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五十七章 悲催的洞房花烛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九月二十八,戌时二刻。

录参府后院新房,洞房花烛夜正浪,人生四大喜之极,别有一番感想。久旱逢甘霖,体验过;金榜题名时,彻底没戏;他乡遇故知,没啥稀奇,后世飞机满天飞,到处是老乡。剩下最后一喜,全力以赴。

一番戮战,大获全胜,鸣金收兵,身穿睡衣,坐书桌前,遐想叛军。崔小晴不服,战场上失力,外交手段找回。穿上情侣睡衣,打开书桌抽屉,拿出文件甩桌上。

看到“约法三章”字样,武康更不服,我是战胜方,岂能签不平等条约?不屑推开文件,手托腮满脸戏谑。崔小晴嘻嘻一笑,再次开抽屉,拿出两颗夜明珠。

武康瞬间坐直,满脸不可置信,一共三颗珠子,一颗在武顺那,还有一颗在琴娘那。崔小晴满脸鄙夷,轻拍下巴掌,洞房门打开,走进个婢女,端着水盆毛巾。

看清来人相貌,登时瞠目结舌,尴尬爬上脸。崔小晴呵呵道:“你的那些龌龊,我早就知道,给你留着面子嘞!亲爱的夫君,别给脸不要脸,赶紧签合同。琴娘别愣着,给夫君擦把脸,看这冷汗流的。”

琴娘伺候完,乖巧呆旁边,垂着头噤若寒蝉。武康很无奈,轻叹息拿文件:第一条,不许去教坊等风月场所,不许夜不归宿,如公务需要,必须让海量、海斗跟随。

这条没问题,自从在大唐当官,从没去过教坊,为此还遭同僚取笑。教坊女子,原本是大户人家女眷,已经够可怜,没必要火上浇油。海量和海斗,是小晴陪嫁部曲,据说武艺高强。

看完第二条,武康不乐意,嘿嘿笑道:“我说大妹子,咱哥俩搞法律的,契约应以法律为准。《永徽律.户婚》言,郡王、一品官可纳妾十个,以下按品级递减,平民纳妾犯罪。我是五品官,可纳妾五名,给仨名额啥意思?”

“哎呦大兄弟,我是你的启蒙老师,跟老师谈法律?”,崔小晴满脸不屑,头发捋耳后淡淡道:“《永徽律.户婚》还言,夫纳妾须妻签字,否则就是犯罪。看看人家房玄龄,房夫人不同意,照样没辙。有仨名额还不知足?”

这就尴尬了,法律搞不过她,三个就三个吧。继续往下看,气的嗷嗷叫:“我说大妹子,产业交你打理,库房钥匙、账本交你保管,这都没问题,上缴工资过分了吧?”

“过分吗?”,崔小晴凑过来,舔着脸笑。打开印泥盒,拉老公摁手印,收契约放嫁妆里,淡淡一笑道:“听听更过分的!不许勾三搭四,否则家法伺候。我的家法很仁义,就是让你的官帽,颜色类似六品官服。”

什么意思啊?武康很快明白,六品官服是绿色的,咬牙切齿的冷笑:“好仁义的家法呀!姓崔的,先尝尝我的家法,纳命来...”

惊叫声响,房门关上,琴娘跑出门外,摸摸发烫的脸。几分钟后听脚步声,见钱顺匆匆过来,气喘吁吁的。赶紧摆手阻止,食指放嘴边,作禁声手势。

钱顺呆愣片刻,讪讪退到院门。大概四十分钟,洞房突然安静,琴娘轻轻敲门,小心翼翼喊话:“郎君您睡了吗?钱总管来了,有要事禀报。”

很快门打开,武康来到院里,钱顺过来伏耳轻语:“一个时辰前得到消息,童天宝...就是童文宝的二弟,在睦州雉山县响应叛军。童天宝五大三粗,是山里猎户,武艺高强,是玄女教的天宝大将。”

见大佬脸色难看,钱顺下意识抹冷汗:“童天宝率五百信徒,多为雉山县乡民,已经攻破雉山县衙。民团指挥燕虹信倒戈,县令孙传龄率部曲、衙役抵抗,寡不敌众为国捐躯。县尉苏星运火烧县仓,葬身火海...”

武康面无表情,拿出小本本,翻到“死”字页,用炭笔写:雉山县民团指挥使、燕虹信;翻到“忠魂”页,写:雉山县令孙传龄,县尉苏星运。

钱顺继续汇报:“县仓辎重焚毁,童天宝恼羞成怒,孙县令和苏县尉,满门鸡犬不留。县民奔走相告,队伍壮大四千,已经连夜开拔,打算与陈硕真呼应,南北夹击睦州城。”

清溪、桐庐、雉山三县都乱,意味叛军气候小成,节目效果相当好。武康咧嘴无声笑,尊敬女皇陛下,俺爱死你啦,请尽情的闹。闹的越大,你的人头越值钱,我的功劳越大。

收起小本本,吩咐钱顺:“监视睦州刺史,关注桐庐战局,一有消息,马上来报。钱顺子,你一个时辰前得消息,为何现在才报?半个时辰前就该...下不为例啊。”

钱顺赶紧请罪,转身快步离开,直到出录参府,笑容开始猥琐。大佬别怪俺汇报慢,俺汇报的速度,取决您的速度。嘿嘿两声接缰绳,淡淡吩咐:“通知刺史府丘有八,来汇报的时候,带矮凳过来。”

马蹄响人离开,十几分钟后,刺史府后门跑出个人。身材魁梧,穿盛世保安服,披风肩头绣两颗菱形,是盛世安保中队长,统领保安五十。小跑到录参府门口,右手板凳转左手,急敲三下缓敲两下。

侧门很快打开,闪身进入门里,跟随仆人脚步。来到后院清心居,见琴娘子手势,立刻停住脚步。瞅瞅手上板凳,明白钱总意思啦,坐等老板忙完。

四十分钟左右,琴娘子敲门,大佬穿睡衣出来。丘有八过来行礼,干咳两声说:“报告老板,崔公已经睡了,晚饭只喝半碗粥。听崔府奴婢说,他只是犯困,并无其他不适。”

武康彻底放心,心说没事就好,老崔挺硬朗。丘有八见大佬心情好,松口气继续说:“崔公回府后,请来华博士、武郎中,两人皆说感染风寒,建议他多休息。”

武康斟酌片刻,低声吩咐:“通知武元打起精神,如果出现异常,马上停止施药,以崔公身体为重。如果没什么事,你回去休息吧。等等,为何带着凳...滚!”

丘有八诶诶两声,抱凳子跑路,出录参府大门,抹把额头虚汗,咱大佬喜怒无常啊。活动肩膀,晃晃脑袋,看见熟悉身影,貌似狗头军师老苏。那急匆匆样子,也是汇报工作吧,瞅瞅手中板凳,嘴角勾出戏谑。

两人简单寒暄,丘有八嘿嘿笑:“咱大佬把公务放第一,洞房花烛夜还办公,着实令人佩服。那个苏先生啊,您腿脚不好,拿着这个凳子...赶紧拿着,你会感激我的。”

老苏惦着板凳,望向丘队长背影,脑门挂满问号。按要求对暗号,跟仆人到清心居,见守门妇人手势,不由老脸微红。把板凳放院门外,坐着闭目眼神,确实感激丘队长。

眼观鼻鼻观心,屏蔽外界干扰,默念金刚经。还是四十分钟,武大佬出现,老苏赶紧起身,拎板凳上前行礼。武康沉下脸,抬右手掌,考虑是否抽过去。想想还是算了,老苏年纪大了,禁不住一巴掌。

老苏很尴尬,放下烫手山芋,干咳说正事:“婺州全体官员,除崔公以外,属下悉数拜访,还有那些乡绅,兑换白银千两,黄金百两。名贵珠宝首饰,算上您的两箱,共有五箱。”

武康露出微笑,伸拇指点赞,老苏办事很得力。黄金白银在唐朝,并非流通货币。朝廷甚至立法,交易必须以铜钱、绢布为主,实在不行再用金银。手里有银子的,除了官员就是富商,数量相当少。

老苏有些得意忘形,谄笑着恭维:“古有吕不韦奇货可居,今有武别驾倾家助昭仪。他日昭仪荣登后位,定感激明公的倾囊相助,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感受到大佬的杀意,老苏瞬间闭嘴,恨不得自抽耳光。例子举的不好,吕不韦下场不好,马屁拍马腿上喽。

武康不置可否,淡淡说道:“吕不韦官拜丞相,也是我的偶像!老苏别紧张,事无不可对人言。本官送媚姐金银珠宝,让她打赏太监宫女,拉拢贿赂朝堂臣子,建立人脉系统...”

听扑通一声,老苏跪倒在地。武康不理会,继续自言自语:“人都是现实的,没好处不会帮你。挣钱就是为了花,我的钱让我姐花,是帮扶家里人,名正言顺嘛。”

老苏连连应是,武康哑然失笑,想到之前顺姐的辞行。今年腊月初九,是便宜伯母七十五大寿,顺姐回长安准备寿宴。便宜伯母杨氏,后来的荣国夫人,历史上也是号人物。

四十四岁嫁武士彠,生三女,长女武顺,次女武昭仪,三女早夭。史书还记载,她和外孙敏之有染。武康不大相信,找机会旁敲侧击,搞的敏之云里雾里。

没敲到什么,便以普法为借口,着重讲十恶中的内乱。敏之饶有兴趣,暧昧的说:舅舅,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呦。轮到武康云里雾里,问什么意思,敏之则笑而不语。

话题到此结束,决定效仿吕不韦。经崔小晴批准,清空大半库房,铜钱换金银珠宝,由顺姐带回长安,交给武昭仪,作为竞选皇后经费,也算帮她宫斗了。

不巧陈硕真造反,武康表示无奈,只能绕道越州、杭州北上。车队后天出发,分出九十保镖护驾,让林平郎带队。想到这一声叹息,扶起老苏说:“回去睡觉吧,把凳子带走。”

老苏如蒙大赦,一溜烟跑出录参府,府门口大喘粗气,惹得门房询问。忽然回过味儿,大佬毫无保留,这是拿我当心腹啊!我的老天爷,这是天大好事,我应该高兴才对。

心情顿时大好,瞅瞅手中板凳,眼珠转两圈。向门房讨要纸笔,放板凳在台阶,蹲下写纸条:今晚见武公者,请带此胡凳。友情提醒,不听老朽言,吃亏在眼前。

字条压胡凳下,美滋滋去了。离开不到十分钟,又匆匆过来俩人,身穿破旧保安服,风尘仆仆的样子。看到台阶上板凳,阅读下面纸条,也拎着板凳进门。

来到清心居,琴娘继续打手势,俩人明白板凳用途,饱经风霜的脸闪过怪异,轮流享受板凳,等武大佬完事儿。他们是当初客串谢差,押送江夏郡王李道宗,一路到象州(广西柳州)的保安。

回城时在括州(浙江丽水市东南),得知大佬婚期,一路紧赶慢赶,总算赶到末尾。城门卒卖武康面子,巡逻民兵卖武康面子,一路畅通无阻,来到金华道录参府。

还是四十分钟,见武大佬出现,赶紧过去见礼,祝大佬新婚快乐。武康很欣慰,轻拍两人肩膀,说几句勉励的话,直接步入正题:“两位兄弟辛苦,老师安顿好了吧?”

保安甲回答:“回武公话,安排妥当了。在象州买房子,添置生活用品,买使唤奴婢,请看护郎中。贿赂当地县令,留下足够钱财,够先生三年花销。”

武康相当满意,自己这只小蝴蝶,终于轻微改变历史。据新旧唐书记载,李道宗病逝流放途中,一代名将死的憋屈。保安乙递呈上信件,说是李道宗给的。

确认火漆完好,和颜悦色吩咐:“给你们三天假期,两位好好休息,然后找钱顺报道。要不了几天,咱们将以民团身份,剿灭睦州陈硕真叛乱。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眼前,可不能错过!”

两人眉开眼笑,表示歇半天就够,明天下午就报道。送走俩保安,武康站洞房门口,示意琴娘按摩老腰。借着灯笼打开信,很快笑逐颜开,老李头儿够意思。信里阐述平叛攻略,包括用兵、后勤、地形等,可谓面面俱到。

自从坑了老崔,一直惴惴不安,担心能力不足,搞砸平叛大事。老崔不是文弱书生,身经百战颇有智谋,六十九高龄亲临前线,谈笑间灭陈硕真。

不过史书记载,老崔嗜杀成性,大肆屠戮俘虏。武康下药坑他,也有这方面原因。叛军放下武器,就是大唐子民,岂能随意杀戮?

有了这份攻略,就可以踢开老崔,独立平定叛乱。美滋滋收起信,打算挑灯夜读,听崔小晴呼唤,老腰顿时生疼。这位到底什么体质?快招架不住喽!

直到亥时八刻,也就是凌晨零点,金华道再次响起马蹄。钱顺示意手下稍待,拎起台阶上凳子,慢悠悠到清心居。板凳放院门,掐着时间等,哪知才过一刻钟,大佬就出现了。

见大佬脸色惨白,干笑两声讪讪道:“那个大战在即,老板保重身体,来日方...咳咳是这样的,三喜子汇报,婺州折冲府,尚在扬州地界,预计五天后到扬州城。”

武康紧皱眉头,暗骂折冲都尉小崔,你们八月中旬下番,这都十月初了,才走到扬州?只能征调民兵喽,之前和老于沟通,整个婺州,最多征民兵一万五。叛军数万之众,人数差相当距大,打起来有难度的。

钱顺继续汇报:“章叔胤叛军,攻破桐庐县,不过响应者很好,只扩至一千六百人。在桐庐北分水七乡,还遭民团抵抗。卧底兄弟传来消息,章叔胤正和手下商议,是再攻分水七乡,还是会师陈硕真,攻占睦州城。”

武康考虑片刻,说道:“分水七乡地处杭州、睦州交界,典型两不管地带,受睦州脏官压迫少,玄女教影响不够。杭州是江南道重镇,驻守两支折冲府,他们没胆子去,去了也是送人头。”

钱顺继续说:“杭州富阳县,已经收到风声,县令连夜调民兵南下,驻守县南边界。同时派遣公差,前往杭州城报讯。依属下看,北上被堵死,章叔胤肯定回师,不知睦州能坚持多久。”

“坚持多久?呵呵”,武康嗤之以鼻,淡淡道:“睦州折冲都尉,与陈寡妇狼狈为奸,你说能坚持多久?我看不出三天,睦州城必破。接下来叛军的主力,会攻打越州或歙州,歙州可能性更大。顺子,弟兄们准备好没?”

钱顺回道:“已经集结完毕,共二百七十五人,兵器干粮备齐。照您吩咐,从乡绅家借马,能组建骑兵一百五。已经派快马去台州,属下估计秀才和楚教头,回婺州至少五天。”

武康吩咐琴娘,取录参印交给钱顺,揉揉腰吩咐:“以走镖为借口,找于洪志借骑兵五十,明天午时三刻,前往兰溪县边界。守住出境全部路口,禁止百姓入睦州。另外,去象州的兄弟回来了,明天找你报道。”

钱顺抱拳应诺,纠结两分钟轻声说:“老板,让睦州兄弟撤吧,已经折损五个了!如果战死沙场,咱无话可说,那种死法太憋屈!属下求您,撤下来吧!”

武康果断,语重心长道:“打仗会有死伤,通知睦州兄弟,什么时候叛军南下,什么时候任务结束。让他们咬牙坚持,另外通知他们,跟着我干的,我都不会亏待...回去休息吧!”

武康目送钱顺,直到背影消失,叹息转身进卧室。

崔小晴:大兄弟,来嘛...

武康泪流满面:大妹子,饶了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