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十九章 撬开上官仪的嘴

武唐第一佞臣 第十九章 撬开上官仪的嘴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冬十二月十二,午时二刻。

西台侍郎上官仪,同东西台三品,炙手可热的宰相。不仅官运亨通,还是文学大家,初唐著名诗人。诗风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文人争相模仿,称之为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

对律诗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可称为奠基人。不过诗的题材,局限宫廷文学,就是应制咏物,缺乏慷慨激昂。不合武康口味,他喜欢边塞诗,喜欢慷慨激情,嗜爱雄杰之气。

两人关系紧张,朝堂沦为政敌,但这并不影响,对其仰慕之情。他的文学成就,是武康两辈子,不能企及的高度。对于有文化的,不管人品如何,都会由衷敬佩。

同时上官相公,也是御用文人,给皇帝做枪手。太宗李九两朝,很多诏书制书,都是由他代笔。满朝文武百官,如遇特殊情况,也会请他操刀。譬如官员致仕,为了感动李九,会请他写致仕表。

武康也这样做,如果同僚去世,就请杨炯操刀,写祭文墓志铭。每次的润笔费,至少十贯铜钱,杨炯靠此发家。所以上官相公,虽然是个清官,也有大笔财产。

举例子来说,南梁的张僧繇,画了幅醉僧图,画上题诗嘲讽。好事的道士们,常常用这幅画,打僧人们的脸。僧众感到羞辱,凑了几十万钱,请阎立本画《醉道士图》,请上官仪题嘲讽诗。

院子里的铜钱,堆成一座小山,就是最好的证明。除了这些铜臭,还有名家字画,各种绸缎布匹,堆的满院都是。卫士们高潮了,看武康的眼神,更加暧昧殷切。仿佛都在说,赶紧完事吧,等着分赃嘞。

武康老神在在,单手托着襁褓,高高举过头顶。想用婉儿的命,要挟上官相公,供出薛氏集团。可惜效果不好,对方铁石心肠,直接背过脸去,貌似拒不合作。

那咱们接着玩,果断缩回左手,襁褓自由落体。高分贝的惊叫,显得格外刺耳,吓得众人哆嗦。襁褓坠地那刻,武康已经蹲下,双手托住襁褓,再次举过头顶。

玩的就是心跳,上官庭芝吓哭,扯着嗓门哀嚎,嘴里按着阿爷。上官仪仍不回头,身体却在颤抖,估计也不好受。郑氏彻底崩溃,跪在武康身前,抓着他的双腿。俏脸梨花带雨,吓成了小哑巴,头摇成拨浪鼓。

此刻两人的姿势,貌似有些暧昧,思想不禁邪恶,涌起少儿不宜。武康略感尴尬,于是放低襁褓,却听咯咯童笑。上下浮动襁褓,婉儿笑的开心,没心没肺的样子。

画风很不和谐,武康翻起白眼,襁褓抱在怀里。摆出凶神恶煞,扫视上官父子,决定改变策略。斟酌片刻,摇头晃脑,问上官婉儿:“奉常大夫郑休远,是你的舅舅吗?”

现场很快沉寂,庭芝不再嚎叫,忙不迭的应是。所谓奉常大夫,官级正四品上,就是太常少卿,太常寺二把手。太常寺隶属九寺,掌管礼乐祭祀,大名鼎鼎的太医署,就隶属于太常寺。

赵道兴心思通透,明白其中意思,果断唱起红脸:“犯官家中女眷,娘家若有亲属,官居四品以上,可以从轻处罚。按照朝廷惯例,可以不入官妓,去掖庭为官婢。”

着重强调惯例,意思不言而喻,惯例可以打破。如果皇帝开恩,惯例就是惯例,否则就是狗屁。能让皇帝开恩,最有可能的人,就是当今皇后。他们是聪明人,明白其中关节,庭芝泪流满面,苦苦哀求其父。

武康开门见山,继续逗弄婉儿:“当今皇后武氏,是叔叔的阿姊,会给我面子的。如果叔叔求情,你和你的母亲,会去掖庭为婢。命运就此改变,虽然苦了点,却比官妓强,是这个理吗?”

婉儿呀呀儿语,武康摇晃襁褓:“可惜普天之下,没白吃的午餐,想要得到好处,必须付出代价。你大父老糊涂,薛氏阴谋集团,已经自身难保。指望他们帮忙,无异痴人说梦,真正能帮你的,只有武叔叔我。”

明路已经指出,接下来耐心等,看上官仪的表现。上官家嫡孙女,是去教坊为妓,或者掖庭为婢,在他一念之间。武康说的不错,薛氏倒武集团,只会恨上官家。他们落井下石,让他当替死鬼,不可能伸援手。

继续逗弄婉儿,郑氏依旧跪着,精神有些恍惚。上官庭芝父子,祈求上官宰相,捣蒜般磕着头。希望家主开恩,供出薛氏集团,给咱们上官家,留下最后血脉。

不知过了多久,上官仪转过头,扭曲纠结的脸,有了些许松动。武康趁热打铁,信誓旦旦保证:“我虽不是好人,却会言出必践,可以对天发誓。只要相公配合,只要武康活着,郑氏母女两个,只会自然死亡。”

意思就是说,她俩我罩着,不让外人加害。上官仪苦笑,有气无力道:“你知道薛氏,也洞悉全部,老夫小看了你。没必要再隐瞒,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希望武大将军,能够言而有信。”

武康轻轻点头,早些配合多好,非得拖到现在。看着院中缴获,沉吟片刻吩咐:“两成上缴朝廷,给我留下一成,其余道兴分配。尽量雨露均沾,所以出勤弟兄,都不要亏待了。”

卫士喜形于色,若非场合不对,肯定欢声雷动,武将军仁义啊。道兴瞠目结舌,截留七成缴获,好大的胆子啊。赶紧凑过来,想要说什么,武康摆手制止,淡淡说了句:开始行动吧。

道兴拱手应诺,卫士麻溜行动,现场变的混乱。上官家的全部人,除了上官仪、郑氏,全部押送详刑寺。距离此地不远,也在义宁坊中,他们会在那里,等到噩耗降临。

钱顺搬来椅子,找个两个婢女,扶着郑氏起身。道兴吩咐部下,准备书桌笔墨,拉上官仪起来。武康还回襁褓,帮上官仪磨墨,不紧不慢的说:“上官先生请吧,我就不废话了。”

上官仪惨笑,提起千斤笔,艰难抬起头,挤出声谢谢。武康呵呵几声,这是个老狐狸,明白我的苦心。抄了宰相的家,只有些许银钱,那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个清官。

奋笔疾书之下,黑字越来越多,一串串的名字,看着触目惊心。武康猜的不错,倒武集团的核心,就是河东夫人。李渊的薛婕妤,虽然出家为尼,仍然插手政治。

身在皇宫之中,靠着皇帝信任,大肆网罗党羽。利用宫内便利,传递各种消息,维持整个集团。她的奋斗目标,是让薛家女子,登上皇后宝座。

让薛家的男子,大举进入中央,向长孙无忌看齐,成为新的外戚。青灯古佛敲木鱼,野心勃勃酿风波,还是真讽刺呀。同时皇帝的病情,给她可乘之机,机会终于来临了。

李九的风疾症,好像再次恶化,发展成了风痺,也就是脑栓塞。现代医学解释,血液中的栓子,进入脑动脉中。阻塞大脑血管,造成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

最常见的症状,诸如头疼欲裂,视力下降等等。唐朝医学手段,只有减负疗法,静养避暑疗养,针刺放血等等,皆治标不治本。病情反复折磨,心力交瘁之下,对亲人的依赖,几何倍数增长。

他的启蒙恩师,河东夫人薛氏,就是最好人选。天天被她吹风,耳根子本来就软,心态逐渐变化。媚娘插手政事,他也颇有微词,诸多添油加醋,渐渐顶不住了。

薛氏得到默许,开始兴风作浪,请郭行真进宫,也是她的主意。她看着李九长大,熟悉他的喜恶,就指导贺兰氏,讨皇帝的欢心。到了某种程度,散播皇后失宠,从而拉拢外臣。

现今朝堂百官,大多出身门阀,有了这个信号,自然各怀鬼胎。就像传销似的,形成倒武集团,雪球越滚越大。然而可笑的是,他们的全部努力,都被皇后怀孕,冲的七零八落。

武康盯着名单,不错过半个字,全部记录脑海。西台右相刘祥道,西台舍人高正业,中台左肃机郑钦泰。司虞大夫魏玄同,司虞大夫张希乘,司宰正卿窦斌。

左武威大将军郭广敬,详行正卿尔朱仪深,简州刺史薛元超,韩王李元嘉。司刑太常伯源直心,万年县令源诚心,长安县尉崔道默。还有很多虾米,诸如司更寺丞,左武威卫录事等。

不禁哑然失笑,大小三十五号,比想象中更多。真的好想知道,口供交给李九,他会怎么处理。最好全部杀掉,转念仔细想想,又觉的不可能,可能以流放为主。

这下有的忙了,被流放的同志,不会便宜你们。处罚出炉之后,先和媚娘商量,征求她的意思。如果赶尽杀绝,就派婺营出动,半路截杀他们。朝堂猴子太多,需要杀几只鸡,让他们安分些。

又听婴儿啼哭,武康堪堪回神,放下手中文件,转身看向郑氏。见她脸色尴尬,很快心知肚明,估计婉儿饿了。冲钱顺招招手,一本正经吩咐:“带郑氏去内堂,小娃娃要用餐。”

钱顺不禁错愕,脸上露出苦笑,作出请的手势。两名卫士带路,挑选两个婢女,带郑氏去后院。上官仪写完了,赵道兴拿过来,武康一目十行,是想要的东西。

全部装进算袋,沉吟片刻说道:“我的预感很准,你的孙女婉儿,会称量天下,所以别有遗憾。到了阴曹地府,以先生的才学,能得一官半职。等我去了地府,就能折磨我了,好好的努力吧。”

上官仪冷笑连连,依然带着高傲:“你少阴阳怪气,心肠如此歹毒,不会有好下场。另外你要明白,我不是在帮你,而是帮我自己。你若言而无信,老夫化为厉鬼,也会取你性命。”

懒得搭理他,直接招招手。两个卫士上前,将其五花大绑,校尉亲自押送。望着他的背影,武康暗自吐槽,真的没有骗你。婉儿很厉害的,媚娘驾崩之后,就给你平反了。

作为倒武先锋,你会名垂青史,因为你是忠臣。无数文人士子,甚至后代帝王,都会捧你臭脚。可能千百年后,人们提起上官仪,就会批判武康。

说起来很搞笑,媚娘的政敌们,好像都是忠臣。帮助过媚娘的,无论有何政绩,都会沦为奸臣。哪怕是条恶狗,只要冲媚娘叫,那它就是忠狗。

偌大的院子里,只剩站岗卫士,以及大宗财物。等到郑氏出现,武康吩咐道兴:“我带着她们,先去掖庭宫,这里交给你。等风波过去,来我家吃饭,咱多喝几杯。”

道兴欣然应允,不动声色靠进,悄悄递出布包。拎着沉甸甸的,应该是金银珠宝,老赵头会做人。塞到算袋里,带郑氏离开,众人眉开眼笑,纷纷向他问好。

他们都很兴奋,看铜山的大小,上到翊府中郎将,下到普通士兵,都能捞足油水。武康翻起白眼,瞧你们的出息,这只是个开始。往后半个月内,你们啥也别干,跟我抄家就行。

懒得多说什么,离开上官府邸,转身看看郑氏,慢步走在坊间。离开坊门后,觉察到异常,前方七个人,行迹很可疑。平郎不动声色,摁开横刀绷簧,走到前面带路。

擦肩而过时,有人喊留步,武康抬起头。面前的年轻人,三十岁靠上,五官很端坐。长的也挺帅,特别那双眼,和郑氏很像。身份呼之欲出,奉常大夫郑休远,郑氏的同母胞弟。

他穿着常服,还带着斗笠,鬼鬼祟祟的。这个可以理解,他妻弟犯的罪,十恶不赦之二。谁都怕受牵连,他能乔装过来,着实难能可贵。不多说废后,直接奔主题:“因为你的关系,她们会去掖庭。”

简答一句话,休远很感激,恭敬的行礼。看着阿姊落泪,不敢多说什么,拿出黑色布包,塞到武康手里。再次行过礼,仔细查看四周,拉低头上斗笠,加快脚步离开。

小插曲结束,武康继续赶路,来到西内皇宫,直奔西边掖庭。先去内侍监,找内侍李德林,李德官的二兄。德官是媚娘心腹,王伏胜已经下狱,由他接替职务。

所谓的内侍监,是管阉人的官署,主管宫廷内务。最高长官是内侍,官级从四品上,多由宦官担任。德林认识武康,态度异常恭敬,亲陪他去掖庭局,找掖庭令安排。

单独的小院子,环境相当不错,生活用品齐全,房间也很干净。武康拿出包裹,放在桌子上说:“郑奉常给你的,用来上下打点。我明日找皇后,如果一切正常,你会住在这里。”

郑氏抱着婉儿,垂着头不说话,见到武康靠进,吓的连连后退。武康继续靠进,把她抵到墙边,掐住她的下巴,强迫她抬起头:“能住进这里,你应该庆幸,别不识抬举。”

盯着煞白的脸,扯出丝丝冷笑:“你舅翁上官仪,夫君上官庭芝,儿子上官琨儿,都会斩首弃市。上官家的灭族,我就是掘墓人。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仇恨,那么刻骨铭心。”

郑氏潸然泪下,武康浑不在意,言辞凿凿道:“政斗就是战场,生死各安天命,所以谈不上恨。胜者耀武扬威,败者家破人亡,没有道理可讲。你也博学多才,可以静心想象,如果败的是我,会有什么下场?”

松手放开她,转身抱着胸,望门外发呆。如果我失败了,下场不言而喻,也会斩首弃市。我的妻女妾室,要么沦落教坊,要么进入掖庭。做着脏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忍受打骂羞辱,最后不得好死。

因为身在局中,所以无可奈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听到身后哭声,转过身淡淡道:“需要什么东西,就和掖庭令说,我会交代他的。另外告诉你,这女娃不简单。好好教导她,也许长大后,能为父报仇。”

说完直接离开,双脚跨过门槛,打开腰间算袋。赵道兴给的包,都是珠宝首饰,俯身放在地上。伸手关上房门,听着哭声加剧,不禁心生怜悯,好自为之吧。

离开掖庭宫,回到左奉宸卫,呆在办公室里,处理积压事务。到了下衙时分,杜怀恭来报,许敬宗来了。这个老狐狸,就是狗鼻子,消息很灵通。

亲自出门迎接,吩咐怀恭警戒,煮上两杯热茶。敬宗老神在在,漫不经心说:“圣人召见老夫,赏赐玉帛百匹,夸赞办事利落。老夫诚惶诚恐,无功不受禄嘛,于是婉言谢绝。”

武康嗤之以鼻,他想点到为止,哪有那么便宜。看来河东薛氏,在他的心目中,地位确实很高。那就更不能留,为了武家未来,必须赶尽杀绝。

敬宗是好同志,他的胃口很大,故意装糊涂,婉言谢绝之。我也这样认为,不挖更多的人,不能善罢甘休。打开腰间算袋,把上官仪证词,薛氏集团名册,全部交给他。

不到半刻钟,敬宗哈哈笑,笑出了眼泪。收起那些资料,端起青瓷茶杯:“我的变之贤侄,从不让我失望,撬开上官仪的嘴,不是简单的事儿。叔父向你保证,不会让你白忙。”

这样最好不过,咱们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