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二十一章 八卦步引忆旧事,九宫格智斗劲敌

03

且说柳青随念而动,抬手便是一剑,歪歪扭扭地向钟正刺去,将自己右乳下的空门清晰地暴露出来。钟正先是一愣:“这是什么招数?”随即点向柳青软肋。岂料柳青身形一晃,不待兵刃相交,从容避开,飞脚向他小腹踢去,同时又露出自己下盘的破绽。

这一来二去,钟正眼见柳青的招式不但与之前截然不同,而且漏洞百出,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破绽若是太多,岂不就等于没有了破绽?此情此境下,“龙华剑法”的威力反而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

钟正诧异之中,暗运一口气,又改用“太乙玄门剑”比划了几招,试探虚实。怎料柳青一般地应对,无论钟正使出什么样的剑招奇数,都无动于衷,只管卖出自己的破绽。

又过了一会儿,柳青的剑法更是飘忽不定,有时如醉汉舞剑,颠倒无常;有时又像一个没有学过武功的人乱砍乱挥,浑无章法可言。钟正始料所未及,从没见过这样的打法,不由得暗暗称奇:“他莫非疯了不成?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技艺,便是我台下的师弟都可以从容化解。”可几招过后,自己却偏偏无法破解这种“不成章法的招术”,不仅如此,钟正竟感觉自己出剑的方位皆能被柳青所洞察,先机被夺,反而处于下风之中。

打开天窗说亮话,其实柳青不过是在利用自己故意制造的破绽罢了:卖出的破绽,就好比是一个陷阱,引诱对方落入“圈套”————既然知道钟正下一剑的着落点,便可以料敌机先,攻其不备,从而占得上风。柳青现下的剑法看似疯癫无常,没有章法,却只是一种“假象”罢了,一来迷惑对手,二则节省内力,表面混乱,实则有形,将招式的外相加以改变渲染,弃其糟粕;却保留招式实际的内在与宗旨,取其精华。否则如此匹夫般的行为,早就一败涂地了。

这个计策可谓是破釜沉舟、险中求胜的方略,也只有柳青这种飞扬跳脱、善于变化,且拥有极大勇气的人才能够想出并付于实践。若是钟正看出了其中法门,不被你刻意制造的假象迷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弃“攻其破绽”的武学常规,随机应变,那柳青便真的江郎才尽,无法应付了。

可是钟正的性子与柳青大相径庭,他虽然根骨奇佳,天赋亦高,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但生性沉稳,中规中矩,甚至不善变化,呆板僵硬,于师承的武学,虽然尽得要领,却是有些拘泥形式。因此钟正的武功虽高,但他的性格却造就了他武学发展极为明显且难以克服的短板————一个人的性格,确实可以影响很多方面。

或许正是因为柳青在交手的过程中发现了钟正的弱点,所以才决定运用这个计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武当群弟子见大师哥空有一身武艺,却不得其法的施展,频频受制于外人,难免心急如焚。有几个机灵的弟子虽然看出了门道,却也不好干涉其中。可眼见形势愈来愈不利,也只好旁推侧引的提醒大师哥。

只见一面色焦黄,容貌干瘪的中年弟子对旁边一人轻描淡写的说道:“师弟,还记得昨日咱们在乌鸦岭之所见么?”说话人是武当派二弟子“千面慧手”耿明通。武当派以入门先后为长次,而不以年龄为尊卑,所以耿明通虽然四十有余,仍是钟正的师弟。

武当立派百年,传至今日,依照辈分化为两支,同宗同源,一支为“灵、尘、清、逸”;另一支为“参、风、明、太”。钟正是武当掌门“奇门遁甲”出尘道长的弟子,所以是“清”字辈传人,道号钟清子;耿明通是武当首座“乾坤八卦”归风道人的弟子,所以是“明”字辈传人,道号耿明子。耿明通年长智丰,处事老练,又常年委派于其他门派的交往,江湖阅历甚多,自不是一般的年轻弟子可以比拟。

与耿明通搭话的同样是一位“明”字辈弟子,名唤崔明睿。他在江湖上无甚名头,因此也就没什么绰号了,但他聪明睿智,古灵精怪,深得师傅与众位师兄弟的喜爱。此刻听到二师兄提到乌鸦岭上的乌鸦,立刻心领神会,明白话语中的用意。只听崔明瑞说道:“咳,可别提了!昨日咱二人去给乌鸦投食,有只乌鸦吱哇乱叫,可劲地拍打翅膀,一味儿讨好咱们,想多捞些食吃。”耿明通捋须笑道:“是了,任由它百般戏法的胡闹,一门心思的卖笑话,可咱们不去理它,它便达不到目的。”停顿片刻,稍微提高了音调,续道:“只需不理会他的套路,跳出常规,他便没有办法啦!”乌鸦是武当山的神鸟,乌鸦衔食更是武当奇观之一,弟子轮流去给乌鸦喂食,原是每日的功课之一,无甚奇异。二人看似在漫不经心的唠家常、说闲话,其实是在为大师兄出谋划策。

钟正内力极强,自然听得到他们闲谈,亦晓得他们想传达的讯息,可自己偏偏难以突破旧有的观念,实现不按常规的创新————眼见对方有一处诺大的破绽,若是不攻击此处,又能攻往哪里?没奈何,只得被柳青耍得团团转。

无奈之下,钟正又运起了《阴阳真经》,再度施展“六十四卦迷踪步”,旨在消耗柳青的体力,心想只要再拖上一会儿,他便会气竭力尽了。

岂料柳青哈哈一笑,道:“钟兄,这次可不灵啦。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说罢占住“中宫”的位置,绝不移动。武当群弟子惊讶之中,暗暗叫苦。

故老相传,“易更三圣”————伏羲始创太极八卦,后世称为“先天八卦”;周文王被囚禁于监狱时,以“伏羲八卦”为基础,演变为六十四卦,后世称为“后天八卦”;孔子弘扬易学的精奥,根据自己的见解阐述《易经》,增注修改,使之名传天下,所以《易经》有了“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誉。

奇门遁甲,是易学的秘术之一,以“后天八卦”、“九宫”、“洛书”、“二十四节气”、“时,空,数”构成基本的格局构架,为“奇门”、“六壬”、“太乙”三式之首————“奇”谓之三奇,即“乙、丙、丁”;“门”是指八门,即“开、休、生、伤、杜、景、死、惊”;遁甲,则是指六甲旬首遁入六仪,即“戊、己、庚、辛、壬、癸”,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视其加临吉凶,以为趋避,故称“遁甲”。据说《奇门遁甲》初创时共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后改为一千零八十局,姜太公因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张良得“圯上老人”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变化莫测。

出尘道长的江湖绰号既然为“奇门遁甲”,其造诣不言而喻。而钟正师承的“六十四卦迷踪步”,正是以“文王后天八卦”为基础演变而来,是一门极其高深的武学技艺,需要相应的上乘心法配合,特别讲究方位的刁钻,变化之中,六十四卦倘若走错一步,便会内息堵塞,气血不畅,甚至脉象紊乱,反受其咎。

“九宫”与“八卦”相辅相成,在图形的演绎中,甚至互为表里,相生相克,共同组成奇门遁甲的基体。因此要克制“六十四卦迷踪步”,须得从“九宫”入手。

而柳青之所以想到用“九宫”破解“八卦”,一则是因为蒙恩师传授过黄老之学,对《易经》较为熟悉,自然而然地联想;二则是根据脚下那张活生生的卦象图,发觉钟正所踏的方位,有九宫八卦重合之处,所以奇思妙想,心道:“奇门遁甲分‘天、地、人、神’四盘。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是唯一不动的盘,为坐山。我只需站住一宫不动,让他不能踏入正确的方位,他便无计可施了。六十四卦变化甚多,较为繁复,可九宫便只有九格,易于掌控。戍土亥水,坎宫子水,艮宫丑土寅木,震宫卯木,巽宫辰土巳火,离宫午火,坤宫未土申金,兑宫酉金。中宫不入地支,我先占住‘中’宫,再走‘兑’宫、‘坤’宫、‘离’宫、‘巽’宫、‘震’宫、‘艮’宫、‘坎’宫、‘乾’宫,逆运五行,反其道而行之,看他怎么办!”念及至此,柳青一个转身便到了中宫的位置,一边卖破绽,一边抢地盘,只在九宫内活动,绝不移出一步。

钟正骇异非常,心道:“他竟倒走九宫,逆运五行之法,占住了我落脚的必经之地!”他深知踏错方位的下场,内息反扑之力甚强,当下不敢大意,唰唰唰一阵猛攻,想将柳青逼出九宫。

若在平时,钟正原不必与柳青抢占落脚的方位,只需向外拓展,再利用一块空隙便可。但南岩八仙台的场地虽然不小,范围毕竟有限,若是走出擂台,那这场比武便是输了。

但钟正愈是心急,愈落入柳青的圈套,无法冷静思考,摆脱“攻其破绽”的武学陈规,将柳青逼出九宫。眼见“六十四卦迷踪步”堪堪走遍一循,不得不踏入九宫之中,钟正更是焦心如焚,竟忘了不施展迷踪步即可的道理。武当群弟子张口结舌,就连那见多识广、老成多谋的耿明通也张大了嘴巴,万料不到这少年竟如此机智,竟想出这般有用的办法————这种“卖破绽”、“反其道”的武学创新,当真是平生所未见,原来功夫还能这样使。

其实二人早已斗了一百余招,体力各有大量消耗,钟正更是被柳青的小聪明耍得焦头烂额,

心有积愤,剑法竟偏离了武当派“稳中求胜”的宗旨。柳青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机会来了!”露出左肋的破绽。此时的钟正积郁已久,心绪烦躁,更是不假思索地拍掌攻去,柳青运起内力,举掌相迎,“碰”的一声,二人对了一掌,柳青脚下踉跄,假装不敌,借力向后窜出,诈败而逃,同时用余光观测与钟正的距离。钟正毫不犹豫的追去。柳青边测距离,边算角度,终于使出了最为得意之绝招————回风舞柳!

所谓绝招,便是一击奏效,且不能轻易使用的。“回风舞柳”的剑招,就相当于枪法中的“回马枪”,锏法中的“杀手锏”,讲究事先扰乱敌人心智,迷惑对手,制造不敌的假象,进而出其不意的一击。柳青也正是凭借这招无与伦比的“回风舞柳”,才轻易战胜了“流浪刀客”谢无常,点苍派掌门郁清风————却说柳青不断地卖破绽,造假象,是不是都在为最后的孤注一掷做准备呢?

钟正只觉眼前一花,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觉柳青的断剑架在了自己脖子上,登时呆住了。柳青手腕一翻,剑尖朝下,抱拳笑道:“钟兄,承让啦。”钟正命脉受制于人,显然是输了。

虽然柳青胜得侥幸,但一不使毒,二不用暗器,三不是以多取胜,而是凭借真功夫、真智谋拼了下来,赢得漂亮,光明磊落,没什么可说的————所谓斗智斗勇,智谋本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钟正定了定神,随即叹了口气,平复情绪。他虽有不甘,却也不失风度,笑道:“柳兄智勇双全,端的是年少有为,钟某不是你的对手。”摇了摇头,又叹道:“我本以为自己养心定气的功夫颇具火候,如此看来,还是修为尚浅,学艺不精,日后需再潜心研究本门武学,为造福江湖而努力。柳兄是同道中人,好朋友,好对手,好兄弟,他日若有机会,定然再向你讨教。”说罢抱拳还礼。

柳青赶忙道:“钟兄恁地谦虚了。小弟自知不是钟兄的对手,我乃是机缘巧合之下,耍了些小聪明罢了。若是真刀真枪的比划,我当真不成。”突然想起一事,拍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又道:“这不,方才对掌之时,若不是钟兄手下留情,小弟可就麻烦了。”想到刚才对掌比拼内功的情形,竟感觉钟正的内力颇为涣散,难以集中,绝非他原本的修为。那种感觉,就好像他之前受伤未愈一般。不过当时情况紧急,柳青只是隐约察觉,倒也没特别留意,只道是因为他“六十四卦迷踪步”没有走好,从而引发内息不纯的原因。

二人叙过之后,柳青朝台下作了个四方揖,向武当群弟子行礼。一众武当弟子早已对柳青佩服非常,俱都起身还礼,之后回到大殿招待柳青,替他包扎伤口,钟正、耿明通等位列前茅的二代弟子,陪柳青吃了便饭,喝了茶水,又谈了些江湖琐事,其乐融融。至于柳青下山后的事,暂且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喂!你发什么呆?”一声大喝止住了柳青的回忆,将他扯入现实中来。只见那白面公子早已欺到自己身前,皱眉说道:“心不在焉乃是武学大忌,如若换了别人,趁势偷袭,你还有命在么?”柳青见他所施展的步法与钟正有异曲同工之处,想来有些渊源,估计也是名门之后;又想到那紫面大汉所使的“左右互搏术”同是道家学派的武功,二人更以师兄弟相称,便将他们的来历推测了八九不离十;又见他们虽然唐突,却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于是更宽了一份心,问道:“请教二位门派?”柳青任务加身,本就不愿起冲突,惹麻烦,再加上思如泉涌,忆起了许多旧事,现下早就没心思、亦没必要与他们比划了。

岂料那白面公子道:“我们还想问你呢。你方才那手‘左右互搏术’可俊得很啊,却是跟谁学的?”柳青不答,继续问道:“二位是奉师命前来洛阳吗?有何贵干?”突然恍悟,自问自答:“哦!恐怕也是为了调查那封广布天下的英雄帖吧?嗯……泰山派果然名不虚传,有江湖道义,讲武林担当,受得起天下英雄的敬仰,看两位年纪不大,可是派中的二代弟子么?”那紫面大汉惊道:“师哥,他怎么知道咱们是泰山派的?”白面公子瞪了他一眼,道:“人家随口一说,你便自己承认了。现下是什么环境,怎能轻易透露身份?”柳青忍住笑,心道:“难道你们透露的还不够多么?”

那紫面大汉是个急性子,迫切道:“快说,你究竟是如何得知的?”柳青听他这么说话,便知道自己料中了,思忖:“这紫面汉子也忒没城府。”便极为含蓄地说:“两位的道家功夫是得到真传的。”柳青这句话可谓是一语双关,应得漂亮:一则夸赞他们武功高强;二却说明了是根基他们的武功门路猜测出来的,委婉非常。

那白面公子截口道:“那又怎样?天下道观无数,门派亦多,阁下为何单猜泰山派不可?至于武当、崆峒、青城,这可都是道家门派。”

柳青嘿嘿一笑,道:“听你们的口音,明明是齐鲁一带土生土壤的本地人,与甘肃、四川的腔调截然不同,怎会是崆峒和青城的弟子?至于武当派,那就更不可能了……”白面公子疑惑道:“为什么不可能?”

正是:施计谋赚得胜利,遇道友共解难关。不知柳青回答,难测明日凶险,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