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三章 笔友的现实会面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三章 笔友的现实会面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腊月初七,卯时八刻。

武康率领的马队,终于来到长安,春明门外勒住马,望着高大的城墙,着时感觉震撼。长安城是这个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熙攘人群络绎不绝,还有许多胡人,鱼贯涌入城门。

众人下马进城,靠右边走,过兴庆宫,穿繁华东市,进入平康坊。这里不是婺州,不能违反法律,城中跑马要挨鞭子。此地距尚书省官署近,成为举子、各地驻京官吏、进京人员聚集地。

婺州驻京办就在这里,是私人性质的,是红高粱酒坊长安总部。官办的驻京办叫进奏院,中唐以后的事。负责接待的,是酒坊总管卢浅,卢三郎的家奴。

平康坊是长安,乃至整个大唐,最大的红灯区,早已闻名全国。暗娼不断抛媚眼,还主动过来搭讪,小弟们早就兴奋难耐。武康嗤之以鼻,撇撇嘴笑骂:“瞧那点儿出息,尽情去玩吧,给你们报销,不过仅限今天。”

刹那欢声雷动,保安嗷嗷直叫。武康也乐了,继续吩咐:“都给我记住了,不许争风吃醋,不许打架斗殴,不许带女人回来。记住这里是长安,不是咱的主场,出事儿我搞不定。”

保安信誓旦旦,武康满脸鄙夷,带楚神客、林平郎,带贺礼夜明珠离开。平康坊往北,是东部皇宫,不时有士兵巡防。媚姐的娘家住永兴坊,于皇宫景风门、延禧门外,被高高坊墙隔开。

宽敞大街上,回头率超高,紫袍不稀罕,稀罕的是刀疤脸。明明文官打扮,却挎着横刀,还如此彪悍年轻。沿途遇见个小吏,提着木盒子,到一户人家前,打开盖子翻找。

片刻拿出信封,从门缝塞进去,提木箱离开。看起来是邮差,邮政快递系统,早在关内道试行,不知效果如何。武康来了兴趣,过去和邮差搭讪。

武府在永兴坊东北,是高门大院,院内热闹非凡,迎客仆人哈欠连连。门房甲伸懒腰,揉眼抱怨道:“我说三胖子,来的都是绿袍,绯袍就两个,紫袍一个没有。昭仪圣眷正隆,主母七十五大寿,咋就没人巴结啊?”

三胖子撇嘴:“你问我,我问谁?上月萧淑妃娘家过寿,紫袍来七个,绯袍数不过来,门庭若市的。这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人,就怕人比人...发啥呆啊二饼,有没有听我说话?”

二饼挺直腰杆,暗暗使眼色。三胖子扭头,见来了紫袍,瞬间打起精神。两人恭敬行礼,三胖子接名帖,登时目瞪口呆,说了声“贵客稍等”,撒腿往院里跑。

堂屋客厅坐满人,正位坐着老妇人,举止优雅大方。武顺在讲故事,逗得杨氏呵呵笑,媚娘也抿起嘴。下手坐着四个中年,是媚娘的便宜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便宜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再往下是后辈,老幼十几号。

三胖子跑到客厅,手托名帖兴奋汇报:“新任御史大夫,崔义玄崔公前来祝寿,此刻门外等候。”

客厅瞬间安静,武媚娘噌的站起,接过名帖仔细看,脸上露出兴奋。杨氏接爱女示意,由婢女搀扶起身,笑的合不拢嘴:“快去打开中门,老身亲自迎接。”

三胖子应诺,杨氏走在前,武顺、武媚跟在后。武媚紧握小手,大眼满是喜气,激动压抑不住。贱人王氏登皇后位,因为她出身太原王氏,是关陇门阀的代表。

崔义玄代表清河崔氏,是超越王氏的望族,如果得到他的支持,绝对如虎添翼。不禁又想起康郎,他是崔义玄的女婿,崔义玄亲自前来,应该看他面子。

武元庆四人对视,悻悻跟了上去,心中无不暗骂。哪有妇人迎客道理,我们才是主人,让同僚笑话吗?但敢怒不敢言,他们能做官,都是靠媚娘关系。

中门大开主人出来,老崔目光扫过,没找到想见的人,不禁有些遗憾。双方见过礼,老崔再次抱拳:“些许公务耽搁,未能如期而至,望亲家恕罪,望昭仪恕罪。”

所有人瞬间高潮,这一声“亲家”,比任何礼物都贵重。表示老崔认这门亲戚,御史大夫和清河崔氏,天大的助力。

媚娘如沐春风,虽然顶着昭仪头衔,真正给面子的重臣,屈指可数。索性行晚辈礼,恭敬打招呼:“崔公言重,您能过来,是武家荣幸,快快里面请。”

回到屋分宾主落座,四武想插话,老崔不给面子,只和杨氏、媚娘寒暄。觉的差不多了,想问贤婿情况,三胖子再次汇报:“少郎君到了,在门外等着嘞。”

此言一出,敏月起身就跑,敏之向外婆告罪,也匆匆离开。杨氏面露慈祥,媚娘面露期待,示意三胖子有请。四武频繁使眼色,后辈全部出去迎接。武康是小弟,他们是兄长,不能丢了面子。

武府大门外,武康抱着敏月亲昵,还是外甥女亲,俩月没见甚是想念。大队人马过来,见敏月骑叔父脖子上,无不面露厌恶。一时行礼不是,不行礼也不是,全都目瞪口呆。

约莫两分钟,走出个四岁娃娃,有模有样行礼,操着稚嫩童声:“侄儿三思,拜见叔父,舟车劳顿,一路辛苦。耶耶和姑母,都在等您!”

哎呦我的天,这没断奶小屁孩,梁王武三思呀,以后兴风作浪,搅得武唐天翻地覆?正想敷衍几句,又有瓷娃娃见礼:“侄儿承嗣,给叔父请安,叔父辛苦了。”

魏王也来了,有点儿意思啊。其他人纷纷见礼,除了敏之喊舅舅,其他都喊叔父。武康让他们免礼,拉着敏之,驮着敏月,带着楚神客、林平郎进门。

诸闲聊官员,见武康尊荣,无不瞠目结舌。传言是真的,这位真的凶悍,瞧瞧脸上刀疤,能活下来命真大。可不是咋的,你见过配刀文官?简直奇葩。

不理会指点,径直走进大厅,所有人凌乱,这是什么造型。武顺眉开眼笑,康郎和子女亲近,自然无比开心。赶紧起身迎上,假意训斥敏月:“这孩子又闹舅舅,赶紧下来啦,像什么样子?”

武康松开敏之,拎敏月下来,递武顺怀里。走到杨氏跟前,执晚辈礼祝寿:“武康拜见伯母,祝伯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杨氏欣喜若狂,亲自扶他起来,扬手摸脸上刀疤,眼圈竟然红了:“这孩子太傻了,你是文官不是武将,怎能冲锋陷阵?听顺娘说,你单人匹马,与几百强人拼杀,要有个三长两短,让老身如何交代?”

泫然欲泣的模样,也是老戏骨,武康傻笑两声,奉上夜明珠:“侄儿比较穷,没奇珍异宝,偶得三颗珠子...一颗给了媚姊,一颗给了九娘,伯母不要嫌弃。”

鹅蛋大的夜明珠,散发淡绿柔和光芒,可谓价值连城。众人都识货,武氏兄弟眼直了,透出嫉妒与贪婪。杨氏眉开眼笑,捧手里仔细端详,爱不释手的把玩。

媚姐微笑凝滞,探究目光扫武顺,后者脸色微红,慌乱移开视线。武康有些懵,瞬间觉的尴尬,暗怪自己多嘴。记得平叛前,为帮助媚娘竞选皇后,准备的竞选经费里,有颗夜明珠,看来被武顺贪污了。

心里很是郁闷,抢妹妹的东西,还抢上瘾了。现在抢夜明珠,以后妹妹怀孕,暗中勾搭李九,抢妹妹的老公。密谋废媚娘,自己取而代之,有点儿过分啊。

不过这样也好,给媚娘敲警钟。如果引以为戒,不让武顺进宫,就不会姐妹相残、姨甥厮杀。

心思电转,强行圆场:“九娘原本的打算,两颗珠子都给您,被我阻止了。最后的夜明珠,等顺姊生日,要作为贺礼,不能厚此薄彼。”

此言一出,武家男人的心思,都活络起来。寻思着找机会,把生辰告诉他,礼物不能比夜明珠差。

武顺没了尴尬,马上顺水推舟,向妹妹表达歉意:“康郎给阿妹的礼物,确实有颗夜明珠。被我不小心摔了,有了裂纹,是以没告诉阿妹...康郎,九娘那颗珠子,阿姊不要了,给媚娘吧。”

这位也是实力派,说谎话不打草稿。媚娘心知肚明,当即笑道:“阿姊此言差矣,哪有妹妹要好珠,阿姊留瑕珠的道理?瑕珠给我吧,等来年你生辰,康郎送好珠给你。”

两人假惺惺,都是影后级别,好一幕姐友妹恭。杨氏很快发话:“都不要说啦,顺娘把瑕珠给媚娘,都不让老身省心啊。看看侄媳九娘,通情达理孝心可嘉,崔公生个好女儿!”

崔义玄面露笑意,和杨氏客套两句,假惺惺训斥贤婿:“二郎,为何不带九娘过来?她身体一向很好,路途遥远和旅途劳顿,不是借口...到底发生何事?”

武康赶紧行礼,实话实说道:“本来商量好的,一起骑马过来,既给伯母拜寿,同时看望您老。可上月十五,九娘有喜了,只能在家休养。她嘱托我向您、伯母和媚姊,表达歉意。”

场面再次热烈,女人又惊又喜,老崔眉开眼笑,悠闲捋胡子。等女人们消停,起身向杨氏、媚娘告辞:“老朽还有公务,不便叨扰多久,祝亲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位现学现卖,媚娘也行晚辈礼:“崔公是康郎的长辈,也是奴奴长辈,无需如此客气。”

见她无此谦逊,崔义玄脸色更温,贤婿说的对,此女前途无量,皇后是她囊中之物。和杨氏寒暄片刻,留下礼物离开,武康和媚娘送客。到了门口,老崔交代贤婿,有时间去崔府。

送走老崔,并没回客厅,来到后院厢房。武康召唤戏精,酝酿片刻扑通跪倒,抱着媚娘大腿,侧脸贴她肚子,嚎啕大哭喊救命:“小弟闯祸了,姐姐救命啊!”

画风转变太快,画面过于热烈,媚娘彻底懵逼。半晌神思归壳,轻拍康郎后背,嘴角扯出笑意。他不向崔义玄求救,反过来向我求救,把我当主心骨了。

今天收获太大,与清河崔氏搭上关系,又获康郎忠心,一举两得。想到这眨眨眼,假意嗔怒:“多大的人了,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也不怕人笑话?赶紧起来,像什么样子?”

武康抱大腿耍无赖,姐不答应就不起来,媚娘不禁失笑,同时有些感伤。曾几何时,自己也想这样,犯了错求兄姊庇护。可两个天杀的兄长,从小欺负我;关系不错的姐姐,贪墨我的东西。

没有兄妹情,淡薄姊妹意,倒是认来的堂弟,不遗余力帮我。倾尽大半家财,换成黄金白银、珠宝首饰,让我打赏奴婢,收买朝臣。

效果很不错,奴婢们通风报信,贪财的许敬宗、李义府,也渐渐靠拢。既然你拿我当亲姐,我也拿你当亲弟。打定主意,享受亲情,再次嗔道:“赶紧起来,姐姐答应就是。”

武康讪讪起身,狗腿的扶她坐下,讲述为新城公主接生。一五一十事无巨细,不放过任何细节,全部和盘托出。配合精湛演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媚娘越听越心惊,最后哭笑不得,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运作的好,还能皇恩浩浩。想到这,轻点康郎脑门儿:“你这胆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放宽心吧,圣人英明神武,定能明察秋毫。”

“这话我爱听,我确实英明神武”,话音落走进一人,身高一米七左右,眉目很是清秀,带着浓浓贵气。赭黄(土黄色、黄中带赤)色紧身圆领袍,袍子纯色不花哨,也没绣龙纹。

媚娘赶紧见礼,这位就是李九,武康再度召唤戏精,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婺州刺史武康,拜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都懵了,媚娘很尴尬,李九脸色微红。口号听着舒服,马屁拍的很大,承受不起啊。干咳两声,虚扶一把:“爱卿快快请起,切莫如此称呼,若是被褚遂良知道,又得追着骂你。”

武康眼泪汪汪,一个头磕地上,刻骨铭心检讨:“罪臣不敢起来,臣罪该万死,求陛下惩罚。”

又是嚎啕大哭,幸亏来的时候,衣袍里备了葱,否则真挤不出泪。李九云里雾里,媚娘闪亮登场,招呼李九坐下,开始讲接生之事。

添油加醋少不了,大捧康郎,猛踩长孙诠,痛斥其罪状。首先不知轻重,公主即将临盆,却带她婺州上任,此为不负责任,藐视皇家。

其次公主难产,需用头发助产时,却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难道公主的安危,不及一缕头发吗?还是我家康郎好,主动割头发,可见忠心耿耿。

公主需要惊吓时,长孙诠竟手足无措,逃避责任。还是我家康郎好,为制造惊吓,被部下抽二十鞭啊,不信您看!媚娘哭啼啼,解开康郎袍子。武康配合转身,精壮的后背,露出条条鞭痕,触目惊心。

媚娘继续哭诉:紧要关头,稳婆问保大保小,天杀的长孙诠,竟然闭口不言。可见在他心里,公主的安危,不及长孙家子嗣。长孙无忌欺负您,长孙诠欺负公主,长孙家太欺负人啦。

如此借题发挥,大泼脏水,李总脸黑,牛喘粗气。

媚娘添油加醋:临盆关键时刻,康郎拿产钳,挽救公主母子。长孙诠非但不感恩,还对康郎冷嘲热讽,讽刺他了解妇人身体。陛下您听听,这叫什么话?可怜的康郎,求陛下给妾身做主。

武康都懵了,这恶状告的太好了,不服都不行。亵渎公主轻描淡写,把我塑成正义化身,把长孙诠塑成极品渣男,还恶心长孙无忌。什么叫借题发挥,什么叫政治手腕,这就是了。

李总直接拍了桌子,呶呶叫道:“长孙诠欺我太甚,当真不为人子!”

门外护卫闯进来,李九再次暴喝:“都滚出去。”

媚娘赶紧过去,给他抚胸顺气,陛下保重龙体。良久,李九长叹一声,看向武康说:“爱卿挽救新城母子,何罪之有?所谓的男女大防,与性命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起来说话,孤没那么迂腐。”

心中大石落下,这事翻篇了,武康感激涕零,大呼“吾皇圣明”。您老不迂腐,还很前卫,连小妈都娶,还立为皇后。

李九打量他,确实英武不凡,示意武康坐下,酝酿片刻问:“产钳是什么?能解决难产?为何随身携带?”

轮到武康表演,大概讲述产钳,着重回答最后一问:“产钳助产,是昆仑奴产地,一个叫‘埃及’的番邦发明。臣之发妻怀孕,便打造两把,一把留在家,一把献给陛下。”

见李九满意,继续说:“臣听稳婆说,妇人生育,如鬼门关行走,有性命之虞。产钳能解决头部难产,能缩短生产过程,让妇人少受痛苦。是以臣带到京城,家姊生育皇子时,既顺利又少受罪。”

此回答满分,李九满意,媚娘也感动。有人真心为你着想,真的很温馨,当即投桃报李:“陛下,康郎发明产钳,也是大功一件。”

李九连连点头,哈哈笑道:“爱卿公忠体国,数次进献秘术,孤重重有赏。说吧,想要什么赏赐,孤应允就是。”

武康感恩戴德,郑重其事道:“报效朝廷,为君尽忠,分内之事。倘若陛下要赏,臣斗胆请求,赏臣之二姊,永远平安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