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八十章 拿破仑

兰芳 第四百八十章 拿破仑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拉瓦锡的风波之后,这些其他领域的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政治上的风险,并且得知唯一能帮助他们的就是华联大使赵长安,于是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凡是感到自己有危险的,或者说对自己的过去不是很自信的人,纷纷前来拜访赵长安,想要向他求助,前往华联避难。

这一次来的,除了理工科的专门人才之外,也有在巴黎城内诸多学府内任教的教授、教师。

比如一些历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医生、律师等等一系列人才纷纷前来咨询前往华联避难的事情。

赵长安喜不自胜,对他们做了一番了解、了解了他们获得的荣誉和职称之后,暗中做了一番筛选,把一些有真才实学且对于华联未来发展很有价值的学者给选了出来。

他也不会平白无故就照单全收,有些人对于华联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而且赵学宁给出的条件又十分优厚,这些待遇也是华联国家支出,不能浪费,必须要用在刀刃上。

所以他精挑细选,把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群人挑了出来,然后就给他们发放了兰芳大学的聘用合同,将他们一起聘用。

从赵长安营救拉瓦锡开始,到学者们正式登船出发,一共有一百一十六名巴黎城内著名的精英知识分子获得了兰芳大学的聘用合同,这群人浩浩荡荡偕老扶幼,登上了前往华联的远洋船只,奔赴了未知的未来。

他们经历了长达五个月的远航,抵达了华联控制的兰芳省,在婆罗洲大岛港口换乘了华联专门用来迎接他们的华联第一艘一级战列舰、也是第一艘改建完成的蒸汽铁甲舰——学宁号。

这艘以赵学宁的名字命名的蒸汽铁甲战列舰是华联最大、最强的一艘战舰,不仅是海军第一舰队的旗舰,也是整个华联海军的门面。

一百三十门火炮和三层甲板的高规格是这个时代的最强存在,更何况它还身披铁甲,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推进,而不是以风帆和洋流作为前进的助力。

这就让这艘战列舰具备强大的近战和远战能力,有着木质风帆战列舰所不具备的超强战斗力。

这一事实让这群法兰西学者们大开眼界。

他们震惊的看着庞然大物一般的学宁号战列舰,看着它身披铁甲威风凛凛的样子,看着战列舰上飘扬的日月红旗和整齐划一的华联海军士兵。

种种事实让他们意识到,华联,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强大。

比他们的母国法兰西还要强大!

一些研究过蒸汽机的学者上了船之后就对蒸汽动力推动的这艘战列舰感到无比好奇。

在他们的印象里,蒸汽机似乎不应该具备如此强大的动力,居然可以带动如此庞然大物在海水里劈波斩浪。

他们向迎接他们的海军总长李闯请求看一看这艘战列舰的核心部件,但是被李闯拒绝。

“这是华联的最高军事机密,非华联国籍者、拥有特殊通行证者不得入内,还请谅解。”

于是这群学者只能失望的偃旗息鼓。

但是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感受着和他们之前所乘坐的风帆木船完全不同的感觉,他们依然能够明确的体会到蒸汽动力战列舰和木质风帆船只的不同。

大不同!

这些学者对于华联的最初的直观印象就是从学宁号蒸汽铁甲战列舰开始的。

华联从最开始就给他们带来了无比强大、不可撼动的强悍印象。

一百多名精英学者离开巴黎之后,罗伯斯庇尔还是比较欣慰的。

虽然这些精英人才前往华联任教对于法兰西多多少少是个损失,但是总好过让这些人被马拉给折腾死,或者被他折腾到敌对阵营里。

华联是共和国,让这些人采取一个共和避难,总好过让他们落入那些欧洲王政国家之手。

罗伯斯庇尔自己无法限制马拉的所作所为,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乱来,请出赵长安、用华联的国家影响力去压制马拉,是目前来看最好的方法。

而且这也能充分显示出罗伯斯庇尔本人于赵长安及其所代表的华联的深厚关系,有助于罗伯斯庇尔的地位稳固和权力巩固。

马拉掀起的这一阵波澜还没有发展到惊涛骇浪的地步,就被赵长安给压了下去,马拉事实上在这次针对罗伯斯庇尔的政治交锋中失败了,罗伯斯庇尔来了一套乾坤大挪移,躲过了一次失败。

马拉虽然不得不向华联低头,但是对罗伯斯庇尔,他依旧不愿意认输。

所以他决定另外开辟战场。

在学术界实质上得到了华联的保护之后,马拉按照赵长安给他的建议,把目光投向了巴黎之外的地方上的那些盘踞着的大地主、大商人们。

这些与王权政府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的家伙们,对于巴黎的共和国中央政府是个什么样的态度,还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

如果能够确定这些家伙也是王政余孽,那么就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对他们下手。

如此,不仅能打击王政余孽,还能从他们手里夺取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让国内十分尖锐的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得到缓解,这对于法兰西共和国来说,也很重要。

赵学宁在《共和国》里说过,共和制度取代王权专制的过程当中,对王权专制体制下形成的大规模土地兼并和大地主阶层是要进行彻底铲除的。

这些大地主阶层本身可以视为王权专制体制下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他们本身所代表的生产关系类似于奴隶社会之下的生产关系,极其野蛮、落后、不人道。

消灭他们,夺取土地,解放农奴,重新授田给农民,建立起全新的生产关系,这对于共和国政府来说,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否则这个共和国就是个徒有其表的共和国。

马拉对此是比较认同的,整个巴黎的共和国中央政府对此也并不反对,甚至连罗伯斯庇尔对此都是大力支持的。

原本罗伯斯庇尔还想要搞温和政策,团结一下这群人,但是当他得知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暗中资助逃到国外的旧贵族势力的时候,他就坚定了要把这群大地主全部铲除的决心。

所以在精英知识分子们扬帆起航的同一时刻,马拉在国务委员会内部提出了清算大地主、丈量全国农耕用地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罗伯斯庇尔、丹东和埃贝尔的大力支持。

虽然也有一些委员出于自身利益想要反对,但是少数打不过多数,尤其在政府四巨头难得的统一意见的前提之下,这个提议被正式通过。

不过针对这个政策,罗伯斯庇尔和马拉也有分歧。

罗伯斯庇尔认为这群人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一旦被针对,很有可能发起叛乱,所以应该让军队参与进去,作为最大的威慑力量,让这群人多少老实一点。

而马拉则认为这是公共安全部的事情,军队负责对外,公共安全部的武装负责对内,罗伯斯庇尔不需要插手这件事情。

罗伯斯庇尔显然不能认同,表示内外叛乱同属战争,既然是战争,就需要用到军队,公共安全部的武装是维持治安、抓捕违法乱纪分子,而不是负责战争。

两人你来我往争论了良久,没有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在国务委员会内部的争论中也没有分出一个胜负,最后只能达成妥协。

如果没有发生叛乱,就由公共安全部负责处置,如果发生了叛乱,那么军队就可以介入。

两人对这个决议都退让了一步,表示接受,于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中央政府终于勉强达成了一次共识。

其实罗伯斯庇尔真的不是很愿意和马拉在政治上展开交锋,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军事上。

他宁可和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起研究商讨军事问题,也不想和马拉搞政治斗争,在内部争权夺利。

目前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依然在进行之中,法军在初步整顿之后稳住了战线,没有继续溃退,但是局势依然不能算乐观。

当时,法军在南线取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土伦战役的胜利,夺回了土伦港口,将聚集在这里的带英海军舰队用炮台封锁,一阵狂轰滥炸之后把带英海军赶跑了,收复了失守数月之久的土伦。

这场战斗有很重大的意义,这是法兰西共和国建立以来法军对反法同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场战斗发生之前,在兰芳十四年末、十五年初,带英和尼德兰的干涉军从北面包围了法国北部的重要港口敦刻尔克。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干涉军越过北部边界,攻占了美因兹,并包围着瓦楞西思。

与此同时,撒丁王国的干涉军从东部逼近了格勒诺布尔。

西班牙干涉军则从南面越过了东比利牛斯山脉,威胁着法国南部疆域。

当时的法国可谓是四面临敌、四面楚歌。

土伦,这个位于法国瓦尔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当时虽然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城廓和十余万居民,却是法国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是一个良好的海军基地,受到整个欧洲的瞩目。

而在那个时候,土伦城还没有被共和国政府控制,巴黎中央政府仅仅只控制了整个法国八十三个省中的二十个,剩余六十多个省都不在巴黎中央政府的实际掌控之中。

土伦城所在的瓦尔省自然也不在共和国政府的控制之下,而是旧贵族势力的避难所。

盘踞城内的旧贵族势力为了防止共和军占领土伦并换取带英、西班牙军队的庇护,竟将土伦要塞和拥有三十余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

这一操作使带英和西班牙军队不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土伦,还得到了一支海军舰队,势力大大增强。

随后很快,反法同盟就在土伦增兵到了一万四千人,对土伦进行了周密的布防,并试图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向法国南部发起进攻。

情况可谓是万分危急。

而当时,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刚刚建立起来,内忧外患之下,只能临时组建军队奔赴各条战线抵抗各国干涉军。

等罗伯斯庇尔理顺了内政、建立起军事委员会之后,他就开始以军事委员会为主要的助力,开始实现对各支军队的有效指挥。

其中,军事委员会委员保罗·巴拉斯被任命为南部特派员,前往土伦地区视察战况,而保罗·巴拉斯这一去,不仅给罗伯斯庇尔带回来了一场伟大的胜利,还为他寻找到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拿破仑·布宛纳巴。

巴拉斯发现了拿破仑具有优秀的指挥能力,尤其在炮兵指挥层面有超乎寻常的敏锐嗅觉,于是力排众议,大胆启用年轻的拿破仑作为指挥官,让他指挥整个土伦战役。

于是,拿破仑贡献了自己军事生涯的第一次精彩的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法军以一千人伤亡的代价击毙了带英和西班牙等各国干涉军联军两千五百人,夺回了土伦周围的炮台,成功赶跑了带英海军,进而炮轰土伦要塞,逼迫要塞内的旧贵族势力投降,并最终收复了土伦要塞。

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振奋了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也让时年二十四岁的拿破仑崭露头角。

应该说这场战争改变了拿破仑的人生轨迹,因为在这场战争中,他受到了两个人的赏识。

一个当然就是保罗·巴拉斯,罗伯斯庇尔直接领导下的军事委员会当中的一名委员。

另一个,则是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奥古斯坦·罗伯斯庇尔。

在这场战斗中,不单单是巴拉斯看中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奥古斯坦也看中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并且因为拿破仑持有的支持共和集权主义的思想,他更加欣赏拿破仑这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