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昭 > 第一卷 第二十章 列肆

暮汉昭昭 第一卷 第二十章 列肆

作者:廿九去武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2: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刘宏的快乐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亲近之人的离去而有所迟滞。前有宋皇后,后有曹节。逝者已矣,活在当下一直是刘宏的处事原则,于是同年十月,皇帝列肆西园,获得了皇帝以外的另一个身份,禁中商会会长。

在刘辩看来,自己这个现世老爹的商业天赋可要比他当皇帝的天赋高出很多很多,因为即便是这样儿戏的经商游戏,在刘宏极其超前的经济眼光下,也能总结出极具“时代意义”的经济手段,做到盘剥民膏于无形。要不是刘宏本身极擅诗词歌赋,并又不知道《洛神赋》,刘辩甚至都要怀疑这个老爹也是穿越来的了。

故事的发生,在所有人眼里其实都很简单。

首先,刘宏发动了宫中所有的宫女嫔妃都参与到了这个经商游戏当中,有的扮演经营者,有的扮演买东西的客人,刘辩的老母亲何皇后自然也不例外。作为鼓励和奖励,皇帝特别从西园钱库中取了五百万钱作为奖励,以奖赏最后宝物卖的最多的经营者。

卖家有好处,买家自然也有好处,活动筹划方皇帝刘宏表态,经营宝物所得,皆归买方所有,如此一来,整个后宫,针对皇帝如此大规模的慈善之举,皆发自内心以及给予行动上全力支持。

一时间,这西园商肆对标与洛阳商肆,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嫔妃们为了卖的更好,或者买的更多更是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譬如经营者何皇后,甚至强行“征召”刘辩为其的摊位叫卖吆喝,这一度让刘辩感觉有种被迫营业的意思。

然而大皇子亲自吆喝买卖可比嫔妃们吆喝博人眼球的多了。或是出于后宫势力攀附,又或是因为刘辩实在可爱,再或是因为何皇后的宝贝实在是更加精美,为期半月的商肆游戏未出三日,何皇后便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了。

如此的结果在何皇后眼中甚至是后宫众嫔妃眼中,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毕竟皇帝应允的五百万钱是小,这五百万背后的天子赞赏和偏爱那才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可是这样的好东西,谁又敢和眼前这个人美心狠的何皇后争上一争呢?争不争的到暂且不说,可一旦争不到,那可是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啊。

于是,嫔妃们出人意料的默契瞬间就造成了这样一边倒的结果。显然,皇帝对于这样的结果是不满意的。

于是这个商业鬼才马上又开始了他的宏观调控。三日后,皇帝宣布,关闭何皇后经营商铺,并且给予其他商铺定价权,无需按照皇帝规定的价格售卖宝物,同时还表示,何皇后不参与最后的商魁评定但是经营成绩依然作为商魁评定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若是接下来的十二天如果大家的成绩都没有超过何皇后三天经营所得,那么这个商魁称号以及对应的奖励自然也就没有了。

不得不说,刘宏这一手宏观调控,效果出奇的好。西园商肆瞬间就恢复了起初的活力。

既然获得了定价权,众嫔妃为了能够超越何皇后,又是出奇一致选择给宝贝涨价,先前一块十万钱的宝玉,如今卖三十万钱,五十万钱的奇石,卖到了一百五十万钱。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自个儿摊位上的宝贝就那么多,又不如何皇后的好,如果卖的比何皇后的还便宜,就算卖光了也超不过何皇后,那索性黑心一点,卖的贵一点,兴许还有机会呢?

可是这样一来,作为买方的嫔妃们就不愿意了,何皇后处更好更美的宝玉才二十万钱,如今一块普通的美玉却要三十万钱,自个儿虽然有钱,可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作为被勒令停业的连带之人刘辩看到这样的情形也是不由啧啧称奇,看似平平无奇的宫廷儿戏没想到愣是被自己这个商业鬼才皇帝老爹,玩出了后世通货膨胀的感觉,当真是叫其刮目相看。

更让刘辩没想到的是,皇帝刘宏的神操作竟然不止局限于此,西园商肆不过萧条了两天。第六天一早,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甚至这样的繁荣有甚开业。

至于原因更是叫刘辩哑口无言。刘宏发钱了!刘宏不但给予了众嫔妃拥有购买宝物的所有权,竟然对参与购买宝物的嫔妃们作出了近乎疯狂的补偿。购得一件宝物者,补偿十万钱,二件偿二十万,三件偿三十万,以此类推。

这么一来之前买过宝物的嫔妃们仔细一算,手上的美玉、宝珠甚至都不要钱!西园商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可是对于本身没多少钱,没有买过宝物的嫔妃来说,这样的疯狂简直是奔溃的,原先十万钱的美玉头一天才涨到三十万钱,如今又因为皇帝补贴,涨到了五十万,原先自己尚能买上两块,可是现在竟是连一块都买不起了。

然而最崩溃的还是要署何皇后,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太实诚了,自己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奇珍异宝,三日间卖了个大半也不过八百余万钱,可这半月后的八百余万钱,在西园商肆中不过买个两三珠串,心中不平便去找皇帝撒娇理论,熟料皇帝非但不予以补偿,还将其训诫一通,说什么经商有风险?回到宫中和儿子刘辩说说吧,没想到这小子跟着来一句入市须谨慎?

刘辩对自己这个实诚老娘的盈亏以及其在自己皇帝老子那儿的非常遭遇其实并没有多大兴趣,这半月以来的所见所闻让其不由想到了两年前在北邙山脚下史子眇与他说的一些琐事,只是那时候觉得不以为然,如今看来触目惊心而已。

“若是往日太平年间,十钱便可买上一斗粟米,如此算来一石不过百二十钱而已。而后北地战事不断,粮价涨了不少,百二十钱不过三斗米了,阿侯……嗷,殿下为何有此一问?”史子眇久不见刘辩,今见其突然造访,自是喜不自胜。

“现在呢,现在米价几何?”刘辩不置可否,追问道。

“说来惭愧,自由殿下照拂,老臣久不知米价几何了。想来现在战事渐无,米价总该有所回落。”

“六百石县令须六百万钱。”刘辩摇了摇头,兀自推测道:“若是太平年间,这六百石粟米不过七万二千钱,饶是县令任期十年,亦不过七十二万钱而已。六百万这样的定价,我先前竟然没有想过,只做故事听了。”

“殿下可有什么疑虑不防说与老臣听听。”史子眇见其自言自语,不由问道。

刘辩连连摇头,仍自顾自言道:“如此通货膨胀,怕是十倍有余,为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天下黎庶了。”

“何为通货膨胀,殿下言语竟为何意?”

“老爸,我若猜想不错,如今百二十钱怕是只能买一斗粟米,一石至少要上千钱了,而且若是百姓所求,怕远不止此价。”刘辩皱眉叹息道。

“竟至于如此贵吗?”

“若是之后黄巾四起,战事延绵,莫要说是粟米了,怕是真要易子相食了。”刘辩感慨颇深。

“我却又以为米价实在不当如此之贵。”刘辩刚刚说完却又连连摇头,皱眉道:“一石粟米不过三口之家三月之食,若是家仆徒附三千的大豪族,一年之食便需四千石,也就是四亿钱,一年之食若需四亿钱,如何豪族可堪此负担?”

史子眇听闻笑到:“这一点,我就比殿下知道的多了。且不说洛中自会铸币产钱,这些豪族本就以盘剥百姓,吞并土地为其根本,他们自不用去购买粟米,甚至还要将富余粟米用来出卖,如何还会嫌粟米价贵呢?”

刘辩一时无言,复又点了点头道:“铸币之事我耳闻时久,只是未尝亲见,便是知晓其中道理,却也实难感同身受,不想竟也成了何不食肉糜之货色。”

“殿下如今又是如何感同身受了?”

“西园列肆,陛下赏钱买物,我那母亲便是受害者之一,自然就感同身受了。”刘辩无奈笑道。

“原来如此。”

刘辩看着案前史子眇吃剩下的半碗麦饭,幽幽叹道:“从前我只以为黄巾之乱不过效仿陈胜吴广,为了一争王侯将相之言,如今总算明白为何有如此多人不记生死,跟着张角这个贼道造反了。”

史子眇虽不知其所谓,终还是极其配合的问道:“为何?”

刘辩指了指那半碗麦饭道:“为此而已。”

史子眇赶忙捧过那半碗麦饭,胡乱拨了两口,干笑连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