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星(下)

东厂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星(下)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这几天的更新数量依次为2000、3000、4000依次递加,请大家给骨头多一点时间处理家事,大至15号左右就可以恢复每日八千以上的更新。

“杨涟与左光斗是否刻意对我隐瞒汪文言劣迹,老夫不敢擅断,但老夫在此之前,从未听闻汪文言过往事迹。”

星并没有肯定袁大海的问话,而是打了个擦边球,他的意思很简单,第一,他从来不知道汪文言过去的劣迹;第二,他不敢确定杨涟和左光斗是否刻意对他隐瞒了事实。言外之意就是一点,言官们说他包庇宵小的罪名是肯定不能成立的,因为他并不知情。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罪。

“大人是天官之尊,在朝数十年,大人所说,下官焉有不信之理。”

袁大海点了点头,没有反驳或者指责星在狡辩什么,而是顺着他的话风说道:“既然如此,那下官是否可照实回奏皇上,杨涟与左光斗有勾结奸小之实,而大人却受二人蒙骗,误以奸小为良善而结交呢?”

星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杨大洪过往便有结交内侍之嫌,王安在时,他与王安走动颇密,移宫之时,更是他与王安密谋,其间我外朝乃至内阁多不满此人,观此人行事,结交奸小图私利怕是为真。不过…”说到这,他顿了一顿,眉头皱了皱,眼中掠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精光,续道:“不过依老夫看,左大人未必也就知情,怕他与老夫一样,也是受了蒙骗所致,这才对汪文言信任有加。”

袁大海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大人是吏部尚书,若说大人对汪文言这等宵小混迹朝堂一点责任也没有,倒是叫下官难以相信的。”他很问问星为什么对同是东林党人,也同为东林领袖的杨涟如此仇视和不屑,但想了想,还是忍住没有问。因为答案不用问也是能猜出的,无非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这个恩怨完全是“利”字引发,与人的阅历与年纪并无直接关系。想道星的性格和他所做的那些事,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星为什么如此“配合”,概因他不想自己被牵进去。

闻言,星似笑非笑的摸了摸胡须,突然起身,缓缓朝前走了两步,停下脚步后,扭过身来看了眼袁大海,轻笑一声:“汪文言的内阁中书之职是内阁直接任命的,并未走我吏部,若说起来,我吏部也只是奉内阁之命办理,倘若皇上真要深究,这事也是罪在内阁,而不是罪在我吏部。”

“大人这番话,可是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倒也清白得很。”

袁大海也跟着起身,朝前走了一步,正色说道:“若是下官将大人这番话据实上奏,大人可知会有什么后果?”

“有什么后果?”

星有一种居高凌下的气势,让袁大海有一种被压的感觉。那种气势是一种久经官场,一直为人上人才有的气势,准确的说,是一种上官对下官特有的气势。不舒服归不舒服,袁大海的脸上依然是一种谦卑的模样,仿佛在星面前,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

“后果有两个,第一,杨涟有结交内侍之嫌,并为一己私利纵容包庇奸邪汪文言,为其行不法之事,从中谋利。第二,内阁对于汪文言的任命有违法理,按理,首辅应当引咎辞职。”

星听后,只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其它反应。从吏部衙门被东厂番子锁拿到这里后,他便知道自己要想出去,必须舍弃点什么才行。而他又一向是一个有失必要有得的人,所以他必须交待些能够让自己脱身的东西出来,如果能让自己党内的政敌和眼中钉倒个大霉,他自是乐意不过的。至于魏忠贤会从中得什么利,他却是并不在乎的,因为在他看来,对付一个太监远比对付杨涟和叶向高容易得多。

星急着要出狱,他急着要重新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因为他筹划一年之久的京察还有四天了。时不待我,错过此次京察,他将抱撼终生,他真的老了,上天留给他一统东林党,再造众正盈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若是这次京察不能一扫阉党爪牙,他就只能再等四年。试问,人生有几个四年可以虚耗呢?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远比任何一个人都急,更何况,杨涟已经发动,若是让杨涟成功,一举铲除魏忠贤,那他的声威将在党内与朝堂上不日中天,届时,只怕天下人只知他杨大洪,而不是我星了。

因此,无论如何,星都不能让自己陷在东厂,他必须设法让自己重回吏部,主持本届京察,否则,他很难说清自己是否还有时间和能力完成自己毕生的筹划,让大明真正处于一个由“众正”把持的局面中。

见星不吭声,袁大海跟着说道:“如果皇上信了大人的话,那下官可以断定,首辅必然去职,杨涟也将被免职听审,而大人则毫发无损,安然出狱。”

“老夫本就无罪,这东厂本就不该来,既已说明,自当出狱,难不成还在你东厂久呆不成?”星笑了起来,笑得很是开朗,笑得也很有底气,与他老迈的样子恍若两人。

袁大海一动不动的站在那,等到星笑声停歇之后,才道:“恕下官直言,要是事情真如大人这般所说,那下官真的有点为大人你担心了。”

“为我担心?”星一怔,不明白袁大海意欲何指。

袁大海微微一笑,解释道:“杨涟与首辅都是你东林党人,尔今大人却将罪责推给他们,事情传了出去,东林党内怕是对大人要颇多非议吧?”

星昂首一摆手,不以为然道:“东林诸君,皆为正人君子,攻不遗余力,清家丑也是人人争先,绝不因一党之人而起私心,这个可不须你东厂担忧,本官既然照直说,就有照直说的底气!老夫为官数十年,可曾怕过别人的风闻?但知秉公办事,法理无情,绝不因人而异!”

“大人让下官真的有点佩服。”

星一番斩钉截铁外加理所当然的话语让袁大海暗叹一声,他原以为星既然是个固执的老头,那想要他配合,就要费出相当大的努力,哪知赵老头自己倒贴送上门来,一番话从他嘴中说出,着实让袁大海惊讶万分。

理直气壮的说了那番话后,星突然有种失落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袁大海也没有说话,两人就那么怔怔的看着对方。片刻之后,袁大海打破沉默,轻叹口气,说道:“大人是否打着弃车保帅的念头呢?在下官看来,大人眼中的车便是杨涟、首辅乃至左光斗,那帅却是大人您自个。”他这话是问得直接了,已经表明双方立场了,并不讳言阉党与东林之争,也不讳言星心中的龌龊了。

“老夫只知忠于王事,报效朝廷,造福天下苍生,个人私念从来没有,你也莫要胡自猜测。你可知,老夫一世英名可不是凭空而来的!”

袁大海的话让星十分不满,他肯和这个东厂的千户在这谈上这么多,为的只是要尽快出狱,换作平时,只怕一个好脸色都不会给这个鹰犬番子。却不想这番子得寸进尺,竟和他说这等不知轻重之语,着实让他不快。但心中怒归怒,脸上的神情却丝毫不变。然而他越是这个样子,袁大海越是要激他一激,干笑一声后,突然说道:“大人可知你所说,正是下官急需,或者说,是我们督公非常愿意听到的。用亲者痛,仇者快来形容大人刚才所说的话,怕是最恰当不过的,不知大人又是如何想的呢?”

星微哼一声:“老夫照直说事,不问其他。这番话利于何人,不利于何人,从不是老夫所考虑的,老夫心中所想只有大明的江山社稷,除此之外,任何事都不是老夫所关心的。”

“难得大人这么配合下官,下官自然要对得住大人。不瞒大人,汪文言已经招供,据他据供,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私下收受熊家人贿银四万两,欲谋熊廷弼出狱。这份供词已经由汪文言本人签押,熊廷弼及其子熊友安也都招供,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一旦证词呈给皇上,那杨涟、左光斗等人必然难逃法网!”

听了这话,星出奇的一点反应也没有,只淡淡的说了八个字:“祸由自取,罪有应得。”

“祸由自取,罪有应得?”

袁大海喃喃自语一声,失声一笑,侧脸朝门外叫了一声:“来人,送赵大人回去。”

当下进来两个番子,星虽有点意外袁大海这么快就送自己回去,但也不多言,迈着官步在两个番子的押送下回到他的牢房。待他走后,钱恩侧身闪了进来。

袁大海问他:“你都听到了吧?”

钱恩点了点头,有些疑惑道:“星打得什么算盘,他怎么会这么说?如果照他说的上奏,那首辅和杨涟都要被追究,这对他东林党可不是什么好事。”

袁大海轻叹一声,悠悠道:“星是在为他自己,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听了这话,钱恩愣了愣,不可思议道:“可这不像他赵尚书的为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个人,得看他在关键时候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我没有看到星有什么大义之举,甚至还及不上汪文言。却不知他那一世英名从何而来?若不是亲口与他说了这么多,我也是不知堂堂吏部尚书,东林领袖竟然是这等龌龊之人,可惜了,可惜了。东林党内竟是这般角色,东林不亡,天理也是难容的。”

钱恩听后,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以前常听人说,朝廷里尽是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事,但随你这些日子来,却感觉也不过那么回事,谁的刀头硬,谁的话就硬。星若不是陷在我东厂,他焉会这般识趣。不过这样也好,省去了我们许多麻烦。”

“这世上可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也没有那么多的险恶人心,有的就是一个利字,星人老心不糊涂,他清楚进了咱们东厂,要是不吐出点东西来,他就别想毫发不损的出去。出卖一两个人,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何况叶向高和杨涟是他的政敌,若是他们倒了,不仅咱们督公得利,他星捞到的好处怕也不少。利字当头,亲娘老子来了怕也管不住,呵呵。”

钱恩也跟着笑了起来,问袁大海:“你怎么准备处置星?将他的话据实上奏?然后放他回去?”

“当然要据实上奏,他的供词可对咱们大有好处。”袁大海突然冷冷一笑:“不过星的吏部尚书,我想他可能只有下辈子才有机会当上了。”

钱恩闻言,心中一凛:“你是说?”右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袁大海点了点头:“兵部的霍维华向督公建议除去星,将京察的主持握在我们手中,督公已经同意,所以星不管有罪还是无罪,他都不可能安然无恙从咱们东厂出去。”

“可是他已经招供了,供词还对督公十分有利,督公只怕不会杀他。”

“不一定要杀他,有的时候,让一个人失去他本来的用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让他声名尽丧。”袁大海轻声一笑:“这件事情要着落在宣教司,那帮笔杆子的用处大得很,除了办好咱们东厂的《真理报》,还得让他们发挥更大的用处。”

钱恩不是太明白袁大海的意思,袁大海也不和他多说,吩咐他看好星他们,便要进宫向魏忠贤复命。揣在身上的《东林点将录》已经捂得热热的了,再加上星这么识趣的配合,袁大海相信,意外死亡的左光斗将不会让魏忠贤太过在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