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一百章 进城先打经济战

郭康休息的这段时间里,谈判也取得了成果。在开罗城里,一群前任苏丹法拉吉时期的马穆鲁克,发动了兵变。

脱欢告诉他,那个正巧被他截住的高级军官,就是马穆鲁克在米努夫的埃米尔,名叫艾哈迈德。他是这次出兵最多的三个埃及领主之一,而且在迂回的时候负责最关键的突破位置。然而,作战非常不顺利,让他损失惨重,自己也被抓了。这导致艾哈迈德憋了一肚气,觉得都是谢赫在坑他,因此决定接受罗马人的诏安——只要保住他那几片封地就行。

艾哈迈德交待说,战前的会议上,马穆鲁克将领们认为,凭借现在的军力,直接打垮罗马人,难度是很大的,需要认真想办法,尽可能采用可靠的战术,谋取优势。然而,在战术规划上,马穆鲁克方面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所以,才导致了战斗进行的极其不理想。

脱欢和罗马军官们对此十分好奇,问他为什么认定就是指挥的问题。因为罗马方面,在战后也立刻进行了例行的总结。初步的结论认为,这次战斗中,马穆鲁克士兵的素质,并没有达到大家预期的水平。

这次,罗马左翼的表现并不好。当然,这也是在意料之中,毕竟放在那边的,就不是什么“正经人”。从一开始,大家就没指望那些盟军能做什么事情,丢那儿单纯就是为了壮壮声势的。

而三十三军团左翼,守夜人大队是受罚过来的,士气和作战意愿都未必靠得住;郭康的第二大队是个大杂烩;那几个摩里亚大队,也是之前战绩平平的普通队伍。哪怕被敌人冲垮、分割,都是可以理解的,在作战计划中,也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因为第二大队里,也有不少家丁和老兵,是个十分牢固的支撑点。能以他们为核心,抱团拖住一段时间,就足够实现整个战役计划了。

但是,从事后看,左翼实际上并没有被突破。整个战役下来,最危险的时候,也就是第二大队和摩里亚大队之间出现了断裂,然而马穆鲁克方面甚至无法顺势进行包围。

退一步说,马穆鲁克当时确实一度成功切断了第二大队和军团其余部分之间的阵线,但就算给他们算作迂回成功,当时的局势,现在看来也不算多紧迫。在这个包围圈里,当时有第二郭康大队、第四守夜人大队、以及还在坚持抵抗的骑士团残部,而马穆鲁克再也没能把他们这些人进一步分割了。

整个战斗,马穆鲁克方面最大的战果,就是打垮了三个百人队的罗斯人,全力去围攻一个大队都吃不掉。事后统计,发现郭康大队那边,也是受轻伤的多,战死的少。

尤其是波西米亚人那边,受箭伤的人颇多,基本都是对射阶段被马穆鲁克骑射手给射的。虽然如此,下马的重装马穆鲁克,也没能突破他们的防御,所以就算运气差,受伤重的人,也都能得到救护,没有造成太大损失。这么一对比,马穆鲁克的状况,就更加令人生疑了。

罗马军官们对此很好奇。他们说,战前,罗马这边是十分看重马穆鲁克的。毕竟之前,马穆鲁克对外战争的胜率,一直很高。而且和其他某些靠防守战刷胜率的国家不同,马穆鲁克总是会尽量把战事拖到外线解决。

虽然现在,马穆鲁克国家看起来衰落得厉害,内乱也很严重,但他们就没有什么时候是不内乱的,不还是照样打赢。所以,就算是这个局面,他们能发挥出多强的战斗力,也很难说,千万不能轻敌。

所以,这个结果,很出乎大家意外。艾哈迈德一直说,是指挥的问题,但在罗马人看来,马穆鲁克的指挥思路中规中矩,对时机的把握也还行。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谋划,但这次的情况,说实话也没有太多操作空间,这个表现已经算还可以了。反倒是士兵的水平,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让人怀疑是不是高估了。

因此,大家才很好奇,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自己的想法,倒是反过来的。

艾哈迈德解释说,他们也不是瞎讲。虽然政治上十分混乱,但所有的马穆鲁克高层,都有充足的战斗经验,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对于自己的专业性,他们也有足够的自信。

按照马穆鲁克的经验,虽然他们自己,更多是作为精锐战士出名。几次最著名的战斗,也都是依靠高昂的士气、精湛的武艺和耐苦战的能力打赢的。但真正想要获得胜利,最重要的还是敏锐的战略眼光和优秀的指挥能力。

比如,战斗中能坚持长期作战,就能拖住敌人更长时间,让主攻一侧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任务,提高容错率;马术更高超,就能更快地进行机动,更好地执行扰乱和集中突击的任务,减少出错的概率,提升冲击力。总而言之,士兵们的这些素质,最后的目标,是要提供足够的执行力,去完成战场上的各种任务,让胜利的天平更倾向自己一边。单纯去和敌人硬拼,就太浪费了。

马穆鲁克与敌人作战时,也是如此。几场最有名的战斗,都打的相当讨巧,并不是仗着士兵素质高就硬上。

在开会的时候,马穆鲁克高层内部,就有人指出,这次的情况,和之前在艾因贾鲁击败蒙古人的战例,有一些类似之处。但是,这两次的不同之处,要多得多,而且几乎都是在对马穆鲁克不利的方向。

和那次一样,外来的敌人都是一个强大蒙古汗国派来的偏师,都拉了一些拜上帝教教友,和叙利亚的天方教地方势力。然而,这次,紫帐汗国本部的势力要强的多。

马穆鲁克们不太懂东方的历史,但当时有非常明确的消息,说蒙古大汗死在东方了——整个地中海世界,都知道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旭烈兀汗因此带领主力匆忙返回,只留下一支严重缺编的万人队,马穆鲁克们也成功抓住了这个战略机会。艾因贾鲁并不是其他战斗那样,是蒙古的主动进攻,而是得知消息之后,马穆鲁克立即进行动员,主动出击所挑起的。这就是为了把握机会,寻求战略上的主动。

相比而言,这次,反倒是紫帐汗国占据了主动权。马穆鲁克将领们意识到,和其他汗国不同,紫帐的政局已经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并且成功抓住了马穆鲁克自己问题最多的时候动兵——这明显是有意为之,而且是长期观察之后,做出的部署。

马穆鲁克们这才意识到,这肯定是国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汗国,和之前他们交战的伊儿汗国之类,在战略上的思路也是截然不同的。

而这份克制和稳重,也果然取得了回报。艾哈迈德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时机抓的确实好。虽然,无论叙利亚人搞事,还是哈里发造反,都早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属于巧不巧的事情。但抓住这几个机会,让他们同时爆发,只能说是胡大对有心人的奖励了。

到这个份上,已经占据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轮到马穆鲁克仓促应付了。

各种天灾严重削弱了埃及马穆鲁克的实力,而他们的内乱比之前还要严重。乱局已经持续了前后二十年之久,并且在最近发展到了高峰。

艾因贾鲁之战前,苏丹库突兹和最大的军头拜巴尔都能通力合作。拜巴尔亲自带着少量前锋,执行危险的诱敌任务;库突兹则在左翼几近被蒙古人打穿的情况下,扔掉头盔,高喊宗教口号,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还在亲自参战,鼓励士兵们坚持了下去。

虽然战后,两人就直接开始动刀,最后拜巴尔干掉了库突兹,夺得了苏丹的位置。但打仗的时候,这俩也是真上去拼命的。然而现在的马穆鲁克,那可就不好说了……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人数优势也没了。

艾哈迈德说,马穆鲁克的军事经验,并不会让大家去和敌人“公平决斗”,而是要求大家尽量找机会多打少。

各种外交博弈和战略谋划,都是为了制造战役过程中,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平时的刻苦训练,也不是单纯让士兵在单挑中能战胜敌人,而是保证他们的执行力,在战场上也尽量制造局部以多打少的态势。

在艾因贾鲁的战斗中,蒙古军队的数量只有几千,剩下的一半则是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人,以及叙利亚当地的埃米尔。

本来,蒙古人还试图拉拢十字军,但马穆鲁克认为,法兰克人愚蠢而狂妄,很容易离间。果然,罗马主教禁止十字军国家和蒙古人继续合作,当地法兰克领主也瞧不上蒙古人,认为他们都是野蛮人,甚至主动出击,进行挑衅。

马穆鲁克还在集结的时候,西顿的法兰克伯爵,就先对蒙古人动手,抢劫了蒙古商队,杀死了蒙古主将怯的不花的侄子。怯的不花带人去报复,焚毁了西顿城。马穆鲁克派遣的说客,趁机行动起来,说服法兰克人支持自己,开放领土和道路供大军使用,甚至提供了水源位置和向导。埃及的军队得以迅速穿过这一地区,进入战场。等蒙古人被打跑,他们就顺手把法兰克人也收拾掉了。

战场上的成功,也得益于这些盟军的表现。蒙古人带来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骑士,都莽撞而无纪律;带来的叙利亚军队,则懦弱不堪。战斗开始后,拜巴尔的诱敌本来是不那么容易生效的,毕竟蒙古人自己也是用前锋轻骑进行诱敌的老手。然而,联军阵线里的十字教骑士,很快就忍不住,主动追了出去。

若是平时,蒙古人大可不理他们,送了就送了。但这次,十字教盟军占了军队总数的相当比例,不去接应,这仗也没法打了。怯的不花只能跟上,结果不出所料被人包围,陷入苦战。而交战中,霍姆斯的埃米尔穆萨又当先逃跑,导致整个阵型崩溃。

这两伙盟友,一个莽一个怂,蒙古人根本带不动,结果也近乎全军覆没。

由于叙利亚人的表现太过糟糕,大家一直不知道他们是哪一伙的。尽管后世的学者们大多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穆萨是内奸,他只是太菜了而已。但当时,库突兹和拜巴尔还是觉得,这人干的挺不错,甚至保留了他的封地和职位。

这次,紫帐汗国也带了一大堆各种来路的人,但他们的比例并不高,而且一路都被安排了其他工作,很多人并没有进入战场。

艾哈迈德说,在罗马军团离开之后,有消息说,守城的只有霍姆斯的埃米尔和一些雇佣兵。所以,他们确实想过先攻击杜姆亚特,试图截断后路。但在试探性进攻中,守城的霍姆斯军队表现异常勇猛,连续几次打退了贝都因雇佣兵。

这个表现出乎大家意料,将领们觉得里头估计有诈,就放弃了。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那个城,是他自己买下来的。跟着蒙古人干活还能偷懒,守自己的地盘就会拼命了,并不是因为城里真的藏了罗马人……

而战场上,盟军的兵力就少得多。唯一一支比较大的,还是哈菲兹自己的兵。他们是来争夺苏丹位子的,因此打起来颇为卖力。所以,连这个弱点,也不明显了。

因此,在一开始,将领们就意识到,和之前几次不同,这次估计不好打了。但现在,他们也没有什么退路。之前,大家都开始动手废立哈里发了,虽然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被政敌抓住把柄,可就麻烦了,因此这会儿根本没有退路。只能想办法打赢,把叛乱变成清君侧,再说后面的事情。

紫帐军队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所以只能尽可能多堆一些步兵,拖住他们,给主力时间来寻找弱点。一旦发现战机,大家就别保留实力,抓紧时间击溃一点的敌人。按照经验,比较精锐的敌人,是不那么容易被溃兵冲散的,但就算没有席卷剩下的人,也可以见好就收。

只要能打垮一部分紫帐军队,等第二天再战,或者进行谈判,都会取得一些优势。而就算没打好,大不了把埃及步兵都扔了,也不至于亏老本。

指挥作战的谢赫,却没有把握好时机。艾哈迈德认为,他找的位置明显不对劲,投入的时间也不对。发现第一轮试探效果不好之后,谢赫也没有选择撤退,而是直接把预备队全都填了进来。他还给艾哈迈德发令,命令他带兵全力打穿这里,说自己会负责其他方向的警戒和防御,迟滞敌人援军。

然而,这个判断,葬送了前线的军队。紫帐步兵并没有和他预料的那样,在之前的消耗中受到削弱。他看到的阵型不整的军队,也是人家的诱饵。这个突破口所在的敌军,看起来纪律不佳,动作也迟缓,但其实在后面埋伏了精锐,估计就是等他一头撞上去送的。

等他们开始进攻之后,骑兵反而被这些步兵黏住了。紫帐援军反向迂回过来,谢赫等人感到不妙,又匆忙下令撤退。进攻的时候,埃米尔们还听从命令,有序行动;但一旦有消息要撤,就立刻争先恐后,也不管掩护的任务了。

艾哈迈德身处前线,背后不止有紫帐追兵,还有大量逃跑的友军,把路都给堵死了。他没办法,只能向前挤,想从步兵那边冲出去,可惜没能跑掉。

脱欢告诉他,谢赫的判断其实没有错,那个地方确实有一些新兵,而且也不是故意设置的陷阱。但艾哈迈德拒绝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在计划时间内突破紫帐老兵的防线,依然坚持认为是谢赫太菜,指挥起来顾头不顾腚,把他给坑了……

脱欢对郭康说,这人还是懂得不少军事技能的,但马穆鲁克内部的恩怨,估计已经大到一定程度了。果然,得到保证之后,艾哈迈德就开始活动,派人带着自己的信,去开罗城,串通人手去了。

马穆鲁克们对于这个流程十分熟练。紫帐汗国派出的探子和说客,本来就联系了一些在内战中失势的人。现在又有了他当典型,大家就更加坚定了决心。很快,城里被边缘化的前马穆鲁克,就行动起来,并且得到了一部分驻军的支持,趁着夜色,四处放火,控制了军营和城墙。

等罗马军队赶到,城里已经分出了胜负。谢赫带着一些亲兵匆忙逃走,城市长官派出使节,正式宣布向罗马投降。

不过目前,城里的骚乱还是很严重。据马穆鲁克们说,因为之前强行征兵征粮,开罗最近一直处于缺少劳力也缺少粮食的状态。再加上战争和内讧,导致人心惶惶,现在大白天都有人聚集起来,相互抢劫粮食和财物。他们还得专注战争,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制止。所以,这个烂摊子,就得罗马人自己收拾了。

脱欢认为,这倒正好是郭康的强项了——论起稳定城市,重建组织,清除匪帮,他和朱文奎这帮人,经验比不少老军官都丰富。现在,正是让他们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所以,他特意跑了一趟,给郭康讲了下情况,问他准备怎么办,应该从哪开始下手,要不要先进行一些准备。

郭康想了想,告诉他,确实得好好筹划一下。因为想要稳定秩序,也需要一场战争。而且,按他的理解,恐怕是一场经济上的战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