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一百章 扩军迫在眉睫啊

兰芳 第一百章 扩军迫在眉睫啊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此之后,赵学宁想到了自己在兰芳本土的统治已经基本上稳固,兰芳本土内的反对派已经基本上被他物理除名,没有可以威胁兰芳政权的势力。

既然如此,为了配合接下来的中华化进程,他决定适时的颁布政令,令每一个兰芳国民无论本名是什么,都要取一个汉名。

先从实控地区的农庄内开始,为那些地方土著们取汉姓汉名——这对他们来说算是好事,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名字。

等实控地区完成了姓名登记之后,再要求势力范围内的人们也取汉姓汉名,作为在兰芳共和国公开场合和官方事务之中的正式个人象征。

全面汉化行动,就要从此刻开始了。

与之相对的,暹罗的全面汉化行动还需要等待战争结束之后,说不准为了这個全面汉化行动,还要再打几场仗。

没办法,暹罗有自己的历史传承和大一统国家,还有比较成熟的制度,兰芳所在地区可没有什么大一统国家,在这里推行强势文明的覆盖比在暹罗推行要简单的多。

不过好就好在时间还有很多,赵学宁也并不担心自己不能应对之后暹罗北部可能出现的战乱情况和缅甸王朝的南下。

不过这军队确实需要再调来一些了。

这一次跟着赵学宁出击的是陆军第二兵团和海军第二舰队,大军主力还留守在兰芳本土,目前来看兵力暂时够用,但是如果缅甸入场,那么一万人的军队就不太够用了,至少需要两万人。

届时,第一兵团或者第三兵团就要抽调出来了。

索性当前第四兵团和第五兵团都在建设之中,都有了样子,否则这个军队还真不好抽调起来。

在这个势力范围极大扩张的当下,赵学宁是正儿八经的感受到了军队数量的不足。

扩军迫在眉睫啊。

兰芳的军队最早是赵学宁那艘奋进号上的船员们组成的,那都是不成体系的江湖绿林好汉式的队伍,没什么正儿八经的体系。

真正要算是军队,还得是兰芳公司成立之后的大改组,赵学宁以兰芳公司的名义成立了自己的军队,当时还没有分出陆军和海军,全都是乘船的,也都能打陆战。

一直到赵学宁干翻了巴达维亚方面之后,才分出了陆军和海军两部分,海军分三个舰队,陆军也分了三个兵团。

不过这算是正规军的数量了,这些军队日常都是要外出跟人家干仗的,主要负责进攻性任务,不打治安战,也不负责治安任务。

治安任务方面,兰芳也有治安队伍。

兰芳的治安队伍最早可以追溯到兰芳公司的保安处,在没有完整体系的时期,这个保安处不仅负责保护大家的安全,也负责剿灭一些小土匪小海盗,甚至还有一点警察的职能。

一直到兰芳建国前后,赵学宁才在保安处的基础上设计了兰芳的治安体系,把保安处的人员归类到司法系统里面,在司法部下面建立了警务总局,成了正儿八经的“国家警务人员”。

之后在每一个城市里,都会有专门的警务人员从事城市治安工作,这些人也基本上都有军方背景,有过战斗经验。

但是对于更加广大的乡村地区,就没有那么多警务人员能够分配过去了。

所以在农庄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赵学宁也下令农庄内部的青壮们组建起来一支农庄自卫队,平时耕种之余,也要抽出时间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就由农庄负责人带领自卫队执行任务。

这个制度不单是为了治安,也是为了给军队提供足够的后备人员。

兰芳小国,且作为核心人口的华人不过八十万,这八十万人口不仅需要搞军事,也需要承担国家方方面面的重要生产任务。

如果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全民皆兵不敢说,但是全民也都要接受过军事训练才行。

男人不够用,女人也必须要拉出来接受军事训练,必要的情况下,女人也照样要全副武装的上战场以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

如此,一旦真的出了什么大事,国家紧急动员之后,也能快速拉起一支数量较大的队伍去执行保家卫国的任务。

另外就是这些受到过军事训练的青壮完全可以在军队需要扩军的时候加入进去,刚加入就有一定的军事技能储备,会降低军队的训练成本,减少需要的时间。

所以兰芳的军事体系就是以主力军、治安警务人员和农庄自卫队这三个团体组成,且必要情况下,后面两个团体都可以转变为主力军参加战争。

嘉定事件和马尼拉之战以后,赵学宁得到了十八万左右的华人人口,这些人成功编组之后,又能建设很多的农庄。

后面白宫算了一笔账,认为可以适量的抽调一些成熟农庄内的青壮入伍,这些新加入的人口用不了多久就能填补征兵带来的生产空缺。

于是赵学宁就正式启动了第四兵团和第五兵团的组建任务。

因为招募的青壮大部分都是接受过一些正规军事训练的,都不是军事小白,所以第四兵团的组建很顺利,第五兵团的组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两个新兵团的组建将以前面几个老兵团中的优秀老兵、士官为基础,让这些老兵团的优秀老兵、士官前往新兵团担任更高职位的军官,提拔他们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带动新兵团的训练和战斗力。

这种老带新模式可以最快的让新兵团形成战斗力。

新兵团成立初期肯定不会执行正儿八经的军事任务,但是驻防任务还是可以执行起来的。

一边执行驻防任务,一边进行新兵训练,如此,就能解放其余两个主力兵团的战斗力。

因为国家建立之初还是打过几场大战的,某些地区情况不是很稳定,比如铜州,所以赵学宁就会安排主力部队在当地驻防,建立驻军大营,协助行政人员办理一些行政人员不好办理的事务。

至少需要等到当地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农庄和农庄自卫队之后,主力作战人员的治安任务才会结束,回归到军事备战状态之中。

目前,整个兰芳有好几个驻军大营,除了铜州,金州、霆州和开州也都有驻军大营。

原苏门答腊、现在的金州由于包括了马来半岛的南部地区,那里原先有一系列的小国和部落政权,因为多次袭扰兰芳控制的南部沿海地区,被赵学宁发兵攻灭。

有些残余势力往北逃窜,在兰芳控制区和北边的暹罗控制区中间流窜,不好剿灭,于是赵学宁干脆就在这里设置了驻军大营,常年安排一个营的部队轮番驻守,保障兰芳商业的安全。

霆州因为原先是尼德兰的统治核心,巴达维亚更是曾经的商业核心,也是进一步向南扩张海洋势力的关键节点,所以赵学宁设立驻军大营,安排一个营的军队轮番驻守。

开州则是因为土著势力最多最杂,不服从的人也最多,之前的五个首领联合作乱事件之后,赵学宁设置了驻军大营,以威慑宵小。

四个驻军大营之外,就是原来的汉城、现在的天京周边的总大营。

一般来说,没有军事任务的部队每年都要来总大营驻守一段时间,除非发生战争,总大营无论何时至少都会保持两个营的驻军。

菲律宾破袭战之后,赵学宁需要在宋州和瑶州设立驻军大营,眼瞅着军队不够用。

好在霆州和开州经过一段时间的投入和建设之后,建设起了足够多的农庄,也拉起了足够数量的农庄自卫队,所以这两个州的驻军大营就被赵学宁撤除了。

他一边扩军,一边把霆州的驻军大营迁移到瑶州,使之驻扎在原来的达沃、现在的瑶州首府明珠县附近。

顺带一提,马尼拉被赵学宁设县,就把县名设定为吕宋,宋州的驻军大营,就在首府吕宋县的附近。

等于兰芳除了天京的那个总大营之外,依然维持着金州、铜州、宋州和瑶州四个驻守四方的驻军大营,军事任务比较多的时候,军队还真是不太够用。

这样一来,第四和第五两个兵团的建设还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起码,几个州的驻防任务需要他们支撑起来,否则一旦有战事来临,三个主战兵团都抽调不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