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三十四章 癔症大闹金华道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腊月二十六,辰时。

盛世安保第一次走镖,算是完成任务,却遭陈硕真追杀,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一保镖殉职,好战友、兄弟姜二牛,坠入悬崖尸骨无存。武康被迫开挂,用堪比防弹衣的布匹,按照记忆造出“三角滑翔机”,飞天而走逃出升天。

回到婺州第一天,前往姜家负荆请罪。姜家人哭的死去活来,大牛也泣不成声,不过没人抽他藤条,也没人怪罪于他。大牛就说一句话:我家二郎福源浅薄,不关武公的事。

安顿好姜家,又在保安公司制定规矩:凡因工殉职的职员,一次性抚恤铜钱五千文,此后二十年,每年铜钱一千文。员工们无不称赞,皆言武公仗义,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竟每年攒钱一贯的家庭,婺州不到三成。

料理完糟心事,把订婚提上日程,提着厚礼拜访老赵头儿,请他去刺史府提亲。唐朝结婚,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武康家人都失联,活无人死无尸的,也没人征求这个理。

婚制承袭周礼,也是三书六礼。老赵当仁不让,当天就带回好消息,老崔答应了,这让武康忐忑的心,终于安稳下来。按照套路,先行纳彩之礼,就是双方同意订婚,男方准备订婚礼物。

这年头儿没有“恒久远颗破产”的钻戒,却有更折腾人的东西,老赵把纸摔武康脸上,轻飘飘留下句“自己准备吧”,迈着四方步离开。武康一看礼单,好家伙三十二种,大雁、五色丝、蒲、苇、九子墨等等,每样都标注特殊意义。

最无奈的是大雁,礼单给出的解释:雁是随顺安巧的鸟禽,象征女子贞顺乖巧;雁每年按时按序迁徙,象征女子不失节操,贞定自守。所以大雁,是订婚不二之选。普通人家用白鹅、鸭子代替,最不济也整对儿木雁。总之一句话,大雁必须有!

武康跑遍婺州城市集,也没发现卖大雁的,愁的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之际,消息不胫而走,好家伙彻底乱套。不良卫、狱卫、衙卫倾巢而出,有马骑马,有驴骑驴,去野外逮大雁。

幸亏婺州在南方,要是在北方,大雁早迁徙走了。不明真相的群众,见三卫倾巢而出,以为发生大案要案,躲在家中不敢出门。一时间风声鹤唳,闹的满城风雨。

待百姓得知真相,更搞笑的出现了,竟然积极提供线索。特别是享受分鸡福利的家庭,更是主动出击,三五成群去寻找大雁。

幸亏武康身处唐朝,否则别说结婚,去把牢底坐穿吧。捕猎二级保护动物,先进去蹲五年。你媳妇儿多大了?来年十四岁?好小子,再蹲十年吧你!要是在京城,也得倒霉,身为司法参军,公器私用无法无天,来御史台喝茶吧。

想到明年不用交罚款,武康很欣慰。有条坑死人不偿命的法律,男人十八不结婚,罚款六百文;超过二十不结婚,官媒给你送寡妇,拖家带口那种,逼着你结婚。订婚等于结婚,悔婚是犯罪,要罚钱打板子,所以明年省笔开资。

折腾好几天,抓了两只大雁,总算把礼物搞齐。昨天上午,老赵来取礼物,先喷武康一顿,直接骂他是佞臣。等礼物送到刺史府,老崔也来了,也是劈头盖脸的喷,喷他公器私用。十几分钟唾沫星子乱飞,然后拍屁股走人。

武康觉得很冤,自己没下捕雁命令,是小弟们自发组织的。同时也很郁闷,抓大雁搞这么大动静,崔老匹夫会不知道?为了保质九娘的礼物,你先装不知道,完事儿再来喷,糟老头子坏滴很。

郁闷一整夜,把轻感冒郁闷好了,早晨起床精神不少。老崔昨天除了骂他,还带来个消息,林邑国派遣使团,进京朝贡李九。近日到达婺州,明天婺州领导班子,给使团接风洗尘。

反正没啥大事,武康也懒得参加,借养病为由,赖在卧室不出来。躺太师椅,翘二郎腿儿,喝茶水儿。中午时分,小翠兴冲冲跑来,长安武姐姐来信。打发走小翠,拆开信封阅读,这个便宜堂姐,大过年也不消停。

信的开篇,高度赞美鸡枞菌,称之为神仙佳肴。意料之中,如此极品美食,就算在后世,也是小有名气的。后面内容很坑,李九总裁把鸡枞菌列为贡品,和婺州黄蜡一起上贡...这对儿吃货两口子啊!

第二部分,关于邮政快递系统。李总继续赞美,并且在朝会中,交予群臣讨论。结果大快人心,长孙无忌、褚遂良、许敬宗等一干大佬,都持赞成意见。唯一反对的,是刚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中书侍郎来济。

在信中,武姐姐表达对来济的不满。仔细回忆历史,这货没啥好下场,因为反对立武姐为皇后,被赶出了长安。信中还言,朝廷基本通过邮政快递系统,还成立专门组织,共同制定章程。

同时接受婺州提议,暂时在关内道、河南道试行,积累总结经验,看成效逐步推广。这也说得过去,毕竟全国性大工程,必须慎之又慎。

第三部分,上个月十五,万年县成功实现火炕孵鸡。李总裁亲自出马,率文武百官前去参观,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必须全国推广。还有牛鼻穿环技术、永徽犁,也在如火如荼推广。

第四部分,关于邮政快递系统的奖励。大概意思是,自己简在帝心,公众号已被李总关注。本打算提拔到京城,被来济老匹夫反对,理由是年纪小不堪大用。武康很郁闷,怎么哪里都有来济?

不能提拔进京,李总就给武康升官,升婺州录事参军事,又被褚遂良搅黄。给出的理由很奇葩,上个月刚升司法参军事,升的太快惹人非议。武康闭目沉思,无论褚遂良还是来济,都是长孙无忌的急先锋,自己哪里得罪长孙匹夫了?

昭仪在信里勉励,先积攒功劳,好好在婺州干。积攒功劳越多,李总心中越愧疚,再次升官时,绝对有意外惊喜。我会尽量吹枕边风,帮你争取婺州刺史,混够资历提拔入京,过来帮我宫斗。

武康欣然接受,不想当刺史的参军,不是好参军。做梦都想当刺史,成为封疆大吏,在婺州只手遮天。接下来两件小事,上个月中旬,弘化长公主自吐谷浑来朝。濮王李泰在均州去世,老李总裁三个嫡子,就剩李九一个。

信的最后部分,是喜闻乐见的姐弟谈心,武姐姐吐苦水。武康最喜欢这部分,一个人向你敞开心扉,这是拿你当心腹。现在这年头儿,当武昭仪心腹,比当李总的更好,铁定吃香喝辣。嘿嘿笑着打起精神,阅读心扉部分...

午时三刻午餐时间,婢女小翠端着托盘,上面放茶水、煮熟的梨、半斤羊肉、一碗米饭。来到卧室门口,伸手刚要敲门,就听哐啷一声,好像茶杯碎裂声音。

小翠吓了一跳,下意识看托盘,茶杯完好无损。伸手再要敲门,门突然打开,吓的她惊叫出声,托盘差点掉地上。深吸口气正要见礼,看到武康绝望悲伤表情,一时楞在原地。

正想开口关怀,就听死气沉沉话语:“小翠呀,去拿根绳子过来,再搬个高凳子,我要上吊。再找根绳子,量量我有多高,去南城冯记寿材店,让老冯打个棺材,送到家里...”

哐啷一声,托盘终于摔地上,小翠看着摇摇欲坠的武康,哇的一声哭了,赶紧过来搀扶,冲外边大喊:“快来人啊,郎君癔症了,快来人啊。武兰、冬梅,快来人啊...”

“我不活了,我要棺材”,复读机似的,一把推倒小翠,摇摇晃晃下楼梯,脚下踉跄摔倒在地。发髻玉簪磕掉,摔地上成两截儿,头发瞬间闪开,披头散发疯子似的。

听到呼救的丫鬟婆子,一窝蜂赶过来,看着疯癫的主人,泣不成声的小翠,顿时炸开锅。一时鸡飞狗跳,全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嚷嚷。武康再次起身,又撞倒几个奴婢,嘴里依旧那套词:我不活了,我要棺材...

丫鬟婆子手足无措,武兰心思通透,转身往大门外跑,打算先去刺史府通知准祖母,再去冰莊通知如烟娘子。刚出大门差点撞马,抬头见郑大郎,登时哭诉:“郑郎君快去叫婢子祖父,我家郎君癔症了!”

郑宏脑袋嗡的一声,赶紧跳下马,冲着仆人发号施令:“你骑马去工匠胡同,火速请武开父子;你去通知卢三他们;你去通知九娘子,让她赶紧禀告崔公,都赶...哎呦!”

发号施令的郑大,直接被撞倒在地,抬头刚想骂,看见披头散发的武康,吓的呶一嗓子,爬起来抱住他,焦急嚷嚷道:“二郎怎么啦?我是郑大啊,到底怎么了?”

武康揪住他领子,情绪异常激动:“杀我,我不活了,杀我啊...起开!”

郑大摔在地上,不顾生疼屁股,再次抱腰阻拦,冲小翠喊:“快去衙门请崔公,让不良人都过来...二郎你别挣啊,昨天还好好的,到底怎么了这是?你们愣着干啥?赶紧拦住啊!”

小翠一溜烟跑到衙门口,正巧遇到姜大牛,简短节说,大牛直接跳脚。吹响穿云箭,不良人迅速集结,一听去保护武参军,所有人横刀出鞘,撒丫子往金华大道跑。

大牛跑到二堂,也没胆子进去,急中生智,扯着嗓门喊:“崔公容禀,武帅癔症了,武帅癔症了...”

喊到第四声,会议室大门打开,崔义玄打头儿,众大佬在后,急匆匆来到二堂口。不待大佬询问,大牛迫不及待:“崔公容禀,刚才婢女来报,武帅在卧室看信,突然疯癫了,还寻死觅活,您快去看看吧!”

众大佬面面相觑,崔义玄大袖一甩,大踏步离开。众人紧随其后,大牛焦急万分,不敢跑大佬前面,找个机会绕近路,一路狂奔来到金华大道。街坊邻居垫着脚围观,场面乱哄哄的。

走进一看,除了已经上任的崔五,与之交好的二代全到了,个个急的抓耳挠腮。武康披头散发,眼神空洞迷茫,摇头晃脑要棺材。不良人齐上阵,搂腰抱腿拉胳膊。旁边九娘子梨花带雨,不停说:“你们别伤他,别伤他...”

大牛喉咙一酸,冲进人群扑通跪倒,抱着大腿哭诉:“武帅,知道你心里难过,文若出事您难过好久。是二牛福薄,是他命该如此,不关您的事。事儿都过去了,您别憋心里啊,我对天发誓,真没怨恨您...”

然而没什么用,武康依旧疯癫,咬牙切齿挣扎着。这时人群外让开路,婺州大佬们到了,崔义玄见他丑态毕露,登时黑下脸。再看到哭哭啼啼的闺女,脸更黑了,成何体统啊?订亲后不能见面,咋就不听说呢?

老崔吹胡子瞪眼,冲于洪志摆手。老于来到近前,唉声叹气道:“变之啊,这样闹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叔父先制住你,有啥事和崔公说,崔公会给你主持公道的。”

说完一摆手,不良人同时撒手,失去束缚的武康,像是脱缰野马,呶呶冲向人群。于洪志眼疾手快,拦在前面双手擒拿,剧烈撞击下,老于连连回退。非但没生气,反而目露精光,婺州要多一大将喽。赶紧捋胳膊挽袖子,再次冲过去缠斗。

费九牛二虎之力,外加不良人帮忙,终于把武康制服。众人齐下手,把他整个举起,抬着进了武府。如烟、小翠掺着哭啼九娘,紧紧跟在后面,并让奴婢关上大门。

来到卧室门口,崔义玄让所有人呆外边,独自进入卧室。绕过碎裂茶壶,看到书桌上信纸,走过去拿在手中,一目十行阅读。突然身子一颤,昏黄老眼瞪的溜圆,不可置信盯着末尾,不由得倒吸口冷气。

折叠信纸收入袖中,迈步来到门口,录事参军马上禀告:“崔公,刚才武开郎中说,二郎是受了刺激,一时间气迷心窍。这非药石可医,他也没束手无策。”

崔义玄点头,确实是心病,刚在信上看到了。即便知道病根儿,也没办法对症下药,不由得拧起眉头。司士参军魏定州,靠过来小声说:“崔公容禀,我之前遇到过类似情况,治疗方法却...”

“哎呀魏公”,司兵参军秦玉,急匆匆说道:“每耽误一息,变之就多分危险,这都火烧眉毛了,您就赶紧说吧。”

老魏看众人急切,叹口气说:“我在并州为官时,有个五十多的老书生,科举竟然得了头名,当时就癔症了,和变之相差无几。有一老郎中,找来老书生最害怕的人,一耳光抽醒了他。”

“不行,这样不行”,九娘首先反对,看着老崔委屈道:“老书生是兴奋过度,二郎是因为属下惨死,郁结在心。耶耶,再想其他办法吧,二郎够难受了,别再打他啊!”

老崔气的差点跳脚,女大不中留呀,狗屁的郁结在心,他是活活吓疯的。狠狠瞪宝贝闺女两眼,手拈长髯说道:“事到如今别无他法,只能试试了。武变之平时最怕谁,速速请过来。”

号令一下,竟没人行动,老崔觉的被驳面子,黑着脸就要发火。司仓参军孙应元,赶紧上前讪讪道:“崔公,我认为在整个婺州,二郎最害怕的,也是唯一害怕的...只有您一个。”

大佬纷纷点头,崔义玄哼了声,大步流星上前,眼神制止欲阻拦的九娘,来到武康近前,劈头盖脸呵斥:“武变之,闹够了没有,瞧瞧你什么德行,丢人现眼的玩意儿,给老夫消停!”

还别说真有效果,脑袋不摇了,众人目瞪口呆,老崔再接再厉:“笨的像头猪,理不清其中关节,一点风浪就寻死觅活,能成什么大气?把九娘交给你,让老夫如何放心?”

目光不涣散了,完全消停了,老崔再次喝道:“自己吓自己,好事想成坏事,一点儿谋略觉悟都没有。当什么官啊你,再不速速醒来,老夫摘你帽子,回家养猪去吧!”

听到摘帽子,武康顿时回神,喃喃自语道歉认错,总是恢复正常,一时皆大欢喜。

人群渐渐散去,武府书房里,武康、老崔对面而坐。老崔瞟了眼低着头,给武康梳头的九娘,气儿不打一处来。良久,忍住暴走冲动,自言自语道:“今天谈话内容,都烂在肚里,谁也不能泄露,否则必遭杀身之祸。”

小两口连连点头,崔义玄轻叹口气,说道:“武昭仪为了离间圣人、王皇后,竟然掐死亲生女儿,如此心狠手辣,如此奇谋妙计,老夫自愧不如!记得从前,变之说她会当皇后,老夫还嗤之以鼻...如此深的城府,如此狠戾手段,没人斗得过她,皇后之位只能是她的。”

九娘啊呀一声,揪掉武康一缕头发,疼的武康也啊呀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