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六九四章 必然的战争

重生的红小鬼 六九四章 必然的战争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94章 鏖战北线

王一亭说:“上院不要介入党派的事情。我们争取退位后,弄一个爵位吧!也算是一个报酬,总算不白干一场。所以我们要记录我们作的事情。要公正经得起历史的推敲。”

傅筱庵说:“我算明白英国上院为什么萎缩了。就是太没有动力了。”

王一亭说:“你们也都要看看佛经,以后把生意慢慢都交给可靠的人,自己专门研究沪海道的政治问题。走光宗耀祖要爵位这条路吧。”

傅筱庵叹气不已。这个职位舍弃是不行的,至少自己还是沪海道的人,资本家不参政,就只能受欺负,是人家养的猪。但是做下去,实在没有滋味。

王一亭说:“等到我们划分12个选区以后,选出正经的上院代表,我们作为无选区的参议员,可能会轻松些。”

傅筱庵说:“那就是真正的元老了。”

王一亭说:“总是你还是要看透人生啊!”

------

强邻这里,上海的消息传回来的很少,但是北方战争的消息却是一天三遍地传来。

中**队进攻后的三天,推进到喀尔喀蒙古境内4百公里的温都尔汗克鲁伦河前沿,碰到了沿河布防的俄军主力,大概也是30万人。

现在是30万对阵30万,后勤线也差不多。空军中国略占优势。

但是中国中线突击力量只有11万人,也只能是驻军等待左右两线的进展。

左线推进到中戈壁的乌伦河附近,突进了2百公里左右。虽然没有遇到阻碍,但是翻山越岭,还有戈壁沙漠,后勤压力很大。

右翼遇到阻击力量很大,伤亡二万人,才突破前沿进入到西乌尔特,也就是前进不到2百公里。

三天后,两军开始决战。

中线军团顶住了对方的纵深攻击战术,也就是火炮轰击,坦克冲锋,步兵跟进清剿的策略。

好在中**队做了充足的准备,反炮火压制,空军骚扰,令对方的远程重火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造成的损失不大。剩下的就是坦克率领步兵冲锋,因为这时候苏联坦克还是很落后的原始坦克,速度还不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保护给步兵。

中国的坦克反而要好一些,用坦克集群的反冲锋压制了对方的冲锋劲头,但是对方人多啊!

他们是以逸待劳。而且蒙苏红军前敌司令,罗伯特・彼得罗维奇・埃德曼,虽然才37岁,但也是科班出身的久经沙场的老将。双方势力均等,就看运气了。

终于,双方步兵开始了撞击,中国红军和苏联红军为了各自的民族对杀了起来。

前线军官的六个军团长,都是保定系和讲武堂系统的,与苏联的渊源不大。但是基层军官很多是黄埔的,苏军是教官的一方,所以还是有些心理障碍。

红军中线突击兵团总指挥是严重严立三,他直接到前沿,看到自己一方的红军士兵束手束脚,就让各级保定系的参谋,下去督战。

总算压住了阵脚,但是防守方的伤亡,竟然与进攻方的差不多。

严重摇摇头说:“真是大战经过的少了。欧战的残酷性才刚刚开始。”

随行的参议是李德邻,他自己跑到进攻的前沿,体验战场气氛,帮助严立三谋划。

李德邻说:“现在是六个军团,24个主战旅,轮番上阵吧。拼到最后,勇气也都出来了。”

严重说:“嗯。战役目的是互相消耗,看看谁能拖得起。我们就当时磨合部队吧。”

李德邻说:“还是要后方派增援部队。我觉得对方没有派出全部军队,似乎只有10多万人在与我们对峙。”

严重说:“但是左、右两线没有发现苏军主力啊!”

李德邻说:“总之,左、右两线部队不能分拆。我怀疑这个布琼尼骑兵集团千里突击的战术要重演,蒙古平原的空隙太多了!这仗简直没有办法打。”

严重说:“后方的事情还是联席参谋部考虑吧。我们先要援兵,他们就与我们决战10天,左右兵团也不一定赶到增援。”

李德邻笑到,学习京剧杨令公被围两狼山:“说道那援兵啊!啊!啊!不提也罢。”。杨七郎找援兵不到,说了这段。

严重可没有心情跟他对京剧道白,他开始发电报要援兵,并安排部队轮换。

------

联席参谋总部。

曲同丰问到:“孙连仲孙仿鲁兵团上去了么?”

作战参谋林育容回答说:“上去了,已经走了一百公里,还需要五天才能到达中线前线。现在贺民英贺瑛姑军团已经接防孙部阵地二天了。”

曲同丰说:“很好。让贺瑛姑把防线交给新新军的两个旅,她的5万人也集中支援西兵团,左翼容易遭到骑兵攻击。”

杨杰说:“只能这样了。我们的兵不够。只能是支援10万人去中线支撑,左翼西兵团支持住。右翼兵团不会有什么大的战役。”

蒋作宾蒋雨岩,47岁,日本士官四期,北洋参谋总部次长,保定系教官出身,与曲同丰是老同事,黄兴在大清的卧底。他代替陈调元做**参谋长,还是比张文白更够资格。

他说:“云南卢汉的两个旅,加到哪个方向?”

曲同丰说:“这两个旅,还是充实总部的预备部队吧。我们还要想到关键时候没有后续兵力也不行。”

代表东北军的参谋长是于珍于济川,44岁,日本士官校步科八期,其实资格也很老了。但他没有经过这么大的战役,有些忙乱。说道:“这里没有东北军,是否申请大帅调一些东北军过来。我看这里才是主战场。”

杨杰杨耿光,42岁,讲武堂、保定军校都读过,选派日本士官校第十期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他说道:“济川兄不可乱了方寸,这次大战,规模比滇军大战规模是大些,但是也不是不可控制。”

曲同丰也说:“东北境内不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调兵。如果调东北的军队,苏联的远东边疆区的加仑,还有日本海参崴的进攻兵团,都可能动手。”

于珍叹到:“这种战争,真的是难打啊!”

曲同丰说:“黑格尔说,战争是必然。这些普鲁士人说的不错,他们早就看透了。你看,阶级斗争的红军要跨界,奉行武士道的日本也要跨界。英法要维持原来的利益。我们不战,搞仁政?那是不行的。”

于珍道:“我怎么就看不出世界在进步呢?马克思和黑格尔说社会是进步的?我看不是。”

蒋作宾是驻德大使,回来述职被留下了。他知道欧洲的情况,说到:“你这种学说现在也风行了,欧战让他们自己反思了。东方文化的谦让,虽然有些迂腐,但是合乎人道!数十年的欧洲建设成就,欧洲战争全毁了。”

杨杰说:“目前还是一个平均的局面。估计苏联会继续增兵,他们一个是从日本当面的海参崴调兵,一个是从后方调兵。我们还是要增加兵力,从南方腹地,川军和湘军。”

曲同丰想了想说:“再征集10万老兵,配上新兵,组建20万人的新兵团。这是我们后勤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了。苏联的后勤也好不到哪里去,否则不会只有30万兵力顶在这里。”

------

前线筹划的时候,布琼尼的骑兵集团军终于出现在左翼西兵团的当面。

因为得到提醒,左翼兵团总指挥张治中没有冒进,只是沿着乌伦湖附近的山地布防,这样骑兵的突击力量就得到了消减。

将近10万的骑兵军团,漫天漫地地开了过来,他们布置好炮兵阵地,一阵轰击之后,就开始攻击各个山头。原来下马以后,这些红军也是很好的步兵。真的是哥萨克的传统。

张治中民族气节很纯正,虽然经过了一段哲学培训,但是感情还是难以放下这些哥萨克东扩给中亚和中国人带来的灾难。

他下令,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反击。

他的左翼兵团,有黔军杨胜治杨国祥的第十军2万人,川军赖心辉赖德祥22军2万人,还有湘军叶琪叶翠微35军2万人,加上自己从娘子关带来的晋军李生达李舒民所部和陕军张伯英所部各自两万人,等于是五省联军。虽然军备已经都统一了,但整编还没有进行。

这样的军令,更适合这些国内军阀的思路。这样,各自的反击就开始了。

但是军长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苏联红军受到挑衅,马上就会增加兵力,并咬死这些偷袭的部队。

军阀各军长也都是比狠才能做到这个位置,于是纷纷增加兵力,加大赌注!双方逐渐在半山腰,打到了平原。骑兵们下马在平原用马刀和步枪、骑枪、手枪拼杀。

中国的土匪兵,则机枪手榴弹也招呼上去。只有收益大,不管是否还有自己人。

17k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