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122章 咱们学生有力量

重回80当大佬 第122章 咱们学生有力量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骜先大致介绍了一下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史:

德国库卡公司73年研究出FAMULUS这个型号,但那玩意儿只有一个数控机械臂乃至对应的编程器件,其实还不算完全版的产线上工业机器人。

一直到1976年,库卡公司进一步弄出,解决了机械臂变速作业时的伺服电机启动效率问题,才算是彻底把工业机器人投放到了实际的生产流水线中。

这些细节本身,其实顾骜的课题组战友们也没必要全懂,之所以说这些,无非是告诉他们——这玩意儿很牛逼,德国人7年前才搞出来、4年前才正式投入到自动化车间的工业生产中。

叶纨和杨信等人,连忙一边翻看顾骜给的资料,一边脑中高速盘算,随后就发现了问题。

美国人组织巴桶的时候,有一条比较简单粗暴的划线原则:

那就是那些对于工业加工能力、军工技术水准有帮助的核心技术,只要是西方世界最近10年内搞出来的新技术,一般划入红区。如果是11~15年前弄出来的,一般划入灰区。

如此前所说,在轮机引擎领域,9B以后的都是红区,觉得苏联人也搞不出来;而TF-39A以前的,认为是灰区,只是中国等国搞不出来。

在按年限粗暴划线后,巴桶的统筹员还会与相关企业代表博弈、根据本行业实际情况,或放宽、或收紧。所以最后的具体尺度,也不是一概而论的。

而刚才顾骜所说的德国库卡工业机器人,满打满算问世也才7年,怎么看都该是绝对的红区技术。

如今名单上显示,却只是处于灰区顶端比较临界的位置。

“这是怎么回事?工业机器人这么先进的技术,年限也没满,为什么会划到灰区呢?”叶纨率先提出了问题,“难道,是德国库卡公司的Lobby团队斡旋能力特别厉害么?”

这是她根据对欧美大企业游说监管单位的经验了解,所作出的初步判断。

而米娜还没反应过来,便虚心求教:“叶姐,能解释一下么?我听不懂你的意思。”

叶纨冷静地捋了一下鬓发,分析了一波:“米娜,你对西方的情况不了解。那些发达资本注意国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觉得他们内部铁板一块,其实勾心斗角是很厉害的。

巴桶的统筹员的绩效,是建立在卡住更多的高新技术出口上的,卡得越多他们越能升官发财。但企业的利益则是增加可出口市场,谁会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出口的国家越来越少呢?

这有点像科技公司里,研发部和测试部经常势同水火。甚至有些掌握帝ANG心术的卑鄙CEO,喜欢让研发部和测试部用对立KPI——总共那么多钱,没测出问题来这笔奖金就归研发部,测出问题来,就让测试部从研发部本来应得的奖金里夺一部分钱过来发。

而统筹员和业务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么恶劣。他们是有激烈博弈和利益分配争夺的,你不能拿我们社会注意国家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来类比。”

米娜这才恍然大悟,然后唾弃地啐了一口:“呸!还是历史书上教得对!这就是资产介级的两面性啊!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一点都不爱国!”

唾弃完之后,米娜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打断了叶纨的问题,连忙转向顾骜:“啊,顾学长,我不该插话的,你继续回答叶姐刚才的问题吧~”

顾骜等大伙儿静下来,清了清嗓子,敲黑板:“叶同学刚才的问题很好:为什么库卡机器人的技术,才7年就能划入灰区呢?我翻了很多资料后,分析出一种可能性:

那是因为,目前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只是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节约对工人人力的使用。而对于提高加工精度、造出原先造不出来的东西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明显帮助。

而巴桶存在的意义,主要就是‘确保原先苏联人和中国人造不出来的东西,在封锁下依然造不出来’,对于已经能造、只是效率高低有差别的技术,巴桶就觉得没那么重要,管控也相对不严格了。因为他们知道,在社会注意国家工人劳动力不值钱,是可以轻易用价格因素划拨的生产要素。”

顾骜如此一说,大伙儿都恍然大悟。

就打个比方,要是过几年,数控技术与五轴联动机床结合后,在美国人眼里,究竟是“五轴/加工精度”对中国更有封锁价值,还是“数控”对中国更有封锁价值?

毫无疑问,美国人会选加工精度,而不是易用性。

因为易用性和人性化的问题上做得差,可以靠人力堆啊。多培养一些八级工,很多事情是可以人海解决的。

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车间,之所以管制级别低,就是因为德国库卡公司向巴桶申诉了一个现实:在美国和德国,因为工会强大,工人要这要那,劳动力不足、人力成本太高,所以自动化才值钱。

而中国1980年的城镇积压失业/待业人口,有1800万呢,这还是有600多万知青依然没放回城的情况下。也正是这些失业越来越严重,到83年才导致了治安恶化后的YD。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把这2400万都消化了,中国还能提前放开农民工进城啊。

七亿农民一旦解禁……

美国人傻了才专门额外克制这些技术流入中国呢。

加上工业机器人如今还有好几个启动特性方面的技术难关没解决,比如无刷电机什么的。导致美国人也没看出来这技术与精密加工中心相辅相成的潜力,自然是只把它当成“只是节约了点劳动力”的东西。

……

聊到这里,大伙儿总算是对这项技术“为什么将来会很有用、但目前却还没表现出潜力、同时美国人不重视封锁、很有可能买到”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下一步,就是回到顾骜最初的问题,讨论“为什么要伪装成研发‘摄影机器人’的名义,来引进事实上的工业机器人技术”。

顾骜继续讲解:“我只要解释一下摄影机器人的原理,你们就明白了:库卡公司曾经在纸面上尝试过把摄影机与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结合。

结果的产物,就是可以通过编程精确控制摄影机的走位、运镜。实现导演和摄影师对拍摄机位的自动化精确控制,不会再出现复杂运镜的配合误差。

因此,这个东西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机械臂,其实大同小异,除了工作部是个摄影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这些技术因为政策和法律的限制,不允许被进一步研发。

但我想,库卡公司不会甘心等死的,如果我们伸出橄榄枝,许以好处,并且用香江或者其他地区公司的名义寻求合作,他们甚至会成为帮助我们突破巴桶的帮凶——当然了,不可以用大陆的名义,毕竟我们还没有《专利法》,任何研发合作外国人都是不会信任我们的。”

“为什么美国和德国的法律不允许研发这种技术?这不是自我弱化吗?”这一次,连熟悉美国法律的叶纨都不理解了。

顾骜:“很简单,1976年库卡公司第一次将投入产线后,次年就发生了一起生产事故——某个为产线提供物料装卸的工人,在为产线上料的时候,被按程序挥动的机械臂砸中,当场死亡。

从此以后,西方各个工人保护比较完善的国家,纷纷紧急立法,要求所有工业机器人必须在无人车间里运转,凡是人机混合作业的场合,一律不允许上工业机器人。

与此同时,一切其他人机混合作业的工作领域,也都不允许出现工业机器人,除非该机器人拥有在识别到误伤人类的危险时、瞬间自动停止作业。

而库卡公司现在的技术,显然是做不到的。偏偏摄影行业是最典型的人机近距离互动场合。导演,摄影师,明星,都站在摄像机旁边。这种人要是被砸死一个,命太值钱了,美德等国法律怎么还会允许研发呢?哪怕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不会允许上马的。

这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今在特区,三天一层楼,哪个摩天大楼底下,还不得几个建筑工人。我们的监管没那么严酷,这就是我们发展危险技术的天然土壤。

正如美国的医疗手术技术,近年来一直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前几年,全人类第一台心脏移植手术,为什么是在南非完成、而不是在条件最好的美国?而且为什么是一个逃到南非去实现抱负的美国医生完成的?

就是因为FDA矫枉过正,在人民安全上太严苛了。所以科技巨头中那些最疯狂的科学家,会希望有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

顾骜一席话,说得大伙儿热血沸腾。

“可是……这不是显得让我们的工人、演员承受更多危险了么?我们可是社会注意国家啊……”米娜有些不忍,总觉得顾学长的话哪里不对。

幸好叶纨立刻反驳了她:“这不叫让工人、演员承担风险。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主人翁意识强烈,愿意为国家奉献!

美帝的工人之所以要这要那,是因为他们是被压迫的。他们不把国家当成自己家,当然要斤斤计较了!”

“对哦,原来是这样,惭愧,我居然说出思想觉悟这么低的话。”米娜不禁羞愧。

顾骜拍了拍米娜的肩膀,用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微笑鼓励:“别往心里去,只是观察角度不同嘛,我知道米娜是好同志。

就拿摄影机器人来说,不就是有可能机械臂失控的时候、被机器砸一下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顾骜是工人介级的儿子!我愿意拿出主人翁心态来冒险!将来机器弄回来,我第一个摆弄,就算被砸伤了,也当是为祖国做贡献了!”

顾骜这番光伟正的漂亮话,立刻说得米娜流露出了激赏的十字星光眼,恨不能马上讴歌一曲“工人介级有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