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六九三章 激情迸发

重生的红小鬼 六九三章 激情迸发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93章 稳中求变

胡敦复说:“这次上海独立自治,政府很有想法。先期的100万大洋已经到了,你马上过来筹备实验室。做实验室的主任。”

李泽民说:“我做实验室的主任已经不行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碰物理学了。这个时代,几个实验室,一年就能突飞猛进的发展。”

胡敦复说:“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你跟踪一下进展就可以了。我们以后学生回来,能够有一个基础给他们。我们继续资助学生出去学习!”

李泽民说:“嗯。庚款虽然没有了,但是我们学校也要筹钱资助学生出去。这个盛杏荪总办从我身上,是看到好处的。”

胡敦复笑到:“是啊!你为国家做牛做马的干了半辈子,以后就自己研究吧。待遇刚开始维持在你总工程师的水平,这在大同大学算是特例了。”

李泽民说:“不错了。居里夫妇的人品我是佩服的,人家两口子就是那么清贫状态下发现了镭。后来也不要钱。我们波恩大学实验室就是受益者。”

胡敦复说:“好吧。就按照居里夫妇的人品,主持我们的实验室。”

李泽民说:“100万,设备还是要省着花。需要光谱分析设备、居里特制的压电测试机器、还要有计划建设回旋加速器,美国正在研究这些东西。估计几年就出来了,我们要派人过去学习。”

胡刚复说:“你的工程经验倒是十分有用!”

李泽民说:“是的,我当时什么都得自己学!学理,没有功啊!学工还要自己去研究义理!发射和检测设备最重要了。有了快速发射的粒子,真正观察分析轰击效果,就只要发达的大脑了!不用什么物质的支持就能得奖了。我们现在留学生的水平,足够了。我们现在这些老学子,就退后一步,做技术追踪和技术支持就可以了。”

胡敦复说:“真是宝刀不老啊!我们就是要建设这么一个试验条件自制的实验室。”

李泽民说:“总之还是理科工科都是自己干!我们这些人命苦啊!想想詹天佑达朝先生,那还是一帮小孩子!有了他们,才有南洋公学!”

几个人唏嘘不止,中国的学者,要追上国际水平,真是辛苦啊!

李泽民继续说:“国内大学研究所有一些光谱设备,我会看看能不能借用一下。大家先联合研究,培养学生为主。”

胡敦复说:“还有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分布,与量子力学的相关性很大啊!”

李泽民说:“我当初就是研究这个的。只能根据试验数据建设模型。现在谈这些还早,只能学习人家的几个假说,跟踪而已。我们能够自己建立模型,总要观察一定时间以后。因为还要重复别人的试验,进行总结和验证。”

胡刚复是研究射线的,他说:“李学长说的是。这并不是很复杂,有条件以后,理论研究就会激发出来!与工程经验的总结没有什么差异。”

李泽民说:“是的。没有想象的复杂,就是专心。我们国内做事情就是太模糊了,搞的很神秘。我们的大学长詹达朝先生早就说过了,这也是他们抓住我做工程不放的原因。”

胡刚复说:“是啊,你以光谱分析的精致去做工程,很可靠啊!”

胡敦复也笑到:“所以大同大学的专注基础学科,比南洋公学的专注工程更有长远意义。”

李泽民说:“看来当初你离开清华学堂是对的。有了自己这个不小的基地,意义真是太大了!”

胡敦复说:“是啊!美国人只是想把清华学堂作为美国的中小学来办!那些老师都是美国中小学校文科老师,我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理学士,怎么共事?”

李泽民点头赞同。这个50岁的人,仍然是一个儒雅精干的样子。长期工地生涯,也没有让他消失早期的绅士风度。

几个人研究计划,给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学习发射物理的郑大章、施士元等人都发了信,介绍了国内情况,要求他们联系科学家,帮助中国建立第一个发射元素实验室。

李复几李泽民也给国内庚款留学生们掌门的物理实验室发信,要求拜访各自的实验室。

他正经的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博士,大家都是十分尊进的。此次出山再干物理,掌管200万大洋的经费,大家都是兴奋!纷纷来信祝贺!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上海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共和大学,南开大学等等。

毕竟大家都有学生,将来至少国内有一个放射物理实验室可以实习原子核结构知识。这是任何物理和化学的基础试验。

上海的声势是造出去了。各个行业都浮现起来。

------

长老们开会。

已经变成上院的梓园,有些意思了。

主席还是王一亭,他说:“除了基础科学之外,我们不能再给官方的投入了。”

大家纷纷赞同。

王一亭说:“至于以沪海道名义的研究院,与中央研究院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我们不再支援!”

简玉阶说:“是的。我们商家愿意支援什么就支援什么。”

荣宗敬说:“这样好。基础科学是要支持的,其他交给商家好了。”

王一亭问:“你们自己的纺织设备研究所建设的怎么样了?”

荣宗敬说:“很不容易。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国际先进阶段。这个领域是专利控制很强,有些东西你研究出来了,也要给人家钱。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消化专利技术。”

王一亭说:“是啊!我们以后就往这个方向走吧。我们沪海道没有专利,也就是中国没有专利。”

简玉阶说:“我们也在研究新烟草,不会再输给英美烟草了。当年被英美烟草差一点挤兑破产。”

虞洽卿说:“现在关了很多工厂,工人们都向外走了。我们上海人还是很高兴?真的是奇怪了。”

傅筱庵说:“有什么奇怪的。市民们就业竞争小了,身边清静了,治安也好了。”

王一亭说:“这些问题等等吧。市政所的事情,先让他们干着。我们自己找人另作一个规划,怎么样?”

傅筱庵说:“当初孙馨远大帅还是比国民党强!用的那个丁在君规划的很好!可是就是被你们搞的武装起义给赶跑了。”

王一亭说:“我是支持国民革命的。至少在理论上,我们现在是民国!”

傅筱庵说:“就是你们这些受了国学教育的人,追求理论上的义理。民国乱起来,那就没有一个谱了。孙馨远至少他还要考虑一下他的名声。你看国民政府,已经堕落到公开骂街的地步。”

王一亭说:“这也似乎是进步?”

傅筱庵说:“我看美国那套不合适。现在也看不出什么进步,经济一塌糊涂,自己政府也不管管。还是学习英国吧!绅士贵族和资本家共治。”

王一亭说:“那个陈绍禹怎么最近总是缺席?”

傅筱庵说:“听说研究怎么做绅士呢?他们那个党,理论很深啊!几个博士老师开导他们理性,还有宗教理论。很认真地在教。你想,一个佛学,就够他们研究的了。”

王一亭说:“不是基督教义么,怎么研究佛学?”

傅筱庵说:“不是还有一个理性呢么?难道理性不需要了解东方佛学、道学?还要理解俄罗斯平原的正教、回族的宗教教义也要研究。”

荣宗敬与陈绍禹对峙的比较厉害,他是工业家,雇佣工人较多。其他人大多数是投资家和银行家。

荣宗敬问到:“这样的话,他们出来都是一些学者了!”

傅筱庵说:“不是的。他们就在探讨一个‘止’。一件事到底停止在哪里。这就是说,革命还是需要的,但你不能总是革命。是停在马克思那里,还是停在上帝那里?”

荣宗敬说:“这都是西学,不太清楚了。”

王一亭说:“停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就是最后被打倒的阶级。停在上帝那里,我们就是平等的人。大家共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王一亭学问精深,退隐后研究佛经和世事。这次出来,倒是清明得很。

傅筱庵说:“我们上院,还是利用英国框架,一点一点地谈判我们的体系。生产力的事情,自我发展好了!”

王一亭说:“是的。其实国家社会主义,也就是照顾老幼,放弃士大夫家族老幼那一套。佛学看空而已,但是入世则要慈善为本,发展是为了民生。”

傅筱庵说:“我们开会的资料,都由秘书处给他们工党一份。他们说是正在成立影子内阁,研究我们的政策。”

王一亭说:“这就是一个好党派。知道研究行止,知道研究政策。我看,国民党的党部也要学习。否则没有将来。”

傅筱庵说:“我看左派工会现在不怎么折腾了。蓝领工人走了不少,白领职员不认他们的理论。”

王一亭说:“将来白领都会去工党,就和英国工党现在一样。”

傅筱庵问:“我们是否也加入党派?”

17k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