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四章 永徽版《捕蛇者说》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腊月初七,巳时两刻。

长安城东永乐坊,太尉长孙无忌府邸,武康被礼送出门。三胖子带路,楚神客、林平郎护卫,返回永兴坊武府。之所以拜访长孙无忌,是受长孙诠所托,报喜新城公主诞下男婴,由长孙无忌代为传达。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取得李九原谅后,马上打铁趁热。长孙诠居心不良,想玩借刀杀人,手段略显稚嫩,长孙老狐狸,岂会看不破?又不是他媳妇儿,他才懒得管,何况李九都不追究。

整个拜访过程,姿态放到最低,抱着极大尊敬。虽然阵营不同,彼此还有龌龊,却敬仰老家伙的才学。单凭编写《唐律疏议》,就能赢得尊重。一番交谈下来,感觉他稳如泰山,有权倾朝野的自信。

毕竟三朝元老,凌烟阁首图,李二的托孤重臣,有自信的资本。然纵观历史,凡托孤重臣,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他没王莽、司马懿篡位实力,又不能学周公及时还政,李九也不是窝囊废,早晚难逃一死。

想到李九,想起早上画面,不禁心有余悸。当时李九杀气腾腾,差点把他吓尿,媚娘也吓的脸色煞白。不是因为亵渎公主,而是被外甥李弘坑了,别人坑爹他坑舅。

一岁半的小屁孩,躺杨氏怀里咯咯笑,媚娘想让舅、甥联络感情,便递给康郎抱。一抱出事了,原本笑逐颜开,见到舅舅鬼脸,吓的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住。

李九的脸当时就黑了,认为儿子被吓失魂,立刻让人叫魂儿,瞬间鸡飞狗跳。武康却从哭声中,听出不同寻常,“结核病”脱口而出。上辈子本家小侄儿,小时候没照顾好,得了肺结核,哭声如出一辙。

哪知又捅马蜂窝,李九不懂“结核”,却能听懂“病”。太医都说健康,你算个什么东西?敢咒我儿子,不想活了?天子一怒,承受不住,武康抖若筛糠,媚娘情急之下,搬出“癔症”借口。

“癔症”俩字救命,李九也知道,武康有这毛病,便不再追究,黑着脸带儿子走了。原本还在幻想,君臣奏对一番,获李九赏识,步入人生巅峰。现实太骨感,惹李九嫌弃,刺史做到老吧。

媚娘他领进厢房,询问结核病。武康不确定,也不敢说实话,此病在唐朝无解。敷衍忽悠几句,安慰她并无大碍,还说自己幼年时得过,长大就痊愈了。

哪知姑奶奶不信,武康被逼发誓,总算糊弄过去。结核是慢性病,慢慢发展成肺结核,李弘英年早逝,二十三岁暴毙,估计是病死的。如果李弘身体好,肯定继承皇位,唯一正统女皇就没了。

正魂游天外,闻熟悉乡音,瞬间停住脚步。转身见个中年人,约莫六十岁,身材精瘦,须发花白,精神矍铄。穿紫色长袍,系十三銙金玉带,左边挂银质匕首,右边挂砺石(磨刀石)。

能穿同款紫袍的,只有三品以上大员,这位还是杭州口音儿。回忆卢浅给的画像,心思电转间,明白此人身份。上前两步抱拳行礼,操着杭州乡音儿:“婺州刺史武康,参见褚仆射。”

此人正是褚遂良,李二的托孤重臣,尚书右仆射(从二品),封爵河南郡公。今年五十七岁,字登善,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杭州钱塘县(浙江省杭州市)人,这辈子的老乡;祖籍豫州阳翟县(河南省禹州市),上辈子的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辈子老乡,背后开两枪。“武佞”诨号,是他取的;两首打油诗,也是他宣传的。武康很郁闷,却不表现出来,装出恭敬和谦逊,姿态放到最低。

褚遂良也懵了,传闻武佞睚眦必报,对我应是横眉冷对,为何如此谦逊?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你谦逊我也不拿捏,于是微笑道:“武刺史无须多礼,快快请起。”

看到脸上刀疤,想起坊间传言,态度温和许多。虽讨厌他的溜须拍马,却看重他的功劳,教育癖发作:“武刺史所作所为,有的利国利民,有的不可取。婺州土贡清单,去年增鸡枞菌,今年增高粱酒,都是因为你。”

武康谦卑告罪,老褚更来劲:“每增一种土贡,百姓多分负担,圣人多分奢欲。诨号‘武佞’,由此而来。为官一方,要造福一方,不要把自己的前程,建立百姓疾苦上。”

这帽子有些大,武康不置可否,假惺惺受教:“褚公言之有理,为百姓某福祉,才是为官之道。高粱酒一直由卢家打理,下官也是最近得知,在京城异常红火,不过呢...”

话锋一转,不着痕迹反驳:“褚公您也知道,酿高粱酒的粮食,是难以下咽的粗粮。百姓喝高粱酒,意味少喝米酒,无形中节省粟米。如果整个大唐,都喝高粱酒,也是功劳一件吧?”

老褚不置可否,淡淡说:“老夫有见及此,才允许高粱酒存在。武刺史,投机取巧不是正途,你应该学越州都督。今年五月,秦都督发来公文,奏请以青花蛇,折合百姓田租。老夫与诸朝臣商议,觉的是仁政,便奏请圣人批准。”

见武康疑惑,继续解释:“青花蛇是越州特产,镜湖附近最多,此蛇青色无毒。腊之以为饵,可治挛踠和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效果很不错,大批干蛇入长安,部分进太医院,其余进两市,供不应求。武刺史,这才是为民谋福祉。”

永徽版《捕蛇者说》,武康不由暗乐,忽然想到什么,脸色瞬间铁青。褚遂良见此,以为武康生气,嘀咕句“朽木不可雕也”,黑着脸拂袖而去。

盯着老褚背影,眼神逐渐迷离,想到可怕后果,眉头拧成疙瘩。呆了近两刻钟,直到三胖子提醒,才堪堪回神儿。望褚遂良离开方向,也说句“朽木不可雕也”,也黑着脸拂袖而去。

午时回到武府,众宾客全部入席,都是些是七八品小官。都是武氏兄弟的朋友,都是攀龙附凤的投机分子,想靠媚娘关系,略微升官发财。然媚娘还没当皇后,武氏兄弟都是小官,哪顾得上他们?

回客厅打招呼,端坐矮榻前,挨着媚娘和武顺。唐朝以左为尊,杨氏坐主位,东面是武顺、武媚娘和武康;西面是武氏兄弟,脸色都不好看,眼神都怨怼。

懒得搭理他们,反正都没好下场。安静吃完饭,陪杨氏寒暄,半个时辰杨氏犯困,被武顺送回后院休息。武氏兄弟出去送客,媚娘拉他出客厅,后跟俩贴心太监,走向秘密厢房。

恶趣味加身,突然张开胳膊,揽住老姐肩头,像后世的好哥们。媚娘身子一颤,赏他个白眼,也懒得理会。身后俩太监,全楞在原地,直到两人进屋,才匆匆过去守门。

开启舔狗模式,围着她转两圈,到身后捏香肩按摩,嘿嘿怪笑道:“见到老姐之前,我一度以为,小晴是天下最美的女人。”

武媚娘翻个白眼,眼里满是鄙夷。武康来到前边,煞有介事:“老姐颜值高,面相更好。丹凤眼,宽额头,有龙虎之气。大富大贵,器宇轩昂,永远有贵人相助,定能母仪天下。”

这话搔到痒处,媚娘再翻白眼,推开魔爪哼道:“老实坐着,别动手动脚,多大的人了?不过康郎啊,姐最大的心愿,就是当皇后。王皇后、萧淑妃那俩贱人,都失宠了,早晚被废。”

说到这,唉声叹气:“上次的一品宸妃,被韩瑗、来济搅黄,长孙无忌、褚遂良都没出手。倘若圣人立我为后,朝堂肯定吵翻天,长孙无忌也会出手。成功微乎其微,许敬宗和李义府,也不会支持我。”56

武康斟酌片刻,压低声音说:“那俩老狐狸不必担心,他们都是投机分子,肯定不遗余力支持。如果把权利比炊饼,关陇门阀吃的太多,其他人肯定不满。我估摸着,不仅李义府和许敬宗,崔义玄也会支持!”

媚娘眼神一亮,呵呵笑道:“能看到这点,姐很开心。现在为时尚早,等积攒足够支持,再讨论此话题。康郎啊,等会我回宫,别在这里留宿。只要我离开,武元庆和武元爽,肯定死皮赖脸的,讨要高粱酒份子。”

“白日做梦,酒只能是老姐的”,武康嗤之以鼻,搬胡凳坐她身前。怀里拿出锦袋,塞她手里说:“酒股共十成,一成给了婺州卢家,剩下的全都在这。”

两人膝碰膝,姿势很亲昵,媚娘不适应,脸色泛红。低头拆锦袋,拿出个小锦袋,还有一份文件。文件是契约书,红高粱三成股份,有武康的掌纹、手印,以及酒坊印章。

媚娘有些感动,红高粱日进斗金,被列为婺州供品。被无数人觊觎,若非自己压着,早被明抢暗夺了。感动完收起文书,伸手去解锦囊,又被大手阻止。

武康神秘兮兮:“三国时,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装三条妙计,帮刘备逃离东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被气的金疮迸裂,昏迷不醒,最终一命呜呼。这是我的锦囊妙计,最需要时打开,否则妙计失灵。”

媚娘瞪他一眼,重新放进锦袋,轻轻拍巴掌。宦官进来,恭敬收好锦袋,离开屋带上门。瞟他两眼,继续鄙夷:“我也熟读三国志,没有锦囊妙计。还有,不是全部股份吗,其余六成哪去了?果然啊,男人的话,都不可信。”

有点儿冤枉,武康信誓旦旦:“普天之下,我只对两个人诚实,一个是九娘,一个媚娘。其余六成酒股,在锦囊妙计里..咱换个话题,今天离开太尉府,遇到褚遂良,他给我一个把柄,想不想要啊?”

媚娘不屑更甚,阴阳怪气道:“得了吧,褚遂良老奸巨猾,你能拿他把柄?”

武康不乐意:“什么表情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听我慢慢道来...在北方的草原上,活跃无数恶狼,它们咬死牛羊马匹。牧民经常捕杀,却不会赶尽杀绝,还以狼为图腾,知道原因吗?”

媚娘柳眉轻蹙,渐渐陷入沉思,半刻后朱唇轻启:“草原骑兵强大,如果可汗下捕狼令,赶尽杀绝不难。纵观草原历史,没人下这种命令,难道狼能保护他们?”

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位真聪明,武康点赞:“草原最大的祸害,不是狼是野兔,野兔祸害草场,狼是野兔天敌。如果没有狼,野兔没了天敌,会泛滥成灾。要不了多久,草地没了草,牲畜会饿死,游牧民族会灭亡。”

很满意她的震惊,接着忽悠:“狼吃野兔,野兔吃草,此为最简单食物链。食物链破坏,生态会失衡,会造成灾难。今天褚遂良说,越州盛产青花蛇,朝廷同意百姓,捕蛇充田租。”

说到这停住,见她冥思苦想,便静坐她身边。时间分秒过去,很快觉的无聊,悄悄站起来,研究她的发髻。好像是半翻髻,崔小晴最爱的发型,将所有头发梳于头顶,向前翻形成高髻,插金花珠钗。

很快兴趣盎然,在永徽二年初,王皇后到感恩寺,让媚娘蓄发。这才三年功夫,就从可爱光头尼姑,长成长发及腰?不科学啊!按捺不住好奇,凑近脑袋研究,伸手轻轻触碰。

渐渐发现端倪,竟然很多假发,还真有意思。原来臭美的假发,唐朝就流行了。正兴趣盎然,突然下巴挨打,牙关猛咬舌头,疼的哎呦一声,跳着脚喘粗气。

媚娘也是一声哎呦,摸着脑袋起身。见他龇牙咧嘴,嘴角淌血沫,赶紧过去搀扶,冲门外焦急喊:“三两快去拿药,四钱快备热水,怎么咬到舌头啦?”

门外脚步匆匆,武康抹把眼泪,苦着脸阻止:“别瞎忙活,咬破舌尖,没法上药。我说老姐啊,你和小晴一个德行,火急火燎做啥啊?正研究头发嘞,突然来这么一下,想疼死我吗,哎呦...”

脑门被敲,媚娘鄙夷道:“研究啥头发,去研究小晴的,这么大的人,别毛手毛脚...康郎你刚才说,褚遂良的把柄,是不是和蛇有关?蛇少鼠多?难道越州,会发生鼠灾?”

武康目瞪口呆,这都能想到,不愧是女总裁!干咳两声,竖大拇指点赞:“老姐真聪明,小弟五体投地。这世间万物,芸芸众生,都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老鼠的本事...”

说话跑风声音怪异,惹得她捂嘴轻笑,把他推到椅子上。敲门声响,刚才太监进来,媚娘接过茶杯。武康抱起胳膊,身子向后躺,张嘴啊啊两声。

舒服喝两口,继续讲科学:“蛇能安身立命,是捕猎鼠;鼠延续种族,靠超强繁殖能力。一对老鼠每年繁殖的子孙,如果全部存活,将近五千只。按这种效率,天下就是老鼠的,它能吃光所有东西。”

很满意她的求知欲,接着装逼:“事实并非如此,老鼠有很多天敌,譬如说猫、蛇、黄鼠狼、猫头鹰...就是咱们说的夜猫子。它们负责吃鼠,维持生态平衡。”

媚娘彻底明悟,接过话说:“猫是家养的,不成气候。黄鼠狼偷鸡,夜猫子不祥,百姓见到它们,都会痛下杀手,是以数量极少。蛇,就是捕鼠主力,越州大肆捕蛇,老鼠肯定泛滥,是不是这样啊?”

武康点赞,媚娘翻白眼,坐他身边叹气:“鼠灾自古皆有,都是小范围的,最多两个县。小的灾情小的替罪羊,越州都督足够了,牵涉不到褚遂良。康郎啊,姐谢谢你的苦心,可把柄不够大。”

垂头丧气的样子,有几分可爱。武康打响指,再次曝猛料:“越州不一样,有八百里镜湖。今年全国干旱,唯越州风调雨顺,雨水比往年更充足,导致湖面大幅上涨。”

轻叹口气,继续道:“我手下楚神客说,每年三月份,镜湖水大涨。淹没堤岸鼠巢,百万老鼠无家可归,以镜湖为中心,嗷嗷着辐射四周。再加上越州捕蛇,老鼠没了天敌,鼠灾不可避免,规模绝对震惊朝廷。”

讲完原理,举例佐证:“陈硕真叛乱,派人去越州采购药材,已有鼠灾发生,规模都不大。明年三月镜湖涨,鼠灾彻底大爆发,很可能危及婺州...哎,满满的惆怅!”

约莫十分钟,媚娘终于开口:“能震动朝廷的灾难,必须有人负责。两个罪魁祸首,提出蛇抵赋的,促成蛇抵赋的。康郎说的对,这就是褚遂良的把柄,只要讲出...食物链,谁也反驳不了。如此大把柄,不信不为我所用,真是太好了!”

看她兴奋的模样,武康不想泼冷水。后年李九立你为后,老褚是坚定反对派,别抱太大希望。沉吟片刻,黯然道:“老姐回宫,我也回婺州吧,没你在身边,呆着没意思。”

“呸!你的甜言蜜语,和崔小晴说去”,媚娘瞪他一眼,语重心长道:“早些回去也好,早些把控局面。明年三月要是忙,就别来长安了,加封昭仪只是形式。”

武康呵呵乐了,保证肯定来。因为明年四月,有大事发生,如果处理好,这辈子性命无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