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黄金耳 > 第274章 十大国宝

黄金耳 第274章 十大国宝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7: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年为了对抗日本侵略的准备,不只是军事问题而已。qiuyelou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合中华文化精粹的故宫文物要免于战火,此时须护送至南方。

故宫的文物,当时是在北平。日军的战火从热河扩至华北,文物遭到破坏及失散的危险大增。因此国民政府提早准备决定南迁疏散,从二月六日夜里悄悄从故宫搬出来,运到南京的朝天宫山洞库房。

两个月下来运了一万个木箱,这个紧急措施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其后中日战争的战火向全国扩散,直接把木箱分散送往四川省乐山、峨眉等安全地区,以防有所损伤。

中日战争结束,暂时回到南京,不久后因与共军战况恶化,在1948年底运送台湾。这样看来,内地故宫并非外界所说的“有故宫,没文物”,只是让故宫遮蔽了文物,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展出。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谁也说不清有没有错,三个人转了一圈,吴天缘重点看了看正在展出的青铜编钟,故意留个话头,等以后有机会联合展览一下。

“没问题,天缘博物馆水平不比我们差,以后咱们多多合作!”

胡馆长求之不得,现在吴天缘是圈子里的大咖,靠着一己之力从各大博物馆交换国宝回流,这点打心眼里佩服!

他上任以来没少联系各大博物馆,就是希望能交换一部分回来,但人家都没兴趣。主要是因为你用中国藏品换中国藏品,除非舍得拿出国宝重器,否则别人肯定没兴趣。

可是外国宝贝又没有,谁像吴天缘一样,寻宝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所以对于吴天缘这样的稀有动物,所有博物馆都希望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说不定哪一天就要求人家!

原本胡馆长还怕吴天缘对台北故宫有什么偏见?专门找了林百里和黄玄龙做中间人,结果人家一视同仁。qiuyelou待遇比外国的好得多,现在还主动来这里参观,未来还能联合展览,让他放心下来。

“我们这里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全馆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胡馆长带着吴天缘来到库房,分享经验道:“搬迁的时候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一共2382件青铜器;文人又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

吴天缘兴奋的看着943幅宋画,赶紧吸收能量,这次爽呆了!

“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还有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差不多17934件,但却集中了内地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

“著名的三希堂帖,内地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内地没有。他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仅有的清代仿本也交换给你了。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

吴天缘花了一个小时才吸收完全部能量,整个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耳朵越来越胀,又快到达升级的临界点。

“这是翠玉白菜!”

吴天缘终于看见慈禧的翠玉白菜,果然巧夺天工,很是赞叹。

“翠玉白菜一直是我们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居国宝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样“全年无休”!都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也有大博物馆想借展,也只能回绝。许多岛内外游客一进故宫,就先问翠玉白菜放在那里?一定要看过翠玉白菜才觉得不虚此行。”

胡馆长无奈道:“它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纯洁,翠绿叶片上雕塑两只象征多产的螽斯,祈愿能多子多孙。玉雕师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琢碾出一棵鲜活欲滴的白菜。”

“这是毛公鼎和散氏盘!”

“不错,毛公鼎鼎鼎大名,但散氏盘一般人很少知道。它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陕西风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原藏清内府,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原拓本极珍罕,海内学者争求而极难得。”

“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苏轼,黄州寒食帖,上有诸名家及清乾隆皇帝题跋。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此帖先在民间辗转收藏,后被清廷收入内府。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后流失海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

“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全卷描写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图前题“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应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笔迹。有宋宣和,金明昌,元天历,清乾隆,嘉庆诸印,以及柯九思,吴瑞,梁清标,安岐诸收藏印。”

“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它历来被称为范宽的代表作,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

“汝窑水仙盆存世唯一孤品,汝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具。因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9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

“汝窑莲花碗,存世也只有一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