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悠然田居札记 > 第102章 V章

悠然田居札记 第102章 V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3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觉得可惜,但宜悠还不至于跟沈家那帮人较劲。一来她想得开,二来她每日有很多事要做,实在没太多心思花在沈家人身上。

“铺子门上雕圆形的花,还是方形的?”

木匠家媳妇站在宜悠跟前,李氏那天提议后便是成亲,忙来忙去她几乎要忘记这事。不过还有人想着,那边是常逸之,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他以极低的价钱盘下了绣坊边上的一家商铺。

地契过户后直接送到了宜悠手里,当即她就带着刘妈妈和碧桃过去看。铺子不大不小,卖几样糕点却是正好。反正闲着无事,她便忙活起来。本来简单的事,在她的刻意精益求精下,过了一个月还没完。为这,李氏都敲了她脑袋好几回,连声嫌弃她着实太过挑剔。

“娘,慢工出细活。再说……”

“一旦忙活完这个,我还能做什么呢?”

李氏沉默,沈家的事过后,闺女虽然心气儿顺了不少,但整个人就跟着冬天的草木一般,死气沉沉的。

“都依你,咱们本地只产松木,不过逸之商队有从北方运来的杉木。木头很粗,也不容易变形,我看就用那个打桌椅板凳。”

“杉木?名字听着倒是不错,那就那个。”

答应下来后她开始去看木材,有成年男子肩膀粗的杉木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味,木板被大锯解开后,里面那一面的花纹煞是好看,一打眼她就喜欢上了。

“再做两张书桌,椅子腿也做的高一些。”

木匠依言论先把书桌和椅子做了出来,今日便是来常府交货的时间。木匠本人没进来,来见宜悠的是她媳妇。

“恩,咱们先去书房瞅瞅。”

此时已是中午,用过午膳,长生和穆宇便在此处。不同于往日两人伏案写写画画,如今他们俩围着小了一圈的桌子,眼中全是惊奇。

“咳咳,你们俩这是在做什么,长生不好好温书,是打算下午被先生问起来,再去临时抱穆宇的佛脚?”

长生有些羞涩:“姐姐,我很努力了,每日背书的时间比穆宇和璐璐都要长,可就是不如他们记得牢。”

“那就再努力些,拿出你学刀的劲头,没有什么是你学不会的。”

长生应下,神色却是更为苦恼。每次练刀他都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感觉。可任凭他再努力,看到白纸上那密密麻麻的黑字,就忍不住的想要瞌睡。

“先来看看你们的书桌。”

宜悠拉开两张椅子,招呼他们小哥俩:“试试够不够高?”

“姐姐、嫂嫂是给我们做的?”

“恩,你们也够不到那么大的桌子,如今用这小桌子刚刚好。坐下来试试,不合适还能改。”

俩人忙坐进去,书桌比寻常要矮一些,也不若寻常那般宽大,放上笔墨纸砚后,刚好剩余一臂多宽的距离。以俩人如今的身量,用起来倒是刚刚好。

隐形人般的木匠站出来:“这边还有一层,若是小了便把边上撑起来,还能当个大桌子用。还有椅子腿,固定住这机关,可以再调高点。”

宜悠大吃一惊,随着高度的调节,这书桌竟然能一直变到成人用的那般大。

木匠媳妇颇有些不自在:“穆夫人,我说了他许多次,府中的少爷定不会缺那一张桌子,到时候小了再打就是。可他这人节省惯了,又长了个榆木脑袋,怎么劝都不听。”

木匠据理力争:“这样也不影响用,再说能省着点也是好的。”

宜悠走到桌子跟前,手撑在上面,仔细观察着其中的机关。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个中空的机括,里面填上木头。拉出来用铆钉固定住,腿便长了一块。木匠手很巧,在机括上雕了简单的花草,即便长出一块,在外面看着也就觉得桌椅的腿雕了花纹,并看不出其它。

“能省一些就省一些,小孩子不要太过奢侈。”

宜悠自幼过过苦日子,虽然如今常逸之最多的便是钱,但她觉得能省也该省。省下来给那些吃不上饭的小乞丐一碗粥,行善积德,也算给她肚子里的孩子,还有远在北方战场上的穆然积福。

“这桌椅费了不少功夫吧,我多加些工钱。”

木匠媳妇喜出望外,木匠却颇有些不好意思,连声拒绝道:“这事也是我自做主张,夫人莫要责怪就是。”

“我又不是那吃人的,这般拘谨做甚。收着吧,我看着书桌甚好,改日自会与官学那边的先生说一说。”

木匠露出憨厚的笑容,他最是爱钻研这些新奇的东西。如今被人认可,比多给他加工钱还要高兴。

两人退下后,在外人面前还有点节制的长生和穆宇,此时露出孩子该有的雀跃。两人把桌子拼在一处,左右排排坐,开始吃果果。

“喜欢么?”

“喜欢。”

宜悠笑道:“喜欢那就好生念书,有了功名,日后也就不用跟你们兄长和姑父这般,还要去受那苦。”

穆宇自新桌椅上下来,走到她跟前安慰道:“嫂嫂,哥哥他会回来的。”

“恩,他自然会回来。”

**

强行稳住自己的情绪,宜悠回到自己的院子。怀胎至今已经有一个半月,穆然走了有一个月。莫说是当初约好的每月五封家书,如今他连一封都未曾传回来。

中间她忍不住,又去了一次信。如今信走到路上半个月,那边依旧毫无消息。尽管常逸之神通广大,可也只能打探出大军已然出征。再往深处,大军中军纪严明,自然不会有人往外泄漏信息。

“哎。”

李氏端着药进来:“到时辰了,趁热喝了。”

宜悠扫了眼青花瓷碗,里面药汁子散发着浓浓的苦味。可她却知道这药的功效,喝下去后,她全身都暖洋洋的。

一口闷掉,她擦擦唇边的药汁子:“娘,我想去云州。”

“明早你还得去官学,这会天寒地冻,再去云州折腾什么?”

“都到了三月,外面雪化了,柳条上也有点绿色,外面天没你说得那般冷。还有娘,我为何去官学你还不知?璐姐儿着实太过可怜,我不过是给她个名头。有我在那陪着,也没人敢小看她。这一个月来她的表现可圈可点,如今没了我,官学中的先生也自会对她护持一二。”

“我就知道,不过璐姐儿确实是个招人疼的。”

“恩,你看她与长生如何?”

李氏过好久才反应过来:“你是说?”

“青梅竹马是好事。我也不是白帮薛家忙,璐姐儿是个聪明孩子。长生虽然也入了官学读写书,但是咱们都知道,他脑子多数随了沈家那边,转不过弯来。我也想过穆宇,可以穆宇的聪明劲,日后科举有望。剩下长生有个聪明点的媳妇护着,他这一辈子也顺遂。”

想到前世那个蠢笨的弟妹,宜悠就气不打一处来。那小姑娘说来她还熟,正是周屠夫家儿媳妇莲莲的妹妹。莲莲虽然蠢,但多少知道护着自家人。但她妹妹是又蠢又胳膊肘往外拐,三两下就被程家女人唬住。

当年她被程氏唬住,多数是去祖宅那边白吃白喝。长生媳妇被唬住,却是对主宅那边掏心掏肺。她偶尔给长生的好东西,还有与长生说得一些话,全都被这媳妇原封不动的搬去祖宅,然后一句话都不漏的学舌。往往程氏那边两句随意的夸奖,便能将她唬得五迷三道。

所以这辈子重生后,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脱离了沈家,长生的亲事会更难。她想让长生念书,有个秀才的身份,沈家那零星的影响也不算什么。可连续好几月下来,她却发现长生实在不是这方面的料,那就只能从小调|教一个合适的。

“长生和璐姐儿?薛夫人愿意么?”

“薛夫人是个聪明人,咱们家人口简单,家境殷实。以璐姐那无父兄护持的出身,长生于她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李氏连声叹息:“人太聪明了也不好,当然我不是说璐姐儿,她定是个好的。”

“娘,我知道你的顾虑,自古婆媳是天敌。”

“娘哪是那刻薄之人。”

“娘也不用反驳,如今我身怀有孕,更能深刻地体会这一点。十月怀胎,十几年把孩子养大,然后一朝成亲交到媳妇手里,任谁都会想不开放不下。不过有些人能忍住,慢慢接受儿子媳妇一块孝顺她;有些人却是想不开,总觉得媳妇抢了儿子。”

“娘舍得长生,最舍不得的是你。”

宜悠点头:“我知道娘疼我,毕竟在没有长生的那近十年中,我是你唯一的孩子。长生那边的疼爱,也就是从我这边分出去的。娘,你对我的好我都知道,所以先前我才没说。毕竟咱们都清楚,有个太强势的媳妇,对你不是什么好事。

但现在不同,你有常叔。凭他那脑子,哪个耍花腔的不都能制得服服帖帖。璐姐儿再聪明,也越不过你去。”

提起常逸之,李氏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

“怎么说都是你有理,药喝完了,你就好生睡会。璐姐儿那边还得再瞧瞧,毕竟长生还没过十岁,咱们有的是功夫。”

宜悠点点头,先前她已经私下与薛夫人通过气儿。那妇人果然是聪慧的,直接顺着她的杆子答应下来。除了长生,她没有更好的选择。过两年就过两年,反正煮熟的鸭子也不会飞。

“恩,我吩咐下把马车腾出来,明日去云州。”

李氏神色间有些挫败,怎么她还想着这事:“你一个人出去,着实不安全。”

“谁说我一个人?娘,包子铺那俩小丫鬟也差不多能顶事。明个儿,就让端阳和碧桃跟我一块去。”

“犟脾气,娘说不动你,再带个妈妈去,记得把药温上,按时喝。”

听着李氏的嘱咐,宜悠一一点头。一个月没有穆然的信,她着实心里没底。章氏娘家在京城,有她帮忙最起码能得到只言片语。

**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宜悠便开始启程。不过出行的队伍并不是一开始商议的一架马车,三两仆从,而是浩浩荡荡的商队。

昨日李氏与常逸之提后,后者便做主,将五州斋的商队提前一天出发。云县和云州离得并不远,即便商队走得也不慢,宜悠也趁机跟在商队中。按李氏的说法:那么多人跟着,总不会再出事。

感激于常逸之的心意,宜悠悄悄把李氏爱吃的一道菜告知他。坐在马车中,宜悠想着常逸之当时那惊讶的模样。平素稳重的富商,如今唇角都快要咧在嘴边上,而后他结结巴巴的问道:“糖……糖块?”

“恩,就是卖冰糖葫芦的人熬的糖稀,然后堆成的粘糖。最简单的那种,四方块的形状,我娘最喜欢吃那个,吃多少爷不会腻。”

“可我分明带回来不少糖,她一块都没碰。”

“因为那不是粘糖,小时候的味道是一个人最难忘却的。娘小时候在云岭村,逢年过节大家最喜欢的就是这粘糖。尤其是熬汤的时候,甜味儿能直接从厨房的大锅飘满整个院子,闻一口都能甜到心里。

可惜别人能吃好多,她却只能捡别人掉到土里的,就那样她还吃得很高兴。后来她虽然不说,但我知道,每次过年熬汤,她都会很高兴。”

常逸之听完后若有所思,今早她出来时,路经前院厨房,隐约闻到了那股甜味儿。

听着马蹄的滴答声,她坐在马车上,摩挲着穆然留下来的方形印章。一件件的回忆着这些日子的事,很快马车入城,而后停在知州府门口。

到了!宜悠睁开眼,撩起帘子被碧桃扶下车。望着面前宽大的知州府门,她感慨万千。上次来时这里还是陈德仁的地盘,尹氏如前世一样,高高的坐在正房的主座上,皮笑肉不笑的睥睨着云州所有人。

如今却是物是人非,她不用再战战兢兢,也不用步步惊心,里面的主人是她所熟悉的。而她,却要去确认自己的担忧。

“穆夫人来了。”

来迎接她的是吴妈妈,她穿着深紫色的棉袍,比起一个月前更加红光满面。

“天寒地冻,劳烦妈妈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不过是走几步路罢了。听说穆夫人身怀有孕,如今你可得小心些着些。”

吴妈妈驾着她的胳膊,搀扶着进入正房。一入内宜悠就觉得不同,原先满房的花瓶摆设,如今全变成了花卉。至于花卉摆不到的地方,也就干脆空出来。

这样一来,整个知州府正房显得格外宽敞。与尹氏不同,章氏随意的坐在一旁,与巧姐在一同看着什么。

“夫人、小姐,穆夫人到了。”

“宜悠来了。”

巧姐站起来,你这不来,我也打算派人去找你。这会可是大事,你要是不知道保准后悔。

“哦,什么大事?”

“云县空缺的那县丞终于来了,这还不是最紧要的,而是他向圣上建议,在各州监军、县尉的基础上,设置督查一职。知州主政、监军主军,你猜这督查做什么用?”

“听着那意思,竟像是管着知州和监军的土皇帝?”

“跟你猜的也差不多,督查主律法,跟咱们这的通判似得,可官却比通判大多了。”

宜悠点点头,虽然先前她不太明白这些。可自从嫁给穆然后,日日与这些官家夫人打交道,她知道的也渐渐多起来。

“圣上准了?”

“没,谁会准他这般胡闹。但他另辟蹊径,劝服圣上在一个州先试下,看看好坏再说。”

“这下圣上总该准了?”

“是准了,但只准了一半。云州毕竟太大,且以他的资历也做不了督查。所以圣上就决定,让他先在云县试试。”

宜悠皱起眉头,她总觉得这事有些不对。云州富饶,云县仅次于云州府,且云县乃是知州大人的地盘。先前章氏就曾说过,单凭他一个县丞,若是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大家完全可以将他架空成空壳子。

但如今圣旨下来,想必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这一片,这会若是想动什么手脚,那可就是真不长心。

“云县督查是谁?”

“ 不能叫督查,要叫县监。”

“县监,听起来如此像宦官!”

“就是个宦官,不过这宦官来头可不小,你还真得小心点。”

“哦?莫非他是云州人?”

“正是,我娘连夜查出来的。他不仅是云州人,还是咱们云县人,还是云县薛家人。”

宜悠这会是真的担忧起来,毕竟昨日她刚说过,想让璐姐儿与长生在一处。而且在面对薛家时,她一直是得罪到底的态度。捏捏手中的印章,如今穆然不在,再来两个敌人,她要如何应付过去。

“是薛家嫡支?”

“应该是,前些年战乱,薛家有一人流亡到越京,其子便是此人。”

宜悠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要不要这般巧。脑子一团浆糊,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穆然曾与她说过,许多看似巧合的事,实则是幕后之人有心为之。

“是谁安排的?越京几十万人,想要找到如此巧合之人,可着实不容易。”

一直未开口的章氏放下茶盏,抬头看向两人:“巧姐儿,宜悠如今有身孕,你也不让她快些坐下。”

“哦,你快坐下,咱们坐下说。许久未曾见你,一见到便有些激动,你莫要往心里去。”

“我见到你也是高兴,站这会也没什么大事。”

话虽如此,宜悠还是坐到了章氏跟前。巧姐说的那些不重要,她看着章氏如今老神在在的神色,总觉得她一定有办法。

“夫人有何高见?”

“这人确实不是巧合,说来薛家那些事还都是因他而起。陈家那么大一家子,在宫中有个人很寻常,薛公公便是其中一人。陈德仁与薛家的合作,便是他在幕后一手促成。薛家之所以花费那么多银钱,也都是因为多年打点他。

如今我断了窑厂财路,上个月薛家商队有来无回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薛公公怒了,便想出来如此主意。”

宜悠边听边点头:“原来这一切,都是因我而起,反倒带累了所有人。”

章氏摇摇头:“此事从根上,却是陈家与我等之间积压已久的矛盾,着实与你无太大关系。莫说是一间绣坊,就是再来个十间八间,陈家也不会看在眼里。”

宜悠却是亲眼目睹过陈德仁的奢靡,章氏所言的确非虚。心下安定,她又问道:“那如今我们该当如何?”

“这便是今日要与你说得原因,你且要委屈些,越委屈越好。”

宜悠摸摸肚子,她委屈是没关系,可孩子有个万一那可如何是好?

“看你想哪儿去了,怎么说你也是官家夫人,便是他们再猖狂,难不成还会囚禁责打于你。我说这委屈,不过是不看不听不问,无论他们做什么都由着,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很支持新县丞。”

宜悠放下心来:“这简单,我定能做好。”

她要做不好这个,怕是云县大小官吏也无人能做好。原因无它,沈福祥便是无论老太太做什么,他都不会生气,而是全然支持,甚至拉着别人一道支持。先前看了那么些年,她怎么也能学个三分样。别看只是三分,但她却觉得这三分已经足够。

“也不用你委屈多久,等这场仗打完,咱们就能彻底无后顾之忧。”

章氏这番话,宜悠还是有些不明白。看向巧姐,见她也睁着大眼睛摇摇头,她彻底放弃。

看来是章氏不想说,不过无论前世今生,听章氏的话鲜少有错。最重要的是,如今她全然没注意,自然就得听现成的吩咐。

“我自会遵照夫人吩咐。”

“恩,今日只于你说了说,叫你来还有一事,你得与云县其他人说一说。说服他们答应,大家一块听县丞和县监的教诲。”

“我去说?夫人,他们怎么可能会听我的?”

章氏颇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这就看你的了。”

宜悠指着自己的鼻子,还是对自己听到的话难以置信。章氏让她去说,这意思分明是提她做云县所有夫人的领头羊。她自然不会觉得章氏去坑她,可她却对自己没信心。

“宜悠只需记得我娘平日说话是什么模样,照葫芦画瓢就是。”

听着巧姐的话,宜悠点点头。再见两人眼中的信任,她也来了精神。谁没有个第一次,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她自己不行。

“那我姑且一试。”

“这就对了,”章氏满脸的孺子可教:“我看你刚才进来时愁眉不展,是因为穆然的事?”

**

宜悠还沉浸在被章氏信任和交托权柄的复杂情绪中,她就知道跟着这一家绝对妥当。这不刚答应下来,甜头立刻就来了。

如今恍然听她提及穆然,心中刚压下去的那抹担忧再次弹上来:“正是因为穆大哥,这一个月他杳无音信。”

“现在知道担心了?”

“当然有些担忧,毕竟刀剑无眼,夫人可知道前方究竟是何情况?”

“我也不清楚,廖监军也一道跟了去,如今整个云州也没个信传回来。这几天,还有不少兵卒的家眷托关系问到我这。”

宜悠仅存的希望黯淡下去,她认识的最有本事的人就是章氏。尽管穆然与廖将军很亲近,可这次出征廖将军作为主帅,自然得随军一起走。即便她往京城中去信问询,怕是也没人会回答。

“不过虽然我不知道大军动向,却知晓为何他们会杳无信讯。”

“为什么?”

宜悠一把抓住章氏的袖子,知道一点总比全然不知的好。

“先坐下,这般着急人也不会飞回来。这信是跟着县监的任命一块传来的,本来是机密,我也就跟你说说,其余几个县尉家那些还是免了。”

宜悠赶忙保证:“夫人,我定不会说出去,就连我娘和穆宇也不会告知。”

“这就好,其实杳无音信跟这次的用兵方式有关。大越立朝至今几十载,北夷连年扰边,烦不胜烦。先前派军戍边的法子已经被圣上厌弃,眼见如今兵精粮足,他便想着将北夷一锅端,打回西北大漠那边。”

“所以说这场战役会格外激烈?”

“激烈倒不至于,而是由先前的被动放手改为现在的主动出击。你来时也看到,云州城内几乎没了马车。”

“确实如此,许多富贾皆是乘牛车。”

“便是因为此战要用骑兵,大越马匹十之*被应征入伍。”

宜悠点头,穆然同她讲过,在幽云十六州的草原上,骑兵是绝对的主战力。夜袭千里直捣黄龙之事并不是没有过,而这对步卒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北方草原以牧马放羊为生,人人都不缺马,大越却是农耕为主,马匹压根就跟不上。

就拿一个骑兵来说,想要跨草原作战,背负辎重的马匹至少得有两匹。一万骑兵,就需要三万匹马。而一旦战败,人会被北夷人吃掉,战马则作为战利品留下来,凄惨裂程度远非步卒在平原交战可比。

“那是不是得打很久,死很多人?”

“确实如此,所以朝廷才尽力隐瞒。不过你放心,穆然定有亲卫,历来与北夷交战,将领鲜少有出事的。”

宜悠稍稍得到宽慰:“那夫人可知,穆大哥他被分到了谁手下?”

章氏摇摇头:“这我并不清楚,不过他跟随廖将军前去,想必是跟着廖将军。”

宜悠点头又摇头,穆然曾与她说过,云州军强,为了兵力均匀分布,他不可能跟随廖将军的中军。

“那左右翼将领分别是谁?”

“一个是王家人,时任左将军的王克。另外右将军是廖将军旧部,裴家唯一的武将,裴子昱。裴家是中立派,廖家与王家水火不容。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

章氏说着,突然发现旁边宜悠的脸色变得惨白:“这是为何?”

“廖监军和穆大哥跟着的人,一定是左将军王克。”

“什么?”

章氏只是惊讶,惊呼的却是巧姐:“娘不是说,廖大哥他归属于右将军旗下,也算主帅拉拢裴家,掌控全军。”

宜悠皱眉,穆然和章氏她该相信谁?抬眼看着章氏的闪躲,她一下就有了主意。

“夫人,那只是你的猜测。越京传来的信息,他们应该并在左将军旗下。”

巧姐也站起来:“娘,是不是真的?”

章氏深吸一口气,沉默的点头:“我也不确定,毕竟章家不可能知道太多。但廖监军乃是廖将军子侄辈中最出色的一个,穆然也是他的心腹,先前两人配合的颇好。廖将军年事已高,王家之所以推王克上去,便是想着他比裴子昱从军年岁长。”

宜悠双目无神:“所以说,廖将军有个万一,主帅就是左将军。此战赢面大,打赢了那是王家的荣光,打输了廖将军差不多也会马革裹尸。”

章氏微微点头:“廖其廷和穆然去,就是为了压制王克。毕竟以他过往的战绩,做偏将军足够。你们担心王家,王家也在担心他们二人。宜悠、巧姐,我们在云州便是再担心也没办法,唯一做得只能是静下心来等待。”

这些道理宜悠就懂。可就如长生知道好好念书通过科举,他日后的日子会平顺,但他就是读不进去般,宜悠也是平静不下来。

“吴妈妈,你去给他们上点龟苓膏,就是老爷做得那种。”

两碗黑乎乎的龟苓膏端上来,宜悠无意识的吃着,头上汗直流。吃完最后一口,她放下碗抬起头,正好看到对面巧姐。她眉头紧锁满头大汗,手边放着两碗龟苓膏,正在章氏的目光下吃着第三碗。

瞬间先前忽略的事一下涌上来,为何提到廖其廷,巧姐儿会如此激动。是不是在她们未曾见面的着一个半月里,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

“你和廖其廷,是我想的那样吗?”

巧姐腾一下红了脸,而后点头又摇头:“他功夫挺好,教了我几招也可以防身。若是他回不来,上哪儿去找那么好的师傅。”

“口是心非,现在连我都瞒了?”

宜悠心里隐隐有个想法,先前她只当这是天方夜谭。如今看到这般的巧姐,她却陡然升起了希望。

“没骗你,不信咱们去院里比划比划。”

想着心中的念头,宜悠也没那般胸闷。说服了不赞同的章氏,两人走到院中,拿着木剑开始比划起来。一招一式间,她有些惊讶巧姐习武的速度。一个半月前,她还压着她打,如今却是完全反过来。

“廖监军究竟是如何教的你?”

“分明是我天赋异禀。”

宜悠坐在石凳上,往那边看去正是一个湖。说是湖其实有点夸张,不过是个大点的水池。那边正是先前她被陈德仁逼迫时歇息的院子,如今院墙拆除,分在两处的池子聚拢到一处,端的是好精致。

“怎么拆了?”

“我娘找铁先生看过,说风水不好,再说我想起来也堵心。”

宜悠点头,她看着也堵心:“只是你现在就不堵心?既然这般不在乎,为何方才都哭出声,还连吃三碗龟苓膏降火?”

“哎,其实这事也瞒不过你。我跟廖其廷挺投脾气的,临出征前,他说回来就到府里提亲。”

“什……什么?”

“提亲啊,我想过了,嫁给谁不是嫁。廖其廷说他爹只有娘一个,他也会只有我一个。往后没人烦我,嫁给他挺好。”

宜悠把到嘴的话咽下去,矜持不矜持已经没必要。想起前世那个形销骨立的巧姐儿,再看这辈子颇为自在的她,宜悠真心为她两辈子唯一的好友而高兴。

“那你想不想去看他?”

“看他?怎么去?”

宜悠终于把憋在心里一个半月的主意说了出来,从穆然谁她要离开时,她就打着随军的主意。虽然大越律不许,但她可以贴着律法的边过去。

“你哥哥不是要中举,咱们去越京为她道贺。”

“越京离着边塞还有好远。”

“越京有常叔的商队,那天他跟我娘商量,要将赚来的银子拿出一部分,买成米面支持这场仗。我去说说,咱们跟着商队去,既安全,大越律也没法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