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290章 天使在人间(一)

明末大宗师 第290章 天使在人间(一)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王承恩将这封奏疏读完的时候,崇祯阴郁的心情已然大好,片刻之间他的脑子里已经作好了选择,“没有你卢象升,朕还不信就要吃带毛猪了”,崇祯果断地吩咐王承恩道:“去,快替朕拟旨,就派刘宇亮代替卢象升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卢象升呢?”王承恩一愣,怯怯地问了一句。

“着他来京听勘!”崇祯愤愤地说道

王承恩的心中一跳,他偷眼向皇帝的脸上瞟了一眼。他知道卢象升并没有打过败仗,甚至还得到了莫名其妙的帮助,也莫名其妙打了几场小的胜仗;如今皇上听信了监军太监高起潜的鬼话,才对卢象升的印象开始不好,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他不敢说一个不字,只是躬身告退,遵照皇上的吩咐出去拟旨。

当王承恩刚走到乾清宫的廊下时,崇祯又把他叫了回来。他俯身肃立在皇帝的面前,等候着主子新的吩咐。但皇上却什么话也没说,显然他已经是等不及由秉笔太监代他拟旨,于是自己抓起象管狼毫,龙飞凤舞地写出了一个手诏:“首辅刘宇亮疏请督师,情词慷慨,殊堪嘉慰。着该辅臣即赴保定军前,总督诸镇,相机进剿,驱除逆虏,迅奏肤功,以安邦国。至卢象升畏葸不前,实堪痛恨,着即褫去本兼各职,来京听勘,钦此!”

他把这个简单的手诏写好以后,自己看了一遍,如释重负地放下朱笔,向王承恩瞟上一眼,见王承恩低眉折腰侍立左右,心中感觉满意,随即又开始省阅其它的文书。王承恩则是把皇上的手诏和御案上另外一叠批阅过的奏疏拿起来,然后恭恭敬敬地退了乾清宫。

这个即将取缔卢象升统帅全国勤王兵马的刘宇亮字季龙,号蓬玄他是绵竹人。万历四十七年中的进士,屡迁至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的八月,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一同入阁。史书记载宇亮短小精悍,善击剑;居翰林,常与家僮角逐为乐。性不嗜书,馆中纂修、直讲、典试诸事,皆不得与。座钱士升为之援,又力排同乡王应熊,张己声誉,竟获大用。明年六月,贞运罢归,遂代为首辅。其冬,都城戒严,命阅视三大营及勇卫营军士,两日而毕。又阅视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皆苟且卒事。

同时在明史中又有记载,曰“时大清兵深入,帝忧甚,宇亮自请督察军情。帝喜,即革总督卢象升任,命宇亮往代。字亮请督察,而帝忽改为总督,大惧,与国观及杨嗣昌谋,且具疏自言。乃留象升,而宇亮仍往督察,各镇勤王兵皆属焉。”

而后“甫抵保定,闻象升战殁,过安平,侦者报大清兵将至,相顾无人色,急趋晋州避之,知州陈弘绪闭门不纳,士民亦歃血誓不延一兵。宇亮大怒,传令箭:亟纳师,否则军法从事。弘绪亦传语曰:‘督师之来以御敌也,今敌且至,奈何避之?刍粮不继,责有司,欲入城,不敢闻命。’宇亮乃驰疏劾之,有旨逮治。州民诣阙讼冤,愿以身代者千计,弘绪得镌级调用。帝自是疑宇亮不任事,徒扰民矣”

对于其后的记载,清人张廷玉在《明史》中,叙之甚详“第二年正月至天津。愤诸将退避,疏论之,因及总兵刘光祚逗遛状。国观方冀为首辅,与嗣昌谋倾宇亮,遽拟旨军前斩光祚。比旨下,光祚适有武清之捷,宇亮乃系光祚于狱,而具疏乞宥,继上武清捷音。国观乃拟严旨,责以前后矛盾,下九卿科道议。佥谓宇亮玩弄国宪,大不敬。宇亮疏辩,部议落职闲住,给事中陈启新、沈迅复重劾之,改拟削籍。帝令戴罪图功,事平再议。宇亮竟以此去位,而国观代为首辅矣。已而定失事者五案,宇亮终免议。久之,卒于家。”

不过历史终究是人书写的,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读到的历史,会因为不同人书写而不同,其理可以仁者见仁,最好还是由明末最大的反对党头领李赤心,来为大家揭开明末这个纷乱芜杂的谜团吧。

尽管大学士刘宇亮在崇祯的眼中并不是一个合宜的统帅人才,但是由于他已经对卢象升很不满意,又急于要改变畿辅的军事局面,就十分草率地决定了这样的重大问题。他一向是一个极为聪明且自视甚高的人,所以纵然做出最荒唐矛盾的决定,也以为自己是天纵英明,临事果决。

此刻,崇祯皇帝从御案后面站起来,在大殿踱着步,心情不错地走来走去。在暖阁里摆着两盆名贵的梅花,一盆名曰绿萼,一盆便是玉蝶,此时都在盛开。但是,两天来崇祯颇为烦躁,心情从来没有舒展过,所以从没有注意,直到现在才突然看见,他不觉间俯身嗅着梅花的淡淡幽香。

一个在旁服侍的宫女,此际看见皇上望着寒梅玉蝶,面上带着笑意,就指着朱红盘龙柱子旁边的一盆鲜花说:“皇爷,这是昨天从草桥送来的一盆牡丹,今晨刚刚绽放。”

“呃,草桥!崇祯虽然不是一个玩物丧志的皇帝,可是他自带的文人属性,使得他对喜爱的事物通常是刨根问底,所以他知道在北京南郊,离右安门十里一带都是养花和种菜的地方。农民们利用暖房和火温办法,能够在阴历十月间使牡丹盛开,在元旦供给宫中鲜黄瓜和香椿芽。”

崇祯走近花盆看了一阵,心中嬉道:“这么好的花,我竟会没有留意!”

他对宫女称赞说:“很好,雍容华贵中透着无限妩媚。这话叫做什么名儿?”

“听说叫芙蓉三变。”

“这名倒是新鲜。你可知道,它为什么叫做芙蓉三变?”

“这个,奴婢倒是恰巧略知,听说因为它在清晨洁自如雪,已时以后变作嫩黄,午间又变一次,粉白中带一丝红晕,宛如少女双颊,一直到夜间都是如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