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赵学宁的额外收入

兰芳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赵学宁的额外收入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那之后,驻防西安的清军大部队之间的氛围就比较微妙了,朝堂上的氛围也变得有些微妙。

凡是王杰提出来的一些策略,在满臣之中往往只有和珅支持,恒瑞是一定要跳出来指手划脚,并且动辄对王杰进行斥责。

王杰步步退让,不敢与恒瑞争执。

和珅觉得这样不好,帮王杰说话,结果被恒瑞痛骂,说他一个正红旗的小厮,怎么敢对他这个宗室指手画脚?

和珅也被噎得无话可说。

他指望永琰说点什么控制一下局面,不想让恒瑞继续折辱王杰,可是永琰这个优柔寡断的性子,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本该在这個时候站出来作为调停者而存在,可是他却始终没有站出来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任由局面继续发展下去。

他自己内心深处也觉得恒瑞做的没有错,满洲人就是要强势一点才能压制住汉人的不臣之心,否则大清迟早要被这些汉人给夺权。

防患于未然,倒也没错。

否则国家振奋了,但是举目望去,朝堂上全是汉人权臣,没有自己人,那自己的皇位还要不要了?

汉人可是造反专业户,古往今来多少统治者都给汉人推翻了,所以不能有一点点的松懈。

所以没过多久,在兰芳准备发起第三阶段进攻的前夕,君臣商议要对甘肃和四川发起进军、肃清所有叛乱的时候,王杰提出的自己带兵出征的建议被恒瑞否决。

恒瑞认为,自太上皇以来,大清从没有汉人单独带兵出征的先例,之前是不得已,但是眼下他和保宁、兴肇三人已经返回,王杰还是继续做自己的军机大臣与兵部尚书,管好后勤就可以,打仗的事情,还是应该由八旗满洲来负责。

恒瑞轻描淡写间便从王杰手上夺取了绿营军的实际指挥权,要求王杰听他的命令,再次把绿营兵变为了八旗军队的从属。

对此,王杰的态度依然是退让。

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很多绿营军官和八旗汉军的军官感到不满,觉得这群满洲人实在是太霸道太不讲理了,于是一场自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低调的开展了。

凡是恒瑞发布的任何命令,他们都阳奉阴违,答应,但是不做,或者慢吞吞地做,非要恒瑞亲自来查看,他们才会真正去做,恒瑞一走,又开始摸鱼。

几个回合的交锋之后,恒瑞气得不行,决定杀鸡儆猴,让这群汉人知道谁才是大清的主人翁。

就在这个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的关键时刻,兰芳出兵了。

共和国十一年三月初,春暖花开之际,赵学宁在长沙颁布了出兵令。

他下达了命令,第三阶段进军正式展开,各支部队按照之前商定好的作战计划严格执行,务必要在五月之前完成既定目标,将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全部夺取。

至于河南、山东与陕西还要看具体情况,进展顺利的话,就进一步夺取河南、山东与陕西,如果进军不太顺利,那就以夺取以上四省作为主要战略目标。

其中,陆军总长楚腾统领第八兵团和第九兵团这两个兵团组成贵州方面军,向四川发起进攻。

贵州方面军以全据四川作为战略目标,消灭全部清军、白莲教、地主团练武装,扫平一切不安定因素,彻底平定四川。

很久没有亲自上战场的赵学宁亲自挂帅,统领第六和第七两个兵团组成湖南方面军,向湖北发起进军,目标是全据湖北,打通进入陕西的通道,事实上威胁到带清在西安的小朝廷。

江西方面,以第二兵团主攻,第二兵团总指挥苗旷负责指挥,向安徽发起进攻,目标是渡过长江全据安徽,清除所有牛鬼蛇神,威胁河南。

浙江方面,第一兵团总指挥尹子明组织军队发起进攻,主攻江苏,将江苏全部夺取,进一步威胁山东地区。

随后是第五兵团,以第五兵团总指挥洪世桥为指挥,从广西出发进攻云南,将云南地方的清政府势力拔除,进一步掌控云南地方,并镇守云南,防范缅甸势力的渗透。

并且要是有可能的话,尽量多收集一些缅甸方面的情报,以备不时之需。

赵学宁正式统领军队出征湖北之前,接到了陆航送来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最新消息,使得赵学宁进一步得知巴黎局势变得越发的不安稳。

他由此得知一些耳熟能详的组织已经在巴黎出现了,比如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等等,并且他还听说他的《共和国》成为部分激进派议员必然人手一册的热门书籍。

并且这本书还被法国、英国等国的书商购买了发行权,他们将按照销售量给赵学宁提供费用,陆航这次不仅送来了最新消息还把那些书商给赵学宁的书籍发行权的费用送来了。

也就是赵学宁的第一笔稿费。

法国的书商给赵学宁支付了十六万法郎,英国的书商更是大手笔,直接一万英镑买下了英文版发行权,然后两国的书商还约定按照发售的书籍的册数给赵学宁提供版税收入。

大抵是因为面对的作者是兰芳共和国的大总统,在威名赫赫的实权人物面前,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赚到大钱,于是在费用上就非常的慷慨。

赵学宁很高兴,觉得自己在大总统收入之外也能赚外汇了。

按照目前的汇率换算一下,一万英镑约等于四万一千六百西班牙银元,十六万法郎则相当于两万六千六百西班牙银元。

两笔费用加在一起,赵学宁等于赚了六万八千多银元,相当于他大总统职位两年的年收入。

他能不高兴吗?

之前第二阶段作战结束之后,赵学宁专门花了一段时间给兰芳各级官员的工资与福利做了一个细致标准的规定。

因为本国货币尚且来不及铸造和发行,所以还是按照兰芳之前通行的西班牙银元的方式来支付工资和福利。

在这款薪资规定之中,兰芳官吏的收入按月薪来算,半年一发放。

其中大总统的工资是按每月两千银元来算,一年为两万四千银元,这是纯工资收入。

另外大总统还有年终奖十五薪,日常有餐补,夏日有解暑福利,冬日有取暖福利,每年还有一次兰芳医院的体检。

这些折算成收入,也有七千银元左右,等于兰芳的大总统每年有三万一千银元的合法收入。

按照西班牙银元和带清白银的兑换比,这笔银元相当于两万三千一百两银子。

这笔收入相当于雍正帝推行养廉银制度之后带清顶级封疆大吏总督一年的合法收入,等于赵学宁给兰芳大总统的工资收入定在了带清总督的级别。

严格来说,这笔收入算是实实在在的超高薪了。

乾隆中后期虽然全国物价上涨,但是一个江南之地普通五口之家全年所有生活费用也就五十八两银子左右,这笔收入足以让赵学宁过上十分豪华的生活。

倒是按照一国大总统之尊来算,这笔收入实在不能算高。

只是赵学宁并没有对标弘历的生活水准,也没那个恶趣味。

弘历的生活标准相当之高,而且是越来越高。

仅乾隆十二年,这家伙一年的吃穿用度费用就高达六十万两白银,赵学宁干三十年总统才抵得上他一年的吃穿用度。

还没算上他随手赏赐、零花等等的其他费用!

这还是乾隆十二年,是他尚且还算节制、没有进一步奢侈生活的时期,到乾隆四十五年往后,这个数字估计分分钟破百万,要是再算上他的整个家族,那估计还要翻上几倍。

而赵学宁在工资制度上主打一个减少顶层、调和中层、提高底层,在整体工资福利规划之中,赵学宁因为注重下级官员和办事吏员的收入,所以把各级职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的比较小。

首先,他把兰芳的国家公职分出了一些等级。

中央政府体系内,从上往下,是国家总统级别、委员会委员长级别、各部总长级别、各局局长级别、各司司长级别、各科科长级别和一级、二级、三级中央吏员级别,一共九个级别。

在工资具体划分上,大总统与可能出现的副总统是第一级别,这两个职位的月薪分别是两千银元和一千八百银元。

大总统下属委员会的委员长和副委员长是第二级,月薪分别是一千六百银元和一千四百银元。

第三级的各部总长、副总长则是一千二百银元和一千银元。

这是前三个等级。

各部下属各局局级和副局级是第四级收入,月薪分别是八百银元和七百银元。

第四级往下,各局下属各司司级与副司级官员则属第五级,月薪五百银元与四百银元。

第六级的科级与副职级官员的月薪则是二百银元与一百五十银元。

前六级都是官员职级,到第七、第八和第九三个级别上,都算是吏员职级。

一级吏员按照第七级福利待遇执行,月薪一百银元,二级吏员按照第八级待遇执行,月薪八十银元,三级吏员按照第九级待遇执行,月薪六十银元。

这九个福利待遇的级别各自都有相对应的餐补、解暑福利和取暖福利,也有免费体检的福利,另外也有年终福利。

前三级别是十五薪,中间三个级别是十四薪,后三个级别是十三薪。

整个体系之中,按照所处地方财政与发展水平状况的不同,官吏薪资可在同级别薪资规定范围内上下浮动。

在地方上,各高官官与同级副职按照第三等级福利执行,各州府长官和同级副职按照第四等级福利执行,各县长官与同级副职按照第五等级福利执行。

省府、州府和县府其余职官按照第六制度执行。

三级官府体系下的吏员与县以下的农庄吏员,也统一执行中央三级吏员制度,所有薪酬待遇也按照中央三级吏员制度统一执行。

这就等于说一个刚刚从学校里通过选拔考试允许毕业的政法学生,无论去到什么岗位上,他的级别就是三级吏员。

原则上来说,从三级吏员升迁到一级吏员期间时间不得少于六年,从吏员提拔至官员的时间也不得少于这个数字,且至少需要两任基层职位的经历。

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出现,但是特殊情况需大总统特批,没有其他部门人员有这个特批的权力。

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吏员的日子就不好过。

相反,与历朝历代相当程度上要自负盈亏的小吏员比起来,他们的日子很好过。

整套福利制度下,最低级的三级吏员也有每年七百八十银元的合法直接收入,折合成白银,约为五百八十三两白银。

这个数字约等于带清雍正时期往后地方上同知级别官员一年的收入,约为乾隆后期一个江南五口之家年生活费的十倍。

相对于大总统来说这自然不算什么高薪,但是这笔收入让这个体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过上十分体面的生活。

日常生活也好,人情关系往来也罢,这笔工资收入足以覆盖他们任何的正常需求。

也就此断绝了他们打着“薪俸不够用度”的旗号大肆收取灰色收入的借口。

赵学宁宣称为了促成高薪养廉的局面,自己和兰芳政府高层将主动带头缩减薪资,将他们剩下的薪资摊到基层官吏身上,给他们体面的收入和生活,要求他们洁身自好,提高个人修养水准。

与此同时,当然还有相当严格的《官吏法》的正式颁布,对于官员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作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给你高薪,为的是让你廉洁自守,如果做不到,那就是辜负了国家的期待,不仅自己要受罚,还得祸及三代。

赵学宁期待着自己的这一政策多少能起到一点效果。

虽然说此前有雍正帝养廉银制度的失败,但是赵学宁并不认为这个事情轮到自己身上就一点用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