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一三一章 石油与苏门答腊

重生的红小鬼 一三一章 石油与苏门答腊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荷兰人马林的事迹,让强霖很是感概。

作为宗主国的公民,能够舍命为殖民地的人民服务。这种精神与西方的宗教献身精神很有关系。这种传统的红党,一般很少肃反或者直接处决富人。他们最后都走上民主社会主义的议会道路。

对于传递宗教价值观,在欧美,从来没有停止争议。比如殖民,到底是救济土著,还是抢夺土著;是带去了文明,还是野蛮。

中国不断传出教案,欧美议会总是拖延解决,争辩很大。对比贸易纠纷,议会派兵就痛快多了。所以英国主教在议会辩论时说:“你们的神圣的鸦片贸易,总是及时出动海军保护;我们的牧师处在危险之中,你们却看不到利益,总是拖延辩论这么做的意义。我们还是基督教国家么?”

对于传教这种事,新教和天主教都是积极的。但国家不一定积极,尤其是商人,看不出回报在哪里。

传教冲突根本还是在于官方。中国官方打不过,签了一系列条约。但中国重来不是好的契约精神遵守者。民间的儒生们往往杜撰谣言,比如育婴堂之类的,但从来没有证据。中国人民间信谣成风,往往就会欺负弱势的传教士,没有底线的杀人。官府则反应奇慢,往往是敷衍了事。

《扬州教案》就很有意思。几个年轻传教士,组团到内地,成立“内地会”,去拓展神的荒漠。扬州为什么是内地呢,主要就是不是条约规定的16个口岸。

典型的互相挤兑,一方尽量手续合法;一方尽量创造谣言。骚扰和抗骚扰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在一个精神不正常的老秀才带领下,成功的驱逐和羞辱这10几个男女青年。索性没有人员死亡。但憨态可掬的官府,还是惹怒了外交官,带着军舰去谈判。

但这次动军舰,议会却是不痛快。当外务部新任大臣提出传教士应该跟在贸易商人后面、而不宜擅自冒进的建议后,彼得堡主教麦基博士(d. magee)忍不住反驳说:

“不知外相是指何种贸易?哪种商人?…是否跟随鸦片商?或者应等到英国商人把他们各种罪恶灌输给华人后,才开始传播福音?”…“英国的贸易利益虽然很重要,但有一些事情是比‘神圣的鸦片贸易’更要神圣。英国为着‘神圣的鸦片’,不惜发动了战争;但有一些事情比这更加神圣 ―― 就是服从主的诫命,到世界的地极去,不论安危,把福音传给万民…难道一个人成了宣教士,就应该失去他作为一个商人应得的权益吗?...如果一个基督教国家愿意大力保护其国人从事不道德的贸易;但传教士若得罪中国人,便需听天由命,甚至几为暴徒所害,国家也就手旁观,她还配称为基督教国家么?”

扬州教案发生的那年,1868年,正是中英天津条约的修约谈判陷入僵局、英国本土对华政策新旧交替有,此案之处理和结案方式的复杂而间接的国际因素。所以,有人抱怨“戴德生几乎引起中英战争”,不仅仅是战争那么简单,大概会损失条约的利益。

强霖认为,这里的情况就说明欧美民间和议会是有影响力的。正义和价值观,始终在欧美民间能够发出声音。

中国的国际传教士很少,慈善基金也是往里走。这个时期强霖知道的一个中国国际传教士是陆征祥,就是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长。出国不归,留置在比利时,成了当地的传教士。

中国这种基于价值观的声音太少,大部分是忠君爱国教育。当然,也不是官府的单方面的宣传。士族们也是希望能够聚集起忠于自己的力量,所以抑制"拜上帝教"成为共识。

那么,就要树立敌人,日本人、帝国主义、地主资本家等等。英雄主义的内容就是谁做的狠而已。但无奈英雄总是先死,所以,敢死就成为一种精神。

弱化这种精神,讲究博爱一些,是否会成为待宰的羔羊。强霖不敢下断言。豁出一半人性命,去拼掉“敌人”,这种事中国人敢做,有人敢忽悠。问题得到什么呢?强霖不相信求仁得仁。

圣约翰大学校长、美传教士卜舫济在1921年的演讲中就视过激主义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声称“过激主义之传播在各国,传布最甚的,莫如俄国”,其害处在抬高下等社会打压上等社会,这是一个“手和头的战斗”,“若是这种过激主义,常此传播不已,则是世界进化的大障碍”。陆伯衡也认为过激主义将使人类倒退于蛮荒、导文明于破产的境地,时代思想的危险莫过于它:“旧俄人民因受思想上过渡之刺激,与环境之归纳,发为人类危险之思想,而过激主义以兴。此过激主义者,果前进无阻,则其所至之地,必举凡人类之系维,生人之幸福,悉破坏而铲除之,使人返诸野人时代。”

强霖自己从逻辑上,已经推导出这种可能性。也看到中原大战的起因和危害,所以不赞同任何统一或者革命而引起的军事。

蒋中正已经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承诺不再有宣示革命利益的战争。民国人的学者还是很多,这些逻辑不通的统一、革命,正是大家避免的。

蒋中正失去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系的帮助,也不敢独立北伐张学良。否则与安**两败俱伤的黄埔军,无法阻挡桂系的逼宫。

虽然过激主义的传播不断,但是欧美的主义是逻辑化的,东方的过激主义却是结合了士族精神。

强霖最近不得不研究彭湃、杨荫等老资格红党。因为他们已经交出了游击队,集中到了赣南。很多人认为一些富户公子小姐毁家革命,一定更是彻底的无产者。但彭湃显然不是,他和杨荫都是卖了家产建立游击队。但显然历史上有很多人毁家建立军队,但始终不放弃指挥权。士大夫精神的作用。

彭湃接受了武汉黄埔六期的“红色黄埔团”,这个团是在广州起义叫停后,成建制的开到”陆丰“,这个粤四军教导团,还有1000多人。但彭湃却损失了很多这些学生兵,而不补充。这些学生兵成立了一个师,由连长叶墉升任师长,白鑫担任主力团长,他们都是黄埔四期的人。显然他们很相信彭湃的名气。

另一个南昌起义的24师余部成立的师,也赶到陆丰,黄埔一期董朗做师长。同样得不到补充,战利品都归彭湃的农军。

董朗是个老革命,独立思考能力强。自己先解散了这个师,带着军官先到赣州集中。兵们给了遣散费,趁着财务还没有被彭湃没收,自己都发干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在红军里面了。

彭湃的农军始终不成气候,无法成为一只军队。他们只是知道抢夺地主财产。叶墉的黄埔团不好说他们,但坚决不准他们伤害家属的性命。双方开始不满,叶墉等人开始琢磨是否在信任这个彭湃。

现在这些团的军官已经到了南洋的参谋班。这些人来自武汉黄埔,不是本部学生,政治教育多于军事训练。项英已经传过话来,要求党代表去讲话。

强霖回话说,等自己安排完所有行程,再去看他们。如果谁不愿意培训,就地解散。

中国人的士族或者家族价值观,在南洋也很普及。尤其是华商们,当然这些华商也有很多皈依当地的宗教或者基督教。但还是有很多人,尤其是陈嘉庚和陈六使、胡文虎等人,在恢复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很多当地人的质疑。

强霖理顺了南洋的历史和价值观走向。

他不再考虑这些问题,而是考虑起南洋的石油问题。苏门答腊还有很多石油没有发现,能否让英国公司去勘探?

是否是先建立一个炼油厂,建在南洋还是建在镇江。还是各建一所,原油供应是否能够稳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