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三六八章 河洛传统

重生的红小鬼 三六八章 河洛传统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静江吩咐手下拿来民国地图,这时候外蒙还都在地图上面。地形类似一个圆形,外围带着枝叶的海棠叶。叶根的凹陷部位,就是天津、烟台等城市构成的渤海湾地带。

所以才有于右任的以下的说法。

于右任说:“你自己看,静江兄。中国的中心在哪里?洛阳?潼关?是的。大致就在两者中间的陕州。潼关附近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中心和发源地。这里是陕甘地区、晋绥地区、鲁豫地区的交汇地带。”

张静江若有所悟:“嗯,周朝天子定都洛阳,也是靠近这个中心点。至于燕赵、吴楚、秦巴蜀等等,都是屏蔽天子的外藩。”

于右任说:“真正中国的起源地盘,就是秦晋鲁郑四国,拱卫在洛阳的周围。那时候的交通难行,人口吃饱以后剩余粮食有限。军队和人民出行,都不能很远。所以,外围根本控制不了,也无法影响那里的人民。我们从春秋时期孔子的周游,就可以看出出行的辛苦。”

张静江说:“就是在周朝,中国的臣民,就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蛮;东夷;西戎;北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上游流域,还有更北和更为西北的地区。”

于右任说:“是的。那时候对民族的认识还很粗,交流很少。我们中国的祖先,就在黄河和他的分支洛河区域,河洛地区。这个潼关显然就是河洛的上游,也是河洛民族的来源。所以,陕西是我们的祖先之地,自古皇帝多出于此。”

张静江没有在插话。他对中国文化还是童子功,以后就是西学了。这些东西只是知道皮毛,说不清楚。

于右任说:“秦始皇嬴政,生在邯郸的赵国。种子如果是吕氏,吕氏也来源于河南安阳卫国;如果是秦祖赢姓,也还是黄河上游。”

“反对秦朝的陈胜、吴广也是出生在河南南部的人,还是这个文化圈。”

张静江说:“也就是说,这里的人们反抗精神很强?”

于右任说:“也不是说反抗精神。说的是,称王称霸的现象。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省,只有封地的国。秦朝弄出的行省制度,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所以,大家都承认封地国制度。既然如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孔子的王道,真的是荡然无存!所以,很多人都说中国人的文化是儒家,完全不是!中国河洛的文化,在陈胜、吴广那里,就是强者为王了。”

张静江说:“那么刘邦呢?那是楚国人,南人啊。”

于右任说:“他算什么南人啊!你看黄河现在从兰考拐了一个弯,向北入山东,入渤海。原来不是这样的,从宋朝开始夺淮入海700年。那时候刘邦的沛县就是黄河以北。在夺淮以前呢?秦末,黄河入海路线,则是不定,在徐州附近穿过。多在泗州、凤阳以北,颍上、亳县、怀远之间,这就是把淮河以北,包括在周朝的黄河下游圈子,也就是河洛文化的从属圈子。”

“以后出身在此地的刘邦、刘备、朱元璋等淮北人士,就算作北方河洛文化圈。当然西晋开国的司马懿家族等人也是黄河中游的人士。因为他们出身在河南,家乡靠近黄河北岸。”

张静江琢磨一会儿说:“袁慰亭也是河南人,难道他非要当皇帝,也是受这个影响?不是说为了君主立宪,有个君主作为人间之主么。”

于右任说:“内心里面的事情是很顽固的。很难说,他自己也不一定清楚,但是这里的文化是王侯封地为正宗。称王称霸为本业,拳头大的是爷。张爷,于爷,就是这个地方对我们的称呼。这与大清的称呼差不多。”

“孔子的文化,到秦末汉朝也被抛弃了。直到汉朝中期才被理学家们翻出来,但是也是绅士们在压力下的自保之术,不是普及的东西。”

张静江说:“那么普及的东西是什么呢?”

于右任说:“从陈胜、吴广、刘邦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尤其是三国演义,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与刘邦欣赏的秦始皇出巡的威风,说出‘大丈夫当如是’。”

“所以,普及的就是毛红党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皇帝明年到我家’。这是河洛文化圈子的精髓。”

张静江继续喝着,听着。于右任开始讲南北朝和‘五胡乱华’,到以后的隋唐演义和五代十国,再到宋元争霸和明清争霸,讲解了河洛文化圈子的英雄们。

他一直讲到李自成,商洛山的英雄。

张静江听了以后,就问:“我大致感觉,河洛文化,似乎是造反行,统治反而不行。他们维持不住王朝。”

于右任说:“在冷兵器时代,头脑简单,敢于比武斗狠,就能出人头地。所谓文人,基本上也是依附这个大王的一个产业。所谓谋士,现在你看看,杨永泰、杨度等人,就是典型的谋士。”

“武人加上谋士,就是河洛文化的全部形式。王侯将相,明年到我家,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你认为他们能治国么?他们还不如游牧民族的成吉思汗和皇太极。”

“人家的蒙古法典,是有宗教和封建意义的。中国就没有弄出过一个封建的体系,只有封,没有建!”

“中国从来都是封建领地造反;中央平叛。然后再被外族趁机入侵。就和我们的北伐战争一样,北伐以后是各地军阀的战争。直到一个更狠,更落后的强人出来。”

见张静江认同,于右任开始喝茶,转移到关中的辛亥革命英雄上来。

他说:“潼关在河洛文化的焦点上。附近地区的历史英雄无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沉淀。”

“西北的刀客,就是这种文化精神培育的。陕西东部的严飞龙,严继鹏,李虎臣,杨虎臣,豫西的‘架杆’,就是当家的,这些人都是我在西北靖**的兄弟。”

“当然直接指挥他们的是陕西的井勿幕、钱鼎;豫西是张钫、邓宝栅、樊钟秀。当然还有很多党人在中间积极做贡献。”

“郭坚也算一个人物,书生从戎,投身刀客队伍。他也算是一个刀客吧,因为他后来的行为很刀客化了。他参加了辛亥革命,也加入了后期的靖**。”

“郭坚这个人就属于枭雄性质了,有些曹操的意思。井勿幕就死在他的部下手里。这个原因我是清楚的。但当时也只好说是靖**的对头陈树藩杀了井勿幕。这是保持团结和士气的要求。”

张静江说:“刀客大侠严飞龙自己战死,先打晋军,后打甘军。后来死在大清陕甘总督允升的手中,革命先烈。严继鹏杀了钱鼎,投降张钫,做敢死队打下潼关,后来隐居去了。豫西豪杰出息了一个樊钟秀。哥老会呢?万炳南和张云山呢?陕西新军的人呢?”

于右任说:“哥老会不成器,任性乱来。万炳南被新军给处决了,张云山则趋向进步开明,融合在新军中。陕西的新军都督是张风翽(翙,音:会),这是一个儒将,辛亥革命只是一个营的管带,但统领一个标起义。日本士官学校六期,人才啊。可惜跟了袁慰亭。1918年,靖**战争中,他早就被袁慰亭调走了。他的部下陈树藩,陈树藩的部下胡景翼,都成了气候。”

张静江问:“强令庸进陕西,要注意的人,是哥老会,还是新军这些人?”

于右任说:“哥老会不成器的另外一个地方,他们就是一个松散的同盟,没有什么大志向,愚民术而已;也是苦哈哈的人们组成的自助会,有时候显得不懂事啊。西安辛亥革命,守满城的清朝军民,活活让他们给屠杀一空。所以副都督钱鼎不太与他们合作,被他们杀了。”

“刀客们一般也属于哥老会,或者有自己的小帮派。比如杨虎臣就有自己的中秋会,但杨家是哥老会世家,他的小组织自然也是属于哥老会的。所以,不需要注意这个松散的组织。而是要注意这个组织的内部小派别。刀客也是这个团体的外围,或者刀客分散在哥老会中。”

“郭坚这个乱世枭雄,虽然被冯玉祥杀了,但是部下还在;李虎臣、杨虎臣都是郭坚的铁哥们,他们都是刀客出身。他们的手下也是刀客出身。冯玉祥是客军,来自直隶河北的北洋新军。李虎臣和杨虎臣两个人都进行过反冯战争。”

最后于右任说:“我的意思是,刀客也有投机性质。这些人的部下或许不为杨虎臣报仇。但是很多人愿意利用这个机会,比如徐树诤就死在冯玉祥手中,却是说陆承武报父仇。有人收买刀客做这件事情,就比较难查了。”

张静江说:“河洛文化,真的是一个乱啊。”

于右任说:“乱是一个现象而已,实质始终不变。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这里下手,肯定是会防住河洛文化的阴谋。”

张静江不禁犹豫,真的防得住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