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靖天监 > 第六十四章 调查和调查之后

靖天监 第六十四章 调查和调查之后

作者:朝堂在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怎么说大临和南唐的关系呢?

南唐人看不上大临人,嫌大临人太过粗鲁,虽然好武力,但是却打不过南唐(事实是在卢阳王离开卢阳导致的卢阳之变以前,南唐丫的就没打赢过大临)。

而大临人骨子里更傲,认为南唐都是一群渣滓,也就舞文弄墨这类事能做的好一些。

但是双方没有人提起过卢阳之变,这件事双方都不会在百姓当中提起,大临这边说是卢阳郡的人都归顺了南唐。

南唐那边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却是从大临这边的黑市上弄来的人和一些官员流放的亲眷。

但是还是以南唐的人为主要核心的,南唐美其名曰迁移人口,将卢阳的人口分散出去,可是没有人见过那些从卢阳迁出去的人。

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人怀疑吗?当然有人怀疑。但是但是明显的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是依靠自己聪明才智判断出来这件事情的人,而另一部分是纯粹靠猜或者蒙知道这件事情的人。

前者大多数在猜的这件事情的本质之后,会因为知道自己说出这件事情的后果而去慎言。

而那些笨的人,很容易被羽藤阁隐藏在暗中的人进行劝导,进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那为什么不会有既聪明却又傻愣的人呢?这样的人也有。这样的人虽然说能够猜测出南唐隐瞒的事,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可能会导致的结果,但是他们没去想自己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进而导致了也是清晰。靖天司也能在大临内部进行一些必要的,经过皇帝允许的清除。

那么羽藤阁自然也可以,而更而且要论臭名昭著的程度,羽藤阁要比靖天司还要被世人所厌弃。

真理和信仰很重要,人没有真理和信仰,是不能够成大事的。但是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真理跟信仰。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南唐的一种态度,你如果揭穿这件事情,那就代表其实你还是南唐的人,如果你揭穿了这件事情,那么就代表你可能会对比南唐的信心有问题,真理固然重要,但是国家需要的是忠诚。

在揭露这些事的那些人当中,除了南唐自己的人之外,还有一部分的人,其实就是当年靖天司安插在南唐的那一部分。

这一部分人其实知道羽藤阁会安排人监视像他们这样说话的人,并可能对他们动手。但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们和那些真正死板呆板的人不一样。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去奋斗的。他们不理解信仰,但是大临就是他们的信仰。

所以南唐和大临关系不好,可是却没有闹崩,也还维持着一些表面上的礼仪,而且毕竟几百年前是一家人,除了有些口音之外,大临人和南唐人的区别不是很大。

而且双方并没有那种,你说你是从南唐回来的大临人,我就开始怀疑你怎么怎么样。你要是发现他做了什么损害大临的事还好说,但是你总不能怀疑和你闲聊天的的人是谍子吧?那人得有多闲。

也因为这种尴尬的问题,所以导致长安卫搜查起大棒帮的人时,遇到了些困难,虽然知道他是南唐人,但是不知道他是商人还是谍子,若是那种平日里就不太对劲的还好说,随便搜罗些有的没的罪名就可以了。但是有的人对劲得很不对劲,长安卫在西外城的西己区(西己区在西甲区西边,外城分为东南西北四外城,每一个外城分为二十二个区。从内到外依次按列分的,天干靠内,地支靠外。以面向长安城城门为基准方向,从右到左依次为甲乙丙丁戊,第二列是己庚辛壬癸,第三列为子丑寅卯辰巳,第四列午未申酉戌亥)就遇到了这样一户人家。

那是南唐平安郡的一名商人,除了必要的进货外,几乎没有任何与其他人的接触,而且白日没有任何人进入过他的家中。

这看起来毫无问题,却是最有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不能够让他们——长安卫的人,调查他们。

但是长安卫还有不曾传人绝学,就连靖天司都没用过的损招——栽赃嫁祸。

那南唐商人本来很得意地看向长安卫的人,就差一点就能算是直接在长安卫来的那些人的脸上嘲讽了。

本来长安卫那边是不想搭理他的,毕竟没什么证据,要总是用栽赃嫁祸那一套,会对名声有很大的影响的。

结果他这么一出直接摆在了长安卫的脸上,长安卫就算不想管他也得管了。

带队的那人用眼睛瞄了自己的身边人几眼,那人扭扭脖子,带头之人点了点头。

南唐人因此觉得这帮有些可笑,结果下一秒直接被长安卫的那一套给吓傻了。

不是说暗地里的栽赃嫁祸,而是像这样明面上地去做,直接从怀里拿出他们之前从别人那里搜到的东西,然后扔在地上离开。

带头的人走上前去,说道:“这是什么?我拿起来看看。唉呀,这不是封信。我读读啊,年需,我已成功寻得消息,是单锋被杀之事。恐临贼将对我等动手,年需一定要注意安全。”

然后他走上前去,拍了拍南唐人的肩膀,说道:“原来你叫军需啊。兄弟们绑了他。”

等到绑完那还有些错愕的南唐人,带头之人的兄弟说道:“老大,咱背下来到是可以。就是下回拿的时候别拿反了。看起来怪尴尬的。”

带头那人踢了他屁股一脚,说道:“就你话多。”

本来他们以为只是公报私仇的事,结果那南唐人在经历了长安卫的拷打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南唐人招供了,那南唐人竟然是南韩国的谍子。

虽然没什么大用吧,但是也顺便帮大临解决了一下南韩的人。那老大也得到了封赏,小队里的人也跟着他去喝了一顿酒。

南韩的影响确实不大,但是再小的蚊子咬在身上也会有包的,时间长了也会痒。所以得知这个消息算不上是锦上添花的事,但也勉强地能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自打赵连鹤被刺杀后,长安城中的案子越来越少,但这却和赵连鹤和章巨野的案子没什么关系。

赵连鹤的案子已经被平帝交给了刑部核查,刑部拖了一些日子后,按照以前的规矩就是找替罪羊了,结果好巧不巧的是那只替罪羊在刑部抓捕的时候被长安卫带走了,结果在长安卫的人调查中发现,那人确实是南唐的谍子,而且据说那人说自己知道自己多半是会被发现,就找人把自己抓进刑部的大牢里,先认罪再翻供。

如果遇到别的人,就是和皇帝说一声,然后说是阴谋就可以了。虽然明显地能看出来是刑部尚书的问题,但是官官相护,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好巧不巧,处理这事的人就是赵星辰(一半的人都觉得他是故意的),然后赵星辰就查了下去,查一个抓一个,最后查到了刑部右侍郎管家的身上。

然后赵星辰在朝堂直接上奏说怀疑是刑部右侍郎的问题,刑部右侍郎自然不认,僵持了半个时辰,来自长安卫的赵星辰的副将林及拿来一份供词,就是刑部右侍郎的管家的供词。

即使他们知道这是严刑逼供的结果,但是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去反驳。

刑部右侍郎要是真没问题的话,他的管家也就不会被抓走了。

然后平帝也没什么废话,直接免了刑部右侍郎的职位,派人把刑部右侍郎带进了诏狱。虽然平帝装作很生气的样子,但是能够看出来他很开心。

就差一点,人就觉得他要笑出来了。赵星辰还说右侍郎如此怕是有刑部尚书的指使,刑部尚书跪在地上请辞,平帝安慰了很长时间,那刑部尚书才从地上起来。

平帝安慰道:“朕自然是放心爱卿的。星辰啊,这是就不要再说了。封尚书的心,朕是知道的。这件事不要再提了,免得寒了封尚书的心。”

平帝的眼睛扫过左都御史郑安(前文说过的郑云鹤的父亲),郑安立马上前说道:“陛下,封尚书虽然也是有心解决此案。可是终究是犯了忌讳。所以臣请陛下罚取封尚书的俸禄。”

封尚书听后又跪倒在地说道:“臣觉得郑大人所说在理。臣虽无心,可是终究是犯了错的。还请陛下责罚。”

平帝思索片刻,装作无奈地说道:“爱卿既然如此说了,那就依爱卿所说吧。”

刑部尚书封尘从地上起身,他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擦了一把汗。

他觉得平帝演得比以前好多了,最起码思考的样子看起来很像真的思考的样子。

只是他没想到平帝不是在装思考,而是在真的思考,思考这次罚俸究竟能罚多少。六部尚书一年是六百两,平帝想了想是罚一个月还是两个月。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只要能罚完就是他自己的了。户部那边不好意收的。一想到这里,平帝就有些小纠结。不知道几个月会好一些,既不会惹得封尘的不高兴,自己又不会得的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