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浩罕国的经济危机

兰芳 第四百五十八章 浩罕国的经济危机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浩罕国这一支楞起来不要紧,他们一支楞,便把注意力转向国外,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浩罕国建立之初,费尔干纳地区是群雄逐鹿的乱局,且不说西部的布哈拉汗国,东部的准噶尔汗国也仍然对浩罕国保持着较大影响力。

浩罕国必须要俯首做小,在两个强大的势力中间东躲西藏、左右逢源,才能艰难求生。

但或许是国运来了,十八世纪中叶,准噶尔部发生内乱,进而招致带清的大举进攻。

带清是新仇旧恨一起算,恨不能把准噶尔汗国吃干抹净,最后也的确是把准噶尔汗国给吃干抹净了。

准噶尔汗国被带清一顿血屠,直接成为了历史名词,连地理名词都没混上,属实是没有排面。

于是压在浩罕汗国脑袋上的那一座大山就这样没了。

趁此良机,浩罕国的新可汗额尔德尼出动军队,在费尔干纳盆地一顿突突,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中亚小霸王就成功统一了整个费尔干纳盆地。

在西边大获全胜的同时,在东边,这小霸王也很会做人。

准噶尔汗国无了,乌雅兆惠带着杀红了眼的清军兵临城下,问他们要不要做大清的狗。

中亚小霸王何等识时务,看着兆惠手上滴血的刀和他身后那群杀气腾腾择人而噬的大清铁骑,立刻跪下唱征服,表示能做大清的狗是他们的荣幸。

于是,浩罕国在这段时间里就成为了带清的藩属国,向弘历称臣纳贡,俯首做小。

对于俯首做小这件事情,浩罕国实在是太熟练了,一套连招丝滑无比,很快就把弘历舔的舒舒服服。

带清灭掉了准噶尔汗国之后,浩罕国面对的最大的忧患消失了,而带清只想好好儿的经营新疆,并没有进一步西征的打算,所以对于浩罕没有领土需求。

当时的圣彼得堡方面在西伯利亚地区力量不足,且与带清在中亚问题上达成了战略妥协,所以也没有过多干预中亚其他地区的事务,主要精力都在哈萨克汗国身上。

而带英还没有完成殖民印度,正在和迈索尔王国打生打死,也无法干涉浩罕汗国的事务。

浩罕国周边就此出现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权力真空期。

于是自额尔德尼之后的几代浩罕国的君主就是在这样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环境下顺利的经营着国家。

当时在贸易方面,浩罕国保持着对带清的朝贡,同时与也和圣彼得堡确定了贸易关系,从而打通了东西方的贸易路线,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因为其与带清的关系愈加紧密,浩罕商人成功垄断了新疆的进出口贸易,使得浩罕国成为了中亚最大的贸易国。

当时中亚市场上流通的金银装饰物、武器甚至日用品都是由浩罕国所垄断。

除此之外,从带清出口到西部的茶叶、丝绸、陶瓷器等等也都要通过浩罕国的领土。

作为二道贩子,浩罕国赚各种税款、保护费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吃得脑满肠肥满嘴流油,不要太快活。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浩罕国也摆脱了处于边境地区荒芜的面貌,加速了社会基本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了该地区军事、宗教、商业的中心,国力大涨。

国力大涨之后,浩罕国自然而然的开始了进一步对外扩张,逐渐以新锐之势和较小的国土范围成功威压布哈拉汗国和哈萨克汗国,实现了属于自己的荣光。

此后,浩罕国进行政治改革,笼络各族上层贵族,并积极发展灌溉农业和植棉业,将浩罕城发展成当时的中亚商业中心,发达程度超越了周边各国。

这其中,带清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带清为了显示天朝“厚往薄来”的胸怀,以及出于稳定西北边疆的需要,对这些中亚商人抽税的税率要低于新疆本地的塔里木地区商人,平均为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可谓“轻徭薄赋”。

再加上大量出口到中亚的货物都要从浩罕经过,浩罕可谓是躺在金山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浩罕国首领原本自称“伯克”而非“可汗”,但是近些年来,新王纳尔布塔身边已有不少臣下进言,想要让纳尔布塔自称“可汗”,成为正式的中亚霸主。

不过纳尔布塔心里有数,自己认为浩罕国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还没有足够的威势可以让中亚的这群豺狼虎豹承认自己的霸权。

所以他暂时没有答应这种劝进,但是他内心深处还是对此相当向往,并且暗自筹备着要为了这一目标奋勇前进。

他决定积攒力量攻略目前还在布哈拉汗国手里的塔什干城。

塔什干地区是圣彼得堡方面和东方连接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攻占塔什干城,就等于从费尔干纳盆地打通了进入哈萨克草原的通道,浩罕国就会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到那个时候,才是浩罕国正式成为汗国、纳尔布塔正式成为“可汗”的时候。

虽然纳尔布塔的确有这样的野望,不过他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正当自己意气风发、准备进一步把浩罕国推上“汗国”宝座的时候,带清这个庞然大物居然就那么没了。

在他的印象里,准噶尔汗国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存在了,他们每每派遣骑兵过来打秋风,都能让整个浩罕国无可奈何。

就算背靠着希瓦汗国,他们也仅仅只能自保,更是有些时候得花钱买平安,国中人恨准噶尔恨得不行。

所以当带清竭尽全力把准噶尔汗国灭掉的时候,他们才会欣喜若狂,之后,在带清将军乌雅兆惠的威慑之下,整个浩罕国向带清臣服,成为了带清的小老弟。

从那个时候开始,浩罕国就知道带清是比准噶尔汗国更为凶悍的存在,所以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对带清毕恭毕敬,以带清为天朝上国,不敢造次。

就算靠着与带清的贸易赚了很多钱,国力不断的发展,他们也不敢对新疆有什么想法,而是把目光往西边放,跟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屡屡交锋,不断的开拓领地。

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控制了几乎整个费尔干纳盆地,并打算进一步将塔什干地区纳入统治当中,彻底打开进入哈萨克草原的通道,这是纳尔布塔的野望,也是他想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达成的最大的目标。

他想要成为可汗,想要被其他人尊称一声大汗,所以他厉兵秣马的准备着。

可天有不测风云,他还没有准备好,浩罕国的老大哥大清帝国就没了。

大清帝国就那么没了!

消灭掉大清帝国的是一个叫兰芳共和国的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小国。

这个小国把大清给消灭掉了,甚至还抓住了大清的乾隆皇帝,还把乾隆皇帝送上了断头台,咔嚓一下把那尊贵的脑袋瓜子砍了下来,血淋淋的,叫人不寒而栗。

然后,在大清帝国的废墟之上,华联建立起来了,一个叫做赵学宁的人成为了这个新国家的统治者。

他不是皇帝,他自称大总统。

纳尔布塔并不知道什么叫大总统,但是在他看来,这两个词或许是同一个意思,反正都是最高统治者。

他完全可以理解为大清完蛋了,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了,中华大地上完成了政权交替。

他的老大哥没了,浩罕国从此也不再是一个有归属的藩属国,从家犬变成了野狗。

当然这些在当时看来都不算什么问题。

因为在赵学宁出兵新疆收复新疆之前,浩罕国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华联的军事威慑力。

在当时来看,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威胁对于浩罕国来说是比较有限的,但是经济上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了。

带清为了经营新疆并且拉拢浩罕国,的的确确是把国际商贸的一部分给放在了西线,让浩罕国成为二道贩子,狠狠的吃了一大口肉。

可是华联建立起来之后,西线上的贸易就完全停止了。

理由很简单,华联有强大的海洋力量,他们的所有商贸需求几乎都可以通过海洋路线释放出去,并没有必要去走那十分难走且危机重重、速度迟缓的陆路通道。

丝绸之路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大航海时代,没有铁路加持的陆上丝绸之路就落入下风了。

更何况在当时新疆还不在华联的掌控之下,就更没有必要从西线把商品运输出去,那样一来成本会无限增加,赵学宁不会做那样的事情。

在海上贸易航线非常稳定且出货量庞大的前提之下,西线的陆上丝绸之路在那一阶段几乎就是废弃的。

而暂时没有被华联直接控制的新疆在没有中原商品输入的前提之下,那些不想投降的当地部族也被逼着过上了苦日子。

赵学宁是有意识地实施了经济封锁政策,断绝了丝绸之路,停止输送商品进入新疆。

各种新疆部族大量需要的日用品直接断绝来源,很多部族的日子直接掉了几个档次,倒退回几百年前,很多部族爆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内斗的一塌糊涂。

就算有些能稳住局势的部族也不得不面临物资极度匮乏、生活质量断崖下跌的事实。

赵学宁的经济封锁政策杀敌一千自损为零,将当地的反抗部族给逼的越来越弱小,在新疆战役发起之前,他通过经济战术就已经大大削弱了整个新疆的反抗势力。

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新疆各大部族被经济封锁了,就等于浩罕国也被经济封锁了。

从兰芳十一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是一星半点来自华联的商品都得不到。

别说一支商队,就连一个落单的商人都没有出现过,繁盛的丝绸之路瞬间就变得荒凉了起来,好像一切只是一场幻梦,梦醒了,荒凉也就来了。

那华联收复新疆之前的两三年时间里,浩罕国的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大大缩减。

原先不断流入的热钱和商品消失了,国内立刻爆发了严峻的商品、货币危机。

纳尔布塔本来还在雄心勃勃地准备着要对塔什干地区发动进攻,要对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发起第二次打击。

结果丝绸之路一断,他才发现没有带清在商业上的帮助,凭借浩罕国本身的国家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对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发动强力攻势。

能自保就不错了,别想着进攻。

小国就是小国,小瘪三就是小瘪三,在时代的操纵下,踩在风口上上了天,就以为自己是神仙,忽然之间风没了,之前飘的多高,现在摔的就多狠。

这一摔把浩罕国摔得半死不活,痛不欲生。

从兰芳十二年开始,浩罕国直接进入了大萧条模式,因为此前不断的有带清的热钱和商品涌入这个小小的国家,于是很多其他国家的商人也来这里贸易,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商品和工作收益的机会,使得国民普遍都比较有钱。

国家上层吃肉,地下老百姓也能喝口汤、吃点碎肉块,于是他们大量采购商品让自己的生活水平直线提升,也让货币贸易比较繁盛,浩罕国一度成为了中亚的经济中心。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好日子会不断的持续。

所以很多商人不仅会用自己的财产扩大贸易规模,甚至还会向别人借钱来扩大自己的贸易规模,他们相信只要这种日子持续下去,借的越多赚的越多,他们永远都可以持续发展。

结果风云突变,带清覆亡,来自带清的热钱没有了,商品也没有了,其他国家的商人也不来了,还快速逃离浩罕国,带走了大量的资产。

大量浩罕商人的货源瞬间消失,资金链瞬间断裂,直接亏的连姥姥都不认识了。

大量财富就像原地蒸发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巨额的负债立刻把他们压垮,家破人亡都不足以形容当时那些浩罕国商人的惨剧。

原本人口繁盛、贸易繁盛的浩罕城瞬间变得荒凉破败,之前的一切仿佛一场幻梦。

而针对这种情况,纳尔布塔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实质上享受着带清的转移支付,小日子过得飞起。

他没吃过苦,也没过过什么苦日子,更没有什么危机意识,当危机真正来到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他的国家是这样的脆弱不堪一击。

强大只是表象,弱小才是本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