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603章 强势露脸

重回80当大佬 第603章 强势露脸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骜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对美国大片的免疫抗性。

他知道这部片子在86年就进入内地,肯定会掀起一股好评的狂潮。

但在他的设想里,那种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怕因此错过精彩剧情的患得患失状态,怎么也得到人机激烈枪战的戏码的时候,才会出现。

谁知,仅仅是一个开场音乐,和开场的前缀,就已经让观众们赞叹不已。

而第一个高潮,仅仅在正片开始后30秒就出现了。

“牛氓!”

“嘶……”

“卧槽!好壮!”

原来,仅仅是施瓦辛格穿越过来的那一刻,那赤身露体的状态、以及只露菊不露正面的浑身爆炸张力腱子肉、45度斜的肩膀三角肌,就已经让场内占总观众数将近一半的女顾客们,此起彼伏地“牛氓”尖叫起来。

一片嘘声和捂脸声——没错,连捂脸都有声音,因为大家捂得很生硬,跟扇自己耳光差不多响亮。一来是因为捂的时候太激动了,二来也是唯恐身边的人黑暗中没听见她捂脸了。

不过所有女性观众都几乎不约而同地在捂脸时岔开了手指,只是摆个姿态而已。

这么肌肉的一米九世界级壮汉,哪个女人不想看啊。

有些闷骚的、有点见识、知道片子背景的女观众,内心忍不住想:听说是好多次健美世界冠军,果然名不虚传……

观众里面,大约也有一成的人,是提前知道制片背景和剧情的。他们或是极少数自家买得起录像机、又或者是有渠道去录像厅看过盗版的英文原版资源(80年代的盗版当然没人做汉化)。

更多则是向有录像机的亲戚朋友提前做功课打听来的,真买得起录像机的家庭,86年肯定是远远没有一成的。

而在女人们纷纷捂脸的时候,这些观众自然要跳出来卖弄,压制别人的一惊一乍,以显示“哥早就知道剧情”、“美国片就是这么拍的,别大惊小怪,这是艺术”,顺便维护一下影院的安静。

被鄙视了的人很快借坡下驴,不再出声,自发地安静看戏,唯恐错过了台词。

而仅仅这一个镜头,带来的冲击力就还不止“世界健美冠军的果体”这一个看点,阿诺最后站在山顶公园俯瞰洛杉矶凌晨两点钟夜景的那个全景,更是让其他关注点的观众,以近乎膜拜的姿态,感慨了一下洛杉矶的“繁华大都市”水准。

这一点,哪怕是同期上映的《第一滴血》也没有的效果,毕竟《第一滴血》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蒙大拿小镇上,是美国的乡下,无非是丛林求生和荒野枪战好看,却没有大都市戏的热闹。

而对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人而言,通过电影哪怕是看看美国都会的繁华,本身都已经是一种享受了——虽然这种享受,美国和曰本观众根本毫无感觉,因为他们见多了。

这是此时中国人独有的享受,因为中国人还在膜拜高楼大厦,膜拜房地产资本的力量。七年前高仓健的《追捕》能够大火,多少也是因为显示都市繁华的背景本身,就被中国人一遍遍看得完全看不腻。

当然,在顾骜和其他有见识的中国人眼里,洛杉矶是个平铺的大农村,跟东京这样的立体都市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但偏偏《终结者》很多戏份是拍摄的夜景,而在夜景的时候,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夜景只会看到灯火,而看不到远处建筑的高度,所以你只要内装繁华、灯火通明,就能给人震撼的感觉。

就像后世很多晒洛杉矶的抖音用户,都是模仿科比的台词:“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然后配上一段坐夜班打折飞机去洛杉矶时、从舷窗拍摄出来的VLOG,看到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方块灯火,璨若星河,那效果比别的城市都震撼。

阿诺这一个站在山顶公园俯瞰洛杉矶的镜头,也是异曲同工之妙,让场内的男性观众全部觉得腿有些软。

“太繁华了……”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里,一波波的高潮还会频繁来袭。

从施瓦辛格的第一次血腥徒手击毙小混混夺衣服;

到第一个华人演员李联杰也光着身子穿越过来(但都是半身镜头,没有拍到下半身);

再到第一次看到施瓦辛格被霰弹枪结结实实轰了10枪后,依然面无表情铁血冰冷地站起来。

乃至观众们觉得女主和男二已经安全了、却被终结者硬生生屠了整座警局。

尖叫一波接着一波。

最后最震撼的两波,当然是看着略微受损的施瓦辛格,回租住旅馆自己开刀疗伤、面无表情切开半条手臂、挖掉自己的肉身眼珠,露出手臂皮肉里的粼粼合金白骨、以及红外摄像头状的真.眼珠。

乃至最后被爆破大火焚去残躯后的机械合金骨架追杀戏。

从挖眼珠开始,小朋友们已经全部背对荧幕瑟瑟发抖了。

随着电影散场,无数人连排队离开的这点时间都不愿意浪费,互相嘈杂讨论起来。

“美国大片到底不一样……”

“那跳迪斯科的酒吧,咱市里的歌舞厅跟外国人的一比,那真是货比货得扔呐——悄悄人家那音响效果,那氛围,那灯光。咱这就是拿个破录音机都敢开歌舞厅了。”

“嗨你的关注点有问题吧,这个片子里,那歌舞厅酒吧之类的戏份算个啥?”

“我也没说算个啥,我就是说人家拔根毛都洋气。”

“那也是咱中国人洋气!你知不知道这部片子其实是我们中国大老板拍的,那个詹姆斯.卡梅隆,美国大导演,也只是个打工的!”

讨论中能说出这些话的,显然是那一成看过盗版英文录像带、或者是跟有钱亲戚打听过的。

如果是此时此刻在外地的电影院里讨论这个话题,大伙儿或许就停留在“这是我们中国大老板投钱拍的”这一程度上。

毕竟顾骜对外公示的身份是港商嘛。

不过因为是在钱塘老巢,懂行的人和与有荣焉的人比较多,就会直接强调“这是顾骜投钱拍的”。

至于头衔,那就不用说了,“中国大老板”五个字也可以省掉。

谁不知道顾骜是谁啊,还用介绍身份么?

“一帮临时来看热闹的外行人,连《终结者》和《第一滴血》就是顾骜拍摄和发行的都不知道。我可是圈内人,我小姨夫的同学的领导,就是中影进口公司的。

看看前些年国内进口得起的,都是什么老掉牙的片子?这两部,听说是顾总随手大笔一挥,直接白菜价送给中影进口了,所以才有那两条佳得乐和天鲲学习机的广告!”

……

“看来我还是和基层脱节太久了,没想到,这么多习以为常的点,都能成为观众狂热关注膜拜的热点。建设文化自信心还任重道远呐。”

从影院离开后,这是顾骜最大的感慨。

米娜本来心态也跟他差不多,但既然老公都在自我检讨了,她肯定要换位安慰一下:“也没你想的那么糟糕,虽然美国的繁华、枪战的刺激,确实让很多人崇拜,但毕竟这两部片子有你投资拍的、还有你发行的。这已经比100%纯美国背景的电影让人这样膜拜好了很多了。

未来咱多拍一点吧,就算港片没有这个基础,咱投资、请美国导演。中国公司在产业链里提供的环节渐渐增加比例,比如用中国的取景、掺沙子中国的演员、中国开特效公司,总能建立文化自信的。”

听米娜这么一分析,顾骜心情也好了不少。

既然穷的时候总要找人崇拜,那就崇拜哥吧,也比白白浪费了国民崇拜值去崇拜真.美国人的好。

此后短短十天的时间里,顾骜每天带着米娜在钱塘游山玩水,把所有景点都玩了一遍。反正大过年的,也不适合工作。

十天之后,他也打电话给中影进口的海处长,了解了一下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情况、各地的反馈。

毕竟顾骜只对钱塘、沪江等地的情况比较了解,而外地还是得看中影公司的数据。票房好坏跟顾骜并没有关系,其中四成都是中影进口的收入,六成是院线的。顾骜只是想了解传播情况以及捆绑广告的传达率。

可惜的是,眼下数据统计很慢,中影进口也只能给一些初步踩点的估算。

“顾总,很抱歉具体数据我们也没有,不过我们有办事处踩点的全国前20大主要城市,初十之前基本上是常常爆满,最近是因为大多数单位陆续上班了,白天场可能空一些,但下午四点往后的还是场场爆满。

目前二线以上城市,凡是国营的、中影系统的,《终结者》和《第一滴血》加起来的排片率有95%了,其他电影只有5%,《终结者》表现更好,毕竟戏更热闹繁华嘛。所以年初三的时候一开始排片率是五五开的,现在已经四六了,《终结者》六《第一滴血》四。”

80年代的电影院场场爆满也并不算太夸张,主要是这个年代电影院都是定位为国营的公共基础设施,没什么商业院线。

所以钱塘这样的大城市,加起来也就20座影院左右,全部塞满全城一场同时也就三万人看。

但持续爆满这么多天,数据就有些夸张了。

顾骜粗略一算,仅仅到元宵节,钱塘一座城市,就有累计200万人次观看过这俩美国大片了,其中《终结者》观影人次应该超过120万,《第一滴血》也超过了80万。

至于其他小城市,情况应该是截然不同的,主要还是拷贝昂贵的问题,所以很多小城市的影院就一个厅,然后只有其中一部片子的拷贝。它们需要等临县剧院的另外一部放完后,在上级的调度下把拷贝交换过来才能放另一部。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按照和稀泥的算法,光国内省城以上级别的城市,到元宵节为止,至少有3000~4000万人次看过其中任意一部电影了。算上更下沉的三线以下城市市场,5000万都有。

这才10天。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