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六二八章 社会改造

重生的红小鬼 六二八章 社会改造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28章绥靖之后

路上,沈静斋钦佩地说:“吴同志,你的战术能力很不错啊!”

吴琼花说:“嗯。..只要你感兴趣,就可以训练出来。你不要总是思索的样子。要放开自己。”

沈静斋赞同到:“你很有知识啊!什么毕业的?”

吴琼花说:“没有上过学,大革命和农运时候学认字。我跟着我哥闹革命,被土豪盯上了。这才加入部队。”

沈静斋吃惊之余,说道:“你一定要认识字。敬远源不是说都有小学水平么?”

吴琼花笑着说:“他说的是认识字。我认识吴琼花三个字。”

沈静斋要进一步发挥,吴琼花拉着他去了山区开辟出来的训练场。沈静斋几轮跑步下来,就不说话了。

吴琼花一直陪着跑,但还是气息平静地说着:“我认识一百多字了,不过时间长了些,大概有半年了。你看看你,每次都想停下来,怎么行?”

沈静斋瘫坐在地上说:“我半年后,总要比你进步大!你学习是不是也总是停下来。”

吴琼花没有说什么,他说的不错。

沈静斋说:“你也不用陪我跑。我看你一个文盲就是浑身不舒服!我写几个字,你学习,我自己跑。”

吴琼花说:“你要认真跑,我看到你这样的文弱之人,也是不舒服!我写完这几个字,你要坚持跑一圈。”

两个人互相训练,虽然进度还是慢,但还是有进展的。

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靠坚持,训练的都是各自的弱项。

后面的红军17旅,16旅也都开到了。

17旅来自大别山,旅长是黄埔三期的姜镜堂姜名诚,安徽英山县人,黄埔三期,28岁,北伐军营长出身。随行总参议是曹学楷曹学孔,湖北黄安人,33岁,商科毕业的科班商人,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组织者。

16旅的编成,来自江西赣州总部,旅长也是黄埔三期的蒙九龄,以字行天下。贵州荔波县人,27岁,也是北伐军营长出身。随行总参议是刚从苏联回来的王云生,字若飞,贵州安顺人,35岁。

王云生王若飞,这是一个大人物,红党中央秘书处主任,留法勤工俭学的留欧红党小组的,伍豪嫡系,驻苏联的共产国际代表。因为在贵州挂号的红党头目,所以就隐身在16旅蒙九龄这个小老乡的队伍中。

因为八军团的军团司令部就是教导旅的旅部,军团长余贲民自己在贞丰县主持当地的农军改编。贵州前线由云南讲武堂的老资格红党,八军团参谋长王有德统领。

王有德以军团参谋长的名义,统领这个黔西前线指挥所。现在有四个旅了。16、17、18三个旅还有海军陆战一旅。

他的指挥所设在了兴仁府,遥控指挥四个红军旅赵博生所部陆战一旅,驻在盘县地域,前出到火烧铺自然屯;

姜镜堂所部红17旅驻在兴仁县,拱卫军团前线指挥所。

蒙九龄所部红军16旅驻在普安州,与各部互相支撑。

罗炳辉的红18旅,驻在关岭,负责红军与黔军协调。

四个旅顶在了滇军的北方防线的腰部。

王云生王若飞留在王有德指挥部,负责提供贵州地方事务的咨询。因为他就是安顺人,也在贵阳生活和工作过。

王有德研究各旅的布防情况,说道:“若飞啊,如果黔军和滇军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我可是受不了啊!”

王云生笑到:“滇黔两军是不会联合的。他们有很深的仇恨。”

王有德只是很早以前在滇军呆过,后来去粤军陈铭枢当团长,又在黄埔高级班培训,才到红军。他不知道现在的黔军怎么就与滇军有这么深的仇恨。

王云生说:“滇军三番五次进入贵州,但是黔军从来没有进入云南。上次与滇军汉将胡若愚联合,还被打回来了。”

王有德说:“嗯,与龙云是民族问题?即使这样,我们也要把后背也要弄扎实些,也要放着点黔军,带枪的好人不多啊。还让陈圣涯再给我派兵到安顺。我们与八军团总部都很孤单。”

王云生不太懂军事,但是兴仁本地和兴仁南侧都没有可靠的部队,这是明显的。不怪王大参谋长有些后背发凉。他说道:“我们告诉陈圣涯这个情况吧。”

陈圣涯接到电报,也觉得前线指挥部设在兴仁县是个问题。你要么靠近两个旅以上的主力兵团,要么重兵在安顺县。但是总共是四个旅,还要防着云南。

陈圣涯琢磨一下后,发出电报:

“刻已无兵可派。可以把工兵旅转成战斗队伍,由余贲民军团部派往你处。八军团本部的保卫兵力,我们总部还可以随时支援。”

王有德说:“工兵旅都是步枪,也没有什么重武器。但是总比没有强啊!”

王云生说道:“嗯。加上姜镜堂所部红17旅也驻在兴仁县,就有2个旅,大概是万人的集团了。他们轻易啃不动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社会问题,这些大地主怎么办?”

王有德说:“这里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奴隶,但是家族里面的宗法统治,还有地租的问题,也都是要人命的。”

王云生说:“还有地主大宅门里面也不让外人介入,政府根本不知道里面发生什么?”

王有德说:“还有吸毒问题。妇女儿童都有了瘾,我们对这个地区还报什么希望?”

王云生说:“问题是他们对政府还报有什么希望?”

王有德问:“若飞,你有什么想法,不妨都讲出来?”

王云生说:“能有什么用呢?有德兄,你看我们怎么反映一下。让陈圣涯与强令庸商量一下。”

王有德说:“这个我们可以做。”

王云生洋洋洒洒写了电报。陈圣涯看了看,这件事情不是很好办,这里不是红军的防地,是贵州军阀的地盘。

强邻收到陈圣涯转来的王云飞的报告,强邻不太清楚贵州的社会情形怎么样,但肯定不会好。社会改造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不是看不到,是没有合格的人去做。

强邻回电说:“我认为我们没有合适的人推荐给周世杰。红军身份不合适,也没有合适的队伍。”

王云生不服气,怎么就没有合适的队伍?我们不是么,我们就是被训练成社会改造的人才。

王有德叹气说:“他的意思是,改造是应该的。但如何改造,这是另一个问题。你把你的改造想法,详细地写成建议报告,我给你转发。”

王云生琢磨一下,没有说话了。因为除了苏俄的东西,他没有仔细研究过别的。那么苏俄的东西,自己红军内部就不同意,何况周世杰?

王有德说:“如果强令庸是对的。那么等待也就是对的。”

王云生说:“强令庸是对的?就是说我们不合适,可能还惹祸?可是奴隶制反弹怎么样?”

王有德说:“这个倒是不怕。我们经常盯着他们,也有人会向我们报告。”

王云生说:“这些大烟毒害的孩子,怎么还有未来?”

王有德说:“抽大烟,但是生命还在。如果革命战争的争夺,很多孩子就会战死、饿死了。”

王云生不服气,但是也没有办法。

强邻同时还给方面军的黄道黄端章,文训官甘乃光一封电报:

“关于社会改造问题,不是红军的责任。红军推动实现秩序,还有实现宪法的基础,保护平民的自由和尊严。就已经实现了自己驻军的任务。更大的任务是国防,加强驻地和练兵。要相信地方人员能够找到社会改造的办法。”

“另外红军总参议的学习能力还是太差,希望能够到后方进修理性,学问能力至少到达到本科通达,不要只是知道某一家的观点。而是能够评价某一家的观点,自己站在自由立场上。”

“红军帮助地方的任何做法,都是一种立场。我们站在宪法的立场就可以了。”

“红军有能力,可以帮助建设学校基础设施,但是红军如果出教师,就要按照教师的规矩来,就是要站在自由的立场,给学生全面的观点,而不是只灌输自己的观点,却不说别人的观点。”

“红军军官晋升还是维持军校教育和后期培训系统的晋升。”

他把自己的电报转给了张之江的红军总部和蒋介石的中央之军委。

红军总部和蒋中正的军委没有回电。因为贵州是军阀的地盘,蒋中正说三道四的不好。

黄道黄端章觉得这件事是针对自己来的。

他问陈圣涯说:“这是不是要我们辞职呢?”

陈圣涯说:“‘不能通达,不是某一家的观点,站在自由的立场上。’我们的总参议都是躲到红军中的党的干部,自然都是这样的。我的意见是,你们自己集中办一个哲学班,就在总部这里,然后再与地方交涉。平时的交涉,交给文训官。”

黄道听明白了。

陈圣涯是同意强邻的判断,但是这些总参议不方便离开红军,所以最好就是自己办一个哲学培训班。

黄道点头说:“学习总是不嫌多,我们就开一个班,哪个给我们讲课?”

陈圣涯说:“不好找啊。中国的通达之人不多。我让甘乃光甘自明想办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