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三十一章 何为楚魏不同食

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十一章 何为楚魏不同食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夏六月初七,午时七刻左右。

蓬莱宫蓬莱殿,是皇后的寝殿,也是寝宫中心。主殿的院子里,宫人手忙脚乱,宦官团团乱撞。无不行色匆匆,神情急躁恐慌,脚步凌乱无章。左右卫亲勋府,北衙羽林禁军,戒严宫殿诸门。

太医署令段遣,已经年逾古稀,须发苍苍如雪。肩上挎着药箱,四个卫士挟持,吓的瑟瑟发抖。进入蓬莱内殿,看见眼前画面,脸色煞白如纸。就觉天旋地转,双眼阵阵发黑,差点昏厥过去。

殿中摆着宴席,附近狼藉一片,到处残羹冷炙,无数瓷器碎片。数名宫人守护,皇后脸色铁青,凤眼饱含怒意,瞪向饭桌东南。两个中年男子,身穿浅绯官袍,垂头跪在地上,身体抖如筛糠。

他们膝盖下边,渗出小片黄渍,估计是吓尿了。对面的地板上,蜷曲宫装妇人,衣裳豪华尊贵。年岁不到二十,白眼仁往上翻,眼角渗出血丝。

朱红的樱桃嘴,血线源源不断,污染青色地板。倾国倾城的脸,此刻狰狞无比,布满狠戾不甘。头上发髻散乱,身上布满菜汤,造型狼狈不堪。手心攥的汤匙,此刻已经断裂,划破葱白手指。

段遣得到许可,强迫内心镇定,颤巍巍去检查。只是例行检查,人早就断气了,于是离开尸体。取药箱银针包,银针插入食物,静等两三分钟。抽出银针查看,如果针体变黑,表示食物有毒。

现场鸦雀无声,很快结果确定,段遣强压恐惧,小心翼翼汇报:“魏国夫人薨逝,毒药是鹤顶红,就在葛粉粥里。经过老臣测试,满桌食物菜肴,只有此粥有毒。”

跪着的两个人,陡然间抬起头,声泪俱下喊冤。磕头如同捣蒜,武怀运泣不成声:“求皇后明鉴,臣没有下毒。臣也不知道,进献的葛粉里,为何有鹤顶红。我们是冤枉的,求皇后明鉴呀...”

媚娘面沉似水,胸脯剧烈起伏,凤眼盯贺兰氏。藏在袖中的手,忍不住在颤抖,胸口堵的难受。面对如此血腥,不管多么强势,心智多么坚定,也会胆战心惊。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侍卫传报,李治大帝驾临。又是轻微骚乱,媚娘瞬间回神,示意宫人搀扶。急匆匆去迎驾,刚刚走出门口,李治匆匆而至。竟然不假辞色,从她身边绕过,大步流星进殿。

殿中血腥画面,他没半分迟疑,直奔尸体旁边。蹲下身抱起来,火速酝酿情绪,抱着放声大哭。哭声撕心裂肺,边哭边质问着:“为什么会这样,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中毒了?”

无数宫人侍卫,都在瑟瑟发抖,谁也不敢说话。媚娘缓步靠进,扫视武家兄弟,眼中闪过狠戾:“武怀运武惟良,进献土贡葛粉,贺兰吃了几口,突然毒发身亡。”

李治没有回应,还在放声大哭,媚娘也不安慰,继续状告二人:“他们本是京官,因为妾身不喜,贬去外地任职。所以心生怨怼,假借进献贡品,企图毒杀妾身。谁知阴差阳错,贺兰抢食葛粥,不幸遭受毒手。”

兄弟俩吓趴窝,喊的嗓子破音,大声喊着冤枉,否认急不可耐。德官暗使眼色,数名羽林卫士,死死将其控制,堵上他们的嘴。李治怒不可遏,不看武氏兄弟,鹰眼扫视四周。

发现武康不在,指责随之而来:“武康为何不在,我曾派人传制,因何不来赴宴?竟敢抗命不遵,竟敢藐视君命,他想干什么呀?难道就是武康,在食物中下毒,左右羽林卫士,速去缉拿到此。”

媚娘当场吓傻,急忙解释缘由:“康郎心忧辽东,说有军国大事,去紫宸殿面圣。内侍李德官报告,妾身得到消息,便吩咐开宴了。他对圣人朝廷,向来忠心耿耿,不敢抗旨不遵。其中必有误会,妾请陛下明鉴。”

李治暴跳如雷,伸手指点媚娘,吼声近乎咆哮:“我就在紫宸殿,他根本没有来,内侍也没汇报。事实清晰明了,他勾结武家兄弟,在贡品中下毒,意图谋害魏国。心中早有怀疑,韩国夫人的死,他脱不了干系。”

媚娘如遭雷击,心中只有恐惧,也顾不上礼仪,竭尽全力开脱。正在这个时候,八两匆匆进殿,扑通跪倒在地,哇的哭出声音:“婢子禀告圣人,左奉裕杜怀恭,说楚公中剧毒,恐怕命不久矣。”

大殿陡然安静,媚娘两眼发黑,身体瞬间瘫倒。宦官宫人惊呼,又是鸡飞狗跳,段遣立刻抢救。李治也不哭了,眼中闪过错愕,迟疑了半分钟。而后继续暴走,马上吩咐德官,传杜怀恭觐见。

怀恭连滚带爬,跑进殿内跪下,浑身湿漉漉的。扯着沙哑嗓门,泪流满面禀告:臣带队巡宫闱,巡查紫宸门时,发现宫人惊呼,说是有人落水。臣立刻去查看,来到花园桥上,见湖中有波纹。

当时没有多想,直接跳湖救人,万万没有想到,竟是将军落水。将其救上岸时,已经奄奄一息,嘴角不停淌血。臣当时吓坏了,抱着将军离开,直接去太医署。

医学博士诊断,说是身中奇毒,会有生命危险。他们束手无策,微臣心急如焚,想到将军的话。他曾挂在嘴边,秘阁郎中李公,道法医术高明,妙手可解百毒。

臣来不及多想,又跑到秘阁局,恳请李公施救。幸亏李公仍在,和臣赶去卫所,此刻正在施针。将军滴水不进,还不停的吐血,身体都僵硬了。

听目击宫人说,将军去紫宸殿,走到花园桥上,突然间癫狂了。一直喊肚子疼,躺在地上翻滚,然后坠入湖中。若非抢救及时,不被毒药毒死,也会被水淹死。

怀恭如泣如诉,总算把话说完,抿着嘴唇呜咽。李治面沉似水,神情颇为复杂,咬牙切齿问话:“今日朝会结束,他还生龙活虎,怎么就中毒了?”

怀恭心急如焚,根本不明所以,忽然想到什么,于是和盘托出:左奉宸点卯时,将军找到微臣,送了一盒吃食。说是他从父兄,从淄州带的葛粉,让我拿回家中,给孩子们品尝。

等到朝会结束,将军先回卫所,取左羽林鱼符。他说有些口渴,让我沏壶热茶,不巧茶叶没了。我便烧了热水,用他送的葛粉,泡了些葛粉羹。将军胃口很好,把葛粉吃完了,然后去羽林营...

话还没说完,听到哭泣声,媚娘已经苏醒。整个跪在地上,指控武氏兄弟:“康郎吃的葛粉,也是他们进献。昨日妾派德官,送去左奉宸卫,丘神勣代收的。”

哭的稀里哗啦,手指都在颤抖:“他们蛇蝎心肠,早就密谋下毒,要害妾身性命。万万没有想到,不仅害了贺兰,还连累了康郎。武怀运武惟良,我们是亲戚呀,为何如此歹毒?臣妾求陛下,还康郎公道。”

李治表情疾苦,过去搀扶媚娘,凝视武氏兄弟。良久后长叹息,有些怒其不争,有些怅然若失。吩咐羽林禁军,羁押武氏兄弟,先行送往宪台。然后吩咐宫人,收拾满殿狼藉,给贺兰氏收尸。

七月初一朔日,李治颁下诏书,其以子李旭伦,殷王改封豫王。检校太子左中护,大司宪刘仁轨,拜为西台右相。而在当天晚上,修真坊楚公府,武康悠悠整眼。

发现床前妻子,两个可爱女儿,个个眼珠红肿。眼神对视三秒,她们又哭又笑,房中又吵又闹。武康艰难张口,问出玄学问题:我是谁啊,这是哪里,我死了吗?

说完失去意识,相比上次昏迷,嘴角有了笑意。心情确实不错,二闺女武秀娘,那憔悴的面容,让他万分欣慰。患难见真情嘛,原来这个女儿,心中也爱爹爹。

八月十三黄昏,武康再次苏醒,身体好受许多。不再恶心难受,呼吸也顺畅了,只是肌肉僵硬。木讷的偏过头,看着床边妻女,挤出一丝笑容。

她们欢天喜地,围拢在床榻前,女人喊着阿爹,媳妇声音沙哑:“两个月零五天,夫君终于醒了,妾身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你若出了意外,我和两个女儿,又该怎么活呀...”

说完泣不成声,闹闹急忙安慰,二丫端来茶水。武康心中有愧,不断蠕动喉头,话语苍白无力:“夫人不要激动,一切都过去了,我向你们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小晴说不出话,抓住他的双手,不停的摇着头。闹闹抹掉眼泪,接二丫捧的碗,小勺喂温水,不停的抽泣:“爹快好起来,闹闹和二丫,不能没有你。”

武康也很难受,堵的说不出话,只能微笑点头。不知过了多久,响起了敲门声,闹闹过去开门。钱顺和李淳风,来到病榻之前,淳风喟然长叹,交代小晴母女:“变之已无大碍,都回去休息吧,今晚我来看护。”

钱顺也小声劝,废了老大的劲,终于劝走她们。钱顺离开守门,只剩下李淳风。一番体检之后,再度唉声叹气:“老夫给你的药,终究派上用场,终于逃过此劫。实在不敢想象,你有胆量自残。”

武康扯出笑意,为了保住性命,自残又算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日明显感觉,大祸即将临头,果断选择服毒。药是淳风配的,密封在蜡丸里,随身藏在算袋。

于志宁薨逝时,留下诡异遗书,暗指杀身之祸。武康铭记在心,去拜访李淳风,求他指点迷津。淳风又掐又算,竟然唏嘘不已,最后只说一句,三天后再来吧。

如期登门拜访,淳风给了蜡丸,以及服用说明,并这样交代他:如果高内侍来请,代表着回天乏术,两颗一起服下。如果李内侍来请,代表着绝处逢生,只吃一颗即可。

使用说明如下:此药相比砒|霜,毒性毫不逊色,却不会有痛苦。如果吞下两颗,大罗金仙下凡,也是不能救命。如果只服一颗,两个时辰之内,必须服下解药,否则也会丧命。

副作用相当大,以将军的体格,至少昏迷两月。所谓的李内侍,是媚娘的心腹,对应的高内侍,是李治的心腹。不幸中的万幸,李德官来邀请,所以只服一颗。

淳风坐在床边,握着手腕把脉,完事放被子里,煞有介事道:“再修养两个月,血脉毒素尽除,就可恢复如初。你要感激怀恭,是他及时找我,否则回天乏术。想不想知道,那日昏迷后,发生了什么?”

武康急忙点头,你个老不正经,不要卖关子嘛,快点和盘托出。淳风嗤之以鼻,端坐在病榻前,开始简短节说:蓬莱殿武氏家宴,武氏兄弟献葛粉,尚食局熬成葛粥。

魏国夫人的粥,被下了鹤顶红,她只喝了半碗,七窍流血而亡。内宫有了传闻,武氏兄弟两人,为了讨好皇后,阴谋毒杀魏国。被关押在宪台,大司宪刘仁轨,亲自负责审问。

听完淳风叙述,武康笑而不语,李九是真的狠。贺兰氏被毒杀,恐怕满朝文武,都会把屎盆子,扣到我的头上。因为谁都知道,她与李九有染,意图取代皇后。

因为谁都知道,我武康武变之,是皇后的走狗。为了我家阿姊,可以铤而走险,此乃作案动机。蓬莱殿的家宴,如果我也在场,那么作案地点,作案时间都有。

所以综上所述,这会变成铁案,乃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罪名。后果非常严重,在皇宫中投毒,绝对必死无疑。腹黑大帝李九,可以堂而皇之,假惺惺的哭泣,挥泪诛杀外戚。

越想越鄙夷,杀千刀的李九,为了算计乃翁,如此的下三滥。魏国夫人贺兰,与你同床共枕,怎能如此狠心。说牺牲就牺牲,你小子真牛啊,乃翁甘拜下风。如果有何女人,与我发生关系,就算她闹翻天,我也不会加害。

你丫处心积虑,主要目标是我,次要目标是武家。你会趁机牵连,把武家的外戚们,统统都处理掉。武怀运武惟良,甚至豪州刺史,没进京的元爽,也会跟着倒霉。

大概理清过程,皱眉沉吟片刻,扭头问李淳风:“圣人想要杀我,只需一道诏书,何必如此麻烦?如此宫中设宴,还要牺牲姘头,兜了个大圈子,脱裤子放屁吗?”

淳风嗤之以鼻,阴阳怪气教训:“左奉宸大将军,左羽林大将军,左戎卫大将军,不是只小臭虫。数年戎马生涯,立下战功无数,岂能轻易诛杀?没有相应罪名,罪名不能服众,满朝文武百官,都会感到寒心。”

貌似有些道理,武康受宠若惊,同时暗中吐槽。李九摆下此局,自认天衣无缝,结果贻笑大方。燕国公于志宁,广平郡公刘祥道,早就洞察先机。

他们甚至知道,你的全盘计划,楚魏不可同食,就是完美诠释。他们俩提醒我,无论何时何地,不与贺兰同席。可我做的更绝,苦肉计吞毒药,直接变受害人,彻底置身事外。

李九啊李九,错过这次机会,别想故技重施。李淳风说的对,名正言顺的杀我,除非是谋反大罪,我不会给你机会。与你勾心斗角,虽然险象环生,却也其乐无穷。

只是连累妻女,估计这两个月,都以泪洗面吧。以小晴的执着,我若先去报道,她会郁郁而终。还有我的二丫,已经失去母亲,如果再失父亲,她该怎么活呀?

不禁悲从心来,收敛纷杂思绪。再次看向淳风,陈恳的道谢着:“先生长久以来,关爱无微不至,数次救我性命。武康很感觉,也很想请教,为什么帮我?”

淳风沉默了,良久后回答:“恩师曾经批言,永徽三年七月,我的寿元耗尽。若太白星昼现,就会武代李兴,可多活十八年。因为欠下恩情,所以竭力还债,此乃天经地义。”

武康瞠目结舌,永徽三年七月,魂穿大唐之时。这话玄之又玄,我有那么牛吗,能够武代李兴?多活十八年,按他的意思,公元六七零年,就是他的死期?

感觉有些沉重,武康强颜欢笑:“你不欠我什么,我却欠你很多,请先生放心吧,人情债我必还。咱先不说这个,武氏兄弟被押,由刘仁轨主审。上官仪称其君子,先生认为刘仁轨,会如何处理此案?”

淳风冷笑更甚,算袋拿出银针,刺他脸上穴道。很快扎成刺猬,大概两刻钟后,再一根根拔出。收起银针囊,阴阳怪气道:“变之是真小人,仁轨是伪君子,给你讲个故事吧。”

故事很快讲完,老神棍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上个月的朔日,仁轨升任右相,中书省的长官。昔日他落难时,逼他自杀的人,监察御史袁异式,听从武康安排。托关系找门路,想离开宪台,去别处为官。

经过一番运作,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授其为端尹丞,只待皇帝批准。端尹是东宫官,原为太子詹事,改名太子端尹。东宫最高长官,统领三寺十率,职位相当重要。武康的右崇掖卫,也归端尹管辖。

所谓的端尹丞,是端尹的三把手,官级是正六品。就是打酱油的,无论职权地位,都没御史显赫。舆情甚嚣尘上,群众不明真相,都嘲讽刘仁轨,说他排挤异式,说他公报私仇。

刘仁轨不乐意,为了保住名声,果断上书朝廷。举荐袁异式为,中台司元大夫,就是户部郎中。官级从五品上,用后世的话说,财政部会计司长。相比端尹丞,不仅地位高,职权也很大。

得到朝廷批准,异式走马上任,吃瓜群众高潮。都夸赞刘仁轨,外举不避仇,以德报怨真君子。但也有明白人,监察御史杜易简,对许敬宗说:刘仁轨此举,矫枉过正矣。

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另一边,就是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应有限度。武康深以为然,此乃政治作秀,也不觉的惊讶,仁轨就是政客。以他的精明,这起投毒案,不会仔细调查。

李治的意思,借着这件事,打掉诸外戚。仁轨心知肚明,肯定坐实罪名,拍皇帝的马屁。武康暗叫可惜,怀运兄惟良兄,你们哥俩倒霉。若狄仁杰主审,兴许会有变数,若刘仁轨主审,你们必死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