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67章 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

文豪1978 第567章 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子诚说了半天,将燕大要为林朝阳颁荣誉博士的前后讲了个明明白白,最后说道:「所以说啊,你这个荣誉博士是实至名归。」

林朝阳哈哈笑道:」「你就别捧我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学校的好意。」

林朝阳至今工作关系仍在燕大,所以即便停薪留职多年,也依旧算是燕大人。

他现在也终于知道了前几天岳父为什么会询问燕大是否联系过他,想来岳父肯定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洪子诚、杜蓉和林朝阳关系不错,今天代表学校和他私下沟通,确定了细节,接下来就要进入学位授予的正式流程。

下个月学校评定委员会就会提名林朝阳,并且还要审核一系列的资料,

听起来可比香江中文大学的荣誉学位流程正规多了。

「最快的话,3月份应该就会批准。」

离开之前,洪子诚对林朝阳说道。

两人走后没一阵,陶玉书回到家,看起来心情很好。

「有什么好消息?」林朝阳问。

陶玉书笑容灿烂,「部里同意星空卫视落地了!

她口中的「部里」是广播电影电视部,今天陶玉书出门就是去那里,美其名日是跟艾、田两位领导拜年,实则是打听一下她年前申请的两件事情。

「星空卫视能进内地?这么容易?」林朝阳的神色有些惊讶。

「暂时只有广东地区可以落地。」

林朝阳放下了心,他就说嘛,电视台这种宣传武器,上面怎么可能轻易松口。

广东那边因为是开放前沿,这些年本来就一直能接收到香江的电视信号「好歹是合法合规了嘛。」

陶玉书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也没奢望能一口吃个胖子,星空卫视能落地广东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广东是一省之地不假,可实际不管是人口还是面积并不逊色于一般的小国,能落地对星空卫视的发展帮助还是很大的。

不过未来星空卫视落地广东,肯定不能用原有的四个频道。

两地之间虽说是同文同种,但这么多年来文化、风俗到底还是有了一些差异,最关键的是内容审查这一块内地要更加严格,所以陶玉书计划单独开辟一个针对内地地区的频道,

新开辟频道,光是租用卫星转发器一年就要3000万港元,再制作一些针对内地观众的电视节目,一年打底要烧1亿港元经费。

但对星空卫视来说依旧是大利好,因为新的频道大部分的节目都可以使用星空卫视的节自版权,节省了大量资金。

照星空卫视内部的估算,作为覆盖一省之地的电视频道,新的频道诞生之后,每年保守将为星空卫视带来1.4亿人民币的广告收入,相当于2亿港元,稳赚不赔。

这个数字并非是无得放矢,而是星空卫视的高管们参考同时期的广东电视台和沪上电视台广告收入得出的数字。

并且星空卫视的电视节目水准要远超如今的内地,未来收视情况应该会很乐观,随看内地经济的不断繁荣,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为星空卫视未来的发展谋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陶玉书心情大好。

「矣,你说新的频道,起个什么名字好?」

「凤凰台。」林朝阳脱口而出。

凤凰卫视还没有,那就先占个风凰台。

「凤凰台?」陶玉书念叻了一句,面带喜色。

「这个名字倒是不错。《诗经》曰:凤凰于飞,翔翔其羽。

《离骚》曰: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皇(凰)翼其承旅兮,

高翱翔之翼翼。

按照郭沫若的杂颗说法,凤凰又有涅之精神。

将这个新的传说与中国民族复兴的精神契合,呼唤中国如凤凰般浴火新生,意境不凡。」

陶玉书的解读充分展示了她作为中文系高材生的大才,让林朝阳忍不住想鼓掌赞一句:

媳妇高论!

这些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名字都起好了,你果然早就猜到这回上面能同意了,是吧?」陶玉书一脸「被我发现了你的小心思」的表情,表情愉快。

林朝阳笑了笑,没回答她的话,故作高深。

又问道:「电影的事怎么样?」

听到这话,陶玉书本来欣喜的表情冷静了下来,露出难色。

「不乐观。田同志只是考察时露了个口风,各省市发行公司就已经沸反盈天,一片反对之声。」

「发行公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改革他们是肯定不会同意的。」林朝阳说。

陶玉书眉颌首,「没错。不过我看田同志的态度很坚决,他是专管领导,他的态度至关重要,只要他争取,成的概率很大。我今天还碰见了丁桥—....」

丁桥以前是电影局局长,文化部侍郎,当年林朝阳的电影改编审查时两人有过接触,他从退休之后就一直担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职务,算是发挥余热。

「他还忙着呢?」

「忙。现在正在筹备《重庆谈判》,一个劲儿的跟我说什么人走茶凉。」

林朝阳调侃道:「跟你化缘啊,那你没赞助一下?」

「能不赞助嘛,我还指望他声援田同志呢。」

《重庆谈判》是丁桥和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筹备的第二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讲的是伟人应KMT之邀,从延安飞赴重庆展开谈判的故事。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合作过《开国大典》《决战之后》,口碑出众,唯一可惜的是叫好不叫座。

到了《重庆谈判》,剧组本计划投资1000万人民币,结果到现在就筹到200万元,就算是压缩投资,也至少有五六百万的资金缺口。

「几百万就这么撒出去了?」

林朝阳所说的「赞助」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赞助,这年头跟后世不一样,

制片厂都分不到票房,更别说其他的投资者了。

商人或者私人企业投资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出现在电影放映结束后的鸣谢名单里。

「当然不能白撒。过几天,我跟他们几个去海里,见见李——」

林朝阳玩笑道:「你这不算行贿吧?

「我这要是行贿,他们巴不得呢。」陶玉书笑嘻嘻的说道。

聊过了电视和电影的事,林朝阳跟陶玉书提起了今天洪子诚和杜蓉来的事。

陶玉书惊喜万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啊!」

林朝阳:·

「媳妇,你这学历崇拜的毛病得改改了!」他吐槽道。

陶玉书眼波流转,充满风情的给了他一个白眼,林朝阳立刻来感觉了。

什么学历崇拜不崇拜的,其实媳妇最崇拜的还是他这个人,尤其是他卖力干活的时候,那崇拜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声情并茂。

隔天上午,陶玉书一个电话打到星空卫视,将电视台落地内地的消息通知了台里,星空卫视内部顿时一片欢欣鼓舞。

年前节目大爆,年后电视台落地内地,好事连连,让星空卫视上上下下都感觉到了奔头。

高兴之余,星空卫视的管理层立刻按照陶玉书的意思抽调了一个工作小组赶赴内地熟悉广电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顺便招揽人才。

给电视台打完电话,陶玉书又把大哥陶玉成召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黑色的大奔停在胡同口,陶玉成从车上下来,忍不住驻足欣赏了几秒,

才欣欣然走进林朝阳家东院。

「找我什么事?」见了面,陶玉成问陶玉书。

「广院你认识人不?」

陶玉成眼晴一横,「你想认识谁啊?」

说到他的强项,陶玉成说话的语气可比平时硬气多了。

「也不是要认识谁,我想从他们那招几个人。」

「招人?你招人招广院的干嘛?我给你介绍我们中戏的人,燕影的我也熟。」

陶玉成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如此说道。

我又不是要拍电影,是星空卫视要在内地落地,我得招一批熟悉内地情况的人才。」陶玉书解释道。

妹妹去年搞了个电视台这事,陶玉成早听说了,他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听看陶玉书的话立刻兴奋了起来。

「这么回事啊!没问题,他们副院长王纪言跟我都是哥们儿,一句话的事。」

陶玉书狐疑的看着他,心里把「哥们儿」这个词的份量调整为「酒肉朋友」。

「那行,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先帮我联系一下。」

「妥了,你等我信儿吧。

1,

说完,陶玉成潇洒的开着大奔离开。

到下午又打来电话,说人给陶玉书约好了,什么时候可以见面。

陶玉书想了想说,「那就后天上午吧。」

两天后,陶玉书带看星空卫视的工作小组和陶玉成、王纪言约在了燕京饭店见面。

燕京广播学院是中国广播电视界的人才摇篮,王纪言今年四十出头,能成为这样一所学院的副院长,自然不是一般人。

他是国内第一个电视学教授。内蒙出生,最开始工作时当了几年记者,

穿梭于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和牧场之间。

后来他成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成了燕京广播学院副院长。

这些信息当然都是见面之后王纪言自己聊起来的,陶玉成没撒谎,他跟王纪言看起来关系确实不错。

不过陶玉书更觉得是因为王纪言这人为人太过四海,更兼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跟谁都能处成朋友。

「..—-据我的观察,我们中国人对电视的钟情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老百姓们对电视的狂热追捧和信奉令人惊讶。

从长远来说,玉书你的这个商业操作绝对没错。

而且你太有先见之明了,竟然能拿到落地许可。

我们中国是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未来随着经济发展,电视行业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必定会十倍、百倍的增加。

7

王纪言口才绝佳,能当看众人的面侃侃而谈丝毫不露怯,是多年教师生涯养成的习惯,但其见识确实不凡,连陶玉书也有些佩服。

谈起为星空卫视招揽人才,他向陶玉书打起了包票。

燕京广播学院的教授们有个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强。

他们这个学科毕竟不是纯粹的研究领域,王纪言当过中国第一部中日合拍大型电视专题片《丝绸之路》的编导和摄像,给中央电视台策划设计过不少节目。

不夸张的说,如今活跃在中国电视界的头头脑脑、大腕小编们,不是他的同学就是他的徒弟,徒子徒孙就更多了。

叫他来只为招揽些人才,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因而在见面的最后,陶玉书试探性的问:「老王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凤凰台当个副台长?」

听到她的邀请,王纪言愣了一下,犹豫之际,陶玉成道:「星空卫视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卫星电视台,老王,机会难得啊!」

见王纪言迟疑着没说话,陶玉成问陶玉书:「玉书,你光说挖人,也没说待遇啊!」

陶玉书笑着说道:、「是我疏忽了。凤凰台副台长年薪30万港元,奖金以业绩计算,保守估计的话,应该有年薪的一半以上。

期权这方面公司还没落实,以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和骨干人员肯定都会有。

再就是安家费,签了合同就有5万港元的安家费。」

凤凰台的筹备还处于萌芽状态,待遇这些东西也是陶玉书参考星空卫视的薪资待遇临时制定的。

陶玉书的条件说完,王纪言不争气的咽了口唾沫。

年薪30万港元,那就是21万人民币。

他现在是广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工资加津贴也就300多块钱,一年就算4000块钱。

21万:4千!

干一年顶一辈子!

签了合同就有5万港元的安家费!

是个人都禁不住这种诱惑,但王纪言不是一般人,他强压着内心一口答应陶玉书的冲动,说道:

「多谢玉书你的美意,不过这件事是大事,我得认真考虑考虑。」

陶玉书面露欣然,「这是应当的,那我等你的消息!」

「好。」

聊完了正事,陶玉成和王纪言从燕京饭店出来,

「老王,我说你拿什么把啊?我不是因为玉书是我妹妹向着她,这多好的机会啊!」

王纪言叹了口气,,「我当然知道这是好机会。可我现在的工作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还有家庭——.—」

他说了两句,觉得这种话对陶玉成这样的咸鱼来说就是对牛弹琴,只好摇摇头说:「你不懂!」

「行行行,我不懂,我不懂,行了吧?那你慢慢考虑。

不过我提醒你,你那些徒弟里人才可不少,过两天玉书要是挑中了哪个能力出众的,你这个台长的位置能不能有可不一定了。」

陶玉成的话让王纪言忍不住心头一颤,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但随即他又释然了,要真是那样,证明这个机会确实跟他无缘,也勉强不了。

又过了两天,因为孩子们得上学,所以陶玉墨带着两个小的先回了香江。

陶玉书进了中南的海的红墙内,与她同行的还有田同志(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侍郎)、窦守方(时任电影局副局长)、宁志彬(时任中影公司副经理)。

陶玉书一个商人跟几个文化领域的官员走在一起,还是进出政务要地,

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可谁让她根正苗红,在ZY领导面前都挂着号呢!

关于电影机制改革的汇报,获得了主管领导的明确支持,让几人振奋不已。

从红墙内出来后,田同志便开始组织起草《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文件的基本精神是: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企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了「电影的市场就是观众」。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便是:

1、自1992年6月开始,国产故事片将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为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进口影片仍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公司发行);

2、电影票价原则上要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

这样的意见内容,意味看中国电影行业即将迎来巨变。

往年这个时候陶玉书已经忙着回香江处理公司事务了,可今年,陶玉书为了这份文件也要在燕京多待些日子。

在电影行业机制改革这件事上,她出了不少力气,谈不上决定性作用,

但绝对起到了推动作用。

忙活了这么半天,不就是为了提前卡个身位嘛。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未来电影行业的发展不可限量,陶玉书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正月的第二个礼拜,陶玉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为旗下公司寻找落脚点这件事上。

头两年手下几家公司也就林氏影业在内地有点合拍业务,没有几个常驻人员,也没弄办公室,就在小六部口胡同的西院对付着。

今年不一样了,玉郎机构和内地合作,星空卫视落地了,电影合拍业务以后也要进一步发展,得找个像样的办公室才行。

家里有二春同志这位地产界的白矮星,给陶玉书省了不少心,几天时间里陶玉书看了不下十处公房,跑遍了东西城。

最后把公司地点锁定在了东交民巷的紫金宾馆。

东交民巷距离天安门也就一公里,是明清两代「五府六部」的所在地,

乾隆、嘉庆年间还设了「迎宾馆」供外国使臣居住。

打那以后,这片陆续建了各国使馆,又建了美国花旗、法国东方汇理、

英国汇丰等诸多银行,整条街上全是风格迥异的西洋建筑,是当年燕京最洋气的地方。

陶玉书相中的是早年间的比利时使馆,建筑造型和风格在一众西洋建筑中十分突出。

它是典型的欧式建筑,占地1.4万平方米,楼是尖顶,石柱回廊,单看建筑外观充满了大气、优雅。

若是放在后世的小红书上,妥妥的网红景点。

建国之后,比利时使馆的身份几经更替,先是成为14号国宾馆,再到1986年正式更名为紫金宾馆。

因为是国有资产,紫金宾馆不能出售,但可以对外出租。

陶玉书租下了这里的一号楼和二号楼,作为以后旗下几家公司在燕京的办公地点。

装修的事交给了林二春,老同志现在手下除了养了一堆「房虫儿」,还有几十号装修工人指看他手里的业务吃饭呢,装修办公室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转眼正月过半,这段时间里王纪言陆续为陶玉书推荐了不少人才。

不仅是王纪言,得知陶玉书在招兵买马,大有大干一场的架势,连百忙之中的田同志都给她推荐了个人才。

余统浩本是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最年轻的副台长,84年因为管制渐松,香江几个电台的中波广播长驱直入杀入广东。

一项调查显示,当时百分之七八十的广东市民已经不听本地广播而改听香江广播了。

这样的情况让余统浩深以为耻,于是85年年初他趁着带队去香江转播省港杯足球赛的功夫,忙里偷闲跑到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刺探军情。

回到广东之后就拿出台里的一个频道搞广播改革,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逐步提高电台频道的收听率。

直到88年,香江的几家电台碍于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收听率挤压,取消了大陆波段,余统浩由此一举在国内电台界成名。

也因此被调进了广电部,研究是否能到海外开办商业电台、电视台,以改善海外对中国的认知。

结果余统浩到美国考察了29天,结论是国内根本不具备办海外商业电台、电视台的条件。

「”.——-其中障碍有二:第一,我们中广公司没有那样的财力,在英语国家办传媒不是开饭馆,需要多年不断地投入,而回报基本上没有;

第二,政治和人事屏障难突破,那个时候说中国派人去美国办意识形态的东西,人家签证都不会给你,你没法打工,没法生活,难度太大。

我当时把这个考察结果跟领导说了,他们还不死心,问:美洲不行,亚洲行不行?」

我又外出考察了一个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在柬埔寨搞!」

说到这里,余统浩自己都忍不住发笑。

随即,他止住笑意,「陶总,不好意思!」

陶玉书脸色轻松,说道:「没什么。国内的情况比较特殊,去国外搞意识形态那套东西确实很吃亏。」

余统浩点点头,「确实。上面把我调到燕京本来是搞这些东西的,结果搞不成,让我在中广公司当个副董事长,实在没什么意思。

那天田部跟我说星空卫视要落地内地,您正在招兵买马,问我愿不愿意来试试,我是一百个乐意。」

余统浩的表态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谄媚,也没有自抬身价。

「田部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太大了!」

「我来之前,他和我说,这也算是‘曲线救国」了!」余统浩语气幽默的说。

陶玉书笑了出来,「这话说的不错!」

说这话时,陶玉书神色之间自信洋溢,神采飞扬,让余统浩心中也有些激动。

星空卫视工资很高是不假,但余统浩并非是完全冲着钱来的。

要知道他是中广公司的副董事长,正经的副厅级干部,前途大好,若不是有一颗为中国传媒开疆拓土、远布海外的心,他怎么会轻易到星空卫视来呢?

陶玉书也明白,余统浩的到来明面上是田同志的举贤纳才,也未尝没有给星空卫视安个「嚼头」的心思。

但在她看来,这其实也是好事。

余统浩的存在,可能是钉子,也有可能是润滑剂和助推剂,完全看怎么用。

跟余统浩聊了二十多分钟,紫金宾馆一号楼里的人聚集了不少,陶玉书起身将大家都召集了起来。

「诸位同事,又见面了!公司的办公室现在还在装修,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主要是想让大家见见面。

我们星空卫视凤凰台草创,你们这些人里未来大部分可能都会去到香江公司,在内地见面相处的机会反而不多。

希望大家可以借着今天的机会互相认识和熟悉,方便以后的工作。」

陶玉书的声音很温和,却有一种穿透力,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

在场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广院出身,受了王纪言的推荐才进了星空卫视,听看陶玉书的话,有不少人都憧憬起了到香江工作的情景。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余统浩这种「有理想」的好同志。

接着,陶玉书又给大家交代了一些到香江后的工作内容和安排,让大家安心之余,也多了几分对星空卫视的归属感。

简短的发言说到最后,陶玉书的眼神扫过在场众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从事传媒行业,不仅是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寄予了我们对于事业和理想的追求。

我真心希望每一位加入星空卫视的同事能够以这份工作为荣,以这份事业为傲。

刚才我和余统浩聊天时谈到过我们我们星空卫视的发展愿景,请充许我重复一遍这些话:

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

各位同事,以后凤凰台的发展就要靠大家了!」

陶玉书说完这些话脸色真诚的冲在场众人微微鞠了一躬。

就在她鞠躬之时,紫金宾馆一号楼二层的空间内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但在短暂的寂静后,众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大家的情绪被陶玉书刚才的一番讲话彻底调动起来「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这是何等宏伟的愿景啊!

在场众人在听到这里时无不感到热血沸腾,也为陶玉书的雄浑气魄而折服。

而她最后那句话,更让众人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土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激情澎湃,热情洋溢。

崭新成立的星空卫视凤凰台,队伍还未成军,战斗意志已爆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