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十九章 第一届分鸡大会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十九章 第一届分鸡大会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1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九月二十,卯时一刻。

五更刚过为卯时,按现在来说,早上五点到七点。卯时一刻,是五点到五点十五分,天还没大亮。婺州南城区,工匠胡同武家,如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武康从被窝里提溜出来。

武康哈欠连连,不停留着起床泪,睡眼惺忪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如烟拨弄脑袋。从三天前第一只鸡蛋破壳,连续三天睡不好,每晚只睡四小时。昨天直到深夜,才处理完所有小鸡,并统计出数据。

数据非常感人,一千五百只蛋,孵出一千零一只鸡娃,坏蛋率达到三分之一。仔细检查每个坏蛋,三百八十个死蛋,剩下的全是没受精的。非受的精蛋,不要说人工孵化,母鸡也孵不出鸡娃。

怎么判断鸡蛋是否受精,在科学荒地唐朝不可能,放后世也是世界性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孵化,孵五到七天,用照蛋器鉴别。没有照蛋器,一条路走到黑吧。

昨天下午,吩咐了许三郊、武元套上马车,把所有坏蛋拉到粪肥储蓄厂,倒在粪堆上发酵肥料。

如烟给他挽好发髻,插上白玉簪,又吩咐小翠进来更衣。一通折腾打理好仪容,腰间挂上横刀,打着呵欠走出卧室。出后院到前院,武元早备好马,马镫、马鞍等马具配齐。

骑上马赶往州衙,没走出工匠胡同,听到有人打招呼,揉揉眼发现是许三郊,便把缰绳丢过去,让他牵着马走。听着嘚嘚马蹄声,又想起昨天打脸的画面,那叫一个酸爽。

二代们早知道他孵小鸡,一直当成笑柄,每次聚会都要调笑一番,取笑他是异想天开。王大郎当场撂下狠话,要是不用母鸡孵出小鸡,他把姓倒过来写。武康懒得搭理他,“王”倒过来是什么?也撂下狠话,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昨天请他们来参观,狠狠打他们的脸!这群货脸皮厚的狠,死皮赖脸讨要秘术。武康也不想垄断,画了火炕设计图,还千叮咛万嘱咐,火炕孵鸡的核心,就是掌控黄金温度。建议找郎中感受,三十八到三十九度,恰是人发热温度。

迷迷糊糊打着瞌睡,听到许三郊焦急提醒...抬头一看,登时吓的三魂出窍。婺州领导班子到齐了,全部身穿正装,个个挺直腰杆,按等级站位,像被推倒的金字塔。

金字塔顶端,是刺史崔义玄,老家伙目不斜视;第二层,婺州别驾、长史、司马。他们没什么实权,是崔老狐狸的幕僚,朝廷安置的闲散官员。

提起“司马”官职,武康老是想起“江州司马青衫湿”,不确定白居易为啥哭。是为琵琶女命运多舛?还是借题发挥,吐槽司马是养老官,不被朝廷重用而哭泣?

第三层是录事参军事,卢甫卢怀远,婺州官场真正的二把手。再往后就是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等六大参军。

司士参军名叫魏定州,主管山泽的开发,以及役使之事。相当于后世的“自然资源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实权相当大,婺州所有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林业、江河等,都归他管。今年刚上任,家人还没过来,他家二代没能入圈子。

最后为各个部门的衙役,放眼望去,黑压压都是人。看着眼前场景,武康脑袋嗡嗡作响,差一点滚下马背。这群老狐狸,来这么早做啥呀,让各大上司久等,娄子捅的相当大。

颤巍巍下马,缰绳交给许三郊,强压内心忐忑,快步来到崔义玄跟前,弯腰一躬到底。脑筋转了三转,实在找不出合适借口,干脆闭嘴不言,乖乖等候发落。

然而风平浪静,崔义玄没摆架子,只是淡淡说道:“不必拘礼,站我旁边。”

武康依言照做,瞬间又觉的针芒在背,估计后面那些人,都羡慕嫉妒吧。不过没办法,今天这个位置,小太爷有绝对的资格!接下来的好戏,小太爷就是总导演。

暗自得意一番,看向牵着马,吓呆的许三郊,不着痕迹使眼色。意思很明显,我都没事了,你这种小虾米更没事。许三郊扬起袖子,抹掉额头冷汗,把马拴在远处马厩里,蹑手蹑脚绕着墙根,回归不良卫队伍。

半个小时无聊等待,远处马蹄声传来,寂静的街道上,显得异常刺耳。马蹄声越来越近,渐渐看清马上骑士。是个彪形大汉,满脸络腮胡子,一双大三角眼。这位名叫于洪志,金华县团练指挥使。

所谓的团练指挥使,类似各地人武部部长,是团结兵的指挥官。团结兵类似后世民兵,由地方政府征发入军﹐不登记正规军军籍。马匹来到近前,衙役过去牵马,于洪志小跑过来禀报:“崔公容禀,大批百姓集聚南城门,是否开城门?”

崔义玄估摸下时辰,郑重其事发号施令:“于指挥使,一刻钟后开启城门。百姓进城以后,着众将士维持秩序,不许出现混乱,更不许出现踩踏!”

“得令”,于洪志接过缰绳,驭马赶去南城门。

崔义玄向前两步,转身扫视众官员,绷着脸说道:“百姓集结后,各位同僚各司其职,按照计划行事。这次扶农大会,是婺州第一届,也是大唐第一届!丑话说在前头,哪个环节出差错,老虎必追究到底...开始准备!”

老狐狸一声令下,所有人开始忙碌,武康是最忙碌的。作为活动总策划、总导演,所有衙役、不良人、狱卒,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布置会场。

大概十分钟左右,会场布置完毕。婺州衙门坐北朝南,是东明大道的起点,向南直通南城门。衙门口就是校场,昨天连夜栽两根木桩,上面横着木板,按现在来说,长三米六,宽五十公分。

木板上粘贴一副字,上书“婺州第一届扶农大会”,龙飞凤舞铁画银钩,崔义玄亲手所书。

原本是“第一届分鸡大会”,老狐狸嫌弃太俗,改为扶农大会。牌坊前方。并排放着长桌,类似后世学生书桌,桌子后面摆着高脚椅。这些都武康亲自设计,命人加班加点赶制出来。

共十一个座位,崔义玄居中坐正位,两旁是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再往两边是六大参军。桌上放着笔墨砚,厚厚一摞白纸。长官们各自落坐,诸吏员各司其职,等待百姓到来。

不到一刻钟,轰鸣脚步响起,地面开始颤动。众衙役如临大敌,各自坚守岗位。不良人全部出动,用麻绳充当警戒线,拉出边长三丈的正方形,将主席台围在当中。

人群犹如洪水猛兽,黑压压停在警戒线外。为首是五个老者,年纪都在五十靠上,是兰仪乡五个里正。金华县兰仪乡,是前段时间,不良卫负责收秋的乡。

唐朝的基层官僚制的,有邻、保、里、乡,再往上就是县、州。四户人为一邻,设邻长一名;五邻一保,保长一名;五保一里,里正一名;五里一乡,原本还有乡长,被老总裁李二撤销,由五名里正轮流当乡长。

正中间的里正姓王,还兼任着他们保的保长。武康对他印象颇深,“王保长”这个名头,老是让他想起“刘罗锅李保田”老师。上次收秋合作愉快,第一批分鸡的福利,自然要照顾他们乡。

人山人海的样子,一眼望不到边,武康很是怀疑,他们乡的五百户,是不是倾巢而出了?

得到崔义玄指示,接过姜大牛递过来的物件,嘴角不自然抽搐。一个晒干的菜葫芦,从肚子上锯开,充当简易喇叭。举起喇叭放在嘴巴,扯着嗓门喊:“乡亲们请安静,大会马上开始,请保持安静!”

扩出的声音很洪亮,待人群安静下来,武康接着喊:“某是婺州不良帅武康,很荣幸成为大会主持人。现在我宣布,婺州第一届扶农大会,正式开始!大会进行第一项,鸣鞭!”

姜二牛拎着鞭子过来,啪啪啪三声鞭响。

武康继续喊:“三鞭轰鸣,天下太平!大会进行第二项,由婺州上空的青天,尊敬的崔刺史崔公,给诸位乡亲致辞,大家热烈欢迎!”

热烈欢迎就是热烈鼓掌,这是武康他们约定的信号。五里正早就安排下去,马上带头鼓掌,一时间掌声雷动。婺州大佬们都懵了,刚才武康的马屁,只是让他们鄙视,现在却让他们震撼。

如此古怪的套路,崔义玄也是第一次遇上,一时间也跟不上节奏。不过老狐狸毕竟是人精,很快有了应该办法,从座位上站起,双手抱拳冲人群行礼。

掌声更加热烈,老狐狸脸色出现红晕,估计是高潮了。又享受片刻,双手往下压,掌声渐渐停止。

武康过去递喇叭,崔义玄摆手不用,昂首挺胸打着官腔说:“诸位乡亲前来,老朽非常欣慰。第一届扶农大会,是婺州盛事!那么何为护农?就是帮扶农夫,造福乡里!”

热烈掌声再次响起,持续半分钟,崔义玄双手下压,中气十足道:“如何帮扶农夫?如何造福乡里?婺州给出的答案,就是给每户分发雏鸡!州衙有雏鸡千只,四天前由司法、司仓衙门孵出,州衙经过商议,决定交众乡亲喂养!”

武康安排的托儿立刻鼓掌,五里正紧随其后,爆发满堂雷鸣。崔义玄满面红光,笑意压抑不住。主席台其他大佬,个个满脸羡慕。司法、司仓两参军也挺直腰板,一副怡然自得。

武康把功劳让给他们,就像希望司法郑狐狸,批准不良卫扫黑打恶;向司仓郑狐狸示好,找机会磋商“市吏”问题,为扒掉婺州商人头上,第二座大山做准备。

掌声停歇,崔义玄继续说:“雏鸡交你们喂养,却不是白送。每户可得雏鸡十只,拿回家喂养,半年后雏鸡长成,要反馈州衙,有两种方案。其一,上缴成鸡一只,无论公母;其二,上缴铜四十文,也就是一只成鸡价格。两种方案任选其一,诸位听明白了吗?”

“明白...我们都明白...”,人群呼喊震天。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此刻逢场作戏罢了!早在三天前,武康带着全部手下,再次返回金华县、兰仪乡,配合着五里正,每里没村宣传政策。

当初孵出千只鸡娃,武康兴奋的睡不着,然而兴奋劲儿过去,就是满满的惆怅!怎么处理它们?全部养着不现实,没那么大地方,也没那个心情,更不想走街串巷卖小鸡。

思来想去,想到这个主意。一来给大佬们露脸的机会,给其刷声望、名誉。二来扶农,给老百姓福利。大唐初期肉食非常匮乏,有个小故事可以说明。

已故总裁李二,曾有个规定,禁御史食肉。官员出差的时候,地方官不能用肉食招待,就是害怕铺张浪费。传奇宰相马周,是个爱吃鸡的吃货,出差时强烈要求吃鸡,导致接到费用超标。地方官不想背锅,直接找李二告状。李二很是惊愕,只回了一句:鸡肉不算肉。

堂堂一国宰相,因为吃鸡被告,大唐肉食匮乏可见一斑。平头老百姓更别说了,唯一能吃的荤腥,估计就鸡肉、鸡蛋。哪怕这些,平时也舍不得。武康穿越卧病在床,继母才舍得杀鸡,熬鸡汤给他补身子。

昨天立下宏愿,让鸡和鸡蛋变的不值钱,向后世那样,变成最普遍食物。估计半年后,成鸡不值钱了,老百姓都会送鸡过来。恰好正中下怀,他们送来的成鸡,全部喂那倆大老虎。

大会继续进行,崔义玄继续讲话:“诸位心中都有杆秤,也都明白利弊。鸡娃十文,成鸡五十文。无论怎么说,都有利可图。如果乡亲们还有疑问,尽可提出来,老朽一一解答!”

人群开始沉默,武康安排的托儿,站出来提问:“崔公容禀,人都想要下蛋母鸡,都想大的鸡娃。敢问崔公,领雏鸡的时候,我们能自行挑选?”

崔义玄哈哈笑道:“当然不可以,先来者挑肥拣瘦,对后来者不公平。为了公平公正,乡亲们签完协议,由吏员负责分配,领鸡者不能上前!”

又有人问:“崔公容禀,如果我领走十只雏鸡,喂养却遇到意外,十只鸡都没养成,我也拿不出四十文,可以宽限还钱时日吗?如果可以,宽限多少天?利息是多少?”

“嗯...问的好!”,崔义玄手拈长髯,摇头晃脑道:“协议有云,可宽限十月。还钱方式有两种,其一,一次偿还,没任何利息;其二,分期偿还,有十文利息。每月偿还五文,十个月偿五十文。两种偿还方式,可自行选择。”

群众交头接耳,也有人大着胆子,提出一些问题。崔义玄耐心很好,逐一详细解答。

武康等人群安静,给王保长使眼色。王保长会意,开口问道:“敢问崔公,这是第一届,还会有第二、第三次届?乡户想领取雏鸡,找哪个衙门?”

崔义玄回道:“有第一届,自然有第二、第三!现在老朽宣布,婺州从今年开始,每月的今天,扶农大会如期召开。每届扶农的雏鸡,数量只会越来越多,规矩也不会改变,永远是送十收一!”

此言一出,群情激奋,掌声雷动。武康安排的托,按照制定好的套路,振臂高呼:“谢崔公,谢郑参军,谢孙参军!”

吃瓜群众也心有感激,一时间纷纷效仿,整齐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崔义玄笑的合不拢嘴,司法、司仓参军也高潮了,乐得五官都扭曲了。其他大佬嫉妒的双眼冒火,道道绿油油的目光,不时瞟向武康。

武康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只叫苦也。他也想把蛋糕平分,无奈崔义玄不答应,切蛋糕的刀都给没收了。只能对其他大佬说抱歉,希望你们理解俺的苦衷吧!

待喊声停止,崔义玄继续道:“现在回答名额分配问题。护农大会开始前,老朽会召集同僚商议,确定帮扶哪个乡,帮扶多少户。讨论结果,派专人告知里正。”

崔义玄扫视人群,很满意他们眼中急切,继续说道:“没有参加过领取的乡户,可以找里正申请。里正确定名额,提交给司户参军审查。审查通过后,大会照常举行。老朽向大家保证,婺州所有乡,都会照顾到!”

吃瓜群众也高潮了,掌声经久不息。五里正闪亮登场,王保长从怀里拿出物件,展开后是块红布。宽六十长一百二十,上方白布缝成口袋,穿青色竹竿;下面三角形,用白布缩着边;中间绣着两列白字:婺州青天、造福乡里

正是后世的锦旗,当然出自武康手笔。王保长颤巍巍道:“锦旗是兰仪乡最好的绣娘,熬夜赶制出来,代表着兰仪乡五百户,对崔公仁政的感激。老朽代表兰仪乡,请催公收受!”

其余里正拱手行礼,齐声喊:“请催公收受!”

武康的托儿带头,人群有样学样,好家伙那场面,和山呼万岁无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