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14章 名士风流

明末大宗师 第14章 名士风流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说这位被王德化当做雪人戏耍的大明高管孙承宗,那也是一位响当当的风流人物。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他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榜眼公,是曾经与状元公和探花郎一齐走马夸街的大神。

孙承宗的爹哋只不过是一个高阳酒徒,家世背景不足以支撑他登堂入室拜为首辅,那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小门小户的孙承宗,成为了突破固化阶层天花板的高管,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首辅宰相?还不是因为他初时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否则孙承宗就是项长三头肩生六臂也是惘然;那个时候尽管创业环境恶劣,可是在创业人的眼中,一切磨难都是美好的;明熹宗朱由校还不是木匠也不是与满朝大臣对立的混蛋;少年时的明熹宗朱由校,可是一位疼爱弟弟、孝顺父母、聪明懂事、热爱劳动、学习优异、品学兼优的三好少年,当初不受待见的崇祯帝还是五皇子信王的时候,多亏这位哥哥的护佑才侥幸存活下来,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自打大明朝翻篇开始,能够顺利活到可以自己嘬死的皇子,双手是可以数的过来的。

正因为很多时候,血淋淋的宫斗可能比杜蕾斯更有效,所以一旦在排位赛中夺魁,大明朝的皇帝们,首先抬举的是那些曾经同自己栉风沐雨共同砥砺前行的太监、乳母和宫人;这位孙承宗是朱由校太子府邸的老班底,自然受到了多情皇帝朱由校的眷顾,从此开始平步青云,至于打怪升阶的速度,还是那句话,你懂得!

要说明熹宗朱由校其实是个敢爱敢恨、身怀绝技的高级知识分子,他的一生是透视开挂的一生,他发掘的人才各个是狂拽炫酷屌炸天的存在,而这个被王德化玩成雪人的孙承宗,相当于大神们来讲只是一个附骥尾的人物。

说孙承宗之前咱们先要唠它一块钱明熹宗朱由校的闲嗑。先说他敢爱敢恨,朱由校他爹是明光宗朱常洛,他的爷爷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他爹哋朱常洛坐上皇帝宝座那是一个相当的不容易,不仅亲爹不待见自己,就是几个大妈小妈都恨不得他死,谁让朱常洛是个生命力超凡脱俗的小强哪;见无数轮的斩首行动过后,都不能对朱常洛形成有效打击,于是内外联合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便相继上演了,直到熬死了亲爹万历皇帝,小强朱常洛才在一个月后,欣慰地看着有了自己几分模样的朱由校闭上了眼。

朱由校在父亲舍生忘死的掩护中艰难胜出,一举夺魁之后,不等自己的屁股坐稳,少年朱由校就开始了疯狂的抬举、疯狂的报复、疯狂的变革……

拼上了小命保护着自己完成了登基大业的魏忠贤和客氏上位了,很自然,与自己一系的孙承宗上位了,被抬举上位的人是不是敌对他不管,只要是同自己同甘共苦一起走过的人,统统加官进爵……

而孙承宗文学成就上的师承——东林党,却因为在三大案中包演了主、配、从所有角色,被小皇帝通过自己最亲的魏忠贤……等人,不遗余力地打压、再打压……

这样一来,骚客阶层自然视君王为仇寇了,还甭说,大明朝的皇帝可以昏聩可以混蛋,就是没有一个孬种,脾气个顶个的硬气,既然大家互相瞧不顺眼,那么来吧!撸起袖子就是一个字“干”,两个字“开干”……

从少年十六岁开始,君臣这一干就是七年,不过少年混是混,他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朝堂上的台柱子们,他是一根不动,天天骂娘我也不放老魏,不过小打小闹的杂鱼们、没有看清局面的杂鱼们却被祸害了不少。

身为帝师,孙承宗都不用站队,不管阉党还是自己的亲娘东林党,都默认他就是自带了朱由校一系光环的保皇党;孙承宗也自然将一切对那些于皇位有威胁的存在,都视为了自己的无差别打击对象。当然了,不经意间长大成人的信王,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顶端优势中要掐去的对象……

要说政治敏感度这一点上,他真是差着引导自己开明宗义,涤荡女真的大师傅十万八千里还要多。

就在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之时,师傅给了孙承宗只有一个选项的选择题:为师不看好今后的大明,要么随师傅去“死”,要么师傅自己去“死”咱们师徒一刀两断一了百了……

很显然,因为大家已经在乾清宫的门外见到过了他,所以说孙承宗当时并没有完成老师出的这道题目,他的选择是逆天。

还真别说,名师出高徒,一来二去孙承宗不仅成为了大明一朝的文宗领袖;在仕途上,孙承宗七年中一年一层楼,他累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成为了领一时风骚的大人物。

要说他最为明人称颂的几件事里,却还谈不上他的文宗领袖地位,因为他这个人出奇地在军事、教育上均有着不凡的建树。

单从大明子民最关心的边事上讲,天启初年,由于对后金最具威慑力的一代名将作古后,明朝的边军在与后金的几场大战中屡遭败绩;就在边防形势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大学士孙承宗异却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他先是代替王在晋成为了大明统辖边军的蓟辽督师;在其任上,孙承宗修筑了名震一时的关、宁、锦防线,并且他统领着蓟、辽大地上,几乎丧失了斗志的十一万官军,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便收复了被后金侵占的失地四百余里,他还先后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祖大寿、吴三桂等一批能征惯战的文武将领。

在千里边境线上,孙承宗没动额外的一钱银子,就因势利导地修筑了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不动产增加的同时,却没有给日益羸弱的大明朝堂添加任何负担,反倒是在边境上屯田了五千多顷;要知道五千亩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而五千倾粮田是相当于五十万亩的土地,更不要说明朝的土地计量单位‘倾’是大于百亩计单位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