均已入宫,清凉殿附近再设有五百伏弩。”程奇力呷了一口茶:“陛下内穿软甲,老奴侍立一旁,应该可保万全。”

比起那个四门博士,今天的重头戏是召见岳顾寒。

摩尼教乱后,承天剑客岳顾寒终于要入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