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一百零七章 与黑死病共存

完成了收缴工作之后,郭康熟门熟路地开始组织人手,恢复附近街区的秩序。

不出他所料,在行动开始之后,一些当地人就跑上街,趁乱四处放火、喊叫,准备趁火打劫。不过,郭康对此早有准备,马穆鲁克和骑士团成员很快击溃了这些四处冒出来的匪帮。扼守要道的军团兵也开始堵截,很快就抓捕了大批贼人。

清理完这个街区之后,郭康等人就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就这样,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都没有完工。等一切都结束,已经是下午了。

这次行动,不止得到了众多物资,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信息。因此,郭康和脱欢等人会了次面,就开始整理手头的资料。

经过对比,郭康很快就发现,现在粮食紧缺,不止是搜刮太紧,也是因为粮产量确实下降了。

按商人收税的账本显示,从五六年前开始,尼罗河的泛滥又变得不稳定了。水位有时暴涨,淹没了周围土地;有时又过低,导致取水困难。这些情况,干扰了农业生产,导致粮食的产出,收到了极大影响。

这件事情,在动手之前那几天,四处走访和收集消息的时候,郭康就注意到了。他对此十分重视,专门找来军团里的老营官,把资料给他,让他先做一下规划。等回头人手凑齐,就立刻开始营造,修缮水利。

不过,营官告诉他,如果是为了应付现在的情况,那根本不需要大兴土木,修建新的设施。因为尼罗河现在这点水位变化,完全属于正常范围内,按理来说,根本算不上“灾害”的。不知道埃及人为什么大惊小怪,搞得和天塌了一样……

郭康认为,就算这样,也不能轻敌,因此还是坚持大家应该去勘探下。但从这几天观察的结果看,情况确实没有他想的那么严重。

尼罗河周围,修建了一些水坝和运河,用来进行灌溉。拜巴尔和他的几个后继者,还进行过一系列的扩建工程。但之后,因为马穆鲁克们持续内乱,没人还有心思进行管理。尤其是布尔吉系的马穆鲁克掌权之后,一直不怎么看重水利工程的维护,导致很多设施淤积严重,几乎丧失了作用。

尼罗河两岸的一些耕地,位于河谷之中,在水利工程废弃之后,更加容易受到河水涨落的影响。一旦泛滥的程度出现变动,就毫无抵抗能力。正好这两年尼罗河不稳定,受到的灾害影响,也因此更加严重了。

不过,军团里的工程师们在实际勘察了几处地点之后,认为这也不算苏丹和底万政府的问题。因为这些所谓水利工程,规模都不是很大。有人干脆直接对郭康说,要是在河南老家,这种水坝和沟渠,也就是村里自修的级别。

哪怕没人来组织,大家既然在这里种田,总得自己打理吧?结果埃及人真能直接躺平,淹了也好,旱了也好,光在那儿哭,硬是没人去把水利维护下。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且,调查还发现,除了不会修水利的问题,埃及农民的技术水平,也低下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种地并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是一项需要农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劳动。耕田的农夫,需要具备基本的常识和素养;同时,村里也需要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经验的专业人才,开发和教授农业方面的技艺。

然而,埃及这边,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这样的结果,就是埃及人的耕种水平其实并不高,对于各种灾害也毫无抵抗能力。隔三差五,就会遭遇各种水灾、旱灾、虫灾、冻害。减产也就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听到这个情况,郭康就一阵头痛。显然,想解决这些问题,真的要从最基本的组织开始做了。

好处是,他已经有了收编罗斯人的经验,明白怎么做这种事情,至少知道如何起步了;坏处是,之前他带罗斯人的时候,受过的各种气,估计还得再经历一遍。而且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版本,又得换个角度把他拷打一次。也不知道埃及人几千年的文明,怎么混到和罗斯人坐一桌的……

当然,这几年的灾害,倒是没有导致人口减少——因为人已经死了一大堆了。

这些年来,埃及最大的灾害,并不是这些气候问题,甚至不是贪婪的包税人和粗疏的马穆鲁克,而是鼠疫。它对埃及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郭康对于“黑死病”的刻板印象。

从1347年那次大瘟疫开始,马穆鲁克统治下的埃及和叙利亚地区,鼠疫前后持续了170年,严重的大瘟疫爆发了20次,大概八九年就要来一回。至于小型爆发,数量就更多,导致这170年里,有六十年的时间,属于鼠疫肆虐的范围。基本上,已经成了当地的风土病了。

每次黑死病爆发,都会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这些资料,郭康倒是不陌生。因为1347年的黑死病造成的影响太大,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甚至,紫帐汗国的出现和发展,都和这次大瘟疫,有一些关联。

欧洲那边的情况,比较广为人知。至于埃及和叙利亚这边,紫帐汗国方面,也早就知道一些情况。当时,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路过叙利亚,记录了不少鼠疫爆发的情况。后来他去金帐汗廷游历,结识了郭盖、伯颜帖木儿等人,也让他们得知了这些消息。

按白图泰的说法,瘟疫是从亚历山大开始的。源头估计是意大利商人,可能来自西西里,也可能是从草原运送奴隶的船只。很快,疾病就在整个埃及扩散开。

据说,开罗每天都要死亡几百到一千人。疫情最为严重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死亡两万一千人之多。不过白图泰的说法,也不一定准确。因为那时候,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底万政府已经无法进行准确记录了。

之后,瘟疫扩散到上埃及,并且进入了努比亚;向东,则进入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加沙每天死亡多达一千人,市场被迫关闭,城外的情况也很糟糕,许多农夫病死在田野里。当地埃米尔说,虽然是收获的季节,但他已经无力组织人手收割粮食,因为农民都已经死了。

许多居民点被瘟疫摧毁,在约旦河边的杰宁,只剩下一位老妇人幸存。贝都因人的部落也遭到了黑死病袭击,一些地方,帐篷里的人,甚至他们的牛、羊、狗,都全部病死了。

白图泰试图躲避瘟疫,却发现大马士革也已经爆发了。城里人没有办法应对,就举行斋戒。等他到达的时候,疫情已经有所缓解,每天只有两千四百人死亡。瘟疫还向北,传到了曼比季,并且进入小亚。整个马穆鲁克势力范围,都遭到了严重打击。

这些消息被紫帐汗国获知,已经是之后几年的事情了。

那会儿,他们也已经从各种渠道,得知整个欧洲都爆发了严重的瘟疫。东欧地区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意大利和西部,据说情况极为严重。再加上埃及和叙利亚的消息,很显然,整个地中海世界,都遭到了这种致命瘟疫的袭击。

紫帐汗国那会儿还不大,领土也都是些穷乡僻壤,早就被各路军阀打烂了的地方。交通还没怎么恢复,整天就是和当地土贵族打来打去,商人都不怎么敢来。因此,倒是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但这些消息,还是造成了很大震撼。

郭盖等人认为,如今蛮夷横行,礼义荒废,统治者不修德行,因此天地间失去了调和,五德失去了次序。因此,邪气四处肆虐,造成了这种大规模的瘟疫。

后来,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大家不断见识蛮族国家内部,因饥荒、瘟疫和暴政导致的惨状。所以,这个观念不但没有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甚至进入了紫帐汗国的正统性叙事中,和教化蛮夷、吊民伐罪一道,成了常用的宣传口号。

等到郭康这个时代,吴王率领一些明朝人来到大都,在避难的时候,也带来了那边的一些故事,和中原地区流行的新思想。国中的罗马人,特别喜欢他带来的明太祖檄文。其中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语句,更是广为流传。

可能是因为朱元璋的事迹太有激励性,这话经常被人改几个词就拿去用,说是要学习“世界光复者”朱洪武的事迹,驱除蛮族,光复罗马。把这些思路,都融合了起来。

而且,和后世的一些印象不同,黑死病也不是只有这一次,更不是肆虐了几年之后就突然消失了。欧洲地区,和埃及一样,也是频繁爆发的。

欧洲的官僚体系远不如天方教世界完善,记录也经常不完整,但就算如此,也可以断定,这个时期里,欧洲也至少有17次严重的爆发。平均十一年,黑死病就要大规模卷土重来一回。至于小规模的,同样已经无法记录了。

所以,郭康等人,对于瘟疫这个现象,以及后续的影响,其实是很熟悉的。只不过,由于资料短缺,不知道这些瘟疫,到底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而埃及的各种资料,尤其是底万政府的人口统计和税收记录,就能直接补足这部分的认知。

按照资料,埃及的经济遭到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1389年的时候,黑死病在上埃及爆发,卢克索地区24000个费丹的土地,只有一千个在正常耕作。十年后,瘟疫再次爆发,埃及2200个村庄,有40个完全废弃,462个税收减少。农民不是病死,就是惊慌逃走,导致当地根本无法正常征收粮食。

在城市里,小麦的正常价格是60到90迪尔汗,瘟疫爆发后上涨到了360。又过了十年,也就是郭康他们发起远征之前几年,同样的疾病又爆发了。这次,不止粮价上涨,商人还勾结起来,发国难财。而开罗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但不进行打击,还故意袒护粮商,限制其他人运输粮食进城,导致口粮涨到了上千迪尔汗之多。谢赫得知消息之后,罢免了开罗的总督,还紧急给市民发大饼,把粮价压到了600左右,但不管商人集团,还是黑死病,都不是他能抗衡的,因此也无法挽救整个局势。

人口和经济的损失,对马穆鲁克政权来说,还是比较间接的。最直接的打击,是马穆鲁克和教法学者等精英人群的死亡。

相对于欧洲,天方教世界的精英阶层,在面对瘟疫时,要普遍更加尽责。苏丹和埃米尔们一般会坚守本地,为了躲避瘟疫而放弃管理职责出逃的人,往往被视为懦夫,受到人们的鄙视,甚至有人被迫又返回岗位。马穆鲁克也往往会被派往一线,维持治安,组织民众恢复秩序。

宗教学者和管理基层的教士们,在瘟疫期间也很尽责。按照文书记录,这几次大规模鼠疫中,乌莱玛阶层始终在坚持履行职责,组织人们祈祷,为死者义务举行葬礼,安抚恐慌的民众。

所以,瘟疫之后,并没有出现欧洲那样,教会因为面对黑死病时无能的表现,乃至神职人员的种种丑态,受到人们普遍质疑的情况。相反,人们对于宗教和神职人员,反而更加信任了,毕竟人家有事是真的上……

但这种结果,却很难说是不是好事。

从统计看,马穆鲁克的死亡率,比普通平民还要高。实际上,第一次黑死病,就几乎把马穆鲁克阶层彻底摧毁。苏丹纳西尔·盖拉温有两万四千名马穆鲁克。他去世之后,几个儿子陷入内战,正好这时候黑死病爆发,导致马穆鲁克数量锐减。疫情之后,已经只剩下1001个人了。

此后的苏丹们多次进行恢复的尝试,但很少有人成功。整个布尔吉王朝期间,皇家马穆鲁克的数量,几乎没有超越过一千人。

更严重的是,黑死病对于儿童,杀伤力更强。15世纪初,也就是郭康这个时代,学者伊本·比尔迪根据底万户籍册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他发现,在一次75天的疫情中,损失了男人1065人、妇女669人、儿童3969人。

在民间,这恐怕只能算是当代的众多悲剧之一,但对于马穆鲁克政权来说,却是致命的。

马穆鲁克效忠的对象是领主个人,而不是整个王朝或者国家。按照传统,老苏丹死后,他的马穆鲁克也很难被继续重用,因为新苏丹往往不太信任他们,而是更信任自己亲手购买和培养的年轻亲信。

更何况,按马穆鲁克政权的特色,新苏丹很大概率并不是老苏丹的子嗣,而是起兵夺位的其他军头。因此,前任苏丹的马穆鲁克,反而是怀疑和监管的对象。

然而黑死病爆发之后,幼年、少年的马穆鲁克学童,死亡是最严重的;而前任苏丹的马穆鲁克,都是经历过瘟疫还活下来的人,抵抗力相对较强,死亡率就不算太高。这导致新苏丹迟迟不能培养出自己的新一代班底。这个问题,甚至影响到了马穆鲁克政权内部的势力平衡。

上一次黑死病爆发,就在不久前的1410年。这次瘟疫从叙利亚开始,在大马士革造成了五万人死亡,许多村庄空无一人,大片农田被废弃。而埃及的情况同样严重,谢赫的马穆鲁克学校里,有几百名学徒死亡,之前耗费巨资购买和培养的人才,几乎损失一空。

为了应对可能的外敌,只能顶着高价,走土库曼商人的路子,再紧急购入奴隶补充。而这些新人,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比不上之前,培训的也非常将就。当地学者记录说,就算集结全部的皇家马穆鲁克和哈勒噶军团,也就只有五千人,其中恐怕只有一千人堪战。

在这种情况下,谢赫想尽了办法,聚集了大量兵力,但质量十分堪忧,大部分其实都是临时凑数的。连战争爆发的时候,他投入战场,作为总预备队的皇家马穆鲁克,素质都参差不齐——为了弥补数量的严重不足,谢赫甚至只能让新学徒也加入阵列。结果,很多所谓精锐,其实就是一群半大小孩,训练时间可能也就比义务制的普通军团兵,稍微长一点。他们的实战表现,自然也无法保证了。

知道了这些,郭康才明白,为什么当时敌人表现的这么奇怪。

经济和军事上的问题,进一步动摇了马穆鲁克的统治。1410年的瘟疫中,巴勒斯坦的乡村,受影响不是很大,但苏丹却想把城里损失的税收,加在幸存的村民头上,以此保证军费不下降。结果,人们纷纷逃离村落,躲避赋税。之前的农耕区,甚至开始游牧化了。

在紫帐汗国和叙利亚军阀筹备南下的时候,埃及方面没有从此北上的打算,当地人也完全是躺平的心态,可能就是因为之前已经被折腾惨了。无论是地方领主,还是普通人,都实在不想再去拼命了。

如果从未来看,这个趋势也不会就此停止下来,而是会再持续一百年之久,直到马穆鲁克政权灭亡。因为在之后的时间里,黑死病依然会不断爆发。

1460年,黑死病导致1400名皇家马穆鲁克死亡;1476年的爆发杀死了2000人;1497年,又有1000名皇家马穆鲁克亡于瘟疫。布尔吉王朝执政时间最长的苏丹凯特贝,一度也尝试过恢复经济和军事,但在历次瘟疫中,他的马穆鲁克死亡超过八千人。史学家们直白地记录说,“皇家马穆鲁克的城堡空空荡荡,因为他们都已经死亡”。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

在国际局势上,马穆鲁克政权也长期处于被动。

安达卢西亚的残余势力,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四处求援。原本,作为这一带最强大的天方教政权,马穆鲁克就是他们最主要的求助对象。当时的苏丹,也确实有过出兵支援,打断十字教“再征服”运动的想法。

但黑死病导致的士兵损失,让马穆鲁克军队丧失了跨海远征的能力,计划最终泡汤,没能阻止敌人的继续南进。安达卢西亚人病急乱投医,最终都找到大都去了,才有了之后的事情。

而在历史上,直到灭亡,马穆鲁克都没缓过来。因为经济崩溃,军费不足,马穆鲁克甚至长期没有大规模列装火器。奥斯曼人记录说,在早年,他们和马穆鲁克的交战中,马穆鲁克们军饷充足,武器优良,每次都能占据上风。但到了16世纪,同奥斯曼人对阵的,却是一群迟钝、沮丧、没有军饷和军械陈旧的暴徒。

到1516年,奥斯曼和马穆鲁克决战的时候,马穆鲁克的战术依然是传统的全骑兵硬冲。尽管这些马穆鲁克还是一举冲垮了奥斯曼征召的炮灰,迫使耶尼切里陷入苦战,表现的比波斯骑兵还好一些,但其实已经没有战略上取胜的可能性了。

想避免这个情况,真正把埃及消化好,而不是和马穆鲁克——或者代替他们的奥斯曼一样,单纯把这里当提款机,恐怕首先就得面对这个问题。如果按之前世界的历史,1414年当年的夏秋,就会再来一次小规模黑死病爆发,算起来都没多长时间了。郭康等人固然可以带兵跑路,但光靠逃避,恐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因此,郭康也加紧进行整理,看目前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资上、组织上,乃至思想上,都要抓紧进行研究,加以利用。

平心而论,这个时代的天方教世界,相比于欧洲十字教诸国,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他们这里的医学更加发达,组织也更完善。对此,双方其实都是承认的。但和马穆鲁克过于尽责地执行命令,反而害了大家一样,这种优势,也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

在黑死病最初几次的发作中,埃及人也对自己的医生和教士有足够的信心,以至于瘟疫爆发后,和欧洲人逃离城市不同,埃及人反而涌向城市,因为城里有更丰富的医疗资源,也有更多的寺院和神职人员——在大家的印象中,这里的医术和祈祷,应该是能拯救自己的。

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的医学来说,黑死病还是过于超纲了。这种行为,不但没有拯救难民的生命,反而导致了城里的人口密度提高,传染也更加严重。

对于瘟疫本身,医生和学者们有一些隐约的了解,知道疾病会在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传播。不过,他们大多认为,传播的途径,是遭到污染的空气。

老海胆和伊德里斯他们的师祖,也就是那位总结周期律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发现瘟疫之前,老鼠总是有些异常表现。不过这种发现,也只是出于直觉,他自己也没能研究出鼠患和瘟疫有什么直接联系。对于如何进行应对,大家也没能拿出有效的办法。

因为医学方面的措施都没有什么效果,从苏丹到普通人,都只能求助于宗教。但哪怕当代人自己,都已经发现,宗教方面的努力,同样效果不佳。

在圣训里,有一些关于瘟疫的条目。比如要求信徒在瘟疫爆发时,不要前往发生地;自己所在的地方发生瘟疫,也不要慌忙逃离。老先知还告诉众人,瘟疫同样是成为烈士的征兆,在瘟疫中去世的信徒,也算是烈士。因此,在瘟疫发生时,天方教信徒要比法兰克人之类,更好管理一些。一些虔诚的人也乐意冒着危险留下,积极参与防治活动。

这些教规,很多都是老先知的生存经验总结,对于当时人应对各种灾难很有价值。但几百年下来,很多地方还在吃老本。那些有优势的地方,往往也没能继续发扬下去,甚至走向了抽象的方向。

之前黑死病爆发时,束手无策的苏丹就求助于教法学家,问他们,这是否真的是胡大对于众人的惩罚。教法学家们分析之后认为,这都是因为民众多行奸事,尤其是埃及的女人们,甚至白日里都在街上卖俏行奸导致的。

苏丹于是下达命令,除了年老的妇人,禁止一切妇女出门,还组织了巡逻队,看到街上的女人,就暴打她们。此外,也严格禁止大家饮酒、赌博,试图让胡大息怒。

然而,瘟疫还是没有就此停止。甚至,事后统计死亡人数,女人比男人还低得多。苏丹对此十分困惑不解,教法学家们也解释不了是怎么回事。

此外,他们还尝试过各种奇怪的方式。除了限制和歧视妇女,还制定过歧视性的政策,要求齐米阶层的异教徒穿奇装异服,穿戴明确的标识。

这些措施,也同样没有取得明确的效果。不过和欧洲同行相比,马穆鲁克们普遍比较……质朴。发现歧视没什么用,他就不歧视了。因此,这些政策也没有持续多久,就渐渐荒废了……

在这种环境下,想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大概真的需要费一番功夫了。

按后世的描述,好像只要大家躺平等死,让黑死病带走那些倒霉蛋,很快瘟疫就会自己消失,留下一个更加适合发展工业和资本主义的王道世界。

但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肯定不可能是这样。

无论欧洲还是中东,黑死病都根本没有突然消失,而是一直在给社会放血。埃及的情况已经够严重了,欧洲那边的条件更加恶劣,说没有多少损失,郭康才不会相信。只可能是因为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记录,所以没记录就等于没死人,大家就和黑死病成功共存了。

黑死病确实造成了大量工匠死亡,导致技术工人的薪酬大幅上涨。但是,埃及同样发生了这种情况,但工匠地位和薪酬的突然提升,却没有引发技术的进步,反而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生产。因为很多人反而因此更加摆烂,不再研究怎么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反正雇主也没别人可选。

这就难免让郭康怀疑,之前听说的那种说法,是否也是个知道结果,再去论证过程的成功学神话。实际的情况,估计就是瘟疫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能对抗还是必须尽力对抗。编这种段子,估计就是要给自己找个面子挽尊吧。

所以,很多事情,现在就得开始着手去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