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溃千里

兰芳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溃千里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根据情报,杜淮得知清军正重兵布防雁门关及周边地区。

他亲自带人前往观察清军布防,发现清军在这一带的布防的确比较严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事情,对己方火力优势怀有充足信心的杜淮很快下令军队前进。

抵达雁门关清军防御阵地外围之后,他便下令炮营开始布置重火力,并且将数量不多但是威力巨大的线膛炮投入作战。

战斗打响之后,线膛炮队的职责就是专门朝着清军的火力点瞄准射击,以线膛炮相较其他火炮更加精准的打击优势将清军可以观察到的火力点进行全面打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清军火力部队,为后续发动进攻打基础。

兰芳炮手的训练很给力,打击也很给力,雁门关防线上清军布置的众多火力点都在兰芳炮手的瞄准攻击之下被打掉,好不容易安顿好的炮击位置转瞬之间就被兰芳炮兵覆盖打击,随后火炮被毁、炮兵战死,清军火器部队损失惨重。

严重的损失和猛烈的打击让永锡十分忧虑。

他很清楚兰芳军队的火力优势到底有多强,那是整个清军的精锐和整个京师的火力储备都无法战胜的对手。

虽然迁都以来和珅力主投入重金研发更强的新式火枪和火炮,也找寻了整个山西能找到的相关工匠,但是进展十分有限。

清军打从开战以来就没有缴获过兰芳军队哪怕一支火枪和一门火炮,面对兰芳军队,清军打出了漂亮的全败战绩,根本无从剖析兰芳军队的真正优势所在。

尽管和珅拨付大量资源给工匠们,工匠们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在现有基础上把鸟枪和抬枪做得更加精致、质量更高、重量更大,能装填的火药更多,除此之外,实在难以创新。

技术力相差太大了。

永锡很清楚,在火器方面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兰芳较量,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阻击兰芳,消耗兰芳的兵力和弹药以及给养,并且趁机发动偷袭、夜袭袭扰兰芳的后勤补给,只有这样才能和兰芳对抗。

面对面开打,死的绝对是自己。

所以永锡从开打之后也就是贯彻这样的战法。

无论白天被兰芳的火炮打成什么怂样子,那也是坚决出击,死守,硬扛。

等夜幕降临,挑选晚上能看清道路的人主动出击,搞偷袭,攻击兰芳军营,袭扰兰芳,使得他们不得安歇。

另外,如果运气好碰到雨天,也是他们出击的时候,虽然兰芳的火枪和部分火炮也能在雨天发射,但是雨天的视野、空气湿度总归不太利于火器作战,所以雨天的时候,兰芳的火力会稍微弱一些。

而这個时候就是带清军队主动出击的时候。

下雨天,永锡会拿出大量银两作为奖励,选拔敢于出击的勇猛战士,冲锋前就给赏钱,还当着他们的面安排人把他们的赏钱送回后方、交给他们的家人,以此消解他们的忧虑之情。

别担心我会贪污你们的卖命钱,这种夭寿的事情,咱不做!

而且不仅如此,永锡还给敢于冒死冲锋的勇士以特殊的奖励。

只要敢于豁出性命冲锋,加入敢死队,那么满军旗人无论之前隶属哪个旗,全部可以编入满洲正黄旗和正白旗,如果能立下功劳活着回来,就能编入满洲镶黄旗,享受最高等级的待遇。

至于汉人,只要加入敢死队,那就可以编入汉军旗。

如果能立下功劳,比如杀死兰芳士兵之类的,并且活着回来,就能编入正黄旗汉军和正白旗汉军,如果能杀死兰芳的军官,立下更大的功劳,无论原先是什么身份,立刻编入镶黄旗汉军,享受超高等级的政治待遇。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豁出性命搏一次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万一成了,岂不是一步登天?

于是一部分满军旗人和大量汉人、汉军旗人响应了永锡的号召,全副武装加入敢死队,带着锋利的钢刀和精巧的手弩,在夜晚、下雨天冒着生命危险向兰芳军队发起决死冲锋。

他们自然是勇敢的,这一类的冲锋也的确给兰芳军队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麻烦,毕竟夜晚和阴雨天的确不太适合发挥兰芳军队在火力方面的优势。

但如果他们觉得这样就能击退兰芳军队,给兰芳军队重大杀伤,那就想太多了。

对方能这样搞,兰芳当然也有应对的办法,而且过于依赖天气而忽视了科技的力量,也是很惨的。

所以清军的夜袭和雨袭的确能造成少量兰芳士兵的伤亡,但是他们自己往往折损的人数更多,死的更惨,所以这个计划推行了五六天,一共只有三十二个满人和六十九个汉人活着享受到了最高等级的待遇。

其他的三千多人全死了。

永锡后面也发现不能这样搞,兰芳军队的反制手段越来越犀利,清军袭击部队的损失越来越大,这么搞实在是得不偿失。

要是不能活着,取得什么旗人待遇有意义吗?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死了,钱没花了。

另一方面,永锡还注意到,正儿八经愿意给带清卖命的人终究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浑水摸鱼的混子。

他们自己说自己能看清晚上的路,混一笔赏钱,但是等夜袭的时候,他们却根本没有去夜袭,而是顺着小路就逃跑了,不知踪迹。

兰芳那边根本就没有枪声响起,以至于永锡一度认为这帮人是不是半路上就全摔死了。

但是后面有人回来向他报告,说很多人假意夜袭,实则逃跑,搞得永锡直接破防,立刻下令停止夜袭战术。

他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当杜淮注意到清军夜袭、强袭的次数变少了,乃至于几乎不进行了,就知道清军锐气已经消耗殆尽,抵抗的战斗意志也被极大的削弱。

眼下,正是对清军展开全面进攻、击破清军主力的时候。

于是在四月十六日,杜淮下令全军奋勇进攻,轻重火力一起压上,奋力向清军展开强袭。

雁门关清军守军无法抵抗兰芳军队的强攻,如雨点般打来的炮弹、子弹将物理防线和心理防线一起摧毁。

整个雁门关防线被兰芳军队花了半天时间攻破,三万清军崩溃,兵败如山倒,永锡眼见大局无法挽回,只能悲愤撤退,带着残兵败将退守代县,然后向朝廷要援兵。

太原小朝廷得知永锡战败、雁门关失守的消息,大为震恐。

永琰差点连椅子都没坐稳,几乎翻倒,好不容易平复心情之后,永琰感觉太原已经待不住了,可能是时候要撤向西安了。

然而和珅力劝永琰不要着急逃跑。

和珅认为王杰统领的八万主力还没回援,太原之前还有很多可以防御的地方能够层层防御,阻击兰芳军队,只要争取到王杰返回,一定能击退兰芳军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永琰对此十分担忧,一脸欲哭无泪的表情看着和珅。

“如果击退不了呢?”

和珅沉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

“如果连王杰都无法击退兰芳贼军,就算朝廷退到西安,还能再战吗?”

“青海新疆之地还有数万八旗军队。”

“京师十余万八旗军队都溃败了,剩下再来几万,又能如何?”

和珅一番言论把永琰说的哑口无言,最后和珅语重心长道:“如果一退再退,会让所有人失去抵抗的决心,遇到兰芳军队进攻则后退,如此,迟早退无可退。

我大军面对兰芳军队没有一次获胜,所有人都恐惧兰芳,这是非常不利于大清恢复江山的事情,无论如何,哪怕只有一次,我大清军队也必须要取胜一次。

所以皇上,您无论如何不能在大局既定之前去西安,否则,会严重影响将士的士气,您在身后,和您不在身后,对将士们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和珅的力劝阻止了永琰西逃的想法。

永琰无奈,只能下令再派遣一万军队北上支援永锡,要是这一次还是无法抵挡兰芳军队,那就真的问题很大了。

与此同时,永琰再三催促王杰立刻回师,不能耽搁,限期要求王杰快速返回太原以护驾,如若超时未抵达,必然问罪。

另一头,永锡撤到代县之后,发现代县城墙低矮,根本无法抵抗兰芳重炮,于是便放弃在代县集中主力作战打阻击的准备,而是留下一支军队镇守,自己带着主力进一步南下至阳明堡。

随后,他觉得在阳明堡也难以阻击兰芳军队,遂继续向南,在原平镇集中兵力,准备打阻击战。

四月十九日,兰芳军队轻松攻克代县。

二十日,兰芳军队再下阳明堡。

二十一日,身在原平镇的永锡得知一万援军抵达忻口,遂下令援军停留在忻口准备防御工事,让军队做好毁坏桥梁、道路、水井的准备,竭尽一切可能迟滞兰芳军队的进攻势头。

二十二日,兰芳先锋军抵达原平镇外围,与清军哨骑展开一场小规模交战,杀死清军骑兵六人,剩下的哨骑溃逃。

二十三日,兰芳军队主力抵达,开始发炮轰击原平镇,永锡多筑砖土墙以防御、阻碍兰芳炮击,又在原平镇外围布置骑兵,时不时冲击一下兰芳军队,以阻碍兰芳军队发起猛攻。

二十四日,兰芳军队趁着一个艳阳天发起了全面进攻,炮火轰鸣,大军突进,一举突破永锡的砖土墙防御阵线,将清军击溃。

永锡坚持了一个时辰,坚持不下去了,只能撤退。

清军一溃千里。

以优势兵力坚守,在兰芳劣势兵力的进攻下一败涂地,如此事实,让永锡沮丧不已。

原平镇失守之后,永锡只能退向南部的忻口,那也是太原北部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一旦失去忻口,太原北部门户大开,除了石岭关之外再无可以防御的地方,那到时候,永锡可能就真的要逃回太原带着永琰赶快跑路了。

幸运的是,也就是在二十四日原平镇失守的时候,王杰所部前锋终于紧赶慢赶着抵达了太原。

搞笑的是,最先抵达太原的就是张秀才所属的前反清义军。

当然了,张秀才现在是镶黄旗汉军旗人的身份,正儿八经的旗人老爷,一条小辫子非常标致,其他部分剃的精光,脑门儿发亮,比满人还要更像满人。

张秀才率领本部前锋三千人抵达太原之后,得到了永琰的亲切接见。

永琰对于张秀才能够赶来勤王护驾的行为表示十分赞许,称赞他“忠心护国”,当即下令任命他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一步登天了属于是。

张秀才感激涕零,立刻表示愿意为皇上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但凡皱个眉头他就不姓张!

不对,这要是以后在带清站稳脚跟了,还真就不方便姓张了,应该积极向满人靠拢,改姓张佳氏。

嗯,很好的未来规划!

于是张秀才立刻率领部下赶赴忻口,驰援永锡。

二十五日,忻口之战激烈展开的时候,王杰带着行进速度比较快的一万骑兵抵达了太原。

说实话,王杰本来是不愿意返回太原的,因为得到消息的时候,他正带兵在凤翔府对反清义军作战,把他们压着打,战果十分显著。

凤翔府的三支起义军没有一支是他的对手,虽然这三支义军没有内斗,也没有投降,但是战术战法战斗力上都远不如王杰麾下的军队。

王杰觉得再有一个月,他一定能完全平定凤翔府,进而把整个陕西基本平定下来,为皇帝下一步转移到西安打个很好的基础。

结果万万没想到兰芳军队突然出击了,目标还是太原,大同府光速失守,雁门关告急,皇帝急令他率领西征军队返回勤王护驾。

眼看着战果就在眼前,却不得不撤退,王杰十分恼火,但也无能为力,只能留下三万军队防守西安等各处要地,维持一定规模的军队继续威慑、镇压反清义军,自己着急忙慌的带着主力五万人返回太原勤王护驾。

路上,他得知雁门关失守,永锡战败,接着又是代县失守,阳明堡失守,最后是原平镇失守,抵达太原的时候,忻口之战已经打响。

王杰自然也得到了永琰的亲切接见。

永琰对王杰屡战屡胜、维护大清国威的行为表示十分赞许,当场决定封他为一等伯爵,如果此番能击退兰芳军队,保底一个侯爵!

王杰对于能否获封不是很关注,他更关注忻口战局,于是询问永琰一些战局的事情,得知永锡只有不到两万军队防守忻口,顿感情况不妙,立刻请命北上驰援。

他带回来的五万军队的主力还在后面,全部抵达太原还需要两三天时间,这段时间里,他必须要保证忻口不失,否则太原就真的危险了。

王杰遂星夜带兵北上驰援忻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