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二十章 八卦步引忆旧事,九宫格智斗劲敌

02

且说钟正运起本门秘宗《阴阳真经》,使出武当绝技“梯云纵”,半空中好似有台无形的梯子,钟正双脚虚踏,直往上窜,眨眼便腾空而起。身体轻盈如流云,高低进退如儿戏,蓦地俯冲下来,“太乙玄门剑”连连递出,劈、挂、撩、刺、点、挑,发往六个不同的方位,运动之中,手分阴阳,身藏八卦,步踏九宫,内合其气,外合其形,多点开花地朝柳青攻来。

柳青见钟正凌空虚踏,竟能步步高升,不禁乍然一惊,自忖无这分本领,忍不住赞出口来:“好厉害!”他自幼习练轻功,已有所成,自然知道轻身功夫中最难克服的便是这“借力”二字:无论是谁,脚下须得有了着力点,才能发出力气————甭管你怎样的武林高手,哪怕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一跃数丈易如反掌,也不能超越人类极限,克服地心引力的作用,任意翱翔于天际。力竭之时,还是要落到地面上来,务必脚踩一物,换一口气,才能借力而发,再度向上、往前飞越。

不过高手的内息长,换气的次数少、要求低:一条树枝、一片花瓣、一纹水波,都可以加以利用,因此才会有什么“水上漂”、“草上飞”的江湖绰号。

其实“梯云纵”看似神乎其神,略一分析,倒也不外乎常理:那便是丹田内吊足一口长气,在空中无处借力、逐渐下坠时,丹田的真气吐泻,沿“十二经脉”的“足少阴肾经”,顺着腿部“阴谷”、“复溜”、“交信”、“太溪”穴,将力道传至脚底的“照海”、“然谷”,“涌泉”穴,借丹田传至足底的内力使用,所以仍可制空一会儿————内力越深厚,吊住的气便愈长,腾空的时间也愈久。说到底还是以修习内功为根本。

激斗之中,柳青没想通这一节,因此惊讶非常,暗暗称赞:“武当派果然名不虚传,门下竟还有这等本事,我真小觑他了。”未及分神,蓦地心中一凉,乍然见到钟正连续六个进手招式,尽数向自己招呼过来,六招宛若一式:“分剑翻劈”、“松枝挂剑”、“行步撩衣”、“进步中刺”、“蜻蜓点水”、“挑灯恶战”劈挂撩刺点挑,一气呵成。柳青只觉狂风怒号,甚至连空气都被斩成了数半,形势端的紧急。

其实在柳青看来,“太乙玄门剑”虽然奥妙百出,势大力沉,却是猛而不快。若在平时,自己必以快剑对攻,只要比对方的速度快,便可料敌机先,打乱他出招的节奏。奈何眼下已斗了七十余招,自己内息不济,气力渐衰,实在没有把握比对方更快,无奈之下,只好另做打算。

却见柳青唰唰唰连发三下虚招,剑尖不绝颤抖,狂挽之下,登时舞成了一个大圈子,“剑荡花舞”,边舞边退,紧守门户,试图封死所有的空隙。

岂料钟正膂力甚强,外加剑法上注入了武当派嫡传的上乘内功“阴阳真经”,威力更增,只听“碰碰铛铛”兵刃相交的巨响,柳青勉强挡下四招,只觉胸腔震荡,臂膀上一阵酸麻,登时站立不定,虎口一痛,显些抓不稳剑柄————要知剑若脱手落地,胜负立分。情急之下,柳青强作精神,心念电转,着地打起了滚,骨碌碌直滚出丈许,才堪堪避过剩余的两招,狼狈至极。武当群弟子齐声哄笑,但略加思索,依照当时的情况,大家都觉得除了就地打滚之外,实无更好的方法应对。

钟正也不由得一愣,决计料不到柳青会使出如此“丢人”的解数。假设换了自己,宁可被一剑刺死,也不愿在人前出此洋相,受此屈辱。他是武当派大弟子、“岁寒五公子”之一,在江湖上大大的有脸面,固然注重门派与个人的声誉,希望赢得胜利。然则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自降身份,丢了脸面。更何况这又不是生死较量,单是切磋武艺罢了。二人各有分寸,拼劲全力,如若不敌,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但倘若什么事俱都如此,打着“全力以赴”的旗帜,最后不敌便放弃努力,缴械投降,随即心安理得地宽慰自我:“我已经竭尽全力,但是失败了,又有什么好说呢?没什么可后悔的。”却毫无一点男儿汉的战斗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毅力————要知道成功便是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很多事通常都是再坚持那么一点点,便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但人们总是在黎明前最黑暗、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选择逃避与放弃,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当你到了走投无路、无比哀伤、怨天尤人,说什么都要放弃的时候,不妨再问一次自己:“我是否真的尽了全力呢?境况真的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么?”其实,我们通常都是在睡醒一觉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只要去做,办法还是有的。

另一则,大丈夫能屈能伸,丢点面子,受点嘲讽,又算得了什么?苏东坡有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韩信忍小忿而就大谋,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是不是英雄?张良历圯上老人之辱,得《太公兵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不是好汉?因此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失意,只要获得最后的成功即可:汉高祖刘邦兵败如山倒,被项籍打得抱头鼠窜,屡战屡败之际,甚至沦落到抛弃妻子的局面……可他“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忍受屈辱挫折,屡败屡起,终成大业————人可以输一百次,但一定要赢最后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正见柳青灰头土脸、踉跄着跃起身来,左臂也在方才打滚时不小心划破了一道口子,鲜血汩汩涌出,眉头一皱,正欲吩咐台下的师弟取来金疮药,忽然想到:“眼下胜负未分,不可鲁莽行事。此番比武非同小可,我眼下不仅是为个人而战,更是背负着所有师弟的荣誉,为武当派而战……我若败在他手下,那便意味着我派二代弟子中,无人是柳青的对手了。”又转念一想:“但我此刻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不如叫他认输罢了,免得他破釜沉舟,激发斗志。”念及至此,便道:“柳兄,你受伤了,咱们不打了罢?你表个态,我让师弟取来疮药绷带,处理过后,咱哥俩到大殿喝茶去?”他言下之意甚是明了,就眼下的情况而言,是你柳青输了。

柳青手腕一翻,剑尖下垂,抱拳道:“多谢钟兄好意,小弟虽然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却也不至于缴械投降,委曲求全。”说着撕下衣襟裹住伤口。

钟正见他虽然做了暂时处理,但胳膊上的血兀自流个不停,看来伤口不浅,便道:“可你伤成这个样子,还能打么?不如算了吧?”岂料柳青哈哈一笑,道:“钟兄,这擂台比武的规矩,却是怎的?”钟正只好道:“依照擂台比武的规矩:跌下场地者为输;身陷囹圄,命脉受制于人者为输;兵器落地者为输;缴械投降者为输……”他将“签订生死状,命丧当场者为输”一条省略不提。

柳青道:“既然我哪个条件都不符合,那便还有回旋的余地。”又侧头笑道:“钟兄,咱们约定只比剑法,可你上窜下跳,即用上乘内力,又使玄妙步法,小弟可有些吃亏啊。”钟正面色一红,不知该如何应答。

其实钟正并非有意如此,只比剑法,谈何容易?高手过招,一切顺应形势的变化,随心而动,随念而行,尽管双方各自克制收敛,但激斗之中,一个不留神便会使出其他功夫,这是常理之情————难道柳青就没有使用内功么?只是钟正更为明显罢了。

柳青见他极为尴尬,不禁好笑,一摆手,豪气万丈道:“大丈夫行事,何必在乎繁文缛节?钟兄未免太过拘泥了罢?咱二人兴致所起,斗到酣处,也就不比管这些禁锢人的约定了。

小弟此次前来武当,是为了增广见闻,领略武学圣地的博大技艺,一饱眼福。倘若只仰瞻武当剑法,未免意犹未尽,还请钟兄务必全力以赴,让我输个心服口服!”

钟正中规中矩,虽非性情之人,但也是江湖中人,陡然听到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语,不由得热血沸腾,大声道:“好!柳兄恁直爽,那咱们就各尽全力,去他妈的规矩,酣畅淋漓的比一场!”竟对他升起了别样的好感。武当群弟子见柳青受伤之余,豪气反增,明明不敌,更要大师兄全力以赴,不禁为其魄力所震撼,更对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所折服,方才因其言语轻浮而产生的不悦感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还有几个少年弟子振臂高呼:“同道之人,同道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见钟正左手捏了个剑诀,右腿高抬,摆出了起手式,说道;“小心了!”群弟子心领神会,屏气凝神,一声不发。柳青看他的招式大有文章,一时摸不清来路,不便贸然出击。岂料许久过后,钟正仍是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进攻的迹象,似乎在等待自己的变化。二人就这样僵持着。

柳青所知博杂,脑海中拼命搜索,突然想到武当派有一门“以不变应万变”的“龙华剑”,心下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武当派剑法种类繁多,且各有独特之处,《庄子·杂篇·说剑》曾云:“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翻译过来是:“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讲究后发先至。”————“龙华剑”正是以此为宗旨。所以三十六路“龙华剑”,自起手式“静观其变”,到收剑式“待之以动”,俱是后手招式。

柳青心道:“是了,我二人拆了七十余招,于对方的门路已较为熟悉,眼中瞧出的破绽势必愈来愈多。他定是自信可以看出我剑法的弱点,所以突然改用‘龙华剑法’,顺理成章。”忽然心生一计,想到了绝妙对策:“他既然煞费苦心地寻找我破绽之所在,我便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将破绽卖出来,哈哈……”想到这里,随性而发,抬手便是一剑,歪歪扭扭地向钟正刺去,将右乳下的空门清晰地暴露出来。

正是:抛却成败得与失,且自逍遥任我行。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