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六十六章 他早就不是棋手,而是一枚棋子

兰芳 第四百六十六章 他早就不是棋手,而是一枚棋子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兰芳共和国的最后几年,当时的兰芳军队就已经引入了地图绘制学,从欧洲那边把这门学科拿了过来,自己研究了一下,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然后赵学宁就下令开始给全体军官、全体士兵进行这方面的内容指导,加急学习,力求让大家在短时间内都能看得懂具有极高军事价值的最新式军事地图。

并且赵学宁还提出要求,要求连队长以上的军官每个人都要掌握绘制这种地图的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这种能力,将无法职位获得升迁,连队长到顶了。

这是赵学宁明明白白在军队条例当中写出来的,白纸黑字,规定的死死的,天王老子来了也打破不了。

然后,在北伐带清之后,赵学宁也组织了参谋总部的相关人员开始对华夏大陆的国土进行最新式的地图测绘,绘制出最新式的地图以取代那些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大于实际意义的带清式地图。

所以也难怪张剑南会如此的恼火。

那些参谋总部出来的参谋们看到这样一幅地图也是十分无语,纷纷表示要是按照这幅地图上绘制的内容去打仗,连敌人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大家就跟瞎子一样抓瞎算了。

所以没办法,这张地图只能用作参考,关于正儿八经的圣彼得堡方面安排的军事布置,他们还要派人重新进行观察和测绘。

这估计又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张剑南没办法,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为求稳妥,他也不敢贸然开战。

后面陈启隆也得知了这个事情,当然也很无语,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事情交给张剑南,让张剑南妥善处理,自己小心行事。

陈启隆是外交总长,这边的事情处理之后,他还要负责与迈索尔王国进行进一步的接洽,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不能在这里久留。

陈启隆走了以后,张剑南就按照之前的规划,派出诸多索敌探险队,在斡里安排的向导们的指引下,找寻俄军在当地构筑的诸多军事堡垒。

然后重新进行侦查测绘。

他们到处探查,找寻当地的牧民进行询问,收集更多的情报,判断这些堡垒的强度和里面的驻军。

这不探查不要紧,一探查才发现斡里的那些所谓的军事侦察和绘制的地图上所犯的错误实在是多如牛毛,而且错的地方有些还非常离谱。

甚至连某些军事堡垒所在的位置都是错误的。

得亏张剑南没有相信他的这份军事地图,这要是相信了,也不知道是要被怎么坑死的。

不过之后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至少这些堡垒都是死的,他们长不出腿,跑不掉,华联军队此次出兵也携带了不少具有攻坚能力的重型火炮。

要是正儿八经的对付一座要塞城市可能还有所不足,但仅仅只是对付这些堡垒,难度并不是很大。

这些堡垒说到底也就是土木砖石结构,在专业炮兵看来,这些堡垒没有多高,没有多厚实,威慑草原政权倒是足够了,可要是在华联军队专业炮兵面前,这种程度的堡垒实在算不上什么难缠的敌手。

只要给他们一些炮弹,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绝对有把握在军队冲击之前就把这些土木砖石结构的堡垒轰塌掉。

张剑南这边风风火火的进行军事层面的准备,而另一边,驻守在哈萨克汗国的圣彼得堡方面的人员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并非完全没有反应。

相反,他们非常注意这件事情,他们密切的关注着哈萨克汗国与华联之间的交往。

而当他们意识到华联将会往哈萨克汗国派遣军队驻守的时候,他们明显对此感到非常的不满。

他们一方面向圣彼得堡汇报这个消息,另一方面,驻守哈萨克汗国地区的主要军政负责人亚力克谢紧急要求约见斡里,要求斡里就华联军队准备入驻哈萨克汗国这件事情进行解释。

亚历克谢认为,此前斡里曾代表中玉兹和小玉兹的负责人一起签署了臣服圣彼得堡的承认书,这就意味着从名义上来说,哈萨克汗国是圣彼得堡的下属。

这种私自接纳外国军队进驻的行为是违背双方签订的条约的!

亚力克谢对此感到非常的愤怒,就怒气冲冲的过来责问斡里,问他到底是何居心。

斡里在这个时候就摆出了一副无奈的样子,狡辩说双方签署的约定当中仅仅只有臣服的条约,但是并没有规定具体该怎么做。

甚至连税收相关的约定都没有,就更没有规定不允许让其他国家的军队驻守到哈萨克草原上来。

从根本上来说,他当然依旧认可他自己是沙皇的臣民,但是作为沙皇臣民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他成为华联大总统赵学宁的朋友,这两者是冲突的吗?

他作为哈萨克汗国的可汗,难道连自由交友的权利都没有吗?

亚力克谢很是不高兴,他斥责斡里是在混淆视听,是在诡辩,他要求斡里立刻停止这样的行为,让华联的军队离开哈萨克汗国,否则他将向圣彼得堡汇报这件事情,并且不排除采取下一步更加激进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对于亚力克谢的威胁,斡里的表现十分淡定。

他已经通过陈启隆方面了解到圣彼得堡在对中华联邦作战的这个事情上相当的无力,也了解到圣彼得堡目前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因此他愿意相信陈启隆的判断。

也就是说,圣彼得堡方面就算再怎么丧心病狂,也没有能力动用大兵团到哈萨克草原执行作战任务。

当然如果那位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真的非常生气,不排除她会派遣一支军队过来找大家的麻烦,但也仅仅只是一支军队,仅仅只是那么一次,他们可能甚至都没有后援。

这支军队的人数最多不会超过两万人,如果他们真的出动了这样一支军队,华联西北军区也会出动相对应的军队前来支援,然后大家争取在草原上把这支俄军给包饺子。

顺带着把他们这么些年来在哈萨克汗国的土地上修建的军事堡垒全部摧毁,一口气给他们一锅端,让他们滚回自己的老家。

有了陈启隆给的军事保障的承诺,斡里的腰杆子自然就硬了,他只是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就把亚力克谢给打发了。

亚力克谢对于斡里这突如其来的强硬姿态非常不满,他想要做点什么,但是他考虑到斡里这样做背后可能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华联的某种承诺之类的。

投鼠忌器之下,亚力克谢甚至不敢发火,只能怒气冲冲地表示斡里一定会后悔的,然后就灰溜溜的跑走了。

这么些年来,斡里还是第一次对亚力克谢作出如此强硬的表态,并且亚历克谢甚至不敢对他放下什么难听的狠话。

他必须要表示这样做真的很爽,非常爽。

但是爽过了之后,斡里又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他拿起自己的烟杆,点了一杆烟,抽了几口,才明白那种空虚感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

这份强大不是他自己的,他再怎么强硬,可终究不是他自己强大。

亚力克谢害怕的是华联,是陈启隆,是赵学宁,而不是他。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他需要的也不是完全成为华联的小弟,他需要的是华联和圣彼得堡两虎相争,两败俱伤,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他的利益。

可是就目前看来,他忽然意识到华联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占据的优势比较大,否则亚力克谢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还做出了妥协避让的态势。

他希望看到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自己是那个渔翁。

可如果华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按照他们的规划,把圣彼得堡的势力全部驱逐了,那不就成了华联独霸哈萨克草原了吗?

到那个时候,作为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他又会面临些什么呢?

斡里一边抽烟,一边深深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思考来思考去,他想不出什么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反倒越发的感到无可奈何。

他越发的感受到了小国在大国面前是何等的无能为力。

在两个强大的敌人中间,他左右为难,靠近这个不行,靠近那个也不行,这两个强大的家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都眼馋自己身上的这二两肉。

让他们互相竞争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是非常危险的操作,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自己也将万劫不复。

事实上,前段时间,斡里也从自己的消息渠道听说了华联在浩罕国的一波操作。

据说华联对浩罕国提出的要求是交出军事权力和外交权力,保留王族的身份和内政权,然后浩罕国举国加入华联,成为华联的一个加盟联邦国。

后面浩罕国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内乱,迅速就被平定了。

那个凶悍的外交官陈启隆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后,浩罕国就正式成为了华联的加盟联邦国,纳尔布塔交出了军事权力和外交权力,浩罕国从此不再独立,华联的军队和外交团队会很快进驻浩罕国,接掌一系列的权力。

华联的势力就此正式进入中亚地区,不会再离开。

这个消息的确是让斡里感到莫名的惊慌失措,他又打探了一下,得知陈启隆去过的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并没有类似的条约签订,好像和自己这边都差不多。

通商,营造一个优秀的经商环境,接着就是驻军和安排外交使节,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内容。

这也让斡里感到疑惑,难道说华联对于浩罕国的操作仅仅只是针对浩罕国一个?

对于其他三个汗国并没有类似的要求?

还是说华联这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实际上有着想要吞并整个中亚地区的野望?

斡里不知道,也不敢妄下断论,他十分清楚的是,此时此刻的他并没有在纠结这个问题的资格。

他手上没有什么砝码,哈萨克汗国的完全的独立自主早就消失了,他的实力根本不足以维持这种独立自主,虽然他想要,可他做不到,眼下入局的人越来越多,他早就不是棋手,而是一枚棋子。

棋子又怎么能得到自主呢?

充其量与虎谋皮、与狼共舞,到最后,就看到底是老虎更仁慈还是老狼更安分。

只不过这种感觉是真的不好受啊。

明明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却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力,这对于斡里来说,实在是太让他感到沮丧了。

可是斡里的沮丧没有人在意,华联与圣彼得堡方面都不在意,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

华联需要推动铁路建设计划的进行,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铁路往西部和北部延伸,要尽可能的把铁路延伸到新疆和蒙古大草原上,加强华联对这两大区域的控制。

并且以此反制圣彼得堡方面的野心,应对他们随时可能发起的军事进攻。

事实上,在兰芳十五年八月份的时候,赵学宁就已经得知圣彼得堡方面即将出动一支军队前来夺回伊尔库茨克总督区,并且用武力重新打通东方商贸渠道。

这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

失去了东方商贸渠道,对于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她的政府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她的国家之所以可以维持现在这种声势,本身就是依靠着军事上的成功,而军事上的成功需要经济上的支撑,需要雄厚的国力的支撑。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国家绝对不弱小,但要说到经济实力,说这个国家真的有多么的强大,显然也不至于。

这个国家经过多次的政治改革,依然有着极为深厚的农奴制残余。

旧的生产关系没有被完全取代,新的生产关系没有完全占据上风,其国内意识形态上的分裂也非常严峻。

正是因为这种脆弱的经济基础,所以到一战时期,沙俄才会被称作是资本主义链条当中最薄弱的那一环。

所以要说他们的经济实力很强大,赵学宁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他们不断的南征北战,所为的不单单是战略上的安全感,也是想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出海口,以方便他们实施商品的倾销,本质上也是在为经济增长做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