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刺史 第三十四章 钦差大臣上官仪

永徽六年,六月十三,巳时七刻。

武康与钱顺、平郎,二十天日夜兼程,终于回到婺州。五月十三启程,楚神客城外送行,带来好消息:早上的大朝会,李义府突然启奏,提议废黜王氏,立武昭仪为后。借口是王皇后无子,武昭仪有两子。

重磅炸弹抛出,朝堂瞬间炸锅,大佬们猝不及防,被雷的外焦里嫩。清丘县开国公,御史大夫崔义玄;高阳县开国男,卫尉卿许敬宗;御史中丞袁公瑜等三人,顷刻跳出来支持。

崔义玄是武康岳父,和媚娘有姻亲,肯定全力支持;袁公瑜是老崔的手下,也是至交好友,自然跳出来背书;许敬宗与长孙无忌,两人早有龌龊,自然全力支持。

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关陇门阀,表示强烈的抗议,唇枪舌战之下,几乎上演全武行。最后不欢而散,李九含恨离开。武康心情不错,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话题打开。只有提出话题,才可能解决话题,时间有的是。

楚神客还,朝会结束后,许敬宗去找无忌哥,劝他同意废王立武。无忌哥当场翻脸,当初我妹妹去世,你这孙子开怀笑,现在让我废王立武?滚你的蛋吧。

武康知道这个梗,那是贞观十年,新城的妈妈去世。李二挚爱长孙皇后,悲痛欲绝之下,命令百官服丧。初唐四大家之一,率更令欧阳询,因为相貌很丑,惹许敬宗大笑。

这一笑不打紧,被御史举报,贬为洪州司马。从京城长安,到江西南昌,笑出二千多里,可真够悲催的。笑了整整六年,才被调回长安,因编纂书籍有功,授封高阳县男。

俗话的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被揭伤疤的老许,当场暴跳如雷,指着鼻子骂无忌: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就想换老婆,何况天子欲立后。这是陛下的私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何必妄加议论?

貌似很有道理,男人发达后,都想换老婆;女人无论发达与否,只要遇到更好的,也会考虑换老公。无忌哥不这么想,气的火冒三丈,直接火力全开,喷他狗血淋头。

老许被喷的怀疑人生,离开太尉府时,没留神被砖头绊倒,脸与狗屎亲密接触。那画面太喜感,武康的漫漫旅途,有两件趣事排解无聊,此为其中之一。

其中之二是大事,相当振奋人心。墙头草西突厥,三天归附两天反叛,数次阻挠唐使入西域。彻底惹怒李九,朝廷发动战争,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十万兵马,讨伐沙钵罗可汗,开启灭西突厥之战。

右屯卫是南衙十六卫之一,程知节就是程咬金,影视剧里的红人,这是他最后一战。不禁有些唏嘘,轻叹气收思绪,提速赶去婺州城。进入金华县三河戍,金黄稻穗入眼帘,有的正在收割。

忍不住下马观瞧,来到田边掐一穗儿,确实比唐稻大。双手快速揉搓,吹掉手心稻壳,是颗粒饱满的大米。部分递给林平郎,其余仰头倒口中,嚼碎咽肚里。

会心微笑爬脸,稻米又香又甜,世上最美的食物。闭眼回味无穷,占城稻试验成功,每年丰收两季。只要不遇特大灾害,百姓不会饿肚子,可以向钦差和朝廷,上缴完美答卷。

同时这也是,最大的政治资本,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正沉溺遐想中,忽闻咆哮声,两汉子舞镰刀,呶呶着冲过来。平郎果断下马,挡在大佬身前,亮出手中横刀。

武康顿觉尴尬,看他们的架势,把我当偷粮贼了。让平郎收刀退后,抱拳一躬到底,微笑着解释:“我不是偷粮贼,见稻米长势喜人,忍不住掐稻穗。两位别生气,我可以赔偿。”

两人见华丽紫袍,赶紧收起镰刀,知道这是大官。年长的丢掉镰刀,心翼翼打量,看见脸颊刀疤,刹那喜出望外:“老朽参见武公,您从京城回来啦?”

有点儿意思啊,我武康的形象,在婺州家喻户晓喽?脸上的刀疤,就是我的记号,这年头儿没法整容。当即微笑点头,打开腰间算袋,摸出两文铜钱。

老丈连连摆手,头摇成拨浪鼓:“武公折煞老朽,您是婺州青天,也是婺州农神。要是收您的钱,老天爷会折寿,一个稻穗也不值钱...大伙儿快来看呀,武公回来啦,赶紧过来见礼。”

武康哭笑不得,有啥好看的,农神又是什么鬼。田里忙碌的百姓,纷纷丢掉农具,撒腿往这边跑。也就眨眼功夫,围了十几号人,七嘴八舌打招呼。脸色兴奋潮红,个个笑逐颜开,类似铁杆粉丝,偶遇挚爱明星。

奋斗婺州整四年,能得百姓认可,成为婺人偶像,一切努力都值了。心里美滋滋,姿势平易近人,和他们拉家常。深入稻田研究,了解详细情况,亲切慰问农夫,并承诺解决困难。

热火朝天之际,远处传来马蹄声,林平郎搭眼眺望,是钱顺回来了。马匹到近前,钱顺守大佬右边,声汇报:“夫人组织全体同僚,刺史府准备筵席,给您接风洗尘。”

这个崔晴,简直太胡闹,形式主义要不得。武康呵呵两声,向人群抱拳:“乡亲们,我最后补充两句。左邻右舍团结起来,打好夏收攻坚战,大干十五天,保证粮食颗粒归仓。”

农夫轰然叫好,七嘴八舌答话,节目效果不错。扬手示意安静,义正辞严道:“本官在此承诺,婺州全体官员,会起带头作用。所有官差下乡,协助你们夏收。欢迎监督指导,提出宝贵建议,鞭策我们行动。”

满堂喝彩爆发,乡亲们**了,齐喊婺州青天。热情欢送,三人告别,大约午时五刻,来到金华大道。

刺史府门口,站着许多妇人,有道红影冲过来。武康瞠目结舌,崔晴的形象,让他头皮发麻。梳着冲天高髻,插金色步摇;黄色窄袖短衫,露出白藕双臂,以及半个胸部;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

太暴露啦妹子,必须制定家规,不许穿平胸装,简直有伤风化。笑呵呵着下马,见晴红眼圈,一时颇为伤感。三个妾室围上来,都是这种打扮,造反啊你们。

从玉贞怀里接过闹闹,打量两尺高女儿,看着可爱模样,笑的合不拢嘴:“我的心肝,眨眼一岁喽,可想死老爹啦。会话了吧,闹闹乖哟,喊声爹听听。”

闹闹盯着眼前人,水汪汪的双眼,满是疑惑与好奇。嘴瘪了两瘪,忽然放声大哭,含糊喊阿娘。晴赶紧接走,柔声安慰着:“闹闹乖咱不哭,他虽然长的丑,虽然长的凶,虽然不顾家,可就是你阿耶。”

这很扎心,离开大半年,闺女都不认了。赶紧舔着脸哄,闹闹哭的更凶,直接背过脸去。感觉有些难受,等完成夏收工作,呆在家啥都不干,和女儿培养感情。

一家人到门口,妇人纷纷见礼,是婺州太太团,有几个生面孔。弟们应该到齐,客人不能迎主人,便让媳妇代替。武康再次蒙圈,都是露臂平胸装,去年不是这样,怎么流行起来的?

打过招呼,转身上台阶,又愣住了。门楣上的牌匾,由刺史府,变成都督府。惊喜一波接一波,撇嘴进大门,院里站满人。长孙诠带头见礼:下官参见武都督,恭喜武公高升。

武康呵呵笑:“行啦行啦,诸位免礼,在家吃洗尘宴,都别拘泥。也别喊武都督,还按之前的来。有几个生面孔,是新来的同僚吧,长孙兄介绍下。”

长孙诠应诺,带生面孔出列,逐个介绍着:司马许之昂,司户参军秦典,参军事魏国器,市令明司虎,市丞齐有道,文学博士韩变。

互相见礼,寒暄片刻,吩咐入席。太太团去后院,婢女们上酒菜。三张大圆桌,高背高脚椅,武康坐主桌。顺时针往下看:长史长孙诠,录事参军狄仁杰,司户参军张柬之,司法参军骆宾王。

婺州升级为上州,需两名司法参军,两名司户参军。举荐骆宾王,为司法参军;举荐卢照邻,为司户参军。老骆走马上任,看心情还不错,没因举荐而抱怨。看来这位愤青,在狄仁杰调教下,情商渐渐在线。

卢照邻为司户,却被媚娘否决,给出三条理由:他是邓王府典鉴,会引起邓王不满,得不偿失;他与钱顺有龌龊,要照顾钱顺面子;他与骆宾王不和,老骆与钱顺关系好,得知他负心米氏,当即写诗大骂。

写的很不错,媚娘拍手叫好,夸赞老骆文采好。武康恶趣味很浓,等他写文章骂你,更会觉的他是人才。等饭菜上齐,吩咐开饭,推杯换盏,气氛和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新人也放开,聊天很愉快。

悄悄数了数,领导班子到齐,共有二十一人:长史一人,司马一人;录事参军一人,司功参军一人,司仓参军一人,司户参军二人,司兵参军一人,司法参军二人,司士参军事一人;录事二人,参军事四人,医学博士一人。市令一人,市丞一人,文学一人。

市令和市丞,负责管理市场,中州不设,由仓衙兼任;文学也称文学博士,类似医学博士,负责教授学子读书,管理科举相关,中州同样不设。

随着时间推移,闺女给的郁闷,渐渐排解出来,心情好多喝几杯。狄仁杰凑过来,附在耳边:“武公在京城时,可知晓钦差消息?这都俩月了,为何还没到婺?”

武康仔细回忆,声回答:“媚娘没,我也没打听,肯定是重臣。占城稻是大事,不会随便派人。怀英你,是不是已经来了,悄悄微服私访?”

狄仁杰深以为然,占城稻的引进,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可也没啥私访的,到处黄灿灿稻田,眼不瞎都能看见。只要有农田常识,都能看出来,旬日就能收割。沉吟片刻,轻声问:“会不会路上出意外?”

这个不大可能,钦差虽没兵马护送,只要亮出节仗,没谁敢打劫。爱咋咋地吧,若没暴毙,总能相间。

继续开怀畅饮,武康拿酒壶起身,挨席轮流敬酒。众人大声起哄,长孙诠哈哈笑:“咱们的武刺史,酒量就是海量,喝酒像喝水,能把咱们都喝趴。”

这话我爱听,连敬他三杯,和众人轮两圈,渐渐过量了。钱顺匆匆跑来,附耳轻声汇报。太乱听不清,武康扯嗓门喊:“你啥?钦差大臣在门外?让他自己进来,本官没时间迎接...”

嘴被狄仁杰捂住,现场瞬间安静,大佬嗓门太嘹亮,钦差肯定听见了。果然大门口,走进三个人,脸色都不好。为首的中年,脸黑成锅底,山羊胡轻微颤动。

武康酒醒三分,扯开狄仁杰,打量钦差大臣。比对《安保名人录》,资料涌入脑海:上官仪、字游韶,今年四十七,陕州陕县人。

早年出家为僧,贞观年进士及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至秘书郎。因才华横溢,深受李二青睐,官拜起居郎。李九总裁登基,加封太子洗马,随侍太子李忠。

太子洗马,从五品上,很有意思。不负责给太洗马,而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七分醉的武康,不关注是否洗马,几步到近前,抱拳朗声道:“婺州刺史武康,参见上官先生。”

众人到大佬身后,学着大佬见礼,齐齐称呼先生,给足够的尊重。上官仪脸色略好,挂职业微笑,抱拳还礼。同时心里疑惑,和武康从未谋面,钦差身份也保密,他从何得知?

武康看出端倪,挂和煦笑容:“我书读的少,却敬重读书人,特别是有大才的。在我看来,普天之下,诗词文章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骆观光先生,我的司法参军,一个就是上官先生。”

给的评价很高,骆宾王矫情,行礼自谦。上官仪难为情,心里却很高兴,读书人爱听这个。笑容真实几分,摆手自谦:“武刺史谬赞,老夫愧不敢当。诸如正在饮宴,老夫贸然造访,看来不是时候。”

张柬之出列,豪迈笑道:“一年多没见,上官兄风采依旧,着实让人羡慕。俗话的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武公刚回婺州,我们接风洗尘;上官兄刚到,一并接风洗尘。”

上官仪笑逐颜开:“原来是孟将兄,昔日桃园共饮,现在历历在目。只是没想到,你在婺州任职,可喜可贺呀。武刺史心胸豁达,想必不会在意,有外人入席吧?”

算你子识相,占城稻在那放着,你没办法抹黑,犯不着怕你。想到这儿,呵呵笑道:“先生与我们共饮,求之不得。顺子去搬椅子,准备新的餐具,酒杯换大号的。”

酒宴再次开始,气氛有些拘谨,武康给老骆使眼色,打出和尚念经手势。老骆心知肚明,和上官仪谈经文,狄仁杰、张柬之和长孙诠,不时从旁插话。

上官仪早年被迫出家,对经文理解颇深,也喜欢研究经文。都是博学之人,话题逐渐铺开,气氛渐渐和谐。有诗有酒有菜,自然相谈甚欢,也都熟络起来。

其他人客串听众,武康一窍不通,却装出兴致很浓,煞有介事的附和。上官仪心情大好,更加滔滔不绝,经文层出不穷。唾沫星子乱飞,颇有些酒逢知己。

谈完整部金刚经,上官仪回过神,感觉在喧宾夺主。有些尴尬,瞅武康衣袍,没话找话:“武刺史的紫袍,比普通的更精美,颜色更鲜艳。若老夫没看走眼,这种成色的衣料,是亲王服饰。”

您老有眼力,武康露出缅怀,神色并茂:“当初辽东战役,有些微薄功劳,圣人赏我衣袍。衣料的来源,是圣人为太子时,穿过的服饰。阿姊昭仪缝制,一夜没合眼,做了这件衣服。”

瞬间鸦雀无声,圣人衣袍改制,昭仪亲手裁缝...上官仪也很震惊,传言果然不需,武刺史圣眷正隆。救过圣人性命,提供无数秘术,皆利国利民,就是文才略差。

武康眼珠微转,决定恶心他,脸上挂诚恳:“晚辈对先生的敬仰,犹如浩瀚海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先生应允,求您将孙女儿,许给我家犬子。”

所有人蒙圈,跟不上节奏啊。上官仪云里雾里,片刻后哑然失笑:“武刺史笑了,据老夫所知,你只有一女。老夫有独子上官纯,有独孙上官琨儿,且在襁褓之中,并无孙女儿。若结亲,该请武刺史,许配令嫒给琨儿。”

老家伙别急,九年后就有了,俺还知道名字,叫上官婉儿。人长的漂亮,还是大才女,做我儿媳妇正合适。咱先预定了,把订金交啦,省的被媚娘祸害,被李隆基砍脑袋。

想到这,微笑道:“先生有所不知,女被昭仪指婚,成为潞王妃。您也知道,我是武夫出身,想让未来子嗣,成为读书人。上官家书香门第,便舔着脸请求,还望先生应允。”

上官仪不置可否,略微考虑片刻,决定婉言谢绝:“等武刺史有子嗣,老夫有孙女儿,再谈也不迟。再者来,孙辈儿婚事,该由纯儿夫妇决定,老夫不便越俎代庖。”

武康点头答应,反正一时兴起,就当没话找话,“那以后再,咱接着喝酒,今日不醉无归。明天都去州衙,部署夏收工作,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众人无不应诺,继续喝酒聊天。约莫半个时辰,钱顺捧盘子过来,上面还扣个碗。到大佬跟前,脸色怪异,纠结片刻:“那个人...让我送来的,您...”

欲言又止的样子,武康不禁眉头,很快拧成疙瘩。慢慢伸手,拿掉盘上碗,是半块发霉炊饼。若所料不差,是阿耶乞讨的。到底想干什么,想提醒我什么,故意恶心我吗?

几息后无奈摇头,掩去嘴角苦笑。拿起硬邦邦炊饼,抹掉上面青毛,咬一口慢慢咀嚼。现场鸦雀无声,众人目光聚焦,满桌珍馐佳肴,与发霉的炊饼,形成鲜明对比...

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聊人生,寻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