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三六七章 革命的陕西

重生的红小鬼 三六七章 革命的陕西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京,张静江宅。

张静江今天看到强霖在潼关遇险的消息,就找到了陕西的元老革命家,于右任先生。于老先生与张静江不太合群。因为于先生是陕西关学的传承者,他讲究忠孝节义,属于左派,支持建立统一革命政府,统治一切。

张静江讲究的平等的自由主义,属于国民党的右派,所以来往不多。

张静江陪着于右任喝茶,聊起了自己的三姑爷、张作霖的义子、强霖强令庸这个话题。

张静江说:“您是陕西元老,我是浙江的同盟会掌门,咱们看看,能够交流一些什么?”

于右任说:“您别跟我客气,你也知道我这个人,虽然比你还小两岁,但是也比较老气横秋了。我们关学讲究‘气’,气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样子。有些小孩子就和一个小老头一样的性格。”

张静江笑道:“你也别自谦了。你从小就变老了,长大了反而不老。我现在不行了,就是前两年,与你现在一样的年龄,也不如你现在的身体。”

于右任说:“我喜欢你的三女儿,芸英这孩子,比你有道行。大概人家是纯正的法国文化,你是道家自由加上革命的文化。太注意灵活性,不太讲究规则。”

张静江摇摇头说:“今天我随你说,是我请你。但我也不是不讲究原则。我的原则,就是你的原则不能妨碍我的发展,我做主的事情,不需要你来参乎。”

于右任说:“好吧,你的自由放任主义以后再谈。你说什么事情?让我说什么?”

张静江有些担忧地说:“强令庸这小子,跑到你们陕西这个贼窝子,我怕他有危险。”

于右任说:“你看看,那里不是贼窝子,也就是革命的偏激者比较多。尤其是没有读透圣贤书的人,就是刀客们。陕西刀客崇尚正义,所以外人弄不明白,总以为是贼子。”

张静江说:“今天我请你吃好的,和好的。就得按照我的思路讲讲。比如说,为什么你们陕西的革命者互相总是拼杀?井勿幕、钱鼎、万炳南、郭坚、还有其他地位低一些的革命党和红党领袖,横死的比较多。”

于右任叹口气说:“我是一个书生,在陕西,就依靠这些刀客和低级军官。杨虎冬杨虎臣是一个铁杆的革命者,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独立的革命者,总是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办理。这次的事情,也就是碰到了强令庸这么一个狠人,没有给他机会。”

张静江说:“虽然北方法院判定强霖有过错。但我觉得强霖做的事情还是应该的,这是必须处理的事情。尤其是从你们革命党的角度看,更不允许下面的自由主义。”

于右任说:“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刀客呀,没有办法弄清楚他们的投机的趋势是什么。我当时也管不了他们,也教育不了他们。说句实在话,我们也就是利用这些刀客。杨虎臣这个人是比较坚定的革命者,但是也说不清楚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陕西民军,后来叫靖**,都接受了陈树藩代表的北洋,服从改编。但杨虎臣还是拉着我,进行抵抗。他始终没有投降北洋一日。这种人也是少有,那就是一个好刀客啊。中山先生也很是佩服他,类似的还有邓宝栅等人。这些人都是彻底的革命者。”

张静江问:“攻击强霖的,是否是杨虎城的旧部?这种人在陕西还有多少?”

于右任说:“张老哥哥,我慢慢给你说吧。我是书香世家,早年的秀才。你是经商世家,早年留洋。庚子年间,我还曾经给慈禧下跪,因为她不是逃到陕西了么。我们都是跪迎的,不是谁都能跪的,要有功名啊。我是秀才啊。后来我就学习关学,在陕西的关中书院。相当于现在的官办大学堂。”

张静江仔细地听着这些东西。因为这事情涉及到后来的陕西革命发源,理解陕西的革命派系。

于右任说:“庚子年以后,国家日子没有法子过了。我就在陕西开始讥讽朝政,办地下刊物,出小册子。结果被督军给赶出来了。我到上海,开始和马相伯等人在一起办复旦大学;我还把被日本赶回来的留学生组织起来,办起了中国公学。很多我们的革命党人都是这里得到的教育,还有不是革命党的胡适等人。这都是我早年的活动。后来认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办报纸,协助起义活动。这你应该听说了。”

张静江说:“是滴。你在上海的《民呼日报》,和我在巴黎的《新世界》都用我的钱。我们俩都是西元1906年加入同盟会,你在日本,我在星加坡,都是胡汉民做介绍人。”

于右任说:“我做的是全国的造反工作,我是造反的长江大都督!当然你做的也是全国的,不过是造反的财经工作。在陕西一线进行活动的一直是井勿幕。我最不愿意提起的这个人啊!提起来我的心就痛啊。他比我小十岁,却死在了叛乱的刀客的手中。”

张静江知道,井勿幕这人也是个圣人。自己虽然也被称为革命圣人,但井勿幕这个人,不计名利,舍家为国,舍身整军,从15岁起就参加革命,凡15年。死时候也就30岁。

张静江说:“井勿幕是一个革命圣人,今年才是他的40冥寿。”

于右任忍不住泪水,说道:“死前才30岁。年轻轻地就有了白发。年轻有活力,但又少年老成。我在后面主持,他在前面指挥。陕西革命,主要有他。在陕西,跟我谈得来的人,也就是他了。”

张静江不吱声。这种生死考验的战友的情谊,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于右任擦擦眼睛,说:“这是二次革命反袁以后的事情了。我还是说辛亥年吧。陕西辛亥革命,全赖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陕西支部主持,支部长换来换去,但井勿幕始终是一个骨干、大家的主心骨。在1906年他们就在陕西活动了。这些我都清楚。后来,孙逸仙的计划是让陕西先发动,因为南方总是失败,让内地陕西牵引清廷的力量。”

张静江问到:“当时在陕西已经有了‘三合会',也就是同盟会、哥老会、新军的陆军同学会。那时候你怎么还在上海?”

于右任说:“我是一个文人,去了也没有什么做用。我只是在文字呼吁方面发挥长处。那时候我已经创立过三份报纸,建立过两个大学。我做这些事情就不仅仅是陕西一省的革命了。”

张静江没有说什么,又问到:“我当年在海外给孙先生筹钱,不知道陕西辛亥革命的过程,主力到底是谁?三合会的同盟会,哥老会,新军的陆军同学会,那个为主力。”

于右任说:“从后来的实际发展看,应该是哥老会和刀客,一般的刀客,就是范禁的武士、侠客,他们一般都是帮会的,或者自己就是一个自立的帮会头头。新军的军官同学会,是整体军事的指挥者,同盟会就是宣传、鼓动、调和的作用。”

张静江还是摸不清头绪。他试探地说道:“听起来,是同盟会领导刀客的革命?”

于右任叹道:“你应该清楚啊。我们国民党在辛亥革命的成功,就是一个大的同盟会,领导帮会的革命。这是井勿幕和钱鼎坚持的,也是他们从广州暴动学过去的。**领导工农,我们国民党领导刀客!后来国民党采用联共、联苏、扶助工农,这才逐渐由自己的军队,但还是有帮会和刀客的特点;与共-产党底层的工农革命还是不一样。”

“刀客还是要利益的,也是保护私有制的。”

张静江说:“你是一个老报人,说的透彻啊。这些刀客,后来还是弄成了乱子了。西北现在的刀客还有么?”

于右任说:“成精的没有了。杨虎冬(杨虎城原名)算是刀客在乱世的最后演出了。李云龙李虎臣已经是拔了牙的老虎。但是隐身的刀客还是有的。这也是强令庸要注意的。”

张静江说:“你再评价一下陕西的革命者吧。我听听里面的道道。”

于右任说:“我就说说他们的情况,你自己评价吧。咱们选择10个以内。挑主要的5个人,我给你介绍陕西的人文思路和他们的结局。供给你参考。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