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一百零六章 迦太基能通过贸易战击败罗马么?

收缴了几处仓库之后,郭康拿着到手的材料,开始就地进行统计。

这几个仓库都属于城里一名大商人,里面装满了各种商品。光是东方运来的丝绸,就堆了整整一个库房。只是,郭康点查了一下,却发现,关于金银币,却没有明确的记录。

“怪了,这人光囤货,没有现钱啊。”他奇怪地说。

“埃及这些年一直钱荒。”伊德里斯告诉他:“努比亚的金矿现在几近枯竭,尼罗河上游的黄金减少得很严重。西边的马里也在内乱,图阿雷格人不断袭击商路,所以从那里获得黄金的渠道也开始出问题了。贵金属减少之后,埃及本地的贸易逆差反而在不断增大,所以问题就更严重了。”

“他们买了什么,这么花钱?”郭康问:“转手贸易还不够赚钱么?这些丝绸卖去欧洲,换来的杜卡特和弗洛林,也是黄金啊。十字教徒的金币就不算金币了么?”

“那倒不至于,单纯就是开销太多。”伊德里斯想了想,说道:“苏丹和埃米尔们需要购买奴隶,而奴隶现在很贵。你们罗马人截断了草原的奴隶来源之后,原本最重要的钦察奴隶就断掉了。后来帖木儿西征的时候,你们又去插手高加索地区,导致那边的奴隶来源也开始减少。”

“但是,为了稳固地位和争夺权力,购买奴隶始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哪怕出高价,也必须获得奴隶来源。大家争相加钱购买,黄金的流失就更加严重了。”

“买奴隶能买到这个程度……”郭康嘀咕道。

“我之前听人说过,现在市场上,一匹战马要十五个第纳尔,一个顶级的美艳女奴要十个第纳尔,而一名有天赋的战士苗子,要至少六七十个第纳尔。”他给郭康算了下账:“这还只是有希望成为马穆鲁克的儿童。所以,这些奴隶战士,成本一直是非常高昂的。”

“原来美女是最便宜的啊。”郭康恍然大悟。

“当然,马穆鲁克能带来军力和权力,战马则能帮助加速这个过程。”伊德里斯摊摊手:“至于女奴,只能拿来玩玩,怎么可能和这些相比呢。”

“也是。”郭康点点头:“这钱估计就流出埃及了。不过转手贸易的钱,他们也吃不上么?不至于吧。”

“肯定是能吃上的,不过钱可能只在账面上,而不是以金币的形式放在仓库里。”伊德里斯告诉他:“您在埃及待一段时间就知道了,这里的市面上,是不怎么会出现金币的。”

“埃及本地采购商品,一般是用铜币。一是因为金银的货币混乱,一般人用起来很麻烦;二是因为马穆鲁克也支持铜币。本地的结算,都是这种比较多。金币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了单纯的记账单位了。”

“另外,因为转口贸易多,所以这边的兑换业务非常发达,但是大部分货币兑换,都是通过期货的形式。商人们倾向于不用现金当场支付,而是先作为债务记录下来。”

“比如,商人把东方货物贩卖给意大利商人之后,得到了一批杜卡特金币。”他举例道:“但商人不会直接交割这批金币,而是选择以记账的形式接收下来,然后找到同样是意大利来的货币兑换商,签一份合约。商人计划在三个月后,趁着风向合适,继续前往东方贸易,因此要求兑换商在两个月后,按照当时的汇率,给他一批至元通宝。到那时候,兑换商再把铜钱交付给他。”

“两个月后汇率会变化么?”郭康问。

“会的,而且有时候变化还不小。”伊德里斯说:“我和老师从波斯回来的时候,搭乘过元朝人的商船,他们那边也有不少人做这种生意。不过他们有时也会兑换纸钞,多少有点差别。”

“因为交割的不是现金,而是债券,所以也有商人专门购买这种兑换券,等待汇率变化,以此牟利。在开罗,炒这玩意儿的人还不少。所以,这些从事大宗商品经营的商人,反而没有现钱在手里,也是正常的。”

“这帮人可真会做生意……”郭康忍不住又感慨起来:“他们要是这么玩的话,确实没有金银流动的需求,只需要最后用商品交换铜币,这一步就够了。但这么多元朝铜币,上哪去弄啊?”

“他们自己会铸造的。”伊德里斯说:“埃及的铜不多,但从远古以来,就有可靠的进口渠道了。大元那边,也允许我们铸造并且使用他们的铜币,只要含量和规制符合他们的要求就可以。当然,直接带铜锭过去,他们也同样欢迎。”

“哦,这样。”郭康明白了。

关于这件事,之前孙十万之前也给他说过。大元一向奉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外来的商人只要携带贵金属或者货物前来,他们就都欢迎。

爪哇政权的控制区,黄金产量还算充足,但银矿铜矿都不太够用,尤其是长期高强度战争所需的铜,让当地货币很是吃紧。

不过,爪哇元各大家族,都经营了众多种植园,出产各种香料、木材、糖类。他们的工坊里,能生产不逊于明朝的铁器、瓷器和丝绸。此外,当地还出产各种珠宝和珍稀物品,并且从印度进口棉花进行加工。这些产业,都能带来高额利润,形成巨大的贸易顺差,让其他各国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汇入爪哇,补足了当地的各项需求。

除了贵金属货币,各大家族还都发行自己的兑换券,乃至通用的纸钞,用于进行大宗贸易。之前,元朝中央政权,经常忍不住滥发纸钞,导致贬值严重,钞票如同废纸。但爪哇元外有明朝的九族压力,内部各大家族也互相竞争,谁都不敢竭泽而渔,把这个好用的筹款方式用废掉。

所以,爪哇政权的掌权者,都对自由贸易深信不疑,相信只要能够维持贸易,这些就都不用发愁。

“不过,您真准备对所有商人动手么?”他思考的时候,伊德里斯迟疑了下,还是问道:“马穆鲁克们名义上是各地的领主,但他们平日里都是不管事儿的。基层的事务,都是这些包税商负责。现在让马穆鲁克去管,他们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见得能管得过来。”

“这还只是一部分问题。埃及的财政收入,还很依赖贸易,要是贸易断绝,连刚才说的这些贵金属都难以获取。您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啊?”

“管理的问题,其实不用愁。我们有丰富的建立组织的经验,现在最麻烦的问题,反而是有人已经占领了这个生态位,不让我们建立组织了。”郭康说:“至于贸易,就更简单了。他们不做,有的是人做。”

“意大利商人一直想要我们给他们分一杯羹,今天早上的时候,爪哇商人的代表也亲自跑过来了。他们想要在印度建立贸易基地,然后和我们合作,建立跨越大洋的贸易路线。这都可以很好地取代埃及商人了。”

“至于贵金属这些……按照我们罗马人的经验,货币安全和贵金属供应的稳定,反而是不可能靠贸易维持的。”

“这是有什么典故么?”伊德里斯问。

“罗马故地,贵金属也很贫乏。”郭康告诉他:“早年,罗马人连自己的货币都没有,一直在用人家的钱币。后来,他们铸造了‘阿斯’作为铜钱。但当时的阿斯,就是一种份量很大的铜锭,非常原始。需要进行大额支付的时候,就去找南方的各个城邦定做。比如罗马人使用的双德拉克马银币,就是委托卡普阿的铸币厂制作的。”

“罗马的农业比较强,手工业生产力也发展的很快,在和其他国家的交易中,常年处于顺差。然而,北方的伊特拉斯坎联盟,和迦太基关系密切;南方的各个城邦,则属于希腊文化圈。罗马人虽然生产了众多商品,但在贸易上,地位却比两边都低。”

“由于缺乏对于货币的话语权,别说借助货币控制经济了,连获取贵金属,稳定币值,都难以做到。最后,罗马人缺铜缺到连自己仅有的辅币都无法维持了。那个铜坨坨,都要坚持不下去了。”

“货币难以维持,等于商品的定价都不能保证,出口商品还得被人刮一刀,等于要打白工。罗马人摸索了很久,最后发现,还是战争,才能解开这个难题。”

“天兄纪元之前280年的时候,罗马攻打青铜产地、伊特鲁里亚的城镇沃尔西尼。缺铜缺红了眼的罗马人,连神谕或者盟约之类的理由都没准备好,主要目的就是抢铜。城破之后,罗马人四处劫掠,掠走了所有铜器。连城里的铜制神像,都被他们硬给搬走融掉了。”

“由于吃相太难看,希腊人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专门讽刺说‘罗马人热爱艺术’——在那个年代,这种连神像都拆了去用的行为,有些过于实用主义了,尤其是信仰偶像很虔诚的希腊人,更是难以接受,因此出了名。”

“不过自此之后,罗马人也开了窍。这一圈,哪里有铜矿和银矿,哪里就能冒出来军团。等到三次萨莫奈战争和皮洛士战争结束之后,罗马人已经击败了意大利的其他势力,获得了对当地矿产的统治权,终于能够稳定自己的币制。”

“这时候,其他各方也终于开始正眼瞧他们。因为这时候,罗马已经是迦太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了。不过这个时候,依然是迦太基控制了市场和商路,而罗马人还在生产商品。”

“出口产生的巨大顺差,让罗马人手中持有大量迦太基债务,以至于开始的时候,罗马这边居然充满了反战人士——这与和平或者公义之类的理念口号,当然没有关系。其实就是元老们唯恐手里的债券打了水漂,因此迟迟不能下决心对迦太基开战。”

“不过,真到了迫不得已打起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贸易优势并不能决定什么,对方的商业制裁也就是个笑话。等到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压倒了迦太基,就开始发行自己的第纳里乌斯银币——就是那个名字一直流传到现在,还在被你们使用的币种。”

“所以说,有时候也不用顾虑太多。”郭康笑道:“我们至少有武力保底呢,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