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一百零一章 练兵的最高境界

兰芳 第一百零一章 练兵的最高境界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军作战任务繁杂,相比之下,海军倒是轻松一些。

因为没有驻防治安任务,海军就单纯的停靠在军港内。

兰芳目前的领土基本上都是岛屿,所以每个行政州都设下了一个海军专用军港,三个海军舰队、九個分舰队根据需要随时驻防、执行任务。

就目前来看,主要的扩军需求体现在陆军身上,海军则没有很大的扩张需求。

倒是战列舰的数量目前来看还是比较稀少的。

所以赵学宁下令把海军的军费主要用在了建设新的大型战列舰上,原先兰芳海军一共只有五条大型战列舰,战略威慑力不足,所以赵学宁下令建造新的大型战列舰。

当前,有三艘大型战列舰正在建设之中,打算在共和国三年让三艘新的战列舰下水,补充海军的战斗力。

如此,在南洋海域,兰芳海军的统治力会进一步的增强。

总体来说,只要第四兵团和第五兵团能够顶上来,那么短期内,兰芳就不存在兵力不够用的地方,接下来,只要能在暹罗赢取战争的胜利,那么利用暹罗的财政资源再组建两到三个华人为主的兵团并且实控,也就不难了。

而暹罗方面军一旦组建起来,兰芳的军力不足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至少北上发起大清攻略之前,兵力是真的一点都不缺了。

共和国三年九月底十月初的一段时间内,赵学宁都在暹罗吞武里办公,除了以王叔和国务顾问的身份实际主导吞武里朝廷的搭建和行政恢复事务之外,他最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建设农庄、恢复农业生产的事情上。

该说不说,暹罗和郑信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的。

暹罗华人的总数根据目前的数据统计,足足有八十万众。

靠着阿育陀耶王朝后期和郑信统治时期的招募,暹罗华人总数甚至超过了兰芳华人的总数,如果这个数据的华人被记入兰芳的数据库中,等于赵学宁北伐带清的最基础华人需求已经达成了。

这可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所以赵学宁立刻就开始制定农庄政策和农庄里的华人自卫队政策。

暹罗华人也是有贫富之分的,既有富的流油的大商人,也有贫苦的失去土地的佃农,尽管在郑信统治期间,华人的社会阶层是自由民阶层,但是政策和实际还是有区分的。

大部分都是农民的情况下,失去土地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土地兼并的问题也不小。

不过当下,这都不是问题。

因为赵学宁团灭了以通銮为首的阿育陀耶王朝旧贵族,把他们掌握的海量财富和土地资源都拿到了手。

这些累世贵族们掌握的财富和土地资源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不仅吓到了赵学宁,也把那些华人新贵们给吓到了。

还真不愧是几百年的old money,华人新贵在他们面前都是new money、爆发户,也难怪人家看不上郑信。

不过不要紧,反正他们都死了,而赵学宁作为当下新朝廷的实际主导者,这些土地资源当中的一部分被他主导着分配给了新的华人为主的朝廷成员们。

相当于和他们分润这一次王朝复辟的成果,只要参与到新朝廷当中,根据官职高低和对兰芳的投资程度,他们得到了足够让他们满足的金钱和土地利益。

因此赵学宁得到了他们的交口称赞和极大好感。

也因此,之后赵学宁要在吞武里地区推动华人农民们和暹罗人农民们建设兰芳式集体农庄改革的计划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乃至于赵学宁提出要从兰芳本土调遣一批熟练的乡长过来帮助建设农庄的计划都得到了认同。

他们表示两国既然亲如一家,就不分你我,你的人才也能为我所用,钱我出,反正走国库不走我自己的口袋。

这很正常,一点不奇怪。

于是赵学宁发现自己在吞武里第二王朝的这个威望和权势的确有点太大了,哪怕自己并没有正式的职位,但是这些人都全力配合自己,俨然把自己当作了这个朝廷的主人。

至于它名义上的主人郑努,似乎并没有谁在意他。

而陈联不善于政治,在吞武里没有足够的政治人脉,所以赵学宁推动政策的时候,虽然他有一些考虑,但是最终也没有说出口。

于是赵学宁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开始在吞武里建设兰芳式集体农庄,将兰芳治理基层的一系列成功政策都复制粘贴到暹罗来。

这些农庄一旦建成,就是农庄自卫队同步成立的时候,农庄自卫队同步成立之后,就是赵学宁代表的兰芳势力在暹罗站稳脚跟的时候。

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以这些农庄为基础招募军队、打着为暹罗训练新军的名义训练自己的军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练兵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用他国的人口资源,练本国的兵。

用完全的兰芳练兵模式,派遣兰芳的专业教官,向华人为主的暹罗新军传授兰芳式的作战方法,顺便再引入一些兰芳宣传部门的力量,向他们宣传兰芳的建国理念。

那么,这支暹罗新军到底是暹罗的新军还是兰芳的新军,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而当这支军队成为暹罗的国防军的时候,也就是暹罗和兰芳真正“亲如一家”的时候了。

这个计划很稳,非常稳,只要兰芳军队不翻车,这个计划就稳如泰山。

而兰芳军队会翻车吗?

赵学宁觉得,可能性比较小。

共和国三年十月初,暹罗北部边境的诸多情报逐渐汇总到吞武里。

赵学宁带着自己麾下的军事将领和暹罗方面投靠自己的官员们开了一个联席会议,俨然把自己放在了暹罗之主的位置上,期间,郑努只是过来露了个脸,就回去玩泥巴去了。

陈联对这事情似乎有些复杂的情感,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也知道,形势比人强,当前可以拯救暹罗的,不是郑努,而是赵学宁,所以他什么也没说,参加了这次的军事会议。

会议上,赵学宁分享了目前已知的情报。

经过吞武里中央对北部诸多地区的告谕,北部诸多地区,如难府、南邦府、宋加洛府等地区都向吞武里中央表示效忠。

但是他们同时表示,目前通銮的弟弟、叛贼素拉带领一支军队驻守在甘烹碧地区,时刻威胁着从吞武里到北部边境地区的道路。

作为臣属他们本该南下讨贼,奈何之前得到消息,说缅甸方面正有打算南下入侵暹罗,他们实在不能无视缅甸的威胁而派兵南下讨伐叛贼,所以希望中央可以派兵讨伐掉素拉,并进一步支援北方边镇。

大家都不是傻子,这帮家伙到底是什么心思什么想法,大家也都清楚,无非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在这个时局不稳的时期,他们想要得到一个稳妥的结局。

效忠,但是想要看看吞武里中央是否恢复了实力。

大家遵从郑信的命令,主要还是郑信有那个威望,现在换上了郑信六岁的儿子,中央大换血,几个文官一个武将加一个莫名其妙的王叔居然主导了吞武里中央,郑信提拔起来的部下们当然心存疑虑和一些不满。

他们是郑信的拥趸,而不是郑努的拥趸,吞武里第二王朝想要成为暹罗的核心政权,就必须要拿出点实力来。

偷袭灭掉通銮不算什么,他们也没有承认通銮,更别说现在还有个素拉虎视眈眈,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用一句俗话来说,这群人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们一定要分出一个胜负,然后效忠胜利者,除此之外的事情指望他们来做,是不太可能的。”

赵学宁笑道:“当然,我也没指望他们能帮上什么忙,无论是素拉,还是缅甸人,都得我们自己出手,能否让小郑王坐稳王位,就要看我们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