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还不是个物理系外交官了?!

兰芳 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还不是个物理系外交官了?!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场发自浩罕国的经济危机也很快席卷了中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与部落。

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也是如此,甚至与圣彼得堡有密切贸易往来关系的哈萨克汗国都受到了这一波经济危机的冲击。

哈萨克汗国国内也有大量商人破产,大量债权人面对着一笔一笔的坏账欲哭无泪,民间的商业贸易遭到毁灭性打击,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瞬间下降。

别说普通老百姓,连一些政府的官员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除了哈萨克汗国因为与圣彼得堡的贸易关系勉强还能稳住局面,希瓦汗国与布哈拉汗国都非常深刻的受到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那叫一个哀鸿遍野。

大量破产者自杀、逃亡,甚至卖儿鬻女来还债,国内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甚至连一些日用品都难以维持供给。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失去生计的平民百姓开始把矛头指向了汗国上层,他们认为是这些贪官污吏导致他们没有了生计。

但是贪官污吏也觉得非常的委屈,因为他们也损失惨重,甚至有些直接破产,要不是还在当着官儿,他们估计也要自杀,也要逃亡。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三个国家原本稳定的政局出现大规模动乱,纷纷出现了叛乱事件,大量破产者揭竿而起,要向贪官污吏讨回他们的血汗钱。

三个国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竭尽全力来讨伐这些叛乱者,可是叛乱者实在太多,哪儿哪儿都有。

这群叛乱者被杀光了,那群叛乱者又揭竿而起,按下葫芦起了瓢,整体局势依然难以控制。

他们都感觉如果局势继续这样下去,这三个国家还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说了。

于是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率先做出了自救措施,尝试通过与哈萨克汗国进行商贸上的协定,以此获得与圣彼得堡进行商贸的可能性。

他们不敢指望这种贸易能够填补之前的损失,但是多少能赚一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国内物资极度匮乏,钱都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然而他们也是倒霉,因为圣彼得堡的日子现在也是不好过。

原本通过掌控伊尔库茨克地区和带清搞商业贸易可以赚一大笔钱,所以就有不少商人愿意花费一定的成本维持从圣彼得堡核心地区到伊尔库茨克的漫长商路。

这条商路的中途就会来到了哈萨克草原,圣彼得堡的商人们就会在这里和中亚汗国的商人们贸易,给他们带来一些商品和收益,再接着去伊尔库茨克地区和带清做生意。

等于是一条商路两个目的地,互为表里。

但是华联的崛起打乱了所有的一切,赵学宁挥军北伐,摧毁了伊尔库茨克总督区,把圣彼得堡一百多年来的心血全部捣毁,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华联的岭北省。

如果说仅仅只是国家疆土之间的战争,倒还好说。

问题在于华联政府对沙俄政府提出诸多领土要求,并且在要求得到满足之前拒绝贸易,对圣彼得堡也发起了经济封锁。

之前主要和圣彼得堡搞边疆贸易的是晋商集团,但是晋商集团在战争中被华联定义为带清余孽,已经被整体消灭,不复存在,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也灰飞烟灭。

需要和圣彼得堡进行商贸以维持自身利益的集团已经覆灭,不存在了,无法对华联的政策导向施加一星半点儿的影响力。

华联有自己的商贸基本盘,大玩海上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放个屁都油裤裆,不需要和圣彼得堡搞商贸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圣彼得堡和带清搞边疆贸易是正儿八经能赚到很多钱的,这笔钱的数额还非常庞大,庞大到了能影响国策的地步。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土尔扈特之乱失败之后多次试图向带清发起军事进攻,都因为和带清的边疆贸易能赚取大量利益而被利益集团所劝阻。

和带清搞贸易赚来的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叶卡捷琳娜二世投入了西线战场上。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圣彼得堡之所以可以在欧洲多次发起战争,与奥斯曼帝国、波兰等国打的昏天黑地、不断取得胜利,来自东方贸易的巨额军费的支持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是华联北伐并且发动经济制裁之后,东方贸易线路直接断绝,帝国内部专门搞这一块儿的商人损失惨重,大量支出直接打了水漂,破产者比比皆是。

这年头能跨越那么远的距离和带清搞贸易的商人显然也不是什么白手起家的平头老百姓,基本上都是王公贵族的白手套,他们破产,就等于王公贵族们受损严重。

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意要发动战争、夺回伊尔库茨克.

她明知难度极大、甚至军事将领都不愿意去做,理智的大臣也纷纷劝阻,但是她就是一意孤行——

她也有她自己的苦衷,大量利益受损的王公贵族在她背后推动、施压,她多少有些无可奈何。

而这件事情又显著的影响到了哈萨克地区与圣彼得堡的贸易。

理由很简单,东方贸易断绝了,和华联的贸易无法开展了,愿意继续来做生意的沙俄商人当然就少了很多。

本来中亚汗国就不是什么富庶的国家,也不是什么富庶地区,游牧为主的几个汗国的社会生产力、人均购买力也极其有限,牲畜、羊毛、骨制品、皮货等等是主要商品,价值不算很大。

如果这层贸易没有华联那边的加入,那么沙俄商人的利润收益会骤降好几个档次。

这种情况下,哈萨克汗国的权贵们靠着之前的路子勉强维持现状还是可以的,但也就是勉强维持现状,指望他们分出一点什么来拯救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那纯粹是想多了。

自己都不够吃,还分给你们吃?

你们的脸咋那么大呢?

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求援计划彻底失败,浩罕国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功的希望,华联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大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所引发的全面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地缘政治的碰撞所带来的层层涟漪显著的影响到了中亚几个汗国的生存状态,直接让他们进入了危机模式。

正是所谓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中亚几个汗国进入危机生存模式之后,从上到下苦不堪言,成天内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纳尔布塔这位中亚小霸王更是差点成了中亚小王八,眼看着日子过不下去了,他甚至也已经决定要施展矛盾转移大法,把大家的愤怒全都转移到华联身上去。

就是因为这群人消灭了大清,所以才导致我们没有生意做,千错万错都是他们的错,不是我们自己的错,所以兄弟们,冲到东边去打秋风啊!

他们固然强大,但是我们都没有饭吃了!还管他强大与否?吃一口肉都算是赚了,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兄弟们!冲!

他就差真的这么喊出口号了。

可忽然间,转机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陈启隆带着华联爸爸满满的父爱,来了!

陈启隆最开始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彰显出浓浓的父爱,而是在三千名联邦铁骑的护送下抵达了浩罕国边境,浩罕国边境守将吓得浑身打摆子,赶快派人回去传消息给纳尔布塔。

纳尔布塔得知以后,也是吓得不轻,一边动员军队前往东部关卡设防,一边派人接触陈启隆,询问一下陈启隆过来到底是为什么来了。

要打仗?

咱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最多也就是收留了当年大和卓的儿子萨木萨克一家子,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意思,而且大和卓是带清的敌人,你华联都把带清给扬了,还在乎这种事情?

所以你为什么要来打我?

结果使者一接触,傻了。

人家不是来打仗的,是来搞外交活动的,那三千铁骑看着吓人,但都是护送过来的仪仗队,因为抵达这里的是华联外交总长陈启隆,政府高官来着。

纳尔布塔愣了片刻,立刻意识到自己现在最该做的是什么。

于是他立刻打理了一下自己的仪表,快速前往东部关卡,然后亲自出城迎接陈启隆,向陈启隆表达最诚挚的欢迎之意。

接着,他邀请陈启隆登上马车,由他亲自为陈启隆驾车,慢慢抵达了浩罕城。

陈启隆觉得纳尔布塔算是个有点眼力见的领导人,虽然国家小,不过懂得敬重大国,认得清楚自己是个小国,放得下身段,这才是小国面对大国的生存之道。

不懂这个道理的,基本上都被大国摁死了。

其实纳尔布塔也不是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的,实在是风云突变之下成了摔下风口的猪,摔没了半条命,浑身血淋淋的,眼看着就要从小霸王变成小王八了,形势比人强,他必须要摆出这样的姿态。

然后,才能打通和华联的外交关系,争取华联的商贸团队重新归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他的目的很明确,于是用最高规格的国礼招待陈启隆,自家一整个家族男女老幼全都出来给陈启隆行礼敬酒,文官武将全部出面作陪,那场合搞得叫一个轰轰烈烈热闹非凡。

纳尔布塔如此用心操作此番接风盛宴,陈启隆当然也知道是为什么。

一开始陈启隆还真不知道,但是抵达了新疆之后,在新疆省第一任行政长官、原瑶州州长冯延的解释下,他算是知道了这段时间以来整个中亚地区的风云变幻。

简而言之,就是经济危机把他们给折磨的难受的要命,国内风起云涌,到处都是造反的乱军,眼瞅着这些汗国就要撑不住了,冯延甚至打探到浩罕国有整顿军队向东进军的消息。

结果陈启隆来了。

陈启隆一听这个事情,顿时觉得有必要给这个浩罕国一个下马威,于是联系了西北军区的司令官尹子明,从他那边借调了三千铁骑护送自己前去浩罕国。

如果对方老实认怂,他就是去搞外交的。

如果对方心怀不轨想要搞事情,那他就是王玄策二世!

谁还不是个物理系外交官了?!

后面发生的事情证明,纳尔布塔虽然有些时候容易冲动,但是根本上来说,他还算是个日子人,能踏踏实实过日子,他也不想大动干戈,尤其是不想招惹这个巨大的东边的邻居。

所以他盛情款待了陈启隆,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陈启隆,甚至还让自己的妹妹晚上陪陈启隆睡觉,以此向陈启隆传达善意。

陈启隆当然能感受到这股善意,也知道他们被突然断绝的丝绸之路商贸折腾得够呛,一个小国忽然失去了大国的财政转移支付,那日子当然是瞬间下滑的。

只能说之前带清为了稳住新疆,给浩罕国的好处有点太多了,把他们养的太安逸了些。

不行,养狗也是有养狗的套路和禁忌的,不搞清楚这些套路和禁忌,就养不好一条狗。

狗这东西虽然亲人,可它的祖先到底是狼,本身到底也是掠食动物,但凡是掠食动物,就必须要给它分清楚大小王,要给它上规矩。

养狗这种事情上,那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给它立立规矩,它还真以为自己才是主人了!

陈启隆这些年走南闯北,为华联收养义子、爱犬无数,对于养殖业十分在行,也更加清楚养殖业的本质,所以对于赵学宁规划里一定要纳入势力范围的中亚汗国,他也是势在必得。

只不过他没料到赵学宁当初用来对付新疆的反抗部族的经济封锁政策居然顺带着就把驯服掠食动物的第一步给完成了。

断了它们的狗粮,让它们慌乱,让它们饥饿,让它们知道自己的狗粮来自于何方、归属于何人,让它们知道自己脖子上的那根绳索到底属于谁。

中亚汗国被经济危机折磨的十分痛苦,国内人士破产的破产,跑路的跑路,流离失所的流离失所,一派大萧条的景象,更兼乱贼四起,政局不稳。

陈启隆这个时候入境,来的真是恰到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