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零六章 让波兰消失的小技巧

其他人每次想管小让娜,效果都不怎么好。这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很“叛逆”。连天天照顾她的大哥朱文奎,都经常被顶撞。

郭康就更不用说了。被小让娜各种嫌弃,都是家常便饭了。后来狄奥多拉吃小让娜的醋,他只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发现有人能管得住她,郭康也是松了口气的。

而且,他总有种感觉:马王妃虽然一直对让娜公主很友善,一口一个妹妹,这段时间还一直在帮忙安顿她,但内心深处,恐怕不是那么欢迎。

他故意把争执闹大,然后脱身往这边来,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看看马王妃的表现。毕竟,虽然她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吴王一家内部,依然是人脉网里最重要的人物。她的管理能力和立场,对于今后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马王妃没有像他想的一样,问好情况就开始劝和,而是直接单独把小让娜叫回来了。再想想之前,她不允许小让娜在这几天上街玩,却对让娜公主不管不问的态度,总感觉应该是有意的。

之前,他对马王妃的印象,就是一个标准到近乎刻板印象等级的古代大家族主妇。坚强却缺乏主见,善良却性格柔弱,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相夫教子。虽然和其他人的交往,仔细想来也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几乎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表现过自己对于“正事”的态度。

让娜公主刚出现的时候,他也主要在想外交上的名义问题,还有她和朱文奎的关系。对于马王妃,大家似乎默契地无视了她。毕竟,以她一贯的表现,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让娜公主应该不会以吴王妻子的名义大肆宣传,因为法国方面现在不想承认这个关系,而就朱允炆的现状,这层关系对她本人恐怕用处也不大。这种情况下,她不会威胁到马王妃目前的身份地位,而马王妃也应该和之前一样,像个完美的正宫娘娘,接受和管理好这一切的。

不过,从这两次的细节之处看,马王妃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她从来没明说过,连亲儿子朱文奎都没什么感觉,但郭康总有一种她在和让娜公主抢女儿的感觉。不知道往后,她会不会显露出更多的想法。

当然,这对郭康自己来说,也是好事。让娜公主的利益所在,以及她的思维方式,都和他周围这些罗马人差的有点远。她的行事方式,也过于特立独行,估计不是个容易说服的对象,今后也可能成为不确定因素。

虽然名义上是好盟友,但她终归不算自己人。小让娜要是和她走的太近,今后很多计划,也会增加额外的不确定性。马王妃来照顾小让娜,对大家来说才是最好的。

当然,这些目前只有他自己在想,连朱文奎也不知道。

他思考的这段时间,朱文奎正在用从他这里听来的理论,和妹妹争论。

小让娜似乎是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疯狂的教徒,天天来和罗马作对,不是因为教义本身出问题,而是因为教会介入了太多凡俗事务。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现实利益,自然就会动用宗教手段,维持这些利益。表现出来,就是各种完全没有必要的宗教战争。如果能让宗教和世俗权力分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朱文奎明显不太信。

“欧洲各国的拜上帝教,是不可能和中原佛教一样发展的。”他正笃定地说:“用改革佛教的方式处置他们,明显也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小让娜不服气地问。

“因为两边的情况根本不一样啊。”朱文奎一摊手:“罗马公教的问题,在于教义本身。直接改变教义,整合教会,才是最重要的。”

“中原王朝能要求僧人放弃世俗权力,限制他们在财产上的特权,专心从事宗教工作,是因为在佛教之上,还有个‘天’祭祀。”他解释道。

“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军事。这两种权力稳定,国家才能稳定。在中原,这两件事本来就被朝廷同时抓在手中,僧人无权介入。”

“他们信奉的佛教,只是祭祀的一种,没法威胁朝廷对于祭祀权的控制。所以,禁止僧人干涉世俗事务,也不会破坏‘祀’和‘戎’二者合一的状况,也才是有效果的。”

“但欧洲的朝廷,没有教会的职能。他们只有这么一个教会。强行让教会和世俗管理脱离,等于又倒退回上古,回到巫师和国君对立的时候了。”

“所以我才说,你说的这个宗教改革的思路问题非常大。”朱文奎最后判断道。

“但是……一直以来,这里的人确实都是这么呼吁的。”小让娜疑惑道:“按你说,难道他们做的都不对?”

“我觉得是真的不对。”朱文奎如是说:“他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或者说,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这方面经验,所以根本不懂,只是瞎寻思的吧……”

小让娜一时陷入了沉默。

马王妃倒是很支持朱文奎,也乐见他话语的效果。她趁机劝道:“你哥的话,伱也好好考虑下。娘知道你从小就聪明,所以这种事情,也一定要多思考,不要偏听偏信。”

“那欧洲人虽然经验丰富,但中原岂不是更远胜他们?他们坚持的,也未必就是对的吧。还得自己多想想才是。”

“这也不是我说的。”朱文奎笑道:“都是郭公子他们,之前讨论教义改革的时候,聊到的内容。我也就是在旁边听。要问,还是问他们吧。”

“哦,对了。”他转头招呼郭康:“你刚才不是正要说,如何对付波兰的教派么?给我们讲讲呗。我们这里现在都是想听的了,而且大家也没啥宗教成见,总该可以说了吧。”

“你能听进去就行。”郭康耸耸肩。

“我当然能了,我又不是狂信徒。”朱文奎不以为然。

“那就简单了。”郭康说:“其实还是老一套理论——这都是地理和历史背景决定的。”

“你也知道,这年头的贵族,身份都是不定的。就和刚才我们亲眼看到的例子一样。一个英格兰贵族在波兰也能持有领地;一个西班牙贵族可能同时要效忠法国和卡斯蒂利亚;一个法国贵族也可能跑去英格兰宫廷当官。总之,他们是‘哪国’贵族,其实并不重要。”

“至于平民,那就更混乱了。绝大部分平民没有什么文化,只知道自己所属的领主。领主更上的封君,以及他们之间的封建关系,对于平民来说过于错综复杂。基本上,大家对此都是没概念的。”

“很多国家试图改变这种情况,让贵族和平民有一个身份认同,以此来团结众人,防止像之前一样,一遇到危机,大家就纷纷树倒猢狲散。波兰想要的,就是这个。”

“但问题是,他们没这个文化基础啊。”郭康笑道。

“罗马的概念有多久了?法国的概念有多久了?波兰呢?他们没有这个文化基础啊。那你说,还能怎么办?”

“所以就要用宗教了,是吧。”朱文奎现在也学聪明了。

“是啊。”郭康点点头:“一方面,他们没有可以直接借用的、族群的文化和历史;另一方面,他们又正好身处罗马公教和正教的边界。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就是用宗教身份,来帮助建立这种认同。”

“你看,这就是他们显得这么疯狂的原因。”

“嗨。那直白说来,不就是没文化呗。”朱文奎哂笑道。

“当然了。有文化,谁去发疯当狂信徒啊。”郭康也笑着说。

“那你接着说,怎么对付他们?”朱文奎继续撺掇道。

“这个更简单。”郭康分析起来:“这种群体在我们看来,都显得疯狂又固执,似乎很坚定。但其实,这正是他们脆弱的表现。”

“说到底,一个群体,如果十分依赖宗教,需要借助宗教信仰进行整合,那说明它本身的共识并不牢固,只能依靠严格的宗教区分,界定一个‘内外之别’,让成员凝聚起来。”

“不过,这是最好对付的一种建立认同的方式了。我们也渐渐摸索出一套经验来了。”

“这还有套路的么?”朱文奎愈发好奇。

“对啊。”郭康点点头:“你想想,既然他们想用宗教进行区分,那我们需要做的,当然就是让他们的区分法,变得无法严格。如果能够扰乱他们的信仰,迫使他们互相怀疑,不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用的就是这种方式。”郭康指了指背后的广场:“贵族和士兵们想要活下来,就得宣布自己不是波兰人,这样一来,只有那些信仰和认同非常坚定的人,才会不惜性命去坚持。而大部分人,就和那个英国贵族一样,身份并不是那么确定。有机会的情况下,当然会选择保命第一了。”

“哦……那就是说,滑头的人才能活着,真信波兰这套的都死了。”朱文奎点点头。

“这只是最表面的现象。”郭康说:“只靠这一层,是没法真正造成破坏的。毕竟我们也不可能一次抓住太多贵族,而且被杀者也会形成鼓舞作用。”

“历史上很多教派面对着逼迫和屠杀,但很少有这种方式就能赶尽杀绝的,哪怕双方实力悬殊。我们面对波兰人,没有这么大的优势,当然也不会指望这一步就解决问题。”

“还有其他效果么?”小让娜也忍不住,加入了对话。

她爬到车窗边,想听郭康讲解。马王妃对此也十分支持,还往旁边挪了挪,让她凑过来听。

“有。因为我们说过,波兰是个特殊的国家,欧洲也是个特殊的环境。”郭康说:“很多贵族是有多重认同的,他们可以同时是很多国家的人。而平民对于国家的感情很淡漠,更认同的是自己的家乡。波兰希望人们更认同自己,但我们完全可以要求他们宣称,放弃这种认同。”

“这种口头表态有效果么?”朱文奎表示了疑虑。

“空口说出来,自然没有效果。但被人听到,就有效果了。”郭康告诉他。

“你知道,天方教什叶派,有个‘塔基亚’原则么?”他举了个看起来离话题很远的例子。

朱文奎似乎没听说过,但小让娜点了点头。

“什叶派的第六任伊玛目,因为苦于教派遭遇的迫害和屠杀,下达了教令,规定信徒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隐瞒自己的信仰。”郭康解释道。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种看起来很方便的规定,却几乎没有出现在其他教派过。不管犹太教、拜上帝教还是其他天方教教派,都不主张这种行为。哪怕免不了有个例出现,教团整体上也是很不鼓励这种事情的。”

“这么说,我倒是有印象了。”朱文奎恍然大悟:“之前我遇到几个叙利亚商人,他们喝酒之前,非让我强行劝酒几次才行。难道也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如果他们不是特定教派的,那严格来说他们是不能用这个方法的。”郭康说:“但你看,就算没有明确规定,大家也在滥用这套逻辑。”

“喝葡萄汁什么的,都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危险在于,教团没法用简单的方式,鉴别信徒的真伪了。在需要依靠、且只能依靠宗教团结大家的情况下,这种‘怀疑’,是十分致命的。”

“有人投靠了敌人,然后回来,说自己依然忠诚,之前只是伪装——那现在,你说信不信他吧。”他抛出了问题。

朱文奎和小让娜面面相觑。

“对于正常的组织来说,哪怕这人没有投降过敌人,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他投靠敌人,再回来当内奸。”郭康提醒道:“降将很难得到信任,哪怕回去也难以被重用,何况来回投靠两次的人。无论在哪个文明,大家都不会随便相信的。”

“而一旦这个口子放开,‘假意改信’成了定例。鱼龙混杂的人纷纷返回,里面有大量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跟敌人已经妥协了的两面派、甚至是敌人主动派过来的内奸。这又如何进行分辨呢?”

“而如果不能分辨,那么大量人员都会长期彼此怀疑,而且他们也确实都有做内奸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组织怎么运转?”

“所以,除非这个组织非常小,而且只剩下非常坚定且值得信赖的成员,否则几乎没人敢大张旗鼓这么做。”郭康说:“这就是怀疑的可怕之处了。”

“而我们做的,其实就是人为迫使波兰人‘塔基亚’,迫使他们相互怀疑。这下,能听明白了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