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文豪1978 > 第552章 撑内地!撑同胞!

文豪1978 第552章 撑内地!撑同胞!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按照联交所的规则,公司上市敲钟仪式不能影响开盘交易,因此敲钟仪式要比开盘提前三分钟。

九点半,联交所正式开盘,林氏股价应声而涨。

本次上市,林氏影业向公众供股2.25亿股,占据总股本的25%,股票发行定价为5.2元,募集资金规模高达11.7亿港元。

这个数字创造了联交所迄今为止所有文化、传媒类公司上市的最大IPO

规模。

以这个上市发行价来计算,林氏影业的上市估值高达46.8亿港元,

本来以香江电影的市场规模,是万万不可能支撑得起一家近50亿港元规模的电影公司的。

奈何林氏影业的海外业务经营的风生水起,为林氏影业提供了完全不符合这个体量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规模。

这其中《忍者神龟》的成功功不可没。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陶玉书非常清楚的知道,《忍者神龟》的成功只是一时的,不可能成为林氏影业永远的依仗。

所以在上市聆讯阶段,陶玉书坚持以混合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公司股票发行价,并确定了5.2元每股这样一个相对低位的价格。

事实证明,陶玉书的选择是正确的。

投资机构和股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林氏影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巨大,股票定价堪称良心。

所以尽管IP0规模巨大,但林氏影业的股票在认筹阶段还是引起了投资人们的疯抢。

大家都清楚,如此公道的定价,买到就是赚到。

今天公司上市,林氏影业的股价也延续了认筹阶段的火爆场面,开盘即暴涨。

不到3分钟时间,股价便突破了7港元,公司市值也升到了63亿港元,

涨幅领跑恒生指数。

看到林氏影业股票如此涨势,参加上市敲钟仪式的所有嘉宾无不欢呼,

这些人无一例外几乎都握有林氏影业的股票。

尽管股票的涨幅对于有些人可能并不算什么,但不妨碍大家为林氏影业所创造的奇迹开怀。

而陶玉书在与众多见证敲钟仪式的嘉宾们寒暄后,看着林氏影业的一路上涨,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港股上市委员会历来在厘定上市公司认购价时历来时希望股票定价低一些的,股价低,股票上市挂牌后升水幅度大,投资者活跃,股市看起来才兴旺。

陶玉书考虑的不是全局,但她的想法与上市委员会的想法不谋而合,都希望股价能够由低到高,而后稳定下来,表现稳健。

现在看起来,虽然筹集的资金要少了那么一两亿,但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毕竟,她们林氏影业上市又不是为了圈钱跑路。

跟嘉宾们寒暄、合照,花了十几分钟时间,采访区还有一堆记者嗷待哺的等待着陶玉书。

见她终于走了过来,记者们的闪光灯闪成了光幕,那场面当红女明星来了都自惭形秽。

「林太林太!林氏影业成功上市,成为香江电影第一股,您有什么感想?」

「林太,刚才您接连宣布了几个为内地水患赈灾的举措,是出于什么考量?」

面对记者们的踊跃提问,陶玉书面色从容,先摆手维持秩序,让记者们安静下来,然后才点名让大家依次提问。

「林太,林氏影业的上市创造了联交所近一年来的最大IPO规模,掌握了海量的资金,可以给我们透露一下贵公司下一步的重点发展动向吗?」

认真的听完《南华早报》记者的提问,陶玉书整理了思绪,回应道:

「刚才有记者朋友说我们林氏影业现在成了「电影第一股」,这种虚名大家听个高兴就好了,不用当真。

林氏影业上市,要感谢所有观众、合作伙伴以及广大媒体朋友们的支持和认可。

我想,林氏影业成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电影公司,这不单单是香江电影在资本运作上的突破,也可能是香江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这次募集的资金规模确实出人意料,按照我们的规划,这些资金会首先向两方面倾斜。

一是提升公司制片业务的整体工业水平,二是更深入的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探索,为香江电影在世界舞台的发光发亮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陶玉书的回答清晰而有条理,充满了大将之风,气场十足,赢得了在场记者们的认同。

大家都知道,林氏影业这两年在海外业务上表现亮眼,要不然上市募资和股价、市值表现也不会如此夸张。

听陶玉书的意思,林氏影业是还要继续在海外市场继续加码,这种魄力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陶玉书再点人提问,有记者把话题拉到了她刚才宣布的那几项慈善举措上,言语间认为内地水患确实存在,但陶玉书的动作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听着记者的提问,陶玉书脸色清冷,眼神锐利。

‘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心态值得商榨。什么叫小题大做?近些天来,媒体上对于内地水患的报道大家都有目共睹,场面令人揪心。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子孙,骨肉同胞,看看同胞身处危难,我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帮助难道不是应尽的本分吗?」

说到这里,陶玉书的声音大了两分,接着说:「今天我借着公司上市的机会将各位记者朋友请到这里,心中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我个人能力有限,希望能够借着各位记者朋友们的话筒将我的这份呼吁传达给香江社会大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内地、香江同气连枝,请大家为同胞们尽一份心力!”

陶玉书讲话的语气郑重,充满感情,说完话之后又以庄重的姿态鞠了一躬。

她这番真诚的举动,令在场不少记者动容。

人家林太是百亿富豪不假,但为了救灾,可是真金白银的掏出了1亿港元,而且还费尽心力的组织活动。

平心而论,他们这些工薪阶层有十万块,可不见得会捐出百分之一来。

如此博大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我一定撑你,林太!」

有记者深受感动,忍不住喊出了一句。

立刻引起了身边同仁的赞同,不少人陆续发声,汇聚成一道声浪,响彻联交所交易大厅内。

「多谢大家,不过不是撑我。是撑内地,撑同胞!」陶玉书说。

记者们更受鼓舞,奋力呐喊。

「没错,撑内地!撑同胞!”

「撑内地!撑同胞!」

狂热的呼声打乱了联交所内的交易秩序,有工作人员前来过问,陶玉书连忙劝住了已经被她煽动起来的记者们。

她低声跟伍美珍说,「刚才那个《明报》的小伙子,这个月奖金翻倍,

刚才第一个喊出「我一定撑你」的记者正是《明报》的,小伙子那一声中气十足,情真意切,功不可没,理当嘉奖。

伍美珍点了点头。

然后陶玉书又对记者们说道:「刚才有记者朋友问,我那1亿港元什么时候捐,我现在回答告诉大家:我现在就捐!」

听到陶玉书这句话,现场众多记者又是一阵骚动。

现在就捐?什么意思?

只听陶玉书又说道:「现在我就要去皇后大道东381号,如果有记者朋友感兴趣,欢迎大家一起和我去见证捐赠过程。」

闻言,记者们闹出的动静更大。

大家都是跑新闻的,皇后大道东381号是什么地方谁不知道?

那是新H社香江分社的办公地!

在香江回归之前,新H社香港分社就是内地ZF驻香江最高代表机构的身份,履行ZY赋予的各项职责。

搞慈善的大家见多了,带着记者堵门去捐钱的,记者们也是第一次见,

心中不免有种见证历史的激动。

「林太言出必行,女中豪杰!」

又是一声中气十足、情真意切的呐喊,再次引动了记者们的情绪。

陶玉书默默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小伙子下个月奖金再翻一倍!

「走!」

陶玉书仿佛号令群雄的武林盟主,一声令下,联交所交易大厅内上百位记者闻风而动,跟上她的脚步。

一伙人浩浩荡荡走出交易大厅,那架势如同陈浩南要带着弟兄们去扫平铜锣湾。

「上车!」

「跟上林太的车。」

陶玉书带走了所有记者,前一分钟还热闹非凡的联交所交易大厅,这会儿肉眼可见的冷清了下来。

虽说还有不少嘉宾在场,但气氛跟刚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林生,这——」

李兆福看着这突然的状况,满心惊讶。

林朝阳笑呵呵的说道:「玉书她啊,热心慈善。过两天的慈善汇演,您老可得出席啊!」

李兆福前几年深陷股灾之难,好在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同时也与林朝阳夫妻俩结下了善缘。

这回林氏影业上市,李兆福家族控制的东亚银行是承销商之一,同时他自己也认购了一些股票。

听着林朝阳的话,李兆福笑着说道:「我买股票总共也没赚多少钱,你不会让我都掏出来吧?」

李兆福认购了林氏影业的股票不假,赚了钱也不假,但他以个人身份认购的股票并不多,只是象征意义的。

他这种级别的富豪参与慈善汇演,自然不可能一毛不拔,买股票赚的那点钱,说不定真不够他出回血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您说是不是?」林朝阳玩笑着说道。

李兆福打趣道,「我说不是恐怕不行。”

陶玉书带着记者们走了,林朝阳得负责给她善后,今天来的嘉宾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夫妻俩「狩猎」的目标。

「你这跟直接朝我要钱有什么区别?」李翰祥受邀出席汇演,一脸肉疼的说。

「我这是帮你积福。钱财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赞那么多钱花不了,有什么用?」

「你有钱,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才赚几个钱。」

「别昧着良心说话,这几年你赚的还少?」

李翰祥心虚之下,试探着问:「那我捐10万?」

「10万不嫌少,100万不嫌多。”

李翰祥「嘶」了一声,犹豫不定,林朝阳拍拍他的肩膀,「别有压力,

量力而行。」

「我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几分钟之前他还在为手里的股票价格暴涨而感到高兴,现在他高兴不起来了,股票还没套现呢,先得大出血一回。

「唉!都是为了同胞!」他标榜了自己一句,感觉心情好了不少,甚至有点骄傲。

林氏影业热热闹闹的上市之路结束了,嘉宾们交际、合照之后陆续离开了交易大厅。

另一边,作为内地驻香江的最高权力机构,新H社香江分社在香江的地位是超然的。

皇后大道东381号门前如往常一样安静,透着一股庄重肃穆。

但冷不防的,这股宁静的气氛被突然的喧嚣打破。

二三十辆汽车一股脑的停在门前,刹车声与开关车门的声音急促而慌乱。

记者们操着摄像机、照相机连滚带爬的下车,为的就是抓拍住陶玉书下车瞬间的画面。

好在,陶玉书很懂得造势。

黑色的平治停在那里十几秒钟,记者们都屏住了呼吸,车门才终于拉开。

一只闪着光泽的黑色高跟鞋踩在地上,陶玉书弯腰下车,优雅从容,气场全开。

记者们快门狂按,闪出光幕。

这构图、这光线、这氛围,必须上头条!

此时门口的保卫人员早已被这突然的大阵仗弄懵了,看起来手足无措,

等到陶玉书走到面前时,他紧绷着敬了个礼。

「同志,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我找社长周先生,周先生要是不在的话,随便哪一位副社长也可以———·

保卫听着陶玉书的话,压制着内心的震惊,在从慌乱中镇定了下来,

您稍等!」

说完他拨通了内线电话说明了情况,不到一分钟,众记者只见周同志步履匆匆、面色欣喜的从古朴大气的建筑中快步走出。

他见到站在人群前的陶玉书,立马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握住了陶玉书的手。

「哎呀!林太,实在太失礼了!」

「感谢您啊!刚才在电话里听说您的义举,我可是吓了一跳啊!」

「我代表内地ZF和受灾群众感谢您的慷慨解囊啊!」

周同志脸色诚恳,口中感谢、恭维的话语倾泻而出,陶玉书与他交谈了几句,然后掏出那三张支票。

「周社长,恰好今天有这么多记者同志在场,就让他们做个见证,我把这些钱就交给您了!

希望能够帮助内地同胞解决困难,早日重建家园!」

周同志郑而重之的自陶玉书手中接过支票,然后又当着众多记者的面发表了一番感言。

—-大家可能不知道,就在半个小时之前,我国zF召开了紧急发布会。

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恳请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为我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听到周同志的话,陶玉书脸色露出讶然之色,彩排里没这段啊!

上门捐款这出戏是林朝阳导演的,陶玉书和周同志唱主角。

为此陶玉书特地联系了TVB的方小姐,今天林氏影业上市的前后,TVB的摄影记者从头到尾都在跟拍。

几个小时后,这些画面将通过电视画面播报给全体香江市民。

如此做的目的无非是造势,捐1亿港元这种事上个头条不难,但要想弓发轰动性效应,进而达到催动广大市民踊跃捐款的目的,那就必须得下点猛料。

百亿富豪带着支票登门捐款。

这个新闻标题绝对够吸晴,再加上另外两项慈善举措,势必可以掀起一阵舆论浪潮来。

「.—.林太的这笔捐赠太及时了!

我再次要再次感谢林太的义举,同时也要向香江社会各界呼吁,希望广大香江同胞能够伸出援手!」

周同志语气铿锵,表情诚恳的拜托记者们,见状陶玉书也开口呼吁了起来。

「撑内地!撑同胞!」

某位劳苦功高的记者同志再次高声喊出口号,众人高声附和。

周同志见状脸上写满了感动,「感谢同胞们啊!」

他热情的上前挨个与记者们握手,表示感谢。

几分钟后,热血褪去,记者们也拿到了素材,纷纷赶回自家报社、电视台准备赶稿。

陶玉书这才有机会问周同志,「国家呼吁国际人道救援这事是真的?」

「这我还敢胡说?今早刚发布的消息,百年一遇啊,现在救灾的压力很大。」

陶玉书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庆幸自己「小题大做」还真是做对了,

对她来说,经商固然要赚钱,但赚钱绝不是第一位的,否则她安心当个富太太就好了。

以林朝阳的赚钱能力,她一辈子锦衣玉食绝对不成问题,

实现个人价值,创造不凡事业,为社会做贡献-----这些话虽然很虚,可却是陶玉书始终在践行的信条。

「看来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啊!」

陶玉书了解国内的行事风格,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可能干出这种事的。

「是啊,这也是第一次。」周同志神色复杂的说。

接着,两人又聊了几句,陶玉书才离开。

今天是林氏影业上市的日子,事情多着呢。

晚七时左右,林氏影业的上市酒会在半岛酒店宴会厅内举行,现场富商名流云集。

这场上市酒会嘉宾众多,其中许多人压根跟林朝阳夫妻俩没交集,但还是来了。

来港五年,林朝阳、陶玉书夫妇掌握了三家上市公司,身价超百亿港元,已经站在了香江商界的顶端,

名、钱、权,但凡你有一样,这世界就是张开腿的婊子,会对你予取予求。

经过半天的时间,林氏影业上市时陶玉书那一番惊人的举动已经传遍了香江商界,在酒会的讲话环节,她再次提起捐款赈灾的话题,现场响应者无数。

花花轿子众人抬嘛,花点钱跟一位新晋百亿富豪搞好关系,怎么都不吃亏。

晚上十点多,酒会散场,夫妻俩神色清明的坐在车上,

虽说晚上是酒会,但这是个交际场合,大家举着酒杯也只是象征性的抿两口。

「也不知道效果能怎么样?」陶玉书有些担忧的说。

她和林朝阳在短时间内策划了这么多的事,目的无非是带动舆论,让民间能够掀起一股捐款潮,

「别担心。除了咱们的《明报晚报》,《新晚报》《星岛晚报》————-这些大大小小的晚报都报道了这件事。

你白天的表现这会儿应该在翡翠台的晚间新闻播着呢,明天香江各大报纸的头条也一定是这个。」林朝阳宽慰道。

陶玉书点了点头。

回到家中,陶玉书问起新闻的事,冬冬献宝一般的说道:「妈妈,妈妈,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太漂亮了!」

他的马屁却没换来陶玉书的夸奖,而是问道:「看到我了?那电视上都是怎么说的?」

冬冬一下子被难住了,刚才他光顾着看了,谁还记得看了什么?

「妈妈!」晏晏举起了手。

「说。」上谕恩准晏晏开口。

「电视上说,妈妈捐了一亿港元,还要拍电影,还要办晚会。」

刚六岁的晏晏口齿伶俐,表达清晰,比哥哥机灵多了。

陶玉书露出满意的笑容,将女儿抱起来,「真不错!」

一旁的冬冬见状,胖嘟嘟的脸上写满了失落。

「你也不错!」

陶玉书楼着他亲了一口,冬冬开心的笑了,笑容看起来很不值钱。

翌日上午,如林朝阳所说,香江各大报纸的新闻头条都被陶玉书给承包了。

这些媒体的报道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将重点放在林氏影业的上市上:

《林氏影业今上市,市值狂飙八十亿》《香江影视第一股诞生》《深度解析林氏影业崛起之路》

还有的是把重点放在陶玉书捐出的那1亿巨款上的:

《豪捐1亿港元救灾,女首富心系内地》《打破香江慈善记录,林陶玉书豪捐1亿港元》《女首富化身慈善女王》

除了这些略显八卦的新闻标题,还有许多媒体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

比如《大公报》就刊出了标题为《林陶玉书向内地水灾捐赠1亿港元,

呼吁民众踊跃捐款》。

文章中写道:

·”---着名企业家,林氏影业创始人林陶玉书女士以高尚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率先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善举。

以旗下林氏影业、玉郎机构、明报企业三家企业的名义郑重宣布,向遭受水灾重创的内地同胞捐赠1亿港元,用于支持当地的抗洪救灾及后续的重建工作。

林陶玉书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同胞遭受水灾之苦,我深感痛心。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理应回馈社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希望这笔捐赠能够切实帮助到受灾群众,助力当地早日走出困境,重新焕发生机。」

据了解,林陶玉书女士的这笔捐款创下了香江有史以来的单笔捐赠记录除此之外,林陶玉书女士还通过旗下公司筹备了慈善电影《豪门夜宴》,电影上映所获得的全部票房都将捐赠给内地-——

今天一早,管是严肃正经的财经媒体,娱乐至死的八卦小报,所有的头条都被陶玉书和她惊人的义举所占据。

昨天香江许多晚报的报道只能算是预热,翡翠台晚间新闻播放了陶玉书豪捐一亿港元的画面,成功的触发了市民们对这件事的兴起。

今天一早,新闻报道又铺天盖地而来。

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风暴骤然来袭,全方位饱和式的轰炸了一遍香江民众眼耳口舌,不管是看的、听的、说的,身边全都是在讨论着这件事的。

热度屠城!

7月初的香江,阳光温暖,风清气爽,却以这样的方式与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胞们紧密相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