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二十七章 驿站能搞快递吗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十一月十一。

双十一是悲哀节日,光棍儿加剁手节,也是武康最忙碌的时候,后世要陪老爹管理梨园,气喘吁吁累成狗。哪怕穿越以后,也是悲哀的一天。升堂处理完案子,九娘继续作妖,在办公室兴风作浪。

指挥衙役大扫除,扔出一大堆垃圾。武康有种感觉,清理完垃圾,自己也会被清理。好容易熬到下衙,司法衙门欢声雷动,三卫所有衙役差吏,除了六个值班倒霉蛋,全部去花满楼赴宴,恭贺武康升职。

在九娘的帮助下,武康换上寻常衣服,牵着黑风马送她回家。作为宴会的猪脚,自然不能缺席,顺便回家交代如烟,晚上别留饭,骑上马赶往花满楼。

还没离开金华大道,被一黑衣人拦住。无人的巷子里,卧底黑势力的秀才,小心翼翼汇报着:“都查清楚了,婺州痞子团伙,符合武帅标准的有七个。南城区四个,中城区两个,北城区一个。属下和钱顺、二牛卧底在南派,是最大的一个,窝点就在工匠胡同。”

婺州最大痞子团伙,竟然在工匠胡同,在我眼皮底下,还真是讽刺啊。武康嗤笑连连,斟酌片刻说:“你们现在什么身份,有没有获取头目信任,有没有话语权?”

秀才压低声音说:“工作进展很顺利,我们是头目心腹。昨天我向他提出,清理南城另外三派,他已经同意,很快会有大动作。敢问武帅,在火拼的时候,我们三个该如何做?”

武康拧眉沉思许久,吩咐秀才道:“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其次牢记身份,你们是朝廷差吏,不是痞子!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再给你两月时间,成为南派当家,清除三团伙。注意一点,火拼尽量少死人。”

秀才点头正欲离开,武康又叫住他,取下腰间钱袋,沉默几息说:“文若的家人,过的还好吧!文老丈残疾,一个女人带俩孩子...秀才,这些钱给他们送去,吩咐你的手下,暗中保护好他们。”

秀才接过钱袋,重重点头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胡同里。武康长出口气,继续赶往花满楼。来到东明大道,街上行人很多,便下马牵着走。万一黑风受惊超速,哪怕没出交通事故,自个也得鞭笞五十。

有时候觉的唐律很坑,后世就算超速,也不会挨鞭子啊。一路无话来到花满楼,伙计接过缰绳伺候,苏军师快步迎上,施礼汇报情况:“按照武公吩咐,共二十席,每席六人,除了值班六人,一百二十人全部到齐。”

武康嗯了声,迈步走进去,大厅摆满桌子,黑压压坐满人。饭菜已经上齐,没人动筷子,都在等自己发话。

众人见到武康,纷纷起身行礼,武康还礼示意他们坐下。

苏军师发话:“诸位同僚,今天是个好日子,武公荣升司法参军,摆宴席与诸位同乐。花满楼可不便宜,咱们一月的饷铜,都不够在这里吃一餐。诸位要记着好,尽心竭力辅佐武公!下面,有请武公训话。”

雷鸣般掌声响起,武康有些哭笑不得。当初的分鸡大会,自己摆出鼓掌套路,为了拍崔义玄马屁,现在被手下反拍了。如此场面必须讲两句,双手下压掌声停止,咳咳两声挺直胸膛:“弟兄们!这个...吃好喝好!”

气氛有些尴尬,姜大牛赶紧出来挽尊,带头鼓掌叫好,很快大厅乱成一锅粥。武康懒得理会,由苏军师领着入席。席上都是司法衙门头目:狗头军师老苏,不良帅姜大牛,衙卫班头程九莲,狱卫狱丞秦长山,仵作班头陈林然。

不大会儿工夫,气氛达到高潮,就像雨后蛤蟆坑。喽啰们都是粗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吵吵声能把房顶掀翻,惹得路人纷纷侧目。武康不在意,和左膀右臂们开怀畅谈。

三杯酒下肚,酒博士小跑过来,凑过头低声耳语。武康听罢点点头,赏他两文小费,和席上人说道:“有几位朋友在上面,我过去打个招呼。招呼好弟兄们,有事去天字包厢找我。”

说完站起身,跟着酒博士上楼,来到天字号包厢,见到了狐朋狗友。热情寒暄后,卢牧山首先抱怨:“二郎你不厚道,花满楼是文人雅士,吟诗泼墨的第一酒楼。你带一群糙汉过来,意欲何为啊?”

武康不搭理他,坐在崔五旁边,目光扫视众人,发现少了两个,于是问崔五:“郑大和孙三怎么没来?上午开堂的时候,你们还一起围观来着。”

此言一出,二代们哄堂大笑,搞的他云里雾里。崔五给他斟满酒,嘿嘿笑道:“两人都被禁足在家,郑大郎两个月,孙三郎一个月。特别是郑大,被郑叔吊起来抽。说起来,还是你的原因嘞。”

关我什么事?武康更懵了,卢牧山解释道:“郑大信了你的邪,咱们上次聚会后,他回家马上行动,盖池子养白蚁。还别说,真被他搞成了,真搞出了白蜡,被郑叔一顿夸奖。那田舍奴找我们炫耀,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武康不由得乐了,郑大有探索精神呀,呵呵笑道:“这是好事,兄弟们要发财了,一支白蜡,少说能卖两文钱。我看这样吧,在咱们的养鸡场,开辟地方养白蚁。”

“英雄所见略同,我们也是这样想的”,秦玉接过话说:“记得二郎说过,白蚁能拆家,所以郑大倒了霉头。听郑家人说,郑叔坐的椅子,腿突然折了,郑叔滚好几个跟头。后来断腿上发现白蚁,二话不说找回郑大,狠狠抽了一顿...报应啊!”

众人开始哄笑,武康也乐了,想了想说道:“诸位兄长,我建议鸡场养白蚁,就是因为这个。别说青砖木头,哪怕是钢铁,也会被蚁酸腐蚀。白蚁是鸡的食物,蚁池里跑出的漏网之鱼,会被咱们的鸡吃掉。”

“二郎说的对,这样能把危害降到最低”,司功参军家的王放说道:“我们已经达成协议,按照二郎的办法,在养鸡场养白蚁。还是老规矩,二郎不用出钱,我们分一成股份给你。”

武康正欲推迟,孙明基阻止道:“二郎切莫推迟,没有你的主意,就没有这条财路。实不相瞒,给你一成股份,是大人共同的意思,就连崔公也默认了。”

看到点头的崔五,武康由衷欣慰。能在婺州混的风生水起,十八岁当司法参军,都是老崔他们罩着。刺史、录事参军,其余五大参军,除了与司士参军不熟,剩下的都参与产业链。维持人际交往的纽带,只有共同的利益。

想到这不再推迟,逐个向众人道谢,最后问崔五郎:“郑大自作自受,活该他倒霉。孙立那田舍奴咋回事,也在家养白蚁啦?孙伯伯为啥禁他足,还一禁一个月。”

“好你个田舍奴,背后说人坏话,不怕遭雷劈?”,话音落门打开,孙立出现门外,满脸的鄙夷,手里还拿个包裹。闪身进屋关门,神秘兮兮打开包裹,露出一堆蘑菇。

鸡枞菌...我的天,武康眼疾手快,一把夺过包裹,宝贝似的抱在怀中。见众人疑惑不解,嘿嘿笑道:“这东西叫鸡枞菌,伴随白蚁巢穴生长,吃起来有鸡肉特殊香味,因此而得名。”

感觉自己有些下作,武康重新打开包裹,考虑片刻开始分配,平均分成八份,把自己这份包起来,看向众人说:“诸位兄长每人一份儿,多余这份儿...卢三你让人拿到后厨,放些盐和肉煮上,绝对的人间美味!”

众人满脸不信,卢三喊来酒博士,拿去后厨依言处理。孙立入席,神秘兮兮道:“郑大太惨了,房门都被郑叔锁了。我悄悄溜进去,他从窗户扔出包裹,说聚会来不了,拿这些东西赔罪。不过话说回来,这东西真好吃吗?”

崔五说道:“二郎不会骗我们,如果不是美味,郑大也不会让你带。孙三,你到底怎么回事,孙叔为啥禁你足?”

孙立瞬间苦脸,坐在武康旁边,唉声叹气道:“马上要过年,过完年春耕开始,大人身为司仓参军,公务最繁忙。每天呆在仓库,督促工匠检修春耕农具,去马厩核定耕牛,统计来年租耕牛农户,忙的不可开交。”

众人闻言都明白了,司仓参军孙应元,一直把孙立当接班人培养,希望他早日熟悉公务,将来向朝廷举荐。卢三满脸坏笑,幸灾乐祸道:“你小子偷跑出来,旁听二郎审案,被禁足一个月。现在又偷跑出来喝酒,回去肯定挨揍。”

孙立生无可恋,瞟了眼沉默的武康,眨眨眼戏谑道:“二郎这事你得管,我听说你在花满楼摆宴,趁大人不注意跑出来。等酒席结束,你得和我回家,帮我向大人求情。”

“得了吧,我没那么大面子,真和你回家,孙叔连我一起骂”,武康鄙夷道:“春耕头等大事,谁也不敢耽搁。就连长安城圣人,每年都主持春耕仪式。话说,犁地不难啊,我十三岁就会了,家里七亩地,我三天犁完。”

孙立马上嗤之以鼻,撇着嘴满脸不信:“二郎少胡说,十三岁就能控制牛,打死我也不信。牛倔的狠,打着不走赶着倒退,一般人控制不了,需要专门牛把式。”

秦玉从旁帮腔:“三郎说的不错,牛确实不好驾驭,别说十三岁的你,就是现在身高体壮的你,也未必能驾驭耕牛。婺州最好的牛把式,每天才能耕地一亩。”

众人纷纷点头,武康有点懵逼,皱眉仔细回忆。小时候家里没拖拉机,就是用牛犁地。家里有几亩梨园,老爹忙着赶集卖梨,七亩地都是我耕。就是十三岁开始,赶着家里老黄牛,轻松三天耕完,再用耧车种上麦子。

看他们不可置信,武康反唇相讥:“我这人不说谎话,就是我一个人,犁地播种小麦,四天功夫轻松搞定。再说我家七亩地,相当于现在八亩半。你们别不信...”

受不了众人鄙视,武康瞪着牛眼说:“黄牛温顺的很,哪有你们说的邪乎?难道婺州的牛,都是西班牙斗牛?都是牛魔王吗?就算是牛魔王,也穿着鼻环嘞,也能牵着他鼻子...”

话语戛然而止,武康下意识张大嘴,看着面面相觑的二代,压低声音疑惑道:“现在的牛不穿鼻环吗?就是在牛鼻中隔前边,有个最薄的地方,用酒精消毒,用铜环穿透。”

二代张目结舌,武康嘴角勾起坏笑,拉下衣领手摸锁骨,看向崔五说:“五郎看过白蛇传,许仙被铁钩穿锁骨,铁钩上挂铁链,衙役拉着铁链赶路。这和牛穿鼻环大同小异,鼻环上拉缰绳,牛必须听从指挥,让它往东它不往西。”

崔五下意识缩脖子,几息后讪讪道:“白蛇传毕竟是故事,我知道真实存在的。有个朋友的父亲,曾被流放岭南,他讲过一个故事。当地夷人野蛮无比,成年后抢女人做妻子,穿透耳垂穿入铁环,防止她们逃跑。”

武康也缩了脖子,这不就是“耳环”的由来吗?本是防止女人逃跑的刑具,慢慢成为时尚。仔细搜索记忆,九娘没耳洞,如烟也没有。如烟首饰盒,也没有耳环。来大唐这么久,真没发现戴耳环女子,估计还没传入中原吧。

众人脸色严肃,眼中都暗藏激动,卢牧山开门左右张望,吩咐酒博士把门,重新入座说:“牛鼻穿环控制牛,我信二郎的话。不过本朝法律规定,伤害耕牛犯罪,咱们最好请示大人,让他们决定是否尝试。”

孙立深表赞同,言语中有些兴奋:“把话捎给耶耶,肯定不会挨打。我现在也信了,只要牛穿鼻环,十三岁的二郎确实能驭牛。不过还有一点,就算耕牛不偷懒,一天也耕不了一亩。二郎如何做到日耕三亩,你用的耕犁,和咱们的不一样?”

武康顿时醍醐灌顶,兴奋的直拍大腿,怎么把曲辕犁忘了,穿越者头号神器啊。然而同一时间,又被凉水灌顶,自己只是体育老师,不知道曲辕犁怎么造呀。

纠结了好久,回忆家里耕犁模样,照猫画虎吧,看向卢三说:“让人准备纸笔,我把家里犁画出来,孙三找工匠设计、制造。造好后实验改进,如果真能日耕三亩,那就是...”

“天大的功劳”,秦玉兴奋的直搓手,脸也涨的通红:“刚才孙三说,驭牛经验丰富的老农,一天才能耕地一亩。如果任何人,都能日耕两三亩,大人们马上升官,咱们都能做官。”

卢三是行动派,亲自去书房拿文房四宝。武康闭目沉思,努力回忆老家耕犁结构,脑海中一遍遍勾勒。等卢三拿来纸笔,提笔一蹴而就。七颗脑袋凑一起,共同讨论新犁。

研究透彻后,崔五泼墨挥毫,连画七张图纸。武康收起原稿,团成团丢进角落,画工太丢人了。二代们贴身收起图纸,开启嘲讽模式,说什么三岁小孩信笔涂鸦,都比他画的好看,气的武康鼻子都歪了。

这时敲门声响,酒博士捧着铁锅,小心翼翼放桌上。武康急不可耐拿筷子,夹根蘑菇放嘴里,顿时两眼放光,筷子再次伸锅里。二代们啊啊怪叫,丢下筷子拿白纸,把鸡枞菌打包,贴身收入怀里。

“二郎你慢点儿”,崔五急匆匆提筷子,众人不顾形象,也不顾汤水温度,吃吃哈哈夹鸡枞菌,连夸奖的嘴都没。大快朵颐完毕,都舒服躺在椅子上,个个赞不绝口。

崔五眼珠转动,嘿嘿怪笑道:“我们的蘑菇要孝敬大人,自己肯定吃不上。我说二郎啊,你父母不在婺州,也尽不了孝心。不如...你放心,为兄肯定在耶耶面前美言,劝他把九娘许配于你。”

武康彻底懵逼,这孙子为了吃的,自家妹子都卖啊!懒得搭理他,哼哼笑道:“我的也不是自己吃,一半分给九娘,一半给长安的堂姐,让她也尝尝人间美味。”

卢三鄙夷道:“分给九娘没问题,可是送给宫中武昭仪,千难万难。驿站管的很严,别说你这个八品官,就算是崔公,也不能用驿站传递、公文以为的东西。”

孙立连连点头,接过话说:“三郎说的对,走不了驿站,只能托游方僧人、道士。就算他们到了长安,也没办法进宫,更没办法进后宫。所以这鸡枞菌,昭仪肯定吃不上!”

这盆冷水泼的,武康霎时苦脸,唐朝没快递啊。驿站只能走公文...不对!两眼越来越亮,想到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李隆基,不仅开创梨园戏曲,被唱戏的奉为祖师爷。更开创快递先河,驿站系统运荔枝,后世的快递行业,也应该奉他为祖师爷!

大胆想法涌入脑海,如果上书朝廷,建议驿站开展邮局、快递业务,有没有搞头?真要搞成了,手下抓捕犯人时,也能大吼一声:开门,你的顺丰快递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