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九 奇

三国大气象师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九 奇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没有人能够回答刘表的疑问。

明明苏哲已经接收了休战提议,兵马都已经撤出了樊城。

明明刘琦的计策天衣无缝,哪怕是在出发之前都没有人知道真实的意图。

却为何,苏哲竟似提前就已知晓,预先设下埋伏,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

刘表沙哑的质问声,回荡在岸边。

蒯良从震惊清醒过来,叹道:“主公难道还没看出来么,这是苏贼识破了我们的计谋啊?”

“不可能!”蒯良却断然否定,“就算苏贼猜到我们可能是假意休战,可他又怎么能准确的推测出我们登陆的地点,准确的设下埋伏?”

蒯良无言以对。

此时的刘表却反应过来,忙喝问道:“琦儿呢,琦儿人在何处?”

文聘苦着脸道:“末将为保大公子撤退,分兵阻挡敌军,最后跟大公子走散,末将现在也不知道大公子在哪里?”

刘表心头咯噔一下,一丝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又一队人马赶回了大营,回来的是刘琦的几名亲兵,他们还抬着一副担架,上面平躺了一具被白布覆盖的尸体。

几名亲兵一见刘表,便跪伏于前,哭哭啼啼起来。

刘表看着那白布所覆的尸体,身形蓦然一震,心头就像被扎了一下,神经立刻紧绷起来,呼呼也急速加快。

心头,那不祥的预感,已经越来越强烈。

他缓缓上前,俯下身来,颤巍巍的伸出手来,捻住了白布一角,却迟迟不敢掀开。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默默的看着他,无不摇头叹息,似乎已猜到了什么。

犹豫了许久,刘表深吸一口气,一咬牙,将那白布掀了开来。

一具血肉模糊,无头的尸体,映入眼帘。

虽然没有首级,但那身形,那衣甲模样,刘表都再熟悉不过。

眼前这尸体,正是他的儿子刘琦。

“琦儿!琦儿啊~~”刘表一声痛苦的大叫,伏倒在了尸体旁,转眼便老泪纵横。

左右众人看着刘琦那惨状,无不是毛骨悚然,心下暗自慨叹。

蒯良和蒯越两兄弟,彼此对视一眼,眉宇间不禁也涌起了深深的震惊,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堂堂荆州牧的大公子,竟然战死沙场,放眼天下诸侯群雄,这只怕还是头一遭吧。

“大公子是怎么……怎么死的?”蒯良向着那些亲兵喝问道。

“大公子走投无路,被苏贼所擒,宁死不屈刺杀苏贼,结果被苏贼一怒之下,命令部下胡车儿,砸碎了公子的头颅。”

苏哲!

果然是苏哲!

悲愤中的刘表,腾的从地上跳了起来,怒吼道:“苏贼啊苏贼!你这个寒门奸贼,竟敢害死我琦儿,本府在此发誓,必将你碎尸万段,以慰琦儿在之灵!”

刘表这么一表悲愤,左右部下们,纷纷附合,个个叫嚷着要为刘琦报仇。

一片慷慨愤怒中,蒯良却道:“主公,为大公子报仇是一定要报,但眼下我军损失惨重,连水军战船也落在了苏贼手里,苏贼很有可能会趁机渡江,进攻我襄阳,不可不防啊。”

此言一出,刘表身形一震,满脸的悲愤,瞬间被惊悸取代。

他目光望向北岸,琢磨着这一场败仗下来,逃回来的可用之兵,不过六七千人而已,且军心人心动荡,这个时候,苏哲若是挟得胜之师,渡江来攻,襄阳的形势还真是岌岌可危。

“以你们之见,本府该如何应对?”反应过来的刘表,即刻冷静下来,目光急是看向蒯家兄弟。

蒯越忙宽慰道:“主公莫要太过惊慌,我们手中好歹还有六七千兵马,襄阳城又是坚城,城中粮草充足,为今之计,我们当速速回城,闭门坚守,同时急调各路兵马来襄阳增援。”

“那苏贼虽然可以过江,但他兵马毕竟有限,只要我们能守得十天半月,待各路兵马前来会师,那苏贼畏惧之下,自然会不战而退。”

刘表是脸色阴沉,心头痛苦愤懑。

想他堂堂一州之牧,坐拥十几万雄兵,却被一个寒门叛贼,以一郡之兵杀的连战连败,连长子都死在人家手里也就算了,如今连治所都要被人家进攻。

形势之危急,可以说是丝毫不逊于当初孙坚对他的进攻了。

他这个名动天下的刘景升,被逼迫到这份上,实在也是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了。

“苏贼,苏贼~~”

刘表咬牙切齿了半晌,纵然有一万个不情愿,却也只能强咽下了羞怒,拂手无奈的叹道:“罢了,就依你之计,所有人速速退往襄阳城吧。”

号令传下,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庆幸刘表没有被儿子之死冲昏头脑。

他的号令很快就遍传全军,军心动荡的水营士卒,以及逃回来的几千败军,匆匆忙忙的弃了水营,逃往襄阳而去。

……

鹿门书院。

竹楼之中,檀香袅袅,两位长者正在闲品香茗,对弈棋局。

“德操啊,最近几月,你的那位高徒,可是把荆州折腾的天翻地覆,风光无限啊。”庞德公落子之时,口中笑道。

司马徽不假思索的落子,淡淡道:“这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吧,他毕竟可是卧龙,乃是我们军师盟评出的九奇之首,本就非是池中之物,现在出来搅动风云,也在情理之中啊。”

“说的也是,毕竟是九奇之首嘛。”

庞德公点点头,却又道:“只是咱们评出的这九奇,原本认为他们都有军师之才,却无枭雄之志,要搅动风云也是辅佐各方诸侯搅动风云,你这位九奇之首,明显是自己要当主公的,这可就有点不按常理出牌了。”

司马徽黑子悬在半空,没有落下,不禁也奇道:“这我也是有些意外啊,说实话,当初子明未曾昏迷之前,曾跟我促膝长谈过数次,都说他的志向是将来寻一明主辅佐,实现他兼济天下的理话。”

话锋一转,他却又叹道:“直到当日招贤会再见之时,我才从他的话中听出,他不甘屈居人下的意思,好似他醒来之后,就变了个人似的,性情志向都大异于从前,叫我这个当老师的都捉磨不透了。”

“多半是昏迷久了,才导致他性情转变吧。”庞德公也跟着感慨道。

两位智者,不由唏嘘起来。

司马徽却忽然想起什么,便笑问道:“先别说我的学生,说说你庞家大位奇才啊,他也是咱们军师盟评出,九奇之一的风雏啊,眼下荆州热闹,他就没有出山凑凑热闹的意思?”

庞德公拂了拂手,苦笑道:“我那侄儿就别提了,他性情古怪你也是知道的,谁也猜不透他心里琢磨什么,我上次也旁敲侧击的询问过他,他却反问我一句:刘景升乃守成之徒,不值得辅佐,难不成让他这凤雏,去辅佐那卧龙去不成?”“

司马徽先是一怔,旋即会意,不由摇头笑叹道:“说起来,这荆州除了刘景升之外,也只能去效忠苏子明了,可惜奇才皆有奇才的骄傲,凤雏又怎甘向卧龙俯首称臣呢。”

“谁说不是呢。”庞德公附合着一笑,“所以我那侄子就怕刘家父子征辟他出仕对付你那高徒,一早就外出云游四方,说是要增长见识,寻访明主,也不知何时能归。”

“算啦,不说他们这些年轻人的事了,我们接着下我们的棋。”

二人的注意力,又重新的回到了棋盘上。

方才下了几步棋,门外书童入内,报称有一位叫徐庶的书生在外求见。

“徐元直么?你这位高徒可是差点也被评入九奇啊,听说他最近跟刘琦走的有些近呢。”庞德公说道。

司马徽叹道:“元直的谋略倒也可与九奇媲美,只可惜大局观有所欠缺,不然也不会跟刘琦靠近了,他终究还是逊色于九奇呀。”

说罢,司马徽放下棋子,叫把徐庶请进来。

庞德公则以不打扰他们师徒说话,起身离席,先行告辞。

片刻后,一名年轻的青衫儒生,从容的踏入了竹屋之中。

“学生徐庶,向恩师问安了。”徐庶深深拜下,长揖到底。

“元直不必多礼,快坐吧。”司马徽微笑着拂了拂手。

徐庶起身,跟司马徽相对而坐,坐在了原先庞德公的位置。

他低头扫了一眼案几,便笑道:“方才德公先生来拜会恩师了吧。”

“何以见得?”司马徽好奇道。

徐庶便指着案几上的残局,不紧不慢道:“这盘棋厮杀的难解难分,放眼整个荆州,能与恩师在棋艺上不分伯仲的,怕是只有德公先生了。”

司马徽笑了,赞道:“你啊你,眼光还是那么锐利,不错,方才庞德公确实来过,刚刚才走。”

说着,司马徽亲手给徐庶斟了一杯茶。

“多谢恩师。”徐庶端起茶,一饮而尽。

司马徽方是笑道:“你做事向来目的性很强,若是无事,应该不会来为师这里,说吧,你有什么心事想与为师说。”

“知学生者,恩师也。”

徐庶恭维过后,表情变的郑重起来,正色道:“学生此来,就是专程来告知老师,学生打算出山,去辅佐那刘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