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二十二章 吐蕃国插足西域

武唐第一佞臣 第二十二章 吐蕃国插足西域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春闰三月初一,辰时两刻。

所谓闰三月,也称重三月,代表着今年,有两个三月。上个月十二日,司稼正卿梁孝仁,来合璧宫汇报。东都乾元宝殿,已经正式竣工,可以拎包入住。

紫薇城乾元殿,是洛阳宫正殿,类似长安城中,西大内的太极殿,蓬莱宫的含元殿。不过话说回来,这座殿很搞笑,隋炀帝建造的,初名为乾阳殿。

太宗攻破洛阳,见其奢靡豪华,不禁痛心疾首,大骂杨广昏庸。然后幸灾乐祸,当着洛阳百姓,说出至理明言:阿房宫成,秦人溃散,乾阳毕工,隋人解体。

为显自己清高,命令火烧乾阳,表示引以为戒。等到登基为帝,屁股决定脑袋,开始自打自脸。想重修乾阳殿,朝臣们不乐意,纷纷上疏劝谏,最终不了了之。

到了显庆元年,李九这个孝子,帮他完成夙愿。重启建殿工程,司稼大夫田仁佐,为建筑总工程师。借用遗址材料,征调民夫无数,历时整整十年,今年终于竣工。

半个月的准备,今天早早启程,离开了上林苑,移驾到紫薇城。武康整顿安保,漫步参观新殿,窃以为乾元殿,不比乾阳殿小。等到媚娘掌权,还会扩建此殿,并更名为明堂。

说起阿姊媚娘,越发的显怀了,再有三个半月,令月就会出生。她在宫中养胎,貌似心情不错,整天眉开眼笑。李九呵护备至,只是关爱过头了,行为也十分傻缺。

不知从哪听说,妇人怀孕期间,谁人经常出现,孩子性格像谁。因为这个理由,李九传下命令,禁止武康看望。害怕他的公主,沾染狠戾杀气,沾染腹黑阴险。

武康嗤之以鼻,说起腹黑阴险,比起你们夫妻,小巫见大巫啊。不让探望拉倒,谁想伺候你们,出力还不讨好。于是按时下班,多多陪着妻女,享受平静生活。

自从来到洛阳,小晴心情渐好,脸上有了笑容。因为洛阳集市,没人辱骂夫君,估计洛阳人民,素质修养较高。她有了好心情,武府亲卫仆人,个个烧香拜佛。

无聊的生活中,也有着调味剂,逗明日香小公主。上个月十五日,收刘仁愿的信,是关于倭国的。他是武康的部下,官拜左奉宸将军,去年率领舰队,渡黄海去熊津,换防镇守卫士。

武康曾建议他,到了熊津以后,派使者去倭国。带着书函礼品,会面中大兄皇子,好好耀武扬威。同时也了解下,中大兄的态度,有没有被打疼。

婉言提醒他们,老实呆在岛国,不要插手半岛。建立高句丽的,是汉朝扶余人,隶属中华民族。唐与高句丽战争,是大唐的内战,也是大唐内政,外国不许干涉。

刘仁愿依言照做,朝散天夫郭务悰,率领一百三十卫士,乘坐斗舰三韩号,前去倭国拜会。去年七月十七,抵达倭国对马岛,派人送上书函,希望进京拜见。

这船不速之客,吓尿了中大兄,他找借口敷衍:没有天唐国书,不能确定身份,不能进京拜见。你们可以住下,我们盛情款待,你们可以离开,我们礼送出境。

卫士们没有走,驻扎在对马岛,好吃好喝好招待,日子过的很潇洒。仁愿信中表示,大佬猜的不错,倭国在对马、壹岐,大肆修筑防御。福冈县修水城,防止大船靠岸,加强着西部防线。

倭政府胆战心惊,害怕大唐海军,大举进犯倭国。截止去年腊月,三韩号的水手,仍住在对马岛,享受倭国供奉。武康嗤之以鼻,看来中大兄王子,确实吓破胆了。使船入侵倭国,不敢缉拿驱逐,连会面都不敢。

小女人明日香,身为倭国公主,挂念她的父亲。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缠着他问,刘仁愿老将军,有没有再来信。武康摇头晃脑,吊足她的胃口,再给她泼冷水,确实没有来信。

日子天天过去,到闰三月初十,贞观殿有朝会。西域再次告急,新疆疏勒部落,以及弓月部落,再次反叛大唐。联合吐蕃军队,集结三万大军,攻打安西于阗。安西都护裴行俭,五百里加急公文,恳请朝廷出兵。

这标志着吐蕃国,正式插足西域,西域从此动荡。随后的十几年,大唐吐蕃突厥,会在西域大地,上演三国演义。大唐吐蕃争锋,突厥人打酱油,谁是胜利者,他就效忠谁。今年跟大唐,明年跟吐蕃,堪称墙头草。

君臣紧急商议,很快达成一致,出兵解救于阗。至于派兵多少,谁来统帅三军,他们各抒己见。武康正襟危坐,心中五味杂陈,终于按捺不住,提出自己建议。

采用围魏救赵,征调五万卫士,联合凉州方面,攻略吐浑谷。迫使吐蕃回师,与之展开决战,把吐蕃的势力,驱逐出吐浑谷。然后重兵驻守,扎紧青海口袋,断其北进出路。

目的若能达成,便可一劳永逸,解决吐蕃问题。高原气候恶劣,土地产出不足,人口步入瓶颈。等待吐蕃人的,只有无尽内耗,只有走向衰落。从此大唐西南,再无心腹大患。

很快反对如潮,群臣调转枪口,摆事实讲道理。他们态度很鲜明,吐蕃是癣疥之疾,辽东是心腹大患。大唐的战略核心,必须放在辽东,调动五万卫士,朝廷伤筋动骨。

武康哑口无言,他们说的都对,这是实际情况。唐朝的折冲府,共六百三十个,字面上的卫士,六十三万余众。实际不是这样,自从李九登基,大小战事不断,兵员严重不足。

均田制在崩塌,民间逃户严重,府兵数量再减。根据武康估计,大唐全部卫士,最多四十余万。大多在家种田,其余宿卫京师,或者屯兵辽东,或者驻守安西。

正常的情况下,一次能调动的,最多五万卫士。封锁吐蕃计划,确实伤筋动骨,平定辽东之前,不能大举征兵。武康心知肚明,没有据理力争,李九不会同意的。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吐蕃作妖,坐等西域沦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感觉很无奈。只能寄希望于,早日解决辽东,趁着军力犹在,与吐蕃决雌雄。

朝臣经过讨论,终于作出决定:左武卫将军曹继叔,率关中十五折冲府,火速救安西于阗。安西都护裴行俭,西州都督崔知辩,以副将的身份,共同参与军事。

李九宣布退朝,群臣鱼贯而出,武康最后离开。吩咐左羽林军,检查大殿各处,确定朝会官员,有无遗漏物品。找到个象牙芴板,看上面的签名,是左侍极陆敦信。

芴板是记事本,官员上朝时候,要汇报的内容,都记录在上面。皇帝传达的话,也会记在上面,回家好好研究。如果内容较多,会带很多芴板,塞在算袋里面。

这东西分等级,五品以上官员,使用象牙材质;六品以下官员,用竹片凑合吧。武康的象牙芴,从来都是摆设,他的记性很好,用不着备忘录。

仔细打量片刻,随手塞入算袋,扯出淡淡微笑。芴扳随身携带,竟然遗落皇宫,醉翁意不在酒啊。离开乾元殿,搜索脑中记忆,左侍极陆敦信,了解的并不多。

他的父亲陆德明,和许敬宗一样,秦王十八学士。敦信颇有才学,人却比较迂腐,不受李九待见。从他为官履历,以及现任官职,就能看出端倪。

所谓的左侍极,原是左散骑常侍,隶属于东台。从三品的高官,却没什么实权,类似皇帝顾问。负责规谏过失,类似三公三师,位高而权不重。

来到大业门外,果然见到正主,老神在在的等候。已经年逾花甲,看着精神抖擞,也是个老油条。武康拿出芴板,用两只手托着,露出和煦笑容:“陆公遗落芴板,我给你带回了。”

敦信慈祥和蔼,芴板装进算袋,笑呵呵自贬着:“人若上了年纪,记性每况愈下,老是丢三落四,让变之见笑啦。变之若无公务,陪老夫走走如何?”

武康欣然应允,来到他的右首,落后半个身位。敦信暗暗赞许,笑容更加可亲:“人若上了年纪,心思就会迟钝,年轻人的想法,往往理解不了。你说用吐浑谷,扼杀吐蕃生路,金乡也曾提出,你们不谋而合。”

金乡是曹继叔,他祖籍金乡县,按照后世来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他的名字太坑,所以满朝文武,用籍贯称呼他。他的授业恩师,就是这陆敦信,老家伙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看他笑的神秘,武康恍然大悟,您老闲的蛋疼。故意留下象芴,引我出来会面,然后含糊其辞,让我去见继叔。兜了个大圈子,表达的意思是:我徒弟曹继叔,有事请你帮忙,托付我来引荐,给个面子如何?

这个不能拒绝,武康呵呵笑道:“猛将曹继叔,名师出高徒。三次讨伐突厥,两次踏破铁勒,立下赫赫战功。武康仰慕许久,今天下衙之后,就去府上拜访,还请陆公引荐。”

敦信很欣慰,孺子可教也,手捻长髯自谦:“名师出高徒,变之过誉了,老夫愧不敢当。曹金乡对变之,也是仰慕许久,所以不必引荐。哎哟真是巧了,你看前边那个,就是吾徒金乡。”

确实挺巧的,东华门旁边,站着曹继叔。于是三人会面,简单寒暄之后,陆敦信告辞了。武康与继叔,进入东华门,去南衙官署。说起来也顺路,左奉宸和左武卫,两署隔道院墙。

两人边走边聊,气氛很快融洽,继叔步入主题:“此次见武将军,实则有事相求,说起来很丢人。我妻侄左憧憙,西州前庭府卫士,在军市有些营生,需要裴都护帮衬。”

简单的两句话,信息量十分大,武康来了兴趣。太宗灭麴氏高昌,以其地置西昌州,后来改名西州。设置四个折冲府,前庭府隶属其中,他妻侄左憧憙,只是普通府兵。

而所谓的军市,是军队驻地附近,形成的小市场。出现在战国时期,可谓历史悠久,分地上地下两种。地下军市业务,是当地的妇人,为出征的卫士,提供性服务。

武康久经沙场,理解士兵需求,不能压抑欲望。朝廷虽然禁止,为了稳定军心,谁也不会较真。其实说起来,他也消费过,曾经很迷恋。可以试着想象,小树林庄稼地里,异域风情小妇人,别有滋味在心头。

地上军市业务,貌似正规许多,卖些生活用品。唐朝是府兵制,诸如衣袍口粮,都是卫士自备。由于种种原因,来不及准备的,或军需耗尽的,都会带着钱财,从军市中购买。

商人发现商机,各自寻找途经,出售各种商品。可以极大弥补,后勤供应不足,所以这种市场,也被官府认可。当然这些商人,冒着生命危险,前线售卖物资,不是因为爱国,而是为了赚钱。

他妻侄左憧憙,如果所料不差,也是战地商人。左奉宸将军房,武康煮上热茶,和颜悦色的说:“安西都护裴守约,确实是我的师兄。不过金乡老兄,朝廷不禁军市,没必要帮忙吧?”

继叔捧着热茶,实话实说道:“有些特殊情况,举例子说明吧。如果某个士兵,身上没有钱财,却又急需购买,就会陷入困境。憧憙想在市中,做些借贷营生。将军不要误会,是无息的借贷,听我细细道来。”

两人边喝边聊,继叔滔滔不绝,武康洗耳恭听。憧憙的放贷业务,貌似很有意思,提供无息贷款。只要不逾期,不收取利息,就算逾期了,收利息也很低。

举例子说明,前庭府卫士张海,贷左憧憙五十文。半个月内还清,超过半月期限,每月收息五文。前庭卫士赵三,借贷帛布三匹,期限内无利息。同时再加一条,若赵三得到赏赐,只还两匹就行。

听到这里沉思,憧憙不像商人,更像个慈善家。期限内不收利息,甚至借三还二,貌似很不科学。这种借贷模式,靠什么赚利润,赔本赚吆喝吗?

接下来的话,让他瞠目结舌,脑袋瞬间宕机。一时没有忍住,喷出口中茶水,喷了继叔满脸。赶紧起身过去,忙不迭的道歉,拿出算袋丝帕,递在他的手里。

还是忍不住了,终于笑出猪声,左憧憙太时髦了。停供无息贷款,甚至减少本金,但有个前提条件。张海赵三两个,要去指点摊位,即憧憙的摊位,购买消费商品。

这种借贷套路,他上辈子用过,支付宝的花呗。大唐的能人,实在太多了,不服不行啊。强忍着笑意,挤眉弄眼道:“你侄左憧憙,让他改名字,叫左马芸吧。或者不要姓,直接叫马芸,别问我为什么。”

继叔表示不解,马芸又是哪个,继续刚才的话题:“可惜我那妻侄,不认识几个字。找裴都护帮忙,希望雇佣书史,帮其书写契约。裴都护拒绝了,说不是钱的问题,所以请将军帮忙。”

师兄说的不错,不是钱的问题,是读书人清高。憧憙是大头兵,他们岂能为钱,听从府兵使唤。你要走我门路,想让我劝师兄,组织书史帮忙。其实无济于事,不是师兄不愿,而是书史不干。

冥思苦想许久,最终无奈摇头,大唐版的马芸,也想帮帮他的。正要婉言抱歉,忽然想到什么,笑容开始诡异:“皇后曾告诉我,今年或者明年,圣人泰山封禅。”

继叔放下手绢,脑袋挂满问号,说这个干什么?约莫半刻钟,武康又提点:“封禅可是大事,如果所料不差,必会大赦天下。继叔仔细思索,如果能想明白,左贤侄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说完端起茶杯,品茶怡然自得,模样高深莫测。继叔剑眉微蹙,仰着头思考着,身体陡然挺立。眉眼饱含笑意,咧着嘴拍马屁:“世人皆说将军,不仅勇冠三军,而且聪慧过人,属下心服口服。”

武康笑而不语,基本操作而已,快快坐下说话。李九泰山封禅,必定大赦天下,流放西域的官员,很有可能回京。不是绝对可能,朝廷根据表现,整理特赦名单,交给皇帝批阅。

皇帝如果勾选,他们可以回京,否则继续流放。安西都护府,是犯官流放地,原大司宪杨德裔,李义府的子婿,都在那里呆着。他们是读书人,早就习惯繁华,厌恶边疆生活。为了回京城,命都能不要,脸面算什么?

如果前往战场,书写借贷文书,既能挣钱养家,又能落下美名。某种意义上说,解决卫士困难,支援朝廷战争,那是忠于王事。长官如果汇报,李九感动之下,朱笔不会吝啬。

就算不给钱财,那些被贬官员,也会趋之若鹜。继叔拍完马屁,忽然收敛笑意,言辞凿凿道:“还是邀请将军,修书给裴都护。等我到西州,先找妻侄憧憙,让其改名左马芸。”

武康笑着摆手,理解他的意思,他不想独吞人情。那些被贬的官员,不到万不得已,地方官不会得罪。因为很有可能,他们重新回京,甚至重新做官。

帮助他们回京,会感激裴行俭,也感激曹继叔,却不会感激我。他们绝大部分,都是被我加害,受到我的牵连,才会流放西域。既然是政敌,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感激。

继叔不再坚持,又寒暄两刻钟,起身与他告辞:“实在想不明白,将军平易近人,同时乐于助人,为何那些人,恶意诋毁你。废话不再多说,咱们俩谈得来,将军若不嫌弃,结为朋友如何?”

武康笑的开心,大大咧咧道:“说的哪里话,认识那刻起,已视你为友。否则我是不会,邀请你来这里,说那么多的话。咱们都是武人,也都是直肠子,不讨文人喜欢。”

两人相视而笑,武康送他出门,望着他的背影,感觉十分欣慰。曹继叔这个人,戎马生涯一生,作战经验丰富。他能看出来,若遏制吐蕃,必取吐浑谷,慧眼如炬嘛。

官拜左武卫将军,是我老师的部下,堂堂的陆军中将,结交绝对不亏。文官们排斥我,武官们交好我,貌似还有的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